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成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前身为1956年创建的贵州省水利电力学校,隶属于贵州省水利厅。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水利水电特色鲜明的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


招生电话:0851-8593882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专科(高职)

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2565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共青科技职业学院是201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非营利性普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位于全国闻名的“青年创业之城”“鄱阳湖畔的明珠、京九线上的名城”共青城市。秉承“励志、博学、厚德、创新”的校训,坚持“工科为主,航运为特”的办学特色,以航运类专业为特色,紧贴江西省水上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电子商务等产业发展,“聚焦航运,服务需求,协调发展”,坚持“用航运特色专业带动和促进相关专业的协调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内航运等业界的高度认可。
学校是中央团校培训基地、第四届中国民办教育百强职业院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核心能力培训双百工程“示范培训机构”、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产教融合课程改革试点学校”、江西职业教育十佳示范学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级单位”“2020年度全省民办高校年度检查优秀学校”“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为a等次学校”“省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赣江新区“新区级众创空间”“江西省创业孵化基地”、江西省首家华为1 x书证融通试点基地、中软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在长江海事局辖区考证通过率第一、全国第三,连续两届长江海事局辖区技能大比武学校均获得团体第一和多项第一的好成绩;是江西唯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批准具备“海船船员培训资质”的高等院校;2017年获长江海事局“a级”海船船员培训机构称号,是长江海事辖区九省二市唯一连续4年皆获评“五星级船员培训学校”;亦获评“船员最信赖的培训学校”“长江好船员团队”,是江西省特色且优质的船员教育与培训基地。时任江西省副省长孙菊生赞誉学校:“围绕海洋强国、海运强国的目标,不断强化和聚焦办学特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办学成效。”长江海事局称赞学校“近年航运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为长江片区航运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共青城市政府连续2年授予学校“支持地方发展贡献奖”。
学校现有省级教学创新团队、智能制造大师工作室、校企合作“双师型”名师工作室等省级教学团队,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省百千万工程人才、省青年岗位能手、省教学名师、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九江市会计领军人物等41人。学校参与开发机电设备维修工、工业设计工艺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项,《铸造机械 再制造 通用技术规范》等国家行业标准3项。荣获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及以上精品课程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各1项、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教师图学与机械课程示范教学与创新教学法观摩赛二等奖、第十二期应用型课堂建设说课展示活动二等奖、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和三等奖3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展示活动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省高校vr课件设计与制作大赛三等奖、全国民办高校辅导员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省高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评选活动二等奖、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评选活动三等奖。学校积极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于2022年通过省级验收。
2023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学校在2018-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名第139位,在2018-2022全国一般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排名第43位,在2018-2022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竞赛排名第5位,在2022年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排名第29位。
学校现有甘露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36亩,校舍建筑面积36.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行政用房面积2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9.4万平方米。学校固定资产144910.4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4422.42万元。图书馆现馆藏纸质图书85.23万册,电子图书120万册,在校大学生10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航海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教育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教部等二级教学院部。学校坚持“工学为主,航运为特”的办学特色,充分发挥轮机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港口物流)2个专业群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建设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应用2个骨干专业群,建筑工程技术、数智商贸、康体教育、艺术设计等4个基础支撑专业群,构建“2 2 4”专业群体系。发挥专业群集聚效应,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实现所有专业群的整体提升。
学校坚持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联合企业设立了国际航运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平台;打造了集“教学实训、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特色鲜明的实训场所,建有校内实训中心和实训室192个,有与省内外企业共建共享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69个。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全校教师共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36项;发表学术论文419篇,其中核心刊物论文77篇;出版论著38部,获批专利和软著共计330项;为企业和政府发展提供各类咨询报告36篇,获省级优秀社科奖2项。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高职院校评估。2022年8月,学校线上参展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充分展示了学校职业教育产、学、研、用、创成果。学校十分重视国际化办学,与泰国博仁大学、马来西亚林肯大学、俄罗斯萨马拉国立技术大学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2022年9月,成功举办了2022年船舶、海洋工程与航海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科研成果和前沿技术的交流共享。
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学校已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及教育教学模式,以“共青精神”育人,遵循职教规律,坚持“国家放心,行业满意、企业好用”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思想好、技术硬、身体棒、上岗快”的人才培养标准,坚持服务国家航运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坚持“校政行企”协同育人,依托长江海事局和九江市政府,通过“书证融通、教考分离”“学用结合、赛训一体”“教培合一、工学衔接”,为社会和航运企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社会急需、企业急用、行业好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的发展阶段,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为建设航运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一、历史沿革
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农七师师范学校,历经5校合并,7次更名,201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学院转型为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20年11月获批第二批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学院建设计划项目单位。2021年6月,自治区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新疆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区域职业教育高地的工作方案》,学院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经过五十年发展,培养了各类学生9万余名,为新疆和伊犁州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第三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国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顶岗实习管理优秀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项目“第二批实验校”等荣誉称号。
二、基本情况
学院布局为“一主一区一基地”,即1个主校区、1个特色校区、1个产教融合基地。占地面积1411.25亩,校舍面积47.23万平方米。教职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55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27人,特聘教授27人,客座教授60人,产业教授11人,柔性引才21人次。在籍在册学生19959人。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学院设有高职专业41个,与塔里木大学、新疆财经大学联办“4 0”园林技术、“3 2”旅游管理本科专业2个。学院积极对接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4321”专业群布局(4个自治区重点骨干专业群、3个学院重点专业群、2个特色专业群、1个培育专业群),建有132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和14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图书107.7万册。
三、主要成果
近三年,学院师生获得自治区级及以上成果1315项,其中国家级232项,自治区级1083项,形成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学院自主研发的“天山祥云”“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种分获世界园艺博览会金奖、铜奖;两个产教融合案例代表自治区参加“世界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博览会”;郭润华教授获评全国第六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被纳入自治州“伊犁英才”专家工作室并授予“优秀专家工作室”;何欢欢副教授获批自治区“天山英才”“新疆工匠”;周钰教授获批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隋云吉教师团队获得自治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培育团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14639),是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全国第一家独立设置、社会力量举办,面向全国高考招生的健康管理类高职院校。
学院位于省会海口市桂林洋大学城。这里高校聚集、文化氛围浓郁,是海口高新文化的“摇篮”。已具备全方位办学条件的学院分校位于有“世界长寿之乡”之称的澄迈。
学院以海南创建国际教育创新岛为契机,开设有健康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保健与管理、药学、云计算技术应用(数字医疗技术方向)、食品检测检验技术、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保险实务(医疗保险经办)、酒店管理(康养方向)等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由中国工程院士领衔的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学术造诣深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占比29.5%,硕博占比50%,双师教师占比62.5%。
学院坚持“立德至善 崇技至精”校训,被认定为“海南省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海南省第九十八职业技能鉴定所”,可在全省培养健康管理师等14项职业技能及专项技能工种的培训工作。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学生先后在全省大学生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电视竞赛、第五届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自贸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第六届中国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得奖项10余个。
学院与广发证券合作开设“广发励志班”,资助两届84名海南省建档立卡户子女免学费完成学业。学院除执行国家规定的奖、助学金制度外,还另外设立了相关奖、助学金,覆盖率达到50%以上。学院为贫困生开启入学绿色通道,协助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事宜,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形成奖、勤、助、贷等多种助学机制,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保障。
学院围绕“健康中国2030”、海南建设自贸港等国家重大战略,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推进产教融合、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以“自主学习、工学交互、德技渗透”的特色教育方法,融入“在健康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健康生活”的特色校园文化,追求“学生就业率高,学用符合度高,岗位价值高,工作收入高,个人满意度高”的特色办学效益。目前已成为美国哈佛大学与微医联合建立的“21世纪赤脚医生平台”实践基地,并与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海南省干部疗养院(海南省老年病医院)、澄迈县人民医院、海南正生堂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五指山任商基业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有力保障,为社会培养合格接班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娄底潇湘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列入国家统招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系省属民办优秀高职院校和精神文明单位。
学校起源于1989年,2018年由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大汉控股集团独资举办,是一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548亩,总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54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57人,双师型教师186人,博士10人、硕士研究生82人,全日制在校在籍学生1万余人。
拥有全省民办高职专科学校中唯一的市级院士专家服务站。近年来,师生参加省、市级以上技能比赛获奖112项,其中一等奖20余项;发表论文346篇,出版专著、教材49部。
有信息工程学院、汽车机电工程学院、学前教育与军体学院、商学院、应用教育学院五个二级分院和31个专业。汽车工程技术专业群立项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培育项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是由湖北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举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湖北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民办非营利性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学校。校内建有3a景区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
现有学生7800人(2021年9月)。学校围绕传统手工技艺和现代智造服务业,开设有艺术工程类专业群、互联网 物联网类专业群、新能源汽车类专业群、经济管理类专业群、健康照护类专业群等5大专业群40多个专业。
学校是全国唯一的手工技艺特色的高职学院,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文化和旅游部在学校设有国家级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等12所高校为驻站共建单位。
学校举办者湖北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是以职业教育和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主要业务的特色民营集团公司,以雄厚的财力人才和全新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艺术特色鲜明、湖北知名、全国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学校建有荆州市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是荆州地区的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民间传统手工技艺传习基地,江汉平原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共享平台。已有20位国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签约入驻,相应建立了楚式漆器髹饰、楚式斫琴等20个项目的非遗展示、保护、传承、教学和生产的工作坊。获颁“湖北省人才创新创业平台”。
2020年9月,占地1000亩、总投资12亿元的学校新校区投入使用。新校区秉承“工匠小镇、非遗大学”的建校理念,通过“公共实训工程”“职教学府工程”“非遗保护工程”“千匠万徒工程”“产业孵化工程”和“游学接待工程”,建成“校、镇、产、创、文、旅、贸”一体化的综合体。
学校依托湖北十八匠公司和荆楚非遗传承院,实行“职业教育 非遗传承 产业开发”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坚守“立足荆州、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致力于振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产业,专注于培养高素质创意型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世界手工非遗传承教育的知名学府。
产学研深度融合,全面打造“美而精”的特色大学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依托校内文化教研所——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的引领,融合文化技艺传承与专业技能教育,创新特色的办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定位“创意型传习大学”升级大学教育模式,以服务产业升级、引领中国创造为价值导向,打造一所世界一流、体现文化传承之美的创意型大学;整合湖北十八匠文化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创业职教集团和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能传承院三方资源,融合产业、教育、科研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所引领产业发展、培养技艺精湛的创意型专才的特色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宁夏工业职业学院位于美丽的“塞上湖城”银川市,1981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具有全国招生资质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隶属于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是神华宁夏煤业集团职工培训中心,具有国家二级安全生产培训资质。
学院设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化学工程系、机电设备实训车间、综采综掘实训车间、成人教育部等6个教学系部。开设有应用化工技术、化工设备维修技术 、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矿山测量等17个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煤矿开采技术、煤炭深加工与利用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精品专业和自治区级骨干示范专业。2011年,矿山机电和煤矿开采技术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学院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教学设备总值3902万元,图书馆藏书13.5万册,电子图书1.2t。建有“核心万兆,汇聚千兆,桌面百兆”校园网络系统和完备的校园安防监控系统。
学院拥有2个国内一流的综采综掘、机电设备大型实训车间和装备先进、设施齐全的15个专业实验室,神华宁煤集团下属的14对生产矿井、3个洗煤厂和机械设备维修中心均为学院的校外实训基地,可满足实践教学、顶岗实习、职工培训的需要。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26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中级职称44人;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6人,在读硕士14人。全日制在校生1514人。
办学企业——神华宁煤集团是自治区最大的国有企业,是以煤炭开采、洗选和煤化工、发电、机械维修与制造为主的特大型综合能源集团。企业雄厚的实力为学院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学院充分利用企业办学的有利条件,通过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实现了教学、实习和上岗的无缝对接,形成了强大的就业优势。多年来,我院毕业生因敬业精神好、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上岗适应快而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就业率始终位居区内高职院校前列。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银川市“文明单位”、神华宁煤集团公司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荣获“全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在3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院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秉承服务企业发展与地方建设的办学理念,力行“明德、弘毅、进学、敦行”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教风严谨、学风优良、全面发展、突出技能的育人特色,为宁夏及周边煤炭企业培养了近3万名技能型人才,被誉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莘莘学子发展自我,成长成才的理想选择。
三十年沧桑砥砺,三十载春华秋实。已步入“而立之年”的宁夏工业职业学院始终牢记办学宗旨,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永恒的主题,紧抓自治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宁东基地建设的难得机遇,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学院健康发展为目标,外树形象,内强管理,为将学院建设成为质量一流,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是201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由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贵州省农业机电学校、贵州省机电学校合并组建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贵州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顺应贵州区域经济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求,努力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先后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特色骨干专业群、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等项目建设单位。2021年,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联合认定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学院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培养满足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思路,专业设置覆盖一二三产,设畜牧水产、机电、农艺工程、城镇建设与设计、茶学、食品与药品、经济管理、信息工程、园林工程等9系25个专业方向,高职学生规模达13407人。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展示、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行业类等奖项120余项。学院已成为全省农业类专业设置最完整、办学规模最大、特色最鲜明的高职院校,是“贵州省农业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
学院现有教职工611人,其中456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82人,研究生以上学历218人(博士5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贵州省生态家禽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农业技术能手1人,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大师工作室各1个。
学院高职主校区为清镇校区,坐落于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红枫湖,素有三水萦城、四湖托市之称的清镇市,校外青山环抱,校内河流蜿蜒而过。清镇校区总投资10.272亿元,分两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投入资金约4.7亿元,2016年9月完成教学楼、实训楼、运动场、学生宿舍和食堂等13.7978万平方米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建设内容包括图书馆、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馆等,部分建筑已经投用。
学院采取校地校企合作、院地共建的模式,在乌当区启动和推进3000亩百宜大型综合性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筹措资金 4100万元,现已建成 840 亩核心功能区基础设施和生产示范基地等建设,一个集教学、实训、生产、科研、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基地已具雏形,基地成功申报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近年来,投入资金3600余万元,建成生化、微生物、细胞培养、免疫等实验室,以及农牧文化馆、植物工厂、食品加工厂、食用菌生产车间等一批校内实训场所,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有效满足教学科研、实习实训的需要。
学院围绕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组建家禽产业技术、喀斯特适生植物、食用菌产业技术、辣椒产业技术等研究团队,建成贵州省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农村电子商务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正在筹建现代种植业、生态畜牧业工程研究中心,依托百宜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基本建立起“工程研究中心 实验室 科研基地”的科研体系。截止“十三五”期末,学院共荣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各1项,开展各类课题研究68项,其中获得国家部委研究课题3项、省(厅)级课题30项,获得专利授权共计94项,发表论文271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49篇,参与撰写专著14部。承担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基地、辣椒产业示范基地等系列产学研推建设项目。牵头省教育厅蔬菜水果、生态畜牧、食用菌产业链建设项目。由我院主办的《种子》期刊是行业唯一一个非“中字头主管主办”的核心期刊,也是全国种业唯一“中文核心期刊”。
学院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以来,相继开展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基层农业骨干技术人才和各类产业技术培训162期1.4万人次;先后选派30名教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发挥教师在基层解决难题、成果转化、培养农村实用人才等方面的专家作用;深入开展校地合作、校农合作,先后与清镇市、乌当区、剑河县、德江县、正安县、沿河县等县(市)开展校地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服务贫困地区选精选准产业,建立产业示范基地,组织农产品采购;参与全省农业产业裂变发展方案制定,承担肉牛等11个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流程图设计与绘制工作;作为全国唯一一个被农业农村部安排的地方单位,参与编制《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先后承办全省水果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农机和植保贵州选拔赛决赛等行业赛项。2021年6月,成功举办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蔬菜嫁接”赛项,得到赛事各方的充分肯定。
学院树立开放办学理念,先后与30余家大型企业或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作为贵州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成功举办了贵州农业职业教育集团第二届理事会,发展集团会员单位67家、副理事长单位13家、常务理事单位17家,促进集团内单位信息交流和资源分享;积极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等国内先进科研院所、农业职业类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积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承办完成“2018年蒙古国前杭爱省农技人员兽医培训班”,积极参与国际项目交流和考察,通过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展示办学成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与现状
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95年,2012年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在辽宁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基础上成立辽宁特殊教育职业学院,2013年更名为辽宁特殊教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4年教育部备案,2017年由原辽宁省残疾人联合会划归辽宁省教育厅管理。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集体”、“残疾人之家(国务院授予)”、“2015-2018年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辽宁省特殊教育先进集体”、“辽宁省教育系统‘宪法卫士’行动计划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位于沈阳市浑南区,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二级学院(系、部)6个,专任教师96人,在校生2000余人。
学科专业与人才培养
学校现开设特殊教育(师范类)、学前教育(师范类)、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技术、康复治疗技术(推拿)、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工艺技术)、艺术设计、书画艺术、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康复辅助器具技术(假肢矫形器制作)、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美容美体及老年保健与管理等15个专业及方向。已形成适合视障、听障、肢体障碍学生就业的专业及为残疾人早期教育和康复事业服务的各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近五年毕业生81%在辽宁就业创业。
建校以来,共计培养毕业生5000余名。近年来,学校残疾体训生有1人在北京冬残奥会获得1银3铜;3人在里约残奥会分获1500米、400米和射箭项目金牌;5人分获全国第九届残运会手摇车比赛等项目冠军。学校两名残疾同学荣获“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其中一人还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华全国学联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多名残疾学生进入社区从事残疾人专职委员工作,继续为残疾人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人才队伍和科研平台
学校现有教职工158人,其中,专任教师96人,具有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51人,“双师型”教师占比48%。
学校现有校内实训室43个,校外实训基地40个,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储备库137家。
社会服务与主要成果
近五年,学校完成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辽宁省社科基金、辽宁省教育规划办等省(市)级项目60多项,获得科研基金5万元;申请专利20项。
学校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近五年面向全省14个市举办培训73期,累计学员7678人次;其中针对听力障碍者开展国家通用手语培训和手语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及考试,培训人数约1011人,为国内其它省份开展同类培训及测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借鉴,为辽宁听力障碍者考取普通话资格证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学校专业建设由“服务残疾人”和“服务省市经济发展”两条主线构成,围绕这两条线的“一老一幼一特”三个专业群建设初见规模,特色专业康复治疗推拿和特殊教育专业已形成一定品牌效应,老年保健与管理和家政服务与管理等新专业的开设也积极服务支撑我省现代服务业。
——依托国内先进无障碍环境,积极服务特教事业发展。近年来,学校与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密切配合,承办全省特奥会及盲人足球赛,为残奥自行车队,射击队,田径队,盲足队等提供训练场地及住宿保障;积极动员师生全力配合辽宁省残疾人服务中心完成“十二运”运动员的选调试训工作,并免费提供场地供试训使用。
——遵循“康复 教育 体育”均衡发展的办学目标,积极发掘学生潜力特点,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学生先后在辽宁省政府第一届技能大赛、高校心理剧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全国残联系统职业技能竞赛等各类赛事中纷获大奖100余项。
——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和产学融合,已与100余家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其中口腔专业作为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与德国牙科技术协会开展合作办学,引企入校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在积极吸收和开展“双元制”教学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学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80年,时名伊克昭盟民族师范学校,1989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学校,2000年与原伊克昭盟艺术学校合并,组建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艺术学校,2012年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是鄂尔多斯市直属高校。现有“四系三部”7个教学单位,开设公共管理与服务、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4大类18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10个),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群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早期教育、美术教育为自治区特色专业。学校面向全国7个省(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4853人,专任教师27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7人、副高级职称75人,博士9人、硕士167人,“双师型”教师132名。学校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内蒙古自治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人才培训基地”,内蒙古学前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鄂尔多斯幼教集团理事长单位。进入新时代,学校着眼于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早日实现本科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风景秀美的朔州市区西南角,南临恢河水上乐园,西接西山森林公园,北靠金沙植物园,是一所集工农商医于一体的公办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院面向全省招收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中专、中技毕业生,主要开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兼顾社会各类职业培训。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7年的山西省朔州农业学校。建校60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社会管理人员,为朔同地区乃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为了适应当地经济发展,2004年与山西农大联合办学,成立了“山西农业大学朔州职业技术学院”,招收了第一届专科层次学生;2007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朔州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4月教育部备案,9月份正式招生。
学院校园占地面积37万平米,校内建筑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齐全,自然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整个校园分教学区、生活区、服务区、活动区四个功能区,建筑总面积15.3万平米,绿化面积15万平米,绿地覆盖率达43%,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是一座典型的园林式现代大学校园。校内建有教学楼、图书馆、生物实验楼、工业实训楼、学生公寓、教师公寓、餐厅、体育场、体艺中心、培训楼、招待所等建筑。全院建有60个多媒体教室、6个信息化教学实训室,图书楼馆藏纸质图书13.6万册、电子图书20gb。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人数206人,专任教师169人。教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职称教师59人,中级职称95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10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专家32名,市级教学名师34名,旅美学者2名。
学院现有党政管理机构8个;教学辅助机构4个;群团组织2个;教学业务机构7个,即:能源与资源工程系、生物工程系、社会管理工程系、基础教学部、中专部、医护系、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部。学院共开设23个高职专业,1个五年一贯制专业,高职专业中有省特色专业1个、央财支持专业2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示范实训基地专业5个。护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会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和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等专业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大,就业形势乐观。
学院拥有98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另有23个实训室正在建设中,实验室总装备3890万元。校外有48个实习实训基地。学院建有畜牧兽医研究所、园林研究所、小杂粮研究所、动物疫情监测中心、胚胎移植实验中心、宠物医院、法学研究会7个科研和社会服务机构。
多年来,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目的,深化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全力推进校企合作。紧紧围绕“改革创新、合作共建、凸显特色、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创新学院办学治校体制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不断满足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及时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以建设省级一流高职院校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大专业建设投资,不断加强学院内涵发展建设,逐步丰富学院办学特色,极大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明显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和社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80%以上。
学院先后被认定为山西省大学生村官培训基地、山西省现代农业培训基地、山西省医护人员培训基地、国家三维设计人才培养基地、朔州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等。学院在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技能大赛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2013年以来为山西省及朔州市完成社会各类培训2.5万余人次,为山西省成功举办了三届职业院校师生畜牧兽医专业技能大赛,先后获得12项国家级、146项省级技能大赛奖项,其中,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7个、省级一等奖38个、二等奖48个、三等奖60个。
六十载的办学历程,我们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创新,积淀了浓重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成千上万优秀学子,换来了社会美誉。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平安校园、朔州市劳动竞赛集体一等功、山西省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一块块奖牌奖杯都见证了我们传承文明、传授知识、传播道德、播洒希望的神圣使命和光辉业绩。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