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空间充足。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49年11月更名为广西省医学院,1953年4月经卫生部批准更名为广西医学院,1996年5月经教...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5359031,0771-535903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60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北京建筑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1174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249人,硕士研究生3326人,博士研究生171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70%位列 b 档次。“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5 个,达到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0%。11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在全国建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5项。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连续七次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 1”示范活动评比一等奖,2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团行动计划’”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连续3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连续3年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 ”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1196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高级职称教师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导师7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得梁思成建筑奖1项、世界人居奖1项,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0个。 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学术和行业发展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科研活动。现有北京节能减排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未来城市设计高精尖创新中心、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28个科技创新能力强、国内外学术影响力高的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数量位居全国建筑类高校和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建有全球技术水平领先的多功能振动台阵实验系统。学校始终强化面向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需求,形成了建筑遗产保护、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海绵城市建设、精密测绘与精细重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绿色建筑与节能技术、智能建造与智慧城市等为代表的若干在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领域、科研方向和创新团队。近年来,我校教师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26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16项;近五年新增各类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科技服务经费连年超过2亿元。学校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股权激励改革工作首批试点的2所高校之一。 学校坚持瞄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成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领导小组,发布《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天安门城楼修缮、大兴机场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冬奥会开闭幕式专项技术攻关与冬奥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重大需求项目。助力首都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承担金科新区建设等综合整治与改造提升项目。积极投身城市副中心建设,承担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历史空间活化利用、道路交通规划等项目。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规划需求,完成韧性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举办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设计下乡服务项目获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百余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70多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袁炳麟、高士国、赵冬日、罗玲、包琦玮、沈小克、杨伯钢、刘桂生、胡越、张宇、马海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需求,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题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与47个国家和地区的115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务实推进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已有来自28个国家的84所院校和企业校加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类大学国际联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国际学生等方式,培养中外学生近千人。举办的暑期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教育品牌项目。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高质量通过《北京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基本标准》检查。作为唯一市属高校受邀参加“北京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教育事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获首都劳动奖状、首都文明校园、国庆70周年阅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先进集体。连续5年获评“平安校园”考核优秀。率先建成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实训基地,创新提出“主讲主问制”理论学习模式,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党建案例”,入选北京党建蓝皮书。9个基层党建案例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经验案例》,获评6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近五年,获评北京高校德育先进集体1个,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1人、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北京高校先进党组织3个、优秀共产党员5人、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获评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次,获评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1次,成为首个获评北京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的市属高校;获批北京高校党建重点难点项目支持计划1项,“两委一室”委托课题1项,北京市党建研究会课题3项,北京高校党建研究课题11项(重大课题3项、重点课题7项、一般课题1项),实现承担北京高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连续10年不断线,课题成果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等级。2 个项目入选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项目、培育项目。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到2035年左右,北建大将基本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服务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首都发展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学校办学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蓝图催人奋进,实干铸就未来。全体北建大人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接续奋斗、勇毅前行,加快建设扎根京华大地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特色型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工程大学
学校介绍 伏虎山麓、南湖北畔,四海俊彦聚化苑;大江奔流、黄龙山映,桃李芬芳溢天下。 武汉工程大学创建于1972年,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学院,隶属湖北省。1980年更名为武汉化工学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划转到湖北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2006年更名为武汉工程大学。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覆盖工、理、管、经、文、法、艺术、医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湖北省重点建设高校,是湖北省“一流学科”培育建设高校。学校在2023软科“中国最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45位;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世界排名第935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98名。 学校有武昌和流芳两个校区,占地约2000亩,是湖北省“绿化红旗单位”“生态园林式学校”。设有18个学院(部),1个研究设计院,1个独立学院。学校面向全国一本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留学生350余人。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7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60%,有聘任院士3人,自主培养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其他高层次领军人才10余人。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劳模工作室等教师群体。图书馆馆藏图书(含电子图书、电子期刊)440万余册,是湖北省高校“优秀图书馆”和“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 学校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有7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占本科招生专业的56.7%;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1个。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培育创建单位2个,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3个、全省高校“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全省高校“研究生标兵”培育创建个人2人。围绕“工程内核”,构建以“三实一创”为核心的“两型两化”人才培养新范式。学校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排名第19位。本科毕业生升学率达32.64%,位列省属高校第一,本科生、研究生就业率超过95%。52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0万余名毕业生,留鄂毕业生在60%以上,获评“就业湖北先进高校”。涌现了全国最美大学生、全国优秀大学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长江学子等优秀学生群体。据省经信厅统计,以湖北省化工、医药行业为例,在产值1亿元以上的80余家大中型化工、医药单位中,近70%的企业主要负责人是学校校友,学校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学校的办学成就、人才培养效果、就业工作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学校坚持以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积极发挥化工及相关学科特色优势,深度融入湖北“51020”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强化政产学研用合作网络的战略布局。现建有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磷资源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78个。在长江经济带与地方共建了湖北三峡实验室等13个科技创新平台,承担了湖北大部分化工产业园发展规划。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2项,先后有309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与湖北宜化、人福医药等单位在磷化工、电子化学品、麻醉制剂等领域开展联合攻关,解决了磷矿选矿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克了超高纯芯片用电子级磷酸制备等“卡脖子”技术,为国家延长磷矿资源服务年限超过60年。学校在2020~2021年连续2年入围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学校主办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 学校开展人才国际化战略,稳步推进中外在校生国际化培养工程,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多维度合作关系;与科廷大学、佛罗里达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悉尼科技大学、梅西大学、邓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中外双证书国际联培教育项目,选拔优秀学子赴剑桥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访问交流。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协议,深度实施学生留学深造合作。湖北省政府“编钟奖”获得者、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等高水平外籍专家持续构建高规格国际科研平台育人矩阵。作为湖北省属高校中较早具有留学生招生资格的湖北省重点建设单位,大力招收来自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硕博留学生,打造“留学工大”国际名片。 五秩风华正青春,守正创新向未来。学校将持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育科技报国使命,践行“格物明理 致知笃行”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大力弘扬现阶段勤学实干、毕力同心、共创一流的精神状态,完善现代治理,抓紧建成适应现代化工大产业的区域一流行业特色高校,为湖北加快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工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通大学
学校介绍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始建于1912年,源自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综合实力在《2023中国大学评价》中列第102位,自然指数排名居内地高校第76位,esi列内地高校综合排名列第113位。 一个多世纪以来,学校秉承“祈通中西,力求精进”的校训精神、“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价值追求,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共有3名本科毕业生入选两院院士,人数并列全国高校第35位。 学校设有24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杏林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拥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化学、材料科学、分子生物与遗传学、计算机科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30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3285人(含杏林学院),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730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619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计划b类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奥运冠军、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江苏“双创计划”高校创新类人才、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百余人。 学校设有101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42000余人(含杏林学院),全日制在校研究生56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3项,形成了一批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等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学生年均总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石化重点实验室、中纺联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省军民融合创新平台、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一批高端科研平台。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双创示范基地、省互联网众创园、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等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五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项)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2项)等600余项,获专利授权2100余件,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省科学技术奖、全国行业协会类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一批高层次奖励,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合作科研、师生交流、师资培训等合作与交流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阿德莱德大学及麦考瑞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大学、意大利锡耶纳“r.弗朗齐”音乐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校现有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建筑面积12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为江苏省古籍保护单位,馆藏纸本文献总量约296万册,电子数据库60个。办有学术期刊5种,其中《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2018-2019年度江苏省县级以上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点等。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蓝图开启新征程。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大力实施“尊师重才、筑原造峰、改革驱动、开放融合、文化引领”五大发展战略,重点推进“十大行动”,凝心聚力、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浙江中医药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创于1953年的浙江省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浙江中医学院成立,2000年整体迁至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办学,2006年更名为浙江中医药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曾来校视察指导,先后四次对学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六十余年办学过程中,学校秉承“求本远志”校训,形成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理念、“求真、求实”校风和“大医精诚、锐意创新”精神。 学校现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下设20个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52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学校全力推进学科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国家重点学科(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学入选浙江省登峰学科建设计划,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计划。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1000强中列779位(中医药院校第二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和2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培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53个。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ccmp》《浙江临床医学》3种学术期刊。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持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中医药研究生的高校,在浙江省属高校中首批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开设了中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药学、护理学等医学类及相关本科专业34个。拥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点和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国家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等一批省部级以上教学平台和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等7个地方研究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一批校地合作平台。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5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6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有2所孔子学院、1所海外分校、4个海外中医药中心、1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 进入新发展阶段,学校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守正创新的一流中医药大学,积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校友中有老一代革命家邓颖超、刘清扬、郭隆真、杨秀峰、康世恩、荣高棠等,有著名爱国主义学者梁漱溟、张申府、汤用彤等,有两院院士严陆光、郝柏林、李树深、贺泓等,也有许绍发、蔡振华等一批体育界精英。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是我校著名校友。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共为国家培养了52万余名各类专业人才。 学校于2011年整体迁入新校区办学。新校区占地1829亩,馆藏图书31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7个。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797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421人,副高职人员100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08人次,博士研究生导师20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166人,其中校外实践导师229人。在校本科生25135人,在校硕士研究生5635人,博士研究生594人,成人教育学生11090人。 学校现设25个专业学院,1个独立学院(汇华学院)。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有本科专业93个。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河北省“双一流”建设学科7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项目1个、省高校强势特色学科(群)4个、省高校重点学科14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5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2个。化学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设有河北省职业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教育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全国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中心、河北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河北省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中国教育科研网河北省主节点等机构。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0门;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有河北省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省级教学团队18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省级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3个,省级教学名师23人。近年来,学校共获得5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以学分制、顶岗实习支教、大类招生培养为重点,推进本科教学三大基础性变革:学分制改革不断完善,满足学生自我设计和自主发展的需求。构建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师资培养“三教并举”、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整教师教育体系。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深入开展,有效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就此项工作曾两次作出批示予以推广;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视察工作时,对学校在基层锻炼学生的做法和学生愿意到基层就业的人生选择给予了高度评价。实施了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强化通识教育。积极发展非师范专业,初步形成四种培养模式,构建了师范专业与非师范专业共同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被评为“河北省首批创业就业众创空间”;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双创’示范基地”。 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发改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和国家清史纂修工程主体类项目等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孙大业院士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填补了河北省的空白;蒋春澜教授指导的博士论文进入“全国百篇优博”行列。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辞书奖和鲁迅文学奖等。在science、nature、cell、中国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发挥学科优势,推进协同创新。已建成“细胞信号和环境适应”、“数字教育”、“燕赵文化研究中心”、“生态环境”四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燕赵文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被教育部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长城文化安全研究中心”“现代服务与公共政策研究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入选河北省新型智库;“河北省大运河创新发展研究中心”获批河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中心。加大学校社会科学类研究平台建设力度,成立实体化智库管理和研究部门晏梁学智中心,统筹协调管理校内资政类研究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国别和区域研究,2017年,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秘鲁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建有校内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新西兰研究中心。组建了河北省数学研究中心、移动物联网研究院、泥河湾考古研究院、畿辅学研究中心、县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公共政策评估中心、ar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25个国家的9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教师交流、学生互换、网络课程、科研合作和国际引智等方面和200多所国外大学开展交往,办学国际化水平逐步提升。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项目接收单位,每年有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国际学生600余人在我校就读本、硕、博学历教育和长短期汉语语言教育。已建成2所孔子学院、1所孔子课堂、合作建设了1所葡中双语高中、1所海外学院、2所海外预科学院,向20多个国家选派了汉语教师志愿者,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组建了秘鲁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巴基斯坦研究中心和新西兰研究中心,着力构建区域研究平台。 学校党委坚持“围绕中心工作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中心工作”的思路,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障。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基层党建红旗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等称号。2017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并在2020年顺利通过复查,继续保留称号。 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全校上下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推动内涵式发展,为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建校65载,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历史沿革 学校始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4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轻工业部。建校后,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原北京轻工业学院发酵工学和盐业化工两个专业以及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营的原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先后并入。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98年,学校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 办学条件 学校现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滨城”,周边建有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东疆湾黄金海岸等;河西校区位于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海河柳林地区,周边建有天津文化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滨海国际机场等。学校总占地面积153.32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教学部),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7万余人,教职工2186人,建有滨海新区唯-一个甲级综合性体育馆。师资队伍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424人,教授、副教授72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391人。拥有院士7名(含双聘)、“国家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27名、天津市杰出人才等省部级人才14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40支,涌现出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学科专业 学科专业学校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获上级重点支持并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5个学科进入es|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排名接近前1%。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两个学科在u.s.news学科排名中分别位居全球第21位、第40位。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7个,其中3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和天津市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教育教学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满《人民日报》等媒体多次进行报道。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工程实践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教育中心、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良好教学条件。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智能科学与先进制造、工程生物“培松班”等实验班。积极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协同育人模式,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成立工程生物学院,建有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并入选全国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最佳案例,与有关企业共建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学生在国内国际创新创业大赛中屡创佳绩,学校跻身“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优秀学生。百强榜单” 科学研究 建有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源纤维制造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平台49个,建有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大学科技园。与中国酒业协会等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共建了一批高水平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专利工作成效突出,签订了一批千万元以上的专利转让,实施许可合同,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荣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等重要奖项。积极服务多村振兴战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入选教育部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 国际交流 坚持国际化办学,同俄罗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芬兰等43个国家的142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合作开展“2 2”“1 2 1”“3 1本硕连读”等联合培养项目。先后接收112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访问。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建了多个联合研究院所。学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弓智计划” 当前,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岛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历史底蕴厚重,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更名为青岛橡胶工业学校;1958年升格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2002年先后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和青岛科技大学,至今形成了“五校区一基地”的办学格局。 学校学科特色鲜明,拥有5个博士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硕士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4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2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高水平学科。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住鲁院士2人、聘任院士10人,国家杰青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讲席教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4人,国家优青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教授、青年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4人。 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现有本科专业76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1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项目213项、省级项目139项。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先后获得1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现有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合物加工技术及其相关热物理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传感与生命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生态化工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孵化器等13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与成果转移转化载体。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9家(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泰科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济南恒誉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4月,首个以山东省高校命名的卫星——“青科大一号”卫星发射升空;2021年5月,“天问一号”安全着陆火星,学校提供自主导航关键核心技术。学校专利转让数列全国高校第52位,获批山东省高价值专利培育单位、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因“政产学研融合”而闻名的“青科大模式”广受社会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批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典范。牵头共建的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省首个本科境外办学机构。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深化人才强校、构筑学科高峰、提升治理能力,建设“特色鲜明、走在前列”的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定位、全方位要求和全过程引领。学校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实施人才强校、学科筑峰、质量管理“三大战略”,加快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不断谱写高水平大学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华侨大学
学校介绍 华侨大学是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直属高校。学校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语言服务领域特色服务出口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1960年,学校经国家批准创办于福建泉州,首任校长为廖承志。1970年停办,1978年复办。1983年被党中央确定为“国家重点扶植大学”。1996年由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2006年厦门校区启用。2018年入选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由中央统战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 学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会,庄希泉、胡平、黄长溪、贾庆林、陈明义、宋德福、王刚先后担任董事长。现任董事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名誉董事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 学校在泉州、厦门分别设有校区,现有28个学院;11个学科门类,1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学科,3个福建省一流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5‰,环境/生态学与社会科学2个学科进入前1%。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2个专业通过国际国内专业认证。 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880人,研究生7706人,在校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8388人。现有教职工2964人。在174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57%,具有博士学位者占69%,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64%。有院士、国家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百余名,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等多支高水平团队。 学校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虚拟教研室、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平台100余个,是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共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并在《自然》《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35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个) 27880 本科生(人) 7706 研究生(人) 8388 境外学生(人) 2964 教职工(人) 28 学院(个) 10 一级学科博士点(个) 26 一级学科硕士点(个) 25 专业学位硕士点(个) 学校坚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累计培养各类人才20多万名,其中6万多名分布在港澳台及海外各地,成为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秉承“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积极开展民间外交、民间外宣和民间华文教育,与全球570多所华校开展合作,已连续举办18期外国政府官员中文学习班,师生团队制发短视频2300多期,创新讲好中国故事。搭建智库平台,成立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等机构。 学校与4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签署合作协议,在全球设有148个办事或招生机构。与福建省8个设区市和重庆市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定点帮扶贵州黔西南试验区、甘肃积石山县。 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侨立校、为侨服务,弘扬优良传统,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声誉良好的大学,争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学校介绍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外国语言文学、全球经济治理、涉外法治研究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6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652人,外国留学生797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生10000多人。 history 历史沿革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是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的广州外国语学院(1970年10月至1977年11月曾称“广东外国语学院”)和1980年12月成立的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和广州外国语学院先后分别于1994年9月和1995年1月由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划转广东省管理。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1996年4月成立的广东财经职业学院(1996年4月至2001年7月曾称“广东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campus 校区情况 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现有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白云山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大学城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 白云山校区 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 大学城校区 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 知识城校区 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 teaching staff 师资队伍 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92人,专任教师1401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为55.32%,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为96.86%。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0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38人次,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国家科技部“外国青年计划”项目资助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0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入选广东省省级人才计划95人次;先后聘用“云山学者”477人,云山工作室首席专家29人。此外,学校还聘有22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 discipline development 学科发展 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协同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26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设有74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33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含1个交叉学科),18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和中新广州知识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黄埔研究院分站。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 personnel training 人才培养 学校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着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过硬本领、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涉外法律、国际仲裁)研究生项目,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基础韩国语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日语专业虚拟教研室”(日语专业建设系列全国唯一)入选全国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1门次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就业竞争力强,深受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就业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位。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学研究 学校面向学术理论前沿、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设高层次科研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现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科技委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加拿大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等7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和备案中心,“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重点实验室”“大湾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重点实验室”等24个省级科研平台,“广州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中心”等8个市级科研平台,合作共建黄埔研究院、国际湾区研究院、青少年法治教育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聚焦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等领域,组建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阐释学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涉外法治研究院)、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区域国别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等多个科研大平台和高水平科研团队。 学校开展有组织科研,承接国家级科研任务能力显著增强,科研成果产出与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十四五”以来,获立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18项,其中文科类国家级重大项目17项,排名并列全国第17,广东省第3,获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164项。在ssci、scie、a&hci等国外权威索引期刊和国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2000余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外语教学与研究》《文学评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法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 学校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为学校外语学科“冲一流”、实现学科高效能“双轮驱动”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国际经贸探索》《现代外语》持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分别获得“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等荣誉称号。 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国(境)外合作与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交流合作prime”计划,推进国际化高端合作平台构建、国际化科研及社会服务提速、国际化影响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国际化师资队伍优化等五大任务,促进教育国际化卓越发展。 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已与64个国家和地区的496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建有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与澳门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翻译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着力打造国家留基委“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oecd人才培养项目”“高端传译人才培养项目”等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欧洲文化研究项目”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以及“粤东西北地区乡村治理人才国际化培养”项目;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注重提升管理国际化水平,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 conditions for running a school 办学条件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有着便捷快速的校园网络和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科技大学
学校介绍 河南科技大学(简称河科大,英文简称:haust)坐落于“千年古都,牡丹花城”洛阳,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和河南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之一。 学校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而建。1952年创建于北京,1956年迁至洛阳。1958年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1998年,划转至河南省管理。2002年,洛阳工学院与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时任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亲自为学校颁授校牌,并指出“组建河南科技大学是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兴豫’战略的重大举措……河南科技大学要以创建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办成国内先进、居于省内高校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一所综合性大学”。 学校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明德博学、日新笃行”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发扬“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河科大精神,突出内涵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已初步建设成为一所工科优势突出,理、工、农、医、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善。目前拥有开元、西苑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4100亩,校舍建筑面积159万平方米。学校拥有11大学科门类,学部6个,学院27个,书院2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4.8万余人,继续教育学生2.4万人。学校有11所附属医院,12所教学医院。其中,第一附属医院是首批全国百佳医院、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单位”。 学校基本构建起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体系。现有7个一级学科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流动站;41个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化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3个学科成为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学科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8个学科入选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为河南省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200多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00多人,教师队伍中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四青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个一批”人才、中原学者、中原名师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0个。 学校持续构建人才自主培养体系。目前设有90余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1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12个,1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专业评估,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13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4门,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33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2个。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输送36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被全国轴承行业确定为人才培养和技术依托的仅有高校,被誉为轴承行业的“黄埔军校”。 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求创新、强素质”的人才培养理念。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和“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近年来,在全国高校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奖1338项。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等三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80项,其中2022年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1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5位;在2022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金奖2项,总成绩位列全国高校第33位,荣获全国“优胜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曾八次荣获“全国高校优秀组织奖”,2023年获得国赛特等奖1项。 学校努力构建自主创新体系。聚焦“四个面向”,依托重型装备、农业机械、轴承、齿轮、金属材料等方面形成的学科、科技、人才优势,助力“高铁轴承”“国家重大工程装备”“智能农机装备”等“大国重器”的研发。拥有“智能矿山重型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智能农业动力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等6个国家级平台、河南省新材料和智能装备“龙门实验室”等8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洛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研究中心”等19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近年来,学校不断提升产教融合和科教融汇的能力和水平,主持获得国家三大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等5项,主持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1项,主持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57项。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87项。 学校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设有非独立法人机构——河南科技大学莫动理工学院。学校是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与俄、美、英、法、澳等国家200余所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面向20余个国家招收学历本、硕、博层次的外国留学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南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双一流”大学为目标,敢于争先,奋勇拼搏,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为早日建成“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