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始建于1994年,是一所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统招计划,具有独立颁发统招毕业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院占地300余亩,总建筑面积72000平方米,在校生4500余人。学院以前瞻...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9-36398022,029-36398033,029-36398212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429名 人气值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代码1233)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之称的徐州。学校始建于1956年,具有60多年的历史,办学特色鲜明,人文底蕴厚重,曾培养10万余名专业人才,有无数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学校一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发展与保护为主体的专业群,是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工程类专业院校。 学校现有泉山校区、云龙校区、新沂校区和沛县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40万册,并建有208个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7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药品食品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生物装备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4所附属医院,设有药学、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现代农业、护理、康复治疗、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医疗装备、环境工程、财经信息等40个专业,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服务徐州“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全日制在籍生1万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高级职称148人,硕博士204人,“双师型”教师257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8人,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8人,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愉快工作、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三快”办学理念,以涵养学生人文、提升学生技能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大力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着力学生技能培养、情商养成、兴趣延展与个性飞扬,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校学生可就业、可创业、可升学。与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建有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资助。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升本、考研提供渠道。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淮海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是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省属公立艺术类高职院校,源自1958年成立的广东粤剧学校(广东省文化艺术成人中专学校)和1959年创建的广东舞蹈学校,历经数次名称变迁,如广东艺术专科学校、广东人民艺术学院等。至2019年2月,学校成建制划转广东省教育厅管理,由省教育厅与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 学校秉承深厚的办学传统,成就显著,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文化艺术人才。自1964年的大型文艺演出《东方红》至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的《伟大征程》,学校参演师生均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作为全球唯一的专门培养粤剧表演高职层次专业人才的艺术院校,享有粤剧界的高度赞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粤剧,有粤剧的地方就有粤剧学校的毕业生”。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学校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的卓越成就。六十多年来,弦歌不辍,薪火相传,学校培养出大批杰出校友,包括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曾小敏、丁凡、蒋文端、彭庆华、李淑勤,文华奖得主、省曲协主席梁玉嵘,知名演员黄轩、钟楚曦,以及著名舞蹈家李响等。 学校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还积极与国际接轨。入选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并成为广东省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重点培育单位。学校的戏曲表演专业群、现代流行音乐专业群、表演艺术专业群等均被评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戏曲表演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更是被认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此外,学校还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音乐表演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的专升本协同育人项目,并试点开展音乐学(戏曲表演)四年制本科协同育人项目;与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香港演艺学院、韩国秋溪艺术大学等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项目。 学校坚持“围绕舞台培养人才、在舞台上培养人才”的办学传统,明确了“强特色、创一流、上层次”的发展思路,聚焦“做精做特一小块、做大做强一大片”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体现在“教学做一体、文化传承与守正创新一体、舞台艺术与舞台技术一体”上,凝练出“唯真、唯正、唯美”校训精神。 学校位于广州市,拥有天河、南海、越秀东风东路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19746.7平方米。目前,学校拥有专任教师417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12人,博士32人。设有37个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近8000人。建成“1 5 5 1”二级学院办学新架构,包括一个马克思主义学院,五个传统艺术学院(粤剧学院、舞蹈学院、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美术设计学院),以及五个“艺术 ”的新型创新艺术融合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艺术科技学院、文化旅游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教育学院),并设有一个终身学习的创新创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围绕服务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以及服务全省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坚持以粤剧为龙头、舞蹈为强基,依托戏曲表演、现代流行音乐、表演艺术三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大力推进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并致力于开发艺术交叉融合类专业,全力打造艺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盐城地区第一所省属公办高职学院,是服务地方经济主战场的省级示范性综合型高职学院,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教职工600多人,在校生11000多人,留学生300多人,设置纺织服装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药品与健康学院、信息与安全学院、非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基础部和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机构。学校建有国家及省财政资助的实训基地6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产教深度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4个、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级创业示范基地1个、专业实验实训室200多个,立项省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规划教材2部,创建国家和省级品牌骨干专业、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重点教材、优秀教科研团队70余项,拥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建设单位2个。 建校60年来,学校遵循“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强化“根植地方、厚植师生、深植融合”的办学理念,树立“特色发展、开放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办学思路,秉承“职业立身、技术报国”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立足盐城,面向江苏,融入长三角,先后培养了10万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培养示范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省级以上荣誉50多项,两次荣获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荣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 学校坚持以创新为抓手,引领区域高职教育。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创新活校、和谐兴校”五大方略。创新办学体制,成立学校理事会,构建完善了“政行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主动对接地方主导产业办专业,打造7个产业学院,共建多个新型研发机构和工程中心、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创新育人模式,探索形成了“双链对接、双教融合、双证融通、双元互动”的“四双”育人模式。创新高职文化,坚持将学校文化与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行业文化、地域文化有机融合,省市校共建盐城非遗学院,学校入选全国非遗传承人研培院校,获评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育人示范基地;传承铁军红色基因,建成铁军文化园,学校两项案例入选全省职业院校“三全育人”典型案例,获评盐城市文明校园。创新服务载体,全力构建科技研发、资源共享、职教联盟、社会培训四大服务平台,专利和核心论文数进入全国高职院校50强,省产学研合作项目数在全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开展企业技术服务近600项,省技术市场交易金额近1.2亿元,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全省高职院校唯一连续三年获省技术转移工作促进奖;建成盐城市重点智库,多项成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创新合作办学,与江苏科技大学、盐城师范学院开展“4 0”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牵头成立中乌(盐城)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首获省科学技术奖,发明专利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获批省外国专家工作室5项、省“百人”计划引智项目7项,连续三年全省高职第一,国际技术转移服务收入超过1000万元;实施来华留学生教育和多层次国际化办学,输出职业教育专业标准3个,建立越南海外学院,做实中德、中加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筹建塔吉克斯坦国际联合学院,学校连续4次被评为省来华留学教育先进集体,获全省高校对外合作与交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a等次。 学校是江苏省首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江苏省沿海经济带高职院校技术转移联盟牵头单位,牵头成立的盐城市纺织职业教育集团入围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牵头成立全国纺织服装教指委专委会,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五十五所牵头共建全国云计算大数据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近年来,师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成绩显著,获得国家和省级一、二等奖160多项。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连续三年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毕业生具有“为人诚实、理想务实、技能扎实、工作踏实、创新笃实”的“五实”特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继往开来新征程,扬帆起航再出发。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初心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更宏阔的视野、更宽广的胸襟、更高昂的斗志,凝心聚力、担当作为、砥砺前行,为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澳门城市大学
学校介绍 澳门城市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981年的东亚大学,于2011年更为现名,并开启了“更名、改制、转型、升级”的发展新篇章。 大学精炼人文、艺术、商学、金融、新工科及社会科学学科特色,坚持走都会大学的办学道路,融入城市生活。 秉持“服务澳门、融入湾区”的社会责任与办学使命,遵循“明德、博学、尚行” 的校训精神,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培养澳门和区域所需的应用型、实务型人才,持续为城市及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澳门城市大学现有学生逾8,500名,设有商学院、数据科学学院、金融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法学院、葡语国家研究院等9个学院,提供11个学士学位、17个硕士学位及14个博士学位的逾40种中英文制课程。 大学实践“国际学习” 、“体验学习” 、“跨文化学习” 、“同伴学习” 与“增值学习” 并行的多元学习模式。 现时,澳门城市大学是澳门四所开展“本、硕、博”全层次办学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并于2020年进入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前百强,位列89名。 城大持续提升教学质量,“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 进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全球前1%,彰显大学在人文社科学科领域的特色和优势。 同时,城大率先开展课程国际权威认证,旅游业管理专业的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课程为均获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tedqual 优质教育素质认证的特色课程,旅游休闲管理学科位居软科“2022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入库排名高校全球前20%,位列排名51-75。 大学现设有特色鲜明的研究院/所/中心16个,部分研究机构为澳门首创或唯一设立。 大学科研成果斐然,科研团队持续承接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澳门基金会、澳门特区政府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澳门特区政府人才发展委员会、澳门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等机构委托之科学研究项目。 为满足社会对“终身教育、持续进修”的需求,大学下设国际培训与测试中心,积极探索优质高效的新型教学模式,优化特色学科,开设贴近社会需求的在职及专业培训类课程,以顺应社会对公开教育与继续教育的需求,推动实践全民终身教育。 另外,大学亦是澳门提供最全面国际主流英语考试服务的基地之一,包括:多益(toeic)、托福(toefl)、雅思(ielts)、sat及大学英语四六级(cet4、cet6)等考试。 大学持续充实、提升师资及管理团队,不断面向全球延揽学术及管理人才,超过80%的教学人员在世界知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广泛聘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及指导研究生。 此外,大学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十余所国际专业机构建立了合作机制; 与数十所海内外知名高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学生开展国际学习开拓平台,提升学生国际视野。 大学紧握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机遇,聚焦湾区共建一流高等教育,“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立足区域,面向世界”,紧贴区域和国家发展的人才需求,为澳门培养更多“爱国爱澳”拥有家国情怀的青年人才。 加强与大湾区高校的产学研交流,积极与葡语国家开展合作,向建设为具国际竞争力的都会大学不断作出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2002年4月在厦门风景优美的鼓浪屿开始筹建,于2004年2月正式成立(国标代码:13767)。 鼓浪屿校区 2009年9月,学院整体迁至厦门市翔安区春波路7号,作为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前的过渡校区。 学院简介及学院荣誉 厦门演艺职业学院创办于2002年,是经福建省政府批准的计划内统招普通高等院校,以“礼乐成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厚基础、强技能”的人才为培养目标,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显著,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业艺术人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与社会的广泛认可。 学院座落于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国际旅游、花园城市厦门,学院具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他们来自于北京舞蹈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集美大学等知名高校,其中,副高职以上职称占比25%以上。 学院现设有:音乐系、舞蹈系、戏剧与音乐剧系、编导与创意系、社会文化系、五年专教学部、京东产业学院、航空产业学院、元宇宙电影产业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实验艺术团等教学院系。 二十余年,我院师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和比赛,捷报频传,的国内外比赛中获奖达二百余项。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我院奉国家文旅部选调,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排演工作,圆满完成了演出任务,受到了国家文旅部的表彰。 学院荣誉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参演单位 中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 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单位 全国首批五所“中国特色院校重要案例” 艺术学科教研基地 《“踏浪高歌”庆祝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四十周年情景音诗画》参演单位 第二届国际华人钢琴比赛高等院校艺术专组银奖 系(部)专业设置: 音乐系:音乐表演专业、现代流行音乐专业 舞蹈系:舞蹈表演专业、国际标准舞专业 戏剧与音乐剧系: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音乐剧表演专业、歌舞表演专业 编导与创意系:影视编导专业、影视多媒体技术专业、文化市场经营与管理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特与礼仪 社会文化系:空中乘务专业、电子商务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体育艺术表演 五年专教学部:舞蹈表演专业、音乐表演专业、戏剧影视表演专业、音乐剧表演专业(面向福建省内招收初中毕业生)。 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思政课教研室、公共基础课综合教研室 继续教育学院:下设成教部、培训部 成教部开设有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艺术设计专业,面向社会招收成人教育大专学历学生。培训部承担社会艺术培训工作。 2011年6月,经福建省教育厅和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舞蹈学院福建函授站在我院正式设立,面向省内外开展专升本学历教育,专业涵盖舞蹈编导、舞蹈表演(中国舞表教合一)、国际标准舞、音乐剧、公共事业管理。正式录取的考生由北京舞蹈学院进行学籍注册,毕业考试成绩合格者,由北京舞蹈学院颁发本科毕业证书,本科毕业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学士学位。 实验艺术团:为学生搭建社会艺术实践的平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79年,2000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一所市属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安徽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安徽省文明单位”“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铜陵市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院座落在中华民族青铜文明发祥地、中国古铜都铜陵市。占地面积760亩,现有校本部和西湖校区,分别毗邻国家aaaa级风景区天井湖公园和西湖湿地公园。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7万余册,拥有校内各类实验实训室100余个,各项教学实训、生活服务和运动健身等功能设施完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副教授以上高级职称160余人,省级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1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铜陵市名教师2人,优秀拔尖人才1人,铜都青年英才教师2人,5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 学院下设信息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资源开发系、管理工程系、基础部等6个系部。紧紧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和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基本形成以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现代制造、电子信息、资源开发和财经管理四个专业群为支撑的专业格局,开办的29个专业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近年来,共获得各类奖项361个,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省级一等奖36项、省二等奖98项、三等奖182项。2010年在全国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上实现安徽省国家级一等奖零的突破。 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特色鲜明、质量可靠、企业需要、信誉良好的人才培养基地,毕业生遍及全国有色行业和江淮大地,并成为行业管理精英和企业技术骨干。在合肥、铜陵、芜湖以及江浙、上海、广东等地建有100余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充分满足学生顶岗实习。与国家级开发园区——铜陵经济开发区园区企业共建政校企合作平台。与铜陵有色公司、科大讯飞、格力、美的、三一重工、清华同方、中电熊猫、华胜集团、海天集团等知名企业和上市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生质量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学院先后取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安徽省工商管理(中初级)培训基地、铜陵市公共实训基地、铜陵市汽车维修从业人员考试培训基地、it认证(ceac、思科网络学院、华为网络学院)、中航国铁华东教学实训基地等多个系列教育培训资质,年均承担全省非煤矿山、有色、冶金、机械加工等各级各类培训鉴定8000余人次。 办学40多年来,学院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累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在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大发展的背景下,学院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聚焦立德树人,聚力高质量发展,立足铜陵,面向安徽,服务安徽工业和全国有色行业,努力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能型大学! 安徽有色金属技师学院是2012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所以培养社会紧缺的技师、高级技工等高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类职业院校。与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现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同时开展技师教育、技能培训、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工作。设有专业21个,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建设、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及与高职衔接等方面考虑设置专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隶属于安徽省林业局,是我省唯一一所以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高技能人才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52年,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安徽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坐落于合肥市大蜀山风景区,依山面湖,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为安徽省花园式单位、省直文明单位,是理想的学习场所。 学院现设有资源与环境系、信息与艺术系、经济与管理系、思政教学部和继续教育学院五个教学部门,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0个学科门类37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 学院现有教职工331人,其中专任教师304人,博士8人,硕士125人;教授6人,副教授29人,专家、工匠能手100多人,教师队伍稳定。 学院坚持特色发展、凝聚合力,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学岗融通”“中高职衔接”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与省内10所省示范中职学校签订了“3 2”联合培养协议,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前沿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西秦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安徽天立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产教融合合作办学,共建8个市场紧缺专业。 学院拥有各类校内实训基地50个,校外实训基地3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2个。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各类比赛奖项10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稳定在95%以上,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学习人数逐年上升。 学院为教育部“1 x”证书试点院校,省教育厅指定的国家英语四六级、计算机水平和英语应用能力考点,是国家林业局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指定的安徽省林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是省人社厅指定的园林绿化工、插花花艺师、森林抚育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员、林木育种工、护林员等6个省级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 面对新时代,学院将继续秉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坚持“立德为本,特色发展,学有所专,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牢记生态文明建设伟大使命,厚植绿色人才培育沃土。 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我院,让我们一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享誉海内外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铜城”——甘肃白银。学校前身是1958年创立的白银公司技工学校、1984年创立的白银有色金属职工大学,2011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经市属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将甘肃省靖远师范学院(始建于1935年)、白银市工业学校(始建于1986年)整体并入。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甘肃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学校。 学校设南北两个校区,占地830余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694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2万册,电子图书资源总量约16t。有各级各类注册学生8500人,其中:全日制专科生7600人、中职生900人。自建校以来,共培养毕业生近50000余名,为甘肃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485人,有专任教师461人,其中:教授级职称教师3人、副教授级职称教师105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160人、教学名师16人、专业带头人62人、骨干教师187人、“双师型”教师360人、省级“园丁奖”2人、市级“园丁奖”12人,有外聘兼职教师165人。校内建有“孙耀恒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李振瑜甘肃省技能大师工作室”。 学校专业门类齐全特色鲜明。设教育与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矿冶工程学院、现代服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30个,建成省级特色专业1个,形成了以资源开发和有色金属采选冶化类专业为特色,现代装备制造类和学前教育专业为优势,持续发展壮大汽车工程、财经商贸、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等专业群,形成了综合性的专业布局结构。建有校内实训室135个、校外实训基地180个、教师实践基地15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深度有底蕴。学校与国内外300多家行业领军企业、中央及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广泛的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率常年稳定在95%以上。学校与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开设订单冠名班、合作举办现代学徒制和新型学徒制试点,合作开展有色冶金类专业职业技能“1 x”证书试点。同时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甘肃导航标教育集团、北京德信合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德国手工业协会、澳柯玛股份有限公司、达内教育集团等开展校企合作育人、订单培养、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学校还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世界,积极引进欧美多个发达国家优质教育资源,在赞比亚等“一带一路”国家建有培训基地,成为教育部职业教育“走出去”首批试点院校,2017年招生的首批17名留学生已顺利毕业。 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五年来,学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946篇,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发表51篇,国外sci发表4篇;出版专著18部、教材62本,开发一体化校本教材54本,均用于学校教学;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0项。教师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21人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1人获省部级奖;1人入选理论界“甘肃省优秀青年文化人才”,建成1个国家级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名师工作室正在建设中;学校教师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47项、在研项目28项,到账科研经费432万元,学院科研投入300多万元。学校与中科院近物所开发的“重粒子加速器测磁线圈”项目荣获全国技工科研成果一等奖;与航天510所研发生产的“神七”“神八”航空电源盒得到良好应用。 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国有色金属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及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实训基地、甘肃省第64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工业和信息化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测评中心。先后获得“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全国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先进单位”“全省职业培训优秀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白银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学校正乘着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春风,擂响高质量发展的激越鼓点,坚定不移向着建设“特色鲜明、全省一流”高水平职业院校而努力奋进! 招生咨询qq号:2383311584 招生咨询qq群:583566165 招生免费咨询电话:4008943123 招生就业处咨询电话:0943-8811918 资助政策咨询电话:0943-8860496(学生工作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学院。学校成立于1975年,1999年开始举办高职教育,是全国最早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院校之一。学校办学四十年来,既享受过煤炭黄金十年的乘风破浪,也感受过煤炭两次低潮的痛苦挣扎,但凭借着对煤炭的坚持与执着,我们始终立足煤、依靠煤、发展煤。根据2018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全国排名597名,位列山西第十。 学院位于中华煤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市,占地积375亩,建筑面积17.3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0.88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882.93万元。现有教职工464人,专任教师266人。同时聘请了139位企业技术专家和高校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兼职或兼课教师。现有全日制学生40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790余人。每年开展各类培训12000余人(次)。 学校设有采矿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煤化工系、建筑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中专部、公共基础部、成人教育处和培训中心等二级教学单位。开设十个专业大类28个高职专业,9个中职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院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重点建设专业,煤化工生产技术是山西省特色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矿山测量专业列入山西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矿山测量、矿井通风与安全、工程造价三个专业是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煤矿开采技术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是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素质教育。秉承“立德立身、修业修能”的校训,“教以修德、授以致用”的教风,“好学、勤学、乐学”的学风,实施“一纲三道五维”育人模式,按照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实施“岗位主导式”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做学教六循环”教学模式。 学校实训条件优良,培养工匠精神。建有巷道总长1500米的校内教学矿井,44个校园内实习实训室,建筑面积7000余平方米的实习工厂,学校把实践育人作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形成以赛带学、以赛代练的职业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技能素养。2017年机电工程系冯志飞同学获得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行业特色赛项)高职组煤矿综采电气维修赛项的一等奖。3名学生荣膺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全国一等奖。6名学生荣获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专科组国家一等奖。涉及到的同学都有资格免试保送升入本科。四个国赛一等奖,在全省高职中成绩属于前列,凸显了办学实力。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助力产教融合。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实施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入企、工学交替、双师训教、岗位成才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与同煤集团、焦煤集团、晋煤集团、京东集团等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计就业岗位,共同育人。学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形成“观念引领、典型支撑、全程帮扶”三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拓宽就业渠道,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 薪火传承建伟业,继往开来谱华章。目前,学校已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实施“科学管理、特色建设、创新发展”三大工程,努力建设成省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78年,2002年由原宁夏建筑工程学校、宁夏建筑技工学校、宁夏建筑职工中专学校组建而成。是教育部备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内唯一一所建设类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位于宁夏职教园区(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学院路355号),占地3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每年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500多人,开展行业培训和农民工培训鉴定4000余人。 学校设置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学院、市政与水利工程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实训中心、教科研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创新创业中心等9个教辅机构。主要开设包括自治区示范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建筑经济管理、建筑装饰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在内的29个专业,逐步形成以土木建筑大类为主,协调发展水利、市政、交通、材料等大类专业的格局。其中,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闽宁协作共建品牌专业,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1 2”办学模式合作办学5年,为宁夏职业教育领域闽宁合作办学积累了可复制经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为自治区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在“金苹果排行榜”土木建筑大类985个学校排名靠前,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三个专业排名进入全国第一方阵。 学校现有教职工284人,其中高级职称81人占比28.5%,专任教师23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119人。具有注册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一级建造师等职业资格教师80余人。现有自治区级优秀教师、青年拔尖人才、师德标兵、思政课程教学名师、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9人,1人荣获全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一等奖,获批1个自治区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65名教师获得“双师型”教师认定,在专业课教师中占比达73%。 学校积极整合并借鉴区内外优质资源,持续加大实训资源建设,建有2个自治区级共享型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级示范性实验实训室,1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各类专业实训室70个,露天土建类工种实训场1个,教学工位1500个,可同时容纳1500名学员进行建设工程类专业实践实训,可满足宁夏区内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活动,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技能竞赛。学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事业发展新路径,践行工学结合、做学合一人才培养新方法。与区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人才培养基地110个,聘请区内外行业领军人物100余人担任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2016年成功组建“宁夏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企业共建1个产业学院、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自治区建设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挂牌3个协同创新(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建成天之源无人机测绘班、东方雨虹建工班等15个“企业冠名班”。2017年成为全国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切实推进现代学徒制改革。2018年成为全国1 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2018年与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1 2”办学模式开设水利电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促进闽宁联合办学。与区内11所优质中职学校开展“三二”分段制联合培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抢抓发展机遇,与台湾朝阳科技大学、新加坡南阳理工大学等院校建立学术合作关系,先后选派4批次师生访学,拓宽了师生国际化交流渠道,增强了学院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学校强化德技并修,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牵引,开展了大学生文明素养和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活动,形成了奋发有为、健康向上的良好校风学风。持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坚持“五育并举”,持续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成艺术素养中心,大力开展双创实践教育,近年来,累计1900余支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互联网 大赛,获国家级奖励30余项,区赛奖励90余项。“三协同、四融合、五体系”高职“345”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与实践获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先后培育校级辅导员工作室4个,2个工作室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名辅导员工作室”,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学生管理模式。持续推进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千方百计促就业,近几年,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2023年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96.08%,位列全区高职院校前列。 学校坚持以“仰望鲁班、俯首为徒、脚踏实地、追求卓越”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秉承“尚德、敬业、强技、健行”的校训,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建立健全文化育人机制,形成了依托“四节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健身节与系列运动项目、读书节、社团风采展)和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活动模式。着力加强与建筑文化与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的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工匠精神”、“鲁班文化”进教材、进课堂,培育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品牌、社团活动品牌、社会实践品牌和志愿服务活动品牌,逐步形成了具有建设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为有志学子成功搭建学历提升发展通道,通过全日制、函授和网络教育多种途径实现提升学历的梦想。初中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分类招生、联合培养方式和3 2分段、五年一贯制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学习。专科毕业后,参加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招生考试,进入区内本科院校对口专业完成全日制本科学历提升;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报考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成人本科高等学历函授教育;也可直接报考重庆大学本科高等学历网络教育。 学校是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会员单位,宁夏建筑业联合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宁夏建筑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自治区建设领域现场专业人员职业培训试点单位,西夏区退役军人培训定点承训机构;先后获“全国建设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设行业紧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自治区文明校园”、“全区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