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西安飞行学院为2011年由空军第二飞行学院和空军第五飞行学院合并而来, 空军第二飞行学院与共和国同年诞生,有着光辉的战斗历程和优良的革命传统。其前身是“东北老航校”,1949年12月1日组建于东北长春,当时...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普通本科

2438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2年由原宁夏建筑工程学校、宁夏建筑技工学校、宁夏建筑职工中专学校组建而成。是教育部备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唯一一所建设类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位于宁夏职教园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学院路355号),占地3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每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500多人,开展行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鉴定4000余人。
学校设置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市政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实训中心、教科研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9个教辅机构。主要开设包括自治区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在内的29个专业,逐步形成以土木建筑大类为主,协调发展水利、市政、交通、材料等大类专业的格局。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闽宁协作共建品牌专业,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1 2”办学模式合作办学5年,为宁夏职业教育领域闽宁合作办学积累了可复制经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在“金苹果排行榜”土木建筑大类985个学校排名靠前,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三个专业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学校现有教职工284人,其中高级职称81人占比28.5%,专任教师2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19人。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教师80余人。现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师、青年拔尖人才、师德标兵、思政课程教学名师、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9人,1人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批1个自治区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65名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认定,在专业课教师中占比达73%。
学校积极整合并借鉴区内外优质资源,持续加大实训资源建设,建有2个自治区级共享型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室,1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各类专业实训室70个,露天土建类工种实训场1个,教学工位1500个,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员进行建设工程类专业实践实训,可满足宁夏区内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活动,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竞赛。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事业发展新路径,践行工学结合、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新方法。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10个,聘请区内外行业领军人物10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2016年成功组建“宁夏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企业共建1个产业学院、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自治区建设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3个协同创新(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建成天之源无人机测绘班、东方雨虹建工班等15个“企业冠名班”。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切实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2018年成为全国1 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18年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1 2”办学模式开设水利电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促进闽宁联合办学。与区内11所优质中职学校开展“三二”分段制联合培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抢抓发展机遇,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学术合作关系,先后选派4批次师生访学,拓宽了师生国际化交流渠道,增强了学院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学校强化德技并修,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牵引,开展了大学生文明素养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形成了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良好校风学风。持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成艺术素养中心,大力开展双创实践教育,近年来,累计19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 大赛,获国家级奖励30余项,区赛奖励90余项。“三协同、四融合、五体系”高职“345”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培育校级辅导员工作室4个,2个工作室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名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生管理模式。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促就业,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23年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96.08%,位列全区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仰望鲁班、俯首为徒、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秉承“尚德、敬业、强技、健行”的校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立健全文化育人机制,形成了依托“四节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健身节与系列运动项目、读书节、社团风采展)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着力加强与建筑文化与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的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匠精神”、“鲁班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培育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社团活动品牌、社会实践品牌和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了具有建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为有志学子成功搭建学历提升发展通道,通过全日制、函授和网络教育多种途径实现提升学历的梦想。初中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分类招生、联合培养方式和3 2分段、五年一贯制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专科毕业后,参加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进入区内本科院校对口专业完成全日制本科学历提升;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报考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成人本科高等学历函授教育;也可直接报考重庆大学本科高等学历网络教育。
学校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单位,宁夏建筑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宁夏建筑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自治区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单位,西夏区退役军人培训定点承训机构;先后获“全国建设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文明校园”、“全区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1956年9月成立的西藏公安训练班。1957年7月至1959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迁到北京,在中央人民公安学院(现公安大学)内建立西藏班。1960年4月,中央人民公安学院西藏班迁回拉萨办学,称自治区公安学校。1965年3月改称西藏自治区政法干校。1973年6月改称西藏自治区公安局公安学校,1974年12月恢复西藏自治区政法干校,1978年5月又复称为西藏自治区公安局公安学校。1980年11月经自治区政府批准,易名为西藏自治区人民警察学校,隶属自治区公安厅,并正式开办学历教育。2003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同年9月8日挂牌并开始招生。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为政法序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副厅级建制,由西藏自治区公安厅主管。学校内设办公室、政工人事处(纪检监察室)、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总务处、侦查系、治安管理系、警察管理系、法律系、基础部、培训部、科研所等12个副县级机构,总编制375人。现有教职工135人,其中专职教师68人。有在校生1318人,其中普通专科生880人,试点班289人、函授生149人。现有援藏教师10人。开设了警察管理、治安管理、侦查、国内安全保卫、交通管理工程、经济犯罪侦查、信息安全与网络监察、公安文秘8个专业。学制三年。
多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公安厅的正确领导和教育厅的大力指导下,通过学校党委一班人和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本着为公安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不断改革创新,扎实勤恳敬业,积极开展学校的各项建设工作,使学校的管理、教学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正规化。从1980年的中专教育到现在的大专教育,29年来培养了大批符合我区公安工作特点的实用型人才,为西藏公安战线培养输送了2600多名公安专业毕业生,培训轮训在职民警10000多人次,培训保安等1800多名。毕业生遍布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绝大多数已成为业务骨干,有的已走上处、局、科、所、队等领导岗位,在西藏公安工作的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维护西藏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始终坚持“政治建校”,努力培养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适应新时期警务工作需要的,在实战中能够确保做到“打得赢、说得过、追得上”,符合我区公安工作特点的新型人才。
为突出公安院校办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实践课的开出率,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学校始终重视加强实验室建设。现有痕迹检验室、模拟审讯室、尸体解剖室、刑事照相实验室、文件检验实验室、侦查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微机室等。有85%的科目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学校规划将继续大力加强实验室建设,重点建设好物证检验、法化、刑事照相等实验室,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西藏刑事科学技术和物证检验的重要基地。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曾被授予“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先进集体”和“全国公安战线文明单位”称号;荣获“自治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学校”、“五四红旗团委”、“取缔‘冲拉亚岁’先进集体”、“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称号;在全区大型安全保卫活动中更是多次获得嘉奖。尤其是2008年以来,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维稳执勤及反分裂斗争中经受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用自己的执著和勇敢树立了人民警察和预备警官的良好形象,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在今后的发展和建设中,学校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全区公安工作为核心,以培养公安实用型专门人才为重点,科学构建学科专业、实验、训练体系,大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强化队伍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为构建和谐西藏、平安西藏、小康西藏再立新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的宿州市高新区。学院前身为安徽省宿县农业学校,始建于1950年2月,1980年被教育部、农牧渔业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学校,2000年获批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职学院,2007年宿州教育学院并入,2021年被评为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2年获批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2023年8月份获批动物医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330人,其中专任教师300人,教授14人,副教授72人,硕士及以上学位199人,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27人。学院占地750亩,校舍建筑19.6万平方米,图书资料178.9万册。设有农艺动科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信息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系、思政教学部、基础教学部等7个教学系(部)和1个高等成人教育学院、2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开设园林技术、动物医学、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小学教育等38个专业,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3863人。学院与安徽农业大学等多所本科高校联合开展针对在校生的本科学历教育,全力帮助应届毕业生升入本科高校继续深造。学院主办的《学报》面向国际国内公开发行。
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凝练了“开放共赢、创新立业、拼搏崛起”的学院精神,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和“勤学、善思、励志、践行”的浓郁学风,营造了安静、整洁、文明、有序的育人环境。
学院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的发展道路,狠抓学生技能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近年来,学院按照“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服务地方”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宿州市“一城两区三基地”战略定位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内涵建设,着力打造农科、教育、工科、商科等高水平专业群,办学质量、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学院现为首批全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示范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实训基地、安徽省中职骨干教师农林畜牧类培训基地、安徽省农民创业培训基地。2018年以来,先后荣获教育部新商科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院校、机械工业人才评价工作先进集体、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帮助学生升入高一级院校深造,学院建立了“奖贷助勤补免 绿色通道”等多渠道、多元化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主要奖励特别优秀的二年级及以上专科在校生;国家励志奖学金奖每生每年5000元,主要奖励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二年级及以上专科在校生。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主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在校生。国家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在校学习期间利息全部由财政贴付。基层就业国家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每生每年不高于8000元。除此外,学院还设有院级奖学金、特困补助、勤工助学岗位(特困学生全覆盖),对孤儿等特困学生按照学院规定经过审批后予以减免学费,以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提升技能水平。
2020年以来,学院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校园基础设施和配套功能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引进安徽省首家天猫校园店和宿州市首家邮政服务中心,开设第三食堂,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2020年成功申请一期政府非标专项债1.2亿元,建成标准化学生公寓2栋、教育实训楼1栋、综合体育馆1座;自筹资金建成学生公寓1栋。2022年成功申请二期政府非标专项债1.9亿元,规划建设农科教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综合教学楼三个单体,2023年2月开工建设,12个月建成使用,届时将有力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功能。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不断深化内涵建设,自强自信、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加快建成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北孝感美珈职业学院是 2021 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新型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座落于武汉北 · 汉孝临空经济区,近临武汉天河机场,西有美丽的蒲湖,东临孝汉大道 , 南临科源路。学校占地 787 亩,规划建筑面积 37 万平方米,已投资 12 亿元,已建成建筑面积 18 万平方米。
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获得者, 中华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及教育文化专委会副主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湖北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萧永瑞女士担任名誉校长。
学校由一流的中、美建筑设计师共同精心设计,参考欧美百年名校打造,是一座优美宁静、生机盎然,具备中西文化元素的特色校园。
学校现有信息技术学院、医事科技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商业学院,下设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护理、中医康复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商务英语、大数据与会计11个专业,副高及以上教师占比37.7%,师资力量雄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永城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永城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于素有“汉兴之地、能源之都、面粉之乡、生态之城”美誉的永城市。永城市交通便利,郑徐高铁、连霍高速、永登高速和济祁高速交汇于此,永城市飞机场正在紧张筹建,潺潺沱河、巍巍芒砀平添了整座城市的宜人景色。
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永城师范学校,几经更名,于2004年5月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永城职业学院。学院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院校”,是“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单位和“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学院先后被授予“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维稳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系、文化艺术系、经济贸易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矿业工程系等10个系部,开设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音乐、会计、航空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行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等40个专业,其中矿山机电、冶金技术专业是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点是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是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矿山机电、煤矿开采技术两个专业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学院与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河南龙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制修厂联合申报的人才培养项目以及与河南龙宇煤化工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资源共享项目共3个项目获得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获得“河南省校区合作奖励补助资金项目”立项资助资金。
学院教学设施完善,教学设备先进,智慧校园一期建设即将完成,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校园环境优美,绿荫蔽日,书香浸润,传统与现代交融,是河南省园林单位和河南省绿化示范学校。学院拥有校内教学实验、实训场所110多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煤矿安全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粮食加工及储检实训基地”、“ 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学院与陈四楼煤矿、车集煤矿、龙宇煤化工、机电制修厂、河南乐享装饰公司等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做到专业技能教学全覆盖、学生实习岗位全覆盖。学院校外实训基地--河南龙宇能源有限公司陈四楼煤矿被评为河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
近年来,学院先后与湖北银河信息技术学院签署联合办学协议书、与北京电商联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共建项目协议书,有力地促进学院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再上新台阶。学院与阿里巴巴、河南永易享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了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以实训、实战与孵化相结合的“永职电商模式”,大力培养电商人才,助推电商快速健康发展。
学院依托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联合世界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通过“校中厂”、“厂中校”等模式,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实操能力训练、接受企业实践锻炼,让学生“精一会二懂三”,提升竞争力,第三年到企业带薪顶岗实习,实现学生学业与岗位的无缝衔接,达到学生、企业、家长、学校和社会满意。
目前学院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河南神火集团、上海携程、奇瑞汽车、格力集团、海尔集团、美的集团、联想集团、海信集团、长城汽车、三全食品、上海大众等国内60多家知名企业达成了就业合作意向,建立了长期稳固的人才供求关系,稳步推进我院学生就业基地建设。学院已与美的集团、海尔集团、联想集团联合开设特色订单班,社会反响良好。
学院积极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优势办学资源,面向社会、企业开展多元培训,构建多元办学体制,面向全省煤炭企业员工开展矿山机电、矿井通风与安全、煤矿开采技术三个专业的紧缺人才学历教育,与永城市豫永驾校合作开展驾驶员培训,为企业开展新员工培训,为地方事业单位开展专业培训和社会劳动力培训,面向社会开展青少年和在职员工素质拓展训练,大大提升了学院的品牌效应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
六十余载栉风沐雨,永职人砥砺前行;六十余载沧桑更迭,永职人孜孜以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永城职业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秉承“立德树人铸匠强国”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工商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有着30年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是衡阳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武装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先进单位、优秀自考助学单位,衡阳市先进基础党组织,守信誉单位。
凭山负江,四通八达。学院位于风景秀丽的南岳山下、流淌着湖湘文化的湘江蒸水河畔,与湖湘文化名胜石鼓书院隔江遥望。与107国道近在咫尺,南至衡阳市区10公里,北距南岳衡山核心风景区30公里,东邻湘江1.5公里。学院区域优势明显。
依山畔水,校园唯美。学院北面为衡阳市横江湿地公园,学院南面为虎形山公园。校内风景秀丽,环境舒适。星湖岸边, 灵水碧绿,槐柳成荫, 翠竹青青, 绿草茵茵;亭台楼榭, 相映成趣,秀妍娇媚,妙趣横生。
励精图治,玉汝于成。学院沿革于1989年创办的湖南亚太科技学院,2001年改名为湖南理工专修学院,2010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更名为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行政隶属省教育厅主管。办学以来,学院在职业院校中率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内部管理制度改革,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进入全省同类院校“第一方阵”。
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学院固定资产4.2亿元,产权建筑总面积20万平方米。近年来,求新楼、明德楼、新学生宿舍、新学生食堂、新学生就业孵化基地等拔地而起,升级改造;不断打造的校园文化墙、宣传栏、桂花园、竹林氧吧等校园景观,新实训楼、系列学术报告厅和培训楼等成为学院昂首迈入全省一流民办高校的标志性建筑。学院承禹石神韵,感南岳灵气,继石鼓书香,秉船山精神;学院宛若绿色摇篮,孕育春的希望!
名师荟萃,英才云集。学院为全省具有自主评定高级职称资质的极少数民办高职院校之一;现有在编职工415人,其中专任教师306人,教授、副教授及相应职称74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68人,“双师型”教师138人;构建了一支专业、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务实、进取的专职师资队伍。
桃李芬芳,绿满天涯。学院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学生近8000人。自办学以来,学院为国家和社会培养3万余名各级各类人才。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双证书”拥有率保持在98%以上,学生参加技能鉴定,通过率达80%以上。三湘都市报、潇湘晨报、湖南教育网、湘微高职、衡阳日报等均对学院进行过专题报道。
学科齐全,特色鲜明。学院在招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大数据与会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工商企业管理、工程造价、市场营销、应用电子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工程技术、护理、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歌舞表演、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空中乘务、药学、药物制剂技术、财富管理、软件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音乐传播、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等34个专业;确立了以管理服务、建筑工程为主的重点专业建设大类;形成了4院3部的教学构架,即工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医护学院、中职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公共基础课部;形成了“生态工商管理及服务”等3个特色专业群。
校企合作,就业导向。学院构建以服务行业、地方产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招生计划配置机制。现有各级各类实习实训基地260余个、校内实训基地15个,建立了与技能培养相适应的职业环境,让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操作,更深层次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学院与衡阳比亚迪公司、华融湘江银行、一汽大众、平安产险等80余家企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办学与人才培养协议,开设了10余个订单培养班级,“2 1”培养模式学生比例占100%,订单式培养学生比例占42%。
服务社会,成就卓著。学院主动转变高职院校科研与服务理念。学院现为汽修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单位、湖南商学院自考本科和技术培训中心。学院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建立科技服务团队,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院的发展。
文化蓄势,梦想起航。办学以来,学院秉持“明德、修能,致用、求新”的校训,书写了诸多教育发展史的精彩华章。制订了“提升办学质量,打造学科品牌,追求极致精神,培养能工巧匠”的学校愿景;提出了“为学生成才而奠基,为教师成长而铺路,为学校发展而改革”的办学宗旨;坚持了“以内涵求生存,以开放谋发展,以特色铸品牌”的办学策略,积淀了厚重的人文底蕴和专业基础;培育了“同心同德 创业创新”的学院精神;完成了统领校园文化建设的“一训三风”校园文化顶层设计。近年逐步铸造了 “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技能节”、“宿舍文化节”、“读书月”、“5.25心理健康节”等一系列校园文化精品;推动了以养成教育为代表的自我教育和环境育人模式,建立了“三下乡”服务队、社区服务队等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团队,形成了以星湖文学社为代表的学生社团组织群。
传承辉煌,开拓未来。晨读于南岳脚下,夜思于湘江河畔,畅想于生态校园。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湖南工商职业学院近年率先提出了“尊重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升华人的心灵”的人才观;制订了“规范有序,执行有力,管理精细,筑就活力”的治校方略;不断深入实践“双主体”合作育人模式和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明确了“社会需求就是办学方向,企业满意就是质量标准,以需求定规模,以需要开课程”为办学特色的“立足湘南、立足行业、辐射中南”的发展定位。
20年的自考大专和高职办学历史,30年的民办办学历程,印刻着几代工商人前赴后继、砥砺前行的汗水与足迹,演绎着服务区域发展与人们美好生活的工商故事,领航着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与“四化两型湖南建设”圆梦远行,致力于人民满意教育与幸福需求的使命传递。传承往昔辉煌,尽展名校风采,湖南工商职业学院正充满信心,豪迈地走向美好未来!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宁德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由宁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闽东唯一一所高职院校,学校溯源最早的前身校为创办于1934年的宁德市农业学校和创办于1939年的福安师范学校,已有89年深厚的办学积淀。1935年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老校长亲笔书写校训“实事求是·身体力行”,奠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精神。曾培养出台湾茶叶之父吴振铎、全国茶树育种专家郭吉春等当代卓有建树的一大批专家学者、政界精英和教育工作者,人才辈出、影响深远。
学校总占地面积658亩,设有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茶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政部等8个二级学院(部)。开设了涵盖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文化教育等领域及新兴经济社会亟需的34个全日制专业、其中面向全日制招生的专业27个,23个成人教育专业,其中在招生的专业11个,截至2023年3月,在校生6501人(含二元制444,退役军人43);截至2023年3月,在编教职工39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55.48%,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56人,拥有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个人奖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百名专业带头人2人,福建省高等学校优秀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3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2人,福建省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培养计划1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等。
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还拥有7个省级高职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现代学徒制培育项目、10个省级“二元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中高职衔接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等。2021年,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群获批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类),标志着学校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迈出扎实一步。
学校突出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成果突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成立了青拓产业学院、新能源科技产业学院、农垦茶产业学院,三个产业学院均入选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与企业联办冠名班、订单班,扩大“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招生规模。主动引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拓集团,采取“1 1 n”模式探索实践校校企协同育人,开启宁德校校企三方跨省深度合作的先河。学校现有85个校外实训基地,89个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6993万元。获批1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职教育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福建省示范性校企共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区域公共实训基地和省级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3个省级职业院校专业群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等。
学校突出服务社会,贡献能力持续提升。充分发挥宁德市职业院校联盟龙头单位的核心作用,与市内中职学校开展“3 2”联合办学,推动中高职融通。坚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两翼并重发展思路,紧密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福建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院校”“宁德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站等平台作用,开展职前教育、岗位技能提升、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培训,送教下厂,助力企业员工“学历 技能”双提升。成立“闽东乡村振兴研究院”,下设“一办五部一所”以及福鼎赤溪、福鼎柏洋、寿宁下党三个分院和福安市南岩村现场教学点,构建农商旅一体化乡村振兴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办公室和科技“强农兴村助农”团队,实施“科技特派员+n”服务模式,入选福建省科技特派员31人。获批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学校精准脱贫工作成效得到《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还被写入2017年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年,学校《推进教育精准扶贫 助力闽东乡村振兴》入选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全省高职院校唯一一个)。
学校突出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成效显著。我校的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机电设备及绿色冶金新材料加工)获批为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与福安市人民政府在铁湖机电配套工业园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公共平台”,构建起闽东最大的“政产学研用”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为闽东电机电器产业转型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很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了服务区域经济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专业群建设和技术培训服务“四位一体”的目标,成为政产学研用结合的一大亮点,真正把职业教育触角延伸到工业园区。同时学校先后获“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众创空间”“宁德市大学生创业园”等5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成为了省内为数不多的集5个重要创新创业平台于一体的高职院校。
学校突出内涵发展,办学成绩硕果累累。先后荣获“省级第一届文明校园”“宁德市文明校园”、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校团委获得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2016年1月被遴选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的建设院校,2017年11月、2018年12月顺利通过教育部第二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与整改回访检查,为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赢得了机遇。2022年,学校成立了国家观赏园艺工程中心宁德分中心,组建工作专班,积极争创国家水土保持科教园和福建省民族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落户学校。以“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为抓手,探索闽台教育融合发展路径,获批福建省政协港澳台侨交流基地、宁德市对台交流基地。近年来,学校累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同时还获得第五、六届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连续多年荣获“福建省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二、三等奖,各类技能大赛累计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7项、优秀奖75项。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得国家级创业大赛三等奖2次,省级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3次。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秉承“实事求是·身体力行”的校训、“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教风、“乐学上进、善用擅技”的学风和“务实高效、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牢牢树立服务宁德产业发展、服务宁德劳动就业、服务宁德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本地生源率60%,毕业生留宁就业率60%”的两个目标,将学校办成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学;培养高素质、品学兼优人才的大学;源源不断输送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大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共融发展的大学。不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贯彻“攻坚梦顶新校区、建设美丽新宁职”部署,力争办学规模、空间布局、内涵建设的结构与质量更加合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多样,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和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才培养较好地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升级转型需要,办学治校总体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提高。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以工为主,依托区域产业,服务转型升级,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厚德强技,五园一体”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于2004年4月14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级主管部门为山西省体育局。学院是目前山西省唯一的体育类高职院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战略重点布局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
学院现设置8个党政管理部门、2个群团组织、7个教学系部、3个教辅中心。全院目前领导班子共有6人,共配置在岗中层正职干部(副处级)18人,中层副职干部(正科级)24人。全院现有在册在岗职工194人,其中专任教师和教练员147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49人(教授3人、副教授37人;高级教练员7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职称73人,初级职称3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已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85人。我院有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9人。“三支队伍”中,有专职辅导员13人,专职组织员6人,思政教师7人。
在专业设置上,学院与山西大学合作办学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专科层次现开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艺术表演、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市场营销、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国际标准舞、舞蹈表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航空物流管理、播音与主持(体育解说方向)、运动数据分析、体能训练、无人机应用技术其中还设有五年一贯制:运动训练、体育保健与康复两个专业等二十四个专业。中专层次现开设运动训练(三年制和五年制)、体育保健与康复(三年制)两个专业。此外,学院还承担北京体育大学山西函授站教学任务。
学院不仅是山西省重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战略重点布局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有部分项目代表山西直接承担参加全国运动会竞赛任务。学院目前实际占地面积173.75亩,校内各类建筑总面积约29200平方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位于徐州泉山风景区南麓,毗邻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院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容纳8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学、实训、生活和文体设施。学院积极加强与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在内的周边强校联合办学,共享优势师资和办学资源。学院现有各类教师总数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为71.68%,承担各类教研教改项目200余项。办学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万人。
学院现设有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经济与管理系、社会公共服务系、航空学院、医疗与健康学院、公共基础课部、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教学单位。学院设有附属徐州新建康医院、附属宿迁市沭阳医院、附属徐州强华医院等三个附属医院。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校企合作思路,深化产教融合,先后与80多家企业、学校开展多形式、多模式的合作。同时,学院面向职业导向需求,年均承担社会培训4000余人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学院建有康复治疗、建筑工程等8个功能实训区,共9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紧密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3个,在19家企业建立企业实践教学部,并聘请企业有关负责人担任实践教学部主任。学院与上市公司云意电气有限公司、淮海控股集团等单位共建共享实训基地面积达8.3万平方米,共享实训设备总值近4000万元。目前,学院建有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高职院校装配式地下管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徐州市装配式建筑信息化云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徐州市透水砼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逐步彰显,在质量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标志性建设成果: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入选省高水平骨干专业;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作为徐州市特需专业、重点建设专业获批全市领办权。学院已经建成2个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拥有1个省级高职高专实验实训示范基地——电子及嵌入式系统技术实训基地。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入选徐州市品牌特色专业;3个合作企业入选徐州市“校企合作示范企业”。
学院注重办学质量和效益,注重学院发展的内涵建设。2014年11月,学院顺利通过了省教育厅组织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多次承办包括省运会在内的大型体育赛事及社会活动。学院先后获得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省平安校园、园林式校园、模范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徐州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省级奖励百余项。学院办学成绩被多家省市媒体报道,社会声誉良好。
学院大力实施内涵提升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把学校建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技术技能型高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 4月,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举办方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专注教育事业发展,是安徽本土民办企业中较早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之一,公司办学实力强,为“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 进集体”“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
一、举办者概况
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安徽本土民办企业中较早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之一,除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外,先后举办了芜湖徽文中学、芜湖财经工业学校、上海巨智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芜湖市巨华职业培训学校芜湖巨功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杨浦区华智进修学校等教育机构,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贯穿、校内外多维度协同”的办学格局。公司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总投资16.18亿元,公司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
二、学校基本情况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性高等职业院校,于2011年4月成立。建校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芜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学校现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30个高职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6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120人。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芜湖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获批“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2019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办学水平受到社会高度肯定。
三、专业设置
学校目前开设30个高职专业和6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均含3-5个专业,专业(群)设置与区域和地方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交通运输等大类专业为主,其他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区域和地方产业发展状况,做到“3年一大调,1年一微调”,保证了学校专业(群)结构总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四、师资队伍
学校专任教师460人,生师比为17.65:1;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1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08%;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21%;“双师型”教师178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5.11%;兼职教师119人,占专任教师比为26%。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并建立了“省、市、校”三级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依托皖江职教集团优势,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解决生产一线技术或工艺实际问题,近五年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760余万元,到2022年9月年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近五年年均培训数量达到在校生的2倍以上,共计5万余人次。
六、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90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4.06万㎡(2022年9月达到26.91万㎡,生均32.42㎡,达到职业本科设置标准);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4.63万㎡(2022年9月达到17.48万㎡,生均21.06㎡,达到职业本科设置标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255万元,生均10167元。图书总量83万册,生均102册,建有计算机图书信息系统。学校拥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12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11个,生产性(经营性)实训基地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0余个。能够充分满足、有力支撑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技术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