湖南农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31-84618084,0731-84638406,0731-84638407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72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天津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天津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2020年,学校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2022年,学校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唯一一所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是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校设有静海团泊校区、南开玉泉路校区。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湖畔,占地2600余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校园以湖水景观为特点、中药植被为标志、中医药文化为主线,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植物园、全国最先进的中医药科技园及在国际上具有影响的中医药国际教育中心。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2342人,研究生4351人,留学生700人。全校(含附院)现有在编教职工4035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1人为兼聘),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教学大师奖获得者1人,拥有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特支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一批高层次人才。现有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科技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2个、传承创新团队2个。
学校设有6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体,医、理、文、管、工、教育多学科协调发展,共计32个本科专业。拥有中药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中医内科学和针灸推拿学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9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天津市一流学科,3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天津市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中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中药学、中医学等骨干学科取得显著进步。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前1%。
学校拥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建筑面积约43.7万平方米,编制病床数3505张,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全国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是国家医学中心(辅导类)创建单位、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输出医院、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国家中医应急医疗队伍和疫病防治及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天津市中医医学中心。第二附属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是天津市中医医疗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天津市新冠肺炎多学科中西医结合康复指导中心、天津市中医康复中心。保康医院承担南开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国医大师工作室建设。
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落实“以本为本”,积极推进“四个回归”,以“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为指导,不断完善“中医药 ”和“ 中医药”的专业布局和课程体系,奋力开创以质量为内涵的高等教育新局面。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特等奖1项;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9个,一流课程13门,天津市一流专业7个,一流课程46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中药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工信部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1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项目1个;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专业赛道金奖2项。
学校拥有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意中医药联合实验室、工信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教育部退行性疾病中医药防治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方剂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中药发现与制剂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现代中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7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医药循证评价重点实验室、天津市高校智库——中医药战略发展研究中心、天津市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冠心病、中风病)、2个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连续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研任务。近三年新增纵横向课题1000余项、科研经费7亿余元。
多年来,学校获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省部级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科技奖项100余项。聚焦“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要求,实施“优势互补,协同攻关,重点突破,整体提升”发展策略,服务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特别是原创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理论、方法与技术策略,突破中成药二次开发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完成了天津市30余个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研究,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近百家中药企业推广应用,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中药大品种集群形成,产生了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获得201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学校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获批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组建认定为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参与中日(天津)健康产业发展合作示范区建设。
新冠疫情期间,学校的科研团队联合京津冀和武汉科研医疗单位,将临床救治和科研攻关协同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新冠肺炎大样本中医证候学调查研究和药物筛选研究;制定了全疗程中医药规范化治疗方案;承担国家科技应急攻关项目,研制了第一个新冠肺炎临床疗效评价核心指标集,率先完成了对数十个中成药的临床评价研究;研发了中药新药“宣肺败毒方”,纳入国家推荐“三药三方”,完成新药研发并成功转化;研发新冠恢复期中药新药清金益气颗粒并成功转让;研发了“清感饮”系列茶药并在天津市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张伯礼院士荣获“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校以中医药对外教育为特色。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发轫于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1992年加挂中国传统医药国际学院院牌以来,深耕中医药国际教育30余年。作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委员会会长单位,组织研究制定的《世界中医学本科(cmd前)教育标准》已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正式发布,成为全球第一个中医药教育国际标准。制定了《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大纲》,编译《世界中医学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明确了世界中医学专业内涵,规范了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学校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教育部和外交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和“首批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建设单位”、世界中联“一带一路”中医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天津)。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合作共建“中医药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入选商务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荣获“2019优秀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奖,探索“互联网+中医药”服务贸易新模式,成功入选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业态创新示范案例。学校是教育部“中非高校20 20合作计划”项目唯一中医药院校,入选教育部中阿高校“10 10”合作计划牵头高校。学校于2008年成立全球首家中医孔子课堂——日本神户东洋医疗学院孔子课堂,2016年成立泰国首家中医孔子学院——泰国华侨崇圣大学中医孔子学院。学校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合作举办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荣获“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奖”最佳国际合作项目提名,两校国际教育合作被列入中英两国卫生领域国家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秉承“进德修业,继承创新”校训,弘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勇于担当,善作善成;求真务实,甘于奉献;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天中精神,以“传承与创新协同,科研与服务并举,以质量求内涵,全面协调发展”为发展方针,以“做精医学,做强药学,做实健康相关专业,做大社会服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中医药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理工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5个学术职能学部,22个教学学院,19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万余人,在校研究生5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4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38位;我校在2023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居国内143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居国内187名。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 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入选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水平评估居全国22%-32%,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校现有7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10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114门。
学校建立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770余人,博士生导师180余人,硕士生导师900余人。拥有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支计划入选者、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者、国家“863”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双千计划”入选者、“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俊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等国家和省级人才共30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左铁镛、邱定蕃、孙传尧、张文海、赖远明、余艾冰、王运敏、杨春和等院士和13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学校的特聘或客座教授,并聘有30多名外籍教师在校常年任教。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 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赛总决赛中斩获2金,实现金奖历史性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 非数学专业组)中,我校学生获奖数占江西省高校获奖总数的38%,在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69。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百余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20余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学校积极服务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钢铁工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已构建矿业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一批强势学科,形成了稀土、铜、钨、锂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四大特色和优势,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等新兴学科也日渐享誉国内。近五年来,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科研总经费超11亿元;2008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奖150余项。学校科技服务成效显著,遍及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多年来一直与中国铝业、中国中钢、中国宝武、中国稀土集团、江西铜业、紫金矿业、铜陵有色、西部矿业等一百余家国内大中型钢铁、有色金属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一大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泰国、韩国等高校实施学分互认、本硕生互换、合作办学等国际联合培养项目。学校为海外留学生接收院校,共招收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进行语言、本科、硕士和博士层次的学习。学校获批为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共计举办夏(冬)令营项目和海外教学项目20个,教授3000余名海外学生。2015年获国家汉办批准与巴基斯坦旁遮普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旁遮普大学孔子学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国文化传播工作。与巴基斯坦“读懂中国”论坛等友华团体和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得到全面发展。2017年获批与旁遮普大学合作举办“2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为全省首个境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由三峡南亚投资有限公司提供全额奖学金,通过订单委托培养模式,储备一定数量的电力运行属地化人才,这些学生将成为“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中坚力量。2018年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劳伦森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采矿工程”专业本科4 0项目。学校与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建立了“江西理工大学-昆士兰大学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2019年,学校成功获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阿穆尔共青城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4 0项目。除此之外,学校还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就稀土技术、澳洲高效磨矿和高效细粒浮选技术等技术开展科研合作,承担了“用denka black li 导电剂提升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性能的合作研究”(日本)、谦比西铜矿“矿山采掘信息化”(赞比亚)、“含砷硫难处理金矿金提取工艺研究”(缅甸)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10余项。2020年我校与国外知名高校合作建立中澳reem国际研究院、中乌新材料国际研究院、高温过程联合实验室、中德工业4.0 科学研究院和人才教育中心,成立德语中心和俄语中心。2021年加入中泰教育联盟成员校,成为中乌高校教育联盟成员,拓展与相关高校的交流合作。
学校秉承“志存高远、责任为先”的校训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文化兴校”的办学理念和“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争优势、以创新谋发展”的办学思路,贯彻“以法治理念治理学校、以教育规律管理学校、以市场理念经营学校”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质量、开放”三大战略和推进“忠诚江理、卓越江理、幸福江理、平安江理、团结江理、勤廉江理”六大行动,努力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转型发展,持续推进稀土领域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建设“综合实力全国一流、行业引领作用突显、特色领域国际领先的高水平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工学院采矿冶金科,1938年迁并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7年并入西安交通大学,1958年从西安交通大学分出成立西安矿业学院,是当时隶属原煤炭工业部仅有的2所5年制本科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划转陕西省。1999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学校是应急管理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实施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国家“双一流”重点培育高校,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安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基地。2022年,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新一轮学科评估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学校工程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绿色学校”、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平安校园”、西安市“园林化单位”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92万平方米,有雁塔和临潼两个校区,设有研究生院和20个学院(部)。拥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国家重点学科,8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涵盖49个二级学科。拥有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国家煤炭工业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省部级)、西部煤矿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3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1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现有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1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课程),1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8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现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工程管理、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应用统计、翻译、国际中文教育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矿、安全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科为主体,工、理、文、管、法、经、教、交叉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全日制在校生2.6万人。
学校有教职工2300余人,专任教师1500余人,教授、副教授800余人,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者1400余人。其中,35人次获国家级人才称号,161人次获省级人才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7人。学校还有一支由400余名专家、教授组成的高水平兼职教师队伍,其中双聘院士7人。
“十三五”以来,承担科研项目8600余项,其中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62项,科研经费合同总额已逾24.7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84项,授权专利3646余项。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60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不断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与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及孟加拉等国家高校和企业开展科研合作,用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个,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入选高校,也是“1 2 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四所创始院校之一。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麦考瑞大学联合开展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马来西亚等高校开展多层次师生交流项目42个。已招收和培养了来自32个国家的本硕博学历生及短期进修国际学生400余人。
六十余年来,在教育部、应急管理部、原煤炭工业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几代西科人顽强拼搏、艰苦创业,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紧密结合,为煤炭工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望未来,西安科技大学将牢记“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校训,秉承“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励志图存、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加快建设能源、安全领域世界一流大学,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事业和应急管理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集美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5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2004年,原厦门市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学校于1996年成立校董会,习近平、贺国强、陈明义、卢展工、黄小晶、汪毅夫等担任过校董会主席,现任校董会顾问为贾庆林、陈永栽。1999年至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任福建省省长期间担任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先后7次到学校指导工作并提出系列重要指示,为集美大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为未来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
学校设有20个学院,在校生30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000多人,研究生3100多人,国际学生近200人。现有专任教师1500人左右,拥有院士13人(其中全职2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次、省部级高层次人才266人次、市厅级高层次人才365人次。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0个学科门类。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农业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9个。拥有福建省一级重点学科8个(其中特色重点学科2个),水产、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船舶与海洋工程、水产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群、水产与食品工程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峰学科,航运与港口物流学科群、区域经济与管理学科群、闽台体育文化学科群、数理学科群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11个、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8个、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作为培养我国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教学实习船——“育德”轮,总载重达6.4万吨。
学校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级高校特色新型智库2个、省级高校创新平台/研究基地21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0个。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科技部重点项目(包括原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46项。学校以“工海”特色为优势,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校积极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厦门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参与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建设,被授予金砖示范单位,并入选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产业创新联盟首届理事单位。已与全球130多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国际航标协会(iala)等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在泰国曼谷设立集美大学东盟教育中心。获批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迄今已培养16届6000余名毕业生;创新性开展校企“一带一路”国际人才联合培养,已完成首届非洲(安哥拉)人才培养计划。学校是教育部(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单位,是经教育部批准较早具有招收台港澳侨学生和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院校之一,是福建省政府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和厦门市陈嘉庚奖学金招生单位、福建省及集美区台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基地、香港特区政府“青年内地双向交流计划”资助单位,是福建省首批“海外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总占地面积2344亩,校舍建筑面积约103万平方米,校园建筑特色鲜明,有8栋嘉庚建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建筑,新校区建筑群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学校建有万兆高速校园网,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41万余册,中外文纸质现刊近千种,电子图书1400万多册,电子期刊3万余种。引进中外文数据库65个,自建特色数据库5个。
风雨百年路,奋斗新征程。集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集美大学百年校庆贺信精神和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牢记初心使命,锐意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工海”特色更加鲜明的一流大学,努力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北师范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合大学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定名为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被列为甘肃省人民政府支持进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省属高校。
【党的建设】学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工作全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全过程,不断提升学校党建工作质量。目前,学校党委下设33个二级党委,3个直属党支部,1个学生社区党工委;设基层党支部283个。其中教职工党支部101个,学生党支部157个,离退休党支部25个。共有中国共产党党员7701人,其中在职教职工党员1919人,学生党员5137人,离退休职工党员645人。
【机构设置】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2012年,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了“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2020年,获批“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和“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2021年,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3个孔子学院。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研究院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其他部级研究中心3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5个,甘肃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9个,甘肃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9个,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基地1个,甘肃省两长国家文化公园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甘肃省联合实验室3个,甘肃省高校产业研究院1个,甘肃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7个,甘肃省高校新型智库5个,甘肃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其他各类省级研究平台21个。
【人才培养】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30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043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520人,博士研究生1087人,硕士研究生10557人,留学生274人。1992年起连续六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目前正在实施第七期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2010年被评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6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60人,副高级职称人员844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060人,具有硕士学位人员1011人。有专任教师17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35人,副教授(副研究员)687人。有博士生导师227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2201人(其中校外兼职导师105人,校外实践导师971人)。国家级及部委人才项目入选131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486人次。学校聘请了3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著名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科专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心理学、生物学、艺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教育、美术与书法2个专业博士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4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有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古代文学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简牍学2个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重点支持学科,11个省级一流学科,36个省级重点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学/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82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学科领域研究深入。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近年来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800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83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省专利奖2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640项,省敦煌文艺奖45项。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南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门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国外及港澳台地区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与海外70多所教育科研机构签订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学校同英国南威尔士大学和波兰波兹南艺术大学分别举办化学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苏丹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萨拉热窝大学分别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社会服务】学校充分发挥区位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智库服务、教育培训、成果转化、教育资源输出、文化资源开放为主要内容,不断促进开放办学,拓展社会服务空间,为甘肃乃至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附属办学】学校建有附属中学、第二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实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办学条件】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1514亩,云亭校区占地面积834亩,知行校区占地面积566.6亩,兰天学生公寓占地面积55.6亩。另有生态实训基地2413.5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115.18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3.19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205.89万元,各类文献资源428.88万册。学校推进集“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信息门户、统一数据交换”于一体的高标准“智慧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以信息技术赋能教育革新,致力于发展以服务育人为导向的高水平教育信息化综合体系。
【办学定位】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秉承“知术欲圆、行旨须直”的校训,弘扬“爱国进步、诚信质朴、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西北师大精神,践行“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大学坐落于高原古城——夏都西宁。学校前身为青海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60年11月,与青海农牧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合并为青海大学,1969年被撤销。1971年恢复青海工农学院,设有工、农两大学科。1988年恢复青海大学。1997年10月,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并入青海大学。2001年1月,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财经职业学院整建制划归青海大学,2004年青海医学院并入,组建成新的青海大学。
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了一所以工、农、医、管、经、理、法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占地3000余亩,面向全球和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6000人,其中研究生5000人、本科生2100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429人(其中教学科研单位2244人,附属医院3185人);专任教师1205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700人;目前,有正高305人(其中二级教授20人),副高67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
办学65年以来,学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肩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特别是2001年以来,在清华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6所对口支援高校的倾情帮扶下,学校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三年一大步、五年一台阶、十年一跨越”的高质量发展;2004年学校成为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学校;2008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入选全国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高校行列;2016年成为国家首批百所创新创业示范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青海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19年澜湄青创赛系列活动进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获批水利工程、草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获批数量名列全国高校第三;2022年成功入选全国147所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态学学科再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省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涉及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8个;有交叉学科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涉及96个专业领域;有本科专业69个,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一流(特色)专业、教学团队(名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综合改革项目、名师工作室等57个;有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字头实验室7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部级实验室20个,省级实验室51个;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有部省合建盐湖化工、生态农牧大型系列研究设施。2016年以来,学校获批科研项目3248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1项,科研经费总计达21亿元,鉴定科研成果100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全国争先创优奖3项,省部级及以上奖119项、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3人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签订国际合作备忘录20余份,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获批“藏医药国际合作基地(青海)”,清华大学—奥克兰大学—青海大学“三兄弟”合作持续开展,成为中新人文交流的一大“亮点”。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高原农牧业、高原医学、藏医药学、盐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为青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秉承“志比昆仑,学竞江河”的校训,弘扬新青海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高水平的现代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中医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成都中医药大学建校于1956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四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原名成都中医学院,1995年更名为成都中医药大学。历经60余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医药健康相关学科专业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中医药大学,是教育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约1800亩,拥有20个学院、3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200余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中医药学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首批临床医学(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建校初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医学、中药学本科毕业生和中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了新中国第一位中药学博士、第一位中药学博士后和第一位五官科学博士。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
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4个(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妇科学),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5个(中药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临床医学),省部级重点学科44个,esi全球前1%学科3个(药理学与毒理学、临床医学、化学)。
学校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岐黄工程”专家14人;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级特聘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0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98人;获批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全国中医药创新团队3个,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49人。获得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十大名中医等省部级称号19人,四川省特聘专家55人。
学校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8门、省级一流课程98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学校为省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首届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7项。学校作为教材主编或副主编单位已完成100多部行业规划教材编写,主编人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前三。在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奖评选中,3部主编教材获全国二等奖,6部副主编教材分获特等奖1部、一等奖1部、二等奖4部,获奖情况位列全国中医药院校首位。
近五年来,新增各类科研项目3303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31项。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励88项,其中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1项,省杰出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1项,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
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活动,形成了具有中医药传统文化特色的“杏林”系列校园文化品牌。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学术科研及创新创业赛事奖项、志愿服务类赛事奖项、文化艺术类赛事奖项等210余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
学校有各级各类实验室82个,包括省部共建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中医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中药饮片炮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药种质资源库(四川)、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四川省社科联重点实验室等。
学校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是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和临床研究中心,省级中医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8所,直属医院4所,医联体联盟成员单位103所。
学校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医药发展联盟、中国西部中医药高校联盟、四川中医药健康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了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一届董事会,与50余个地方政府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学术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合作关系,是全国“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建设高校”。
学校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医疗单位、科研机构及学术团体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之一,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泰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学校开展国际教育与交流合作。学校开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基尔健康医学院”,设有“葡萄牙宝德分校”“南非分校”“加拿大分校”等;与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共建成都中医药大学(澳门)国际学院;在黑山、德国、白俄罗斯设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在塔吉克斯坦建设“中国-塔吉克斯坦传统医药中心”;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教育、医疗)基地”及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研究合作中心”,联合国人口基金“南南合作培训中心”。
“十四五”期间,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争上游,事业创一流,以新一轮“双一流”提速建设为核心,坚持“人才强校、质量提升、特色发展”三大发展战略,坚持“高质量、高水平、高效能、强特色”发展路径,围绕“调布局、优结构、提效能、促创新”工作主线,以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体系、传承创新体系、服务保障体系”为重点,全面构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全面建设奋进、幸福、美丽、仁爱的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师范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辽宁师范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大学,坐落在中国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是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国内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实施学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参与高校、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辽宁省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与继续教育基地、教育科学研究咨询基地、高校师资培训基地、适应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基地,现已成为辽宁省最大的、起示范带头作用的教师教育中心。 作为新中国诞生后首批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1年9月,初建时为旅大师范专科学校。1953年4月,更名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7月,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和大连外国语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大连师范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学院。1983年12月,更名为辽宁师范大学。 73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砥砺耕耘,自强不息,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5万余名合格人才。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为人师表”校训,秉持“以人为本、质量至上”办学理念,在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同时,积极致力于现代教师教育,着眼于学校的综合性、国际化的长远发展,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增强发展动力,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学校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正向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建设目标迈进。 学校现有教职工1880人,专任教师1260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3000余人,硕士、博士在校生6300余人。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5人,辽宁特聘教授14人次,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70人次,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5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四个一批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四个一批青年英才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8人,辽宁省“四个一批”人才5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3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2人,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2人,辽宁省教育世家1人,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名师34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专业委员会专家27人,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次,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4个,辽宁省优秀研究生导师7人;大连市突出贡献专家1人,大连市优秀专家17人次,大连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7人,大连市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6人,大连市领军后备人才5人,大连市杰出青年科技人才3人,大连市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支持计划46人。 学校校园现有两个校区(包括黄河路校区、西山湖校区),设有21个学院(学部),设有研究生院和创新创业学院。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点;4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有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建设学科”;8个辽宁省重点学科;2个esi国际排名前1%学科。 学校现有61个在招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示范性专业9个,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6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各类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各类精品课程34门,“学习强国”辽宁平台上线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15门,省级研究生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4个;省级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3个;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3部;省级精品教材7部、教材建设奖11部;省级职业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5部;辽宁省首批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团队1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项目)5个;省示范虚拟教研室和试点项目5项,省级现代产业学院7个;省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1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级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辽宁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校际合作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14项;获评首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省级第二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6项;省级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个;省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1个;省级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39项,基础教育成果奖7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2项,省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奖5项。2021年以来,我校师生荣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竞赛奖项2447个,其中国家级奖项123个,在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挑战杯”系列赛事中荣获国家级奖项9个。 学校现有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部、省共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海洋生物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批准共建)、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现有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6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0个省级智库,10个其他省级研究基地;11个省高校创新团队、1个兴辽英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另参与筹建4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有1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市级智库,8个大连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基地,10个其他市级研究和学术活动基地,3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科普基地、8个校级新型智库;设有高校社科联、科协,创建了辽金史研究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完成及在研科研项目2684项,其中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重大委托项目一级课题1项;获国自然理论物理专项连续5年高强度资助;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获批国家社科冷门绝学团队项目1项;获批国家社科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重点项目1项。出版专著534部;发表论文11858篇,在science子刊和nature子刊发表学术论文3篇,被sci收录1849篇,ssci收录230篇;获授权专利481项;获得鲁迅文学奖1项,获韬奋出版奖1项,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2项,省哲学社会科学成就奖1项,省哲学社科成果奖79项,省科学技术奖5项,省青年科技奖1项,其它省部级奖项7项;1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签订“四技”合同259项;咨政建议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51项,1人入选“高被引科学家”。 学校积极构建国际合作大平台,已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是“辽宁省来华留学教育示范基地和来华留学工作示范建设高校”。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合作建设国际商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美国华盛本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合作项目。国际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接收培养外国留学生和华侨学生的二级学院,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是教育部指定的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每年接收来自5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留学生1000余人次,并设有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与意大利米兰大学共建的孔子学院多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与美国圣泽维尔高中共建了孔子课堂,与瑞士伯尔尼华夏中文学校开展网络中文课堂。 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青少年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高校物业管理先进单位、高校后勤信息与宣传先进单位、计划生育系统质量管理qc成果先进单位,教育部青少年犯罪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普通话水平测试先进测试站、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先后获评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辽宁省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籍管理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大学生就业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共青团工作、依法治校工作、来华留学工作先进单位、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党委、文明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财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被列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下沙、文华、翠苑和长安4个校区,占地2300亩,总建筑面积57.06万平方米(不包含下沙紫元生活区)。设置有17个学院,1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4个研究院,2所附属幼儿园、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中学。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在校普通全日制学生20800余人(不含独立学院)。自建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政府管制文献馆、浙财文库、专业经典阅读文库5个特色文库。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在校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正高级职称190余人,副高级职称3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880余人。设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人选、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6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应用、个性化”高素质人才培养路径,实施“财经×数智”“财经×科技”“财经 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构建“学科融合、产教融合、科教融合”的新培养体系,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以大类人才培养为方向,实施专业准入准出制度,突出学生培养的自主性、选择性,努力为“浙财金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设有45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1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部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材,7部省“十二五”优秀教材,44部省重点教材、21部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31部省“十四五”“四新”重点教材,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个省级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以上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4个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个“十四五”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经济学),1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坚持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龙头,大力加强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拥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等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学等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税务、会计、资产评估、审计、公共管理、金融、保险、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汉语国际教育、翻译、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工程管理、艺术等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应用经济学为浙江省“登峰学科”,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4个学科为省一流学科(a类),法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为省一流学科(b类)。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拥有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3个,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1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3个。先后有4位教师的独著或合著成果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近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7项,承担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571项、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1600余项,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位居浙江省属高校前列,众多研究成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智力支持。与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深入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累计获得校友和社会捐赠2亿元。
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144所高校建立良好的校际关系,开展教师互派、学生互换、科研合作等国际交流,举办中加会计学本科教育项目、中美市场营销本科教育项目、中英金融学本科教育项目以及中新应用金融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名外籍教师获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留学生数量逐年增长,先后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学习。拥有浙江省最早的acca、cga考试中心,被认证为acca白金级教育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践行“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0余万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黄埔军校”、会计师的摇篮、金融家的沃土、企业家的殿堂。学校正在大力实施“党建领校、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文化荣校、校友名校”的发展战略,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财经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海事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发轫于上海,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开创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吴淞商船学校,1933年更名为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9年交通部在沪组建上海海运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海事大学。为更好地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和国家航运事业发展,根据上海市高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2008年上海海事大学主体搬迁临港新城(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2019年学校成功举行110年校庆系列活动。
上海海事大学是一所以航运、物流、海洋为特色,具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签订协议,共建上海海事大学。2018年,学校纳入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
学校设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交通运输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2个本科专业。拥有21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现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上海市高原学科,9个部市级重点学科,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总论和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学科保持全球领先。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7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现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水上运输类)。1个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设有水上训练中心,拥有4.8万吨散货教学实习船“育明”轮。
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近年来,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获一批国家级科研项目及部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现设有商船学院、交通运输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亚洲邮轮学院)、物流工程学院(中荷机电工程学院)、法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徐悲鸿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流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体育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上海港湾学校等二级办学部门。在26000余名学生中,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8000人,留学生600余人。在近1200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近200名。学校致力于培养国家航运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已向全球港航业单位、政府机构输送了逾20万名毕业生,被誉为“高级航运人才的摇篮”。
学校2013年成立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和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中国(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将自贸区建设与供应链研究有机结合,以提升自贸区产业链建设水平,促进自贸区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型发展,同时推动政府监管职能的转变。上海高级国际航运学院采取国际上先进的商学院运作模式,与全球优秀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着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航运金融教育品牌,构筑具有影响力的航运高端人才输出基地。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上海海事大学、虹口区人民政府等20多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心挂靠上海海事大学,是国际航运业发展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政府和国内外企业与航运机构等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识服务平台”之一。 2014年,市教委将该平台挂牌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与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教师交流、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学生交换等。与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波罗的海国际航运公会、挪威船级社等国际知名航运组织/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自2010年起开设“国际班”,邀请美国、韩国、波兰、俄罗斯、德国等国家航海院校的学生来校学习“航海技术”“航运管理”等专业。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与加纳中西非地区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并开始在非洲招生,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个颁发中国高校本科文凭的海外办学项目。2012年,学校获教育部批准正式成为“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