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职业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佳木斯职业学院是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坐落在佳木斯市长安路西段,占地面积1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3500余人。 学院设...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54-855045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校排名
166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实施专科层次教育。她是一所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名校,其前身为1925年9月建校的“直隶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北泊头师范学校”;2000年7月,更名为沧州师范专科学校泊头分校,开始招收全日制专科生,举办大学专科教育;2009年4月,升格改建为泊头职业学院;2021年5月,更名为“沧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校九十六年来,学校文化薪火相传,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解放、新中国诞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被誉为“津南革命的策源地”、“沧州黄埔”。
学校座落于素有“中国铸造名城”、“汽车模具之乡”、“中国鸭梨第一乡”之称的泊头市,东临渤海,北依京津,交通便利,古老的大运河穿城而过。学校占地571亩,建筑面积17.6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2.6亿元。主校区位于泊头市中心解放西路150号,建有4栋教学楼、4栋实训楼、9栋学生公寓、4座学生餐厅、办公楼、图书馆、高标准体育场等。校园环境优美,绿化率达40%以上,绿树葱茏,芳草含碧,百花飘香,亭台楼阁掩映其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花园式学校、省级绿色学校,是兴学育人的理想场所。
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以教育类专业为主导,以经济管理类、装备制造类、艺术社会服务类专业为辅翼,立足沧州及渤海新区,面向全省,辐射环渤海区域,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坚持应用型、开放式、有特色、高水平的办学定位,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人力资源保障。
学校现设小学教育系、学前教育系、艺术系、经济管理系等教学机构。开设有10个专业。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模具设计与制造、物流管理、艺术设计为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发展专业;财经商贸大类大数据与会计、教育与体育大类学前教育2个专业教师教学团队是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45人,专任教师273人,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0人,硕士以上学位122人,双师素质教师达60%。学校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开展了“职教大讲堂”、“职业教育论坛”、“青蓝工程”、“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锻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技能娴熟、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校图书馆为四层独立建筑,面积2987㎡,馆藏纸质图书43.8万余册,电子图书数万余册,中外期刊600余种。学校精心营造温馨优雅的读书环境、浓厚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书山奋力攀登,在学海自由徜徉,在书香校园文化的氛围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博学身正、业精技硬”的实用性教育人才为目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专业教育突出“专业化和实践性”教育特色,实行学生实用知识和应用技能的“双教育”、全面和特长的“双培养”,做人和学习的“双塑造”。近几年,学生就业率94%,用人单位满意度93%,获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
学校牵头成立“沧州市学前教育产教联盟”,加入河北省高校众创空间联盟。各专业师生技能大赛屡获奖项,成绩突出。承办历届沧州市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蝉联一等奖;参加河北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蝉联一等奖。2020年,我校师生共计获得“学创杯”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全国一等奖、河北省技能大赛室内设计专业团体二等奖、河北省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季军、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河北省首届冰雪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等四十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积极构建大后勤服务与保障格局,进一步强化学生住宿、餐饮、就医、直饮水等的安全服务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改革发展保障能力和学生满意度。学校餐厅拥有沧州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等级“a级单位”资质,是“河北省级标准化食堂”。
学校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龙头,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基础,持续深化内涵建设,加快专业布局优化调整,为将学校建设成为“河北卓越、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幼儿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高地而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抚顺职业技术学院、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确定的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院(校)位于沈抚新区旺力街,地处东北振兴“一带五基地”发展核心区域,距辽宁省会沈阳一步之遥,现代化有轨电车、地铁、公交线路四通八达,是融外观设计现代化,内部设施智能化,园林景观生态化的创新型校园。学院占地面积740亩,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是教学、实训于一体功能全面现代化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校)在做强师范教育的同时,依托抚顺石化新城(国家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和沈抚新区(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的石油化工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保设备、生物科技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和石化电力装备、工业机器人、物联网、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与40多家规模企业开展产品研发、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科技攻关等深层次的校企合作。
学院(校)拥有数字化图书馆,100多个现代化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1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可开展50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学院(校)共设14个教学系部,43个招生专业,以石油化工、建筑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学前教育、小学师范教育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涵盖化工、建筑、师范教育、材料与能源、制造、电子信息、经济管理、艺术、物联网等门类。现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专业建设带头人2人,省级专业建设带头人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对接产业集群示范专业3个,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8个, 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中央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国家、省级精品课13门。 学院(校)拥有一支以博士和硕士为骨干,以双师素质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聘请清史专家阎崇年等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聘请“全国机械密封大王”赵林源为代表的一批工人技术明星担任学生技能导师,成立了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专家为主体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了“政府主导、行业引领、学院推进”的校企合作共建平台,企业全程参与学院(校)教学与管理。以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为基础,采用“工学交替”“订单培养”“以赛带训”等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各种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成果显著,在全国石油化工职业技能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辽宁省汽车技能大赛、辽宁省数控技能、三菱电机杯大赛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学院(校)与中国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实现联合办学,为学生提供高职升本科(专升本)、自学考试、奥鹏远程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等本科学习途径。
学院(校)与韩国浦项大学、翰林圣心大学、韩国新罗大学、韩国庆星大学、日本磐城日中友协等开展合作办学,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比利时等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
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学院(校)与抚顺石化新城和沈抚新城100余家规模企业签订用人协议。毕业生曾经在中国神华、中国石油、中国海油、中国石化、中冶集团、大连英特尔公司、甲骨文公司、三菱电机、三一重工、北汽福田、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京东方、青岛海尔、广州亚宝教育集团、义乌东北商会、大连爱儿坊幼儿园、沈阳六一幼儿园等多家优质企业就业。
学院(校)连续多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文明学校、辽宁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创新单位、辽宁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科研先进单位、辽宁省平安校园、辽宁省高校思想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是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正在创建本科层次综合性大学,系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园”、“中国高水平高职院校”。
学院拥有成都和遂宁两个校区,成都校区位于“全国最具诗意小城”大邑县,距成都市区22分钟高铁车程;遂宁校区系四川省人民政府重点项目,位于联合国“杰出绿色生态城市”大英县,距成都市区47分钟高铁车程,处于重庆市1小时经济圈。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1993年,至今已有30年;办学实力雄厚,2008年以来相继投入68亿元,打造更美校园,配备更强师资,购置更优设备;办学成果丰硕,人民日报全国党媒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学院、教师、学生已获200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
学院占地4080亩,产权面积138万平米。校舍86万平米,已建成68.75万平米,均为华丽、典雅的欧式建筑,传承公元前十世纪意大利半岛城市文明,凸显文艺复兴时期高雅艺术。
学院面向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甘肃、陕西、广西、青海、浙江、河北10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3.6万人,分布在教育、医护、管理、信息、智能制造、对外合作6个二级学院,开设11类44个专业(方向)。
学院文体活动丰富,成功承办了第24届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男子全国总决赛、四川省第四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高校男子校园组)等8项国家级、省级体育大赛。学生自建社团186个,包括灵魂话剧、舞之灵、轮滑、tdc流行舞、流行音乐、无人机航拍、街舞、瑜珈等。
学院教职工1559人,其中专任教师1208人,以专家型、学术型、双师型为特色。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62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307人,双师型教师577人。校外,还有学术带头人、技术技能专家等受聘于学院,其中专任教师190人,行业导师47人。
学院已建成422个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涵盖每一个专业,推行高度沉浸式的实景互动教学。校内,有学前教育、护理、财会、计算机、高铁、航空、汽车、建筑等34个基地,设施设备2.2万台(套),总值2.3亿元;校外,与北上广深及成渝等地的多家知名企业深度合作,形成了388个稳定的实训(实习)基地。
学院实行双导师制,推动校企育人一体化。学院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校内教师授专业知识并进行技能实训,企业提供工作岗位并进行现场技能训练。
学院秉承“善学 强能 厚德 自信”的校训,立足四川,深入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努力为千家万户寻常人家的孩子提供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竭力把学院办成国内有影响、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全国文明单位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
●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试点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幼儿教育技能大赛(教师赛)一等奖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幼儿教育技能赛学生团体二等奖
●四川省文明校园
●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川南幼师教育培训基地
●四川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少儿科学知识普及基地
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4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以培养幼儿、小学教育师资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32年的隆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学校是西南地区重要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高地。
学校地处成渝之心、大千故里、甜蜜之城四川内江所辖的中国石牌坊之乡、中国西部鱼米之乡——隆昌市,距成都210公里、重庆138公里。学校坐落在国家aaaa级景区、“川南明珠”古宇湖旁,校园依山傍水、临湖听涛,环境优美、清新典雅。
学校坚守“扎根内江、立足川南、面向川渝、辐射西部”的办学定位,锚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标,勇担“服务国家‘一小一老’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引领区域幼儿教师教育”使命,实施“教学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战略,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的幼儿教师培养高地、幼儿教师培训高地、学前教育研究高地、幼儿教师教育协同创新高地,“五育并举”培养卓越师资和复合型应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办学底蕴深厚。在日本留学时参加同盟会的陈道循自南京辞官返回隆昌任县教育局局长,响应陶行知等爱国知识分子掀起的乡村教育运动,顺应隆昌乡村教育蓬勃发展之势,于1932年创办“隆昌县立乡村师范学校”,并兼任校长。其后,学校虽五易校名,五迁校址,但师范教育的初衷和优良的办学治校传统一脉相承,兴国益民的家国情怀一脉相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一脉相承。九十余载,弦歌不辍,书写了一部坚守“严、实、勤”学校精神的奋斗史,化育了“两代师表,仁爱笃行”之校训,“全人 特长”“品德 文化 技能”之育人理念,“志趣高雅、谈吐儒雅、举止文雅、形象优雅”之校风,“师道尊严,仁爱卓越”之教风,“学问思辨、知行合一”之学风,造就了蓬勃向上、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办学特色鲜明。学校坚守师范教育初心,深耕幼教领域,1959年试办幼师,1986年举办幼师专业,现已建成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与体育教育、公共管理与服务4大专业群,现有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小学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书画艺术、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食品营养与健康、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网络直播与运营、社会体育等17个专业,面向全国9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8822人。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毕业生,学生遍布全国20个省(市),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居全省高校第一方阵。涌现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沈贞国,全国优秀教师周兴明、郭燮南等杰出校友。
办学资源富集。学校占地面积500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127间、微格教室11间、专业实训基地12个、独立钢琴房517间,建成附属实验幼儿园、学前教育实训中心、普通话测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艺术中心、创新创业俱乐部和大学生艺术团等。学校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10余人,甜城英才77人,教学名师30人、“甜城卓越教师”1人、市级专业带头人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6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52.6%。建成特聘教授工作室2个、园长工作站4个、名师工作室30个,常年聘有知名客座教授30余人。
办学成效显著。学校于2019年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2年学前教育专业获准四川省首批师范生免试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获得四川省政府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立项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级体制机制改革试点项目和省级教改项目12项、四川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建成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示范课程7门。1门课程、3个案例、2个实践项目被教育部评为“能者为师”特色课程资源及典型案例。立项省部级课题4项、厅级课题149项,出版专著、教材45本,发表论文1257篇。教师及团队参加全国、全省各类教学竞赛获奖120余次,获全国高职院校幼儿教育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获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二、三等奖19项。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项300余人次,其中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学前教育类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四川省美术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学生基本功大赛获奖139项,四川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8项。
服务社会有力。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校地、校校、校园、校企合作,与省内12个市州40余个县(市、区)、国内外10余所高校、全国300余家教育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建有教学、科研、就业基地200余个。学校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发展联盟,并为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成立川南幼教集团,政产学研用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学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四川省智慧健康养老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承办乡村教师“1 1 10”学习研究成长共同体项目、“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等国培、省培和市级培训项目18期,培训幼教、家政、康养等从业人员2万余人。组织师生常态化开展“送教下乡”“四点半课堂”“顶岗支教”等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六大行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被评为全省高校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聚焦高质量,奋进新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川南大地办大学,服务“一小一老”新战略,艰苦奋斗,守正创新,全面开启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征程。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大学医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大学医学院位于历史悠久、文化荟萃、包容并蓄的浙江杭州。其前身是由1912年创办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国人最早自办的西式医学院校)和1945年创设的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合并而成的浙江医学院,1960年升格为浙江医科大学,1999年,在浙江大学并校发展次年,重组成立了浙江大学医学院。
融合百年学府气韵,汇集鸿儒大师所成。学院秉承“仁心仁术、求是求新”的院训,以“仁爱、求是、创新、卓越”为核心价值观,在百年岁月长河中书写了波澜壮阔的育人传奇,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秀医学人才,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优势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成绩卓著的一流医学院校。
延揽优秀师资,汇聚科学英才。学院切实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有博士生导师715人,硕士生导师994人,学科顶尖人才3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7人,国家级青年人才102人,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医德标兵”“全国最美医生”等一批典范。
不断锐意创新,培育医学人才。学院以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为使命,形成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全员育人培养模式、全过程教育生态圈和全方位教学互动机制,打造课程、科研、实践、文化、心理等十大育人平台。现设有基础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第四临床医学院、妇产科学院、儿科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系11个院系,拥有7家直属附属医院,外加一批非直属附属医院、合作医院,设有医学中心、“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等。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生物学、公共管理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个博士后流动站。获国家首批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项目和首个临床医学博士后培养项目,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拥有一批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和视频公开课、中国医学教育慕课联盟首批规划课程,以及国家规划教材主编、副主编。现有在读医学生75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余人、研究生近5000人、留学生600余人。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科技发展。学院坚持立足浙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高端谋划、深度融合、优化合作、精准帮扶,逐步实现高层次、高品位、高质量的社会服务大格局。注重学科与科研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实施、重大成果产出及高水平科研基地建设。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5个。拥有一批国家级高水平科研基地,包括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3个。
聚焦全球开放发展,网罗国际办学资源。学院响应国家宏观战略,围绕学校总体规划,与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海外30多所高水平医学院校及研究机构合作,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国际交流格局。组织成立有全省各地、北上广、澳洲、北美等校友机构,链接全球校友,构筑发展共同体。
百年励治苦馏香,盛世砥砺更吐芳。学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精进育人、弦歌不辍,不断探索医学创新发展道路,为建成世界一流医学院奏出时代最强音。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办于2006年12月,2007年正式招生,是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77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4万平方米。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汽车与机电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铁道与航空学院、国防科技学院、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建有铝研究院、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等应用研究院和汽车与机电实验实训中心等7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及材料类、机械类、建筑类3个专业教学工厂, 建有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95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1亿元,图书总册数108.76万册。有建设工程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39个招生专业,其中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汽车营销与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专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人,教师900多人。近3年来,学校获得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各种竞赛,先后获奖160多项,其中荣获全国高校数字艺术作品大赛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2项,第二届国际艺术设计作品展金银铜奖各1项、第三届“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一等奖12项、二等奖19项、三等奖27项;取得专利、咨询报告等科技服务地方特色成果100多项。学校先后荣获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广西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自治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广西高校和百色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自治区“森林校园”、自治区“美丽校园先锋先行”、最具专业特色高职学院、创平果教育品牌突出贡献单位、先进单位等70多项荣誉。
目前,学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的指导帮助下,在百色市、平果市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按照本科学校设置条件,全面加强学校建设,全面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中医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中医药学院前身为1951年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创办的重庆中医进修学校,曾先后更名为四川省重庆中医学校、重庆市中医学校。2001年重庆市中医学校整体并入重庆医科大学,组建了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2022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以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办学基础,充分整合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等全市中医药教学科研优质资源组建重庆中医药学院,于2023年6月30日揭牌成立,9月2日正式开学。
学院选址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坐落于重庆市璧山区璧城街道蒲国宝路61号,依山临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院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1686.47亩。
学院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价值约1.4亿元、纸质藏书51万册,直属附属医院7家,拟建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23家,中药类实践教学基地50个。拥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5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1个,省级重点学科27个。与重庆医科大学共建共享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拥有首批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设单位2个、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建设单位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3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中药)1个、国家级中医药优势学科继续教育基地(中药资源学)1个,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1个,校级实验平台5个,为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学院现有教师400余人,研究生学历人员占80%以上,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40%以上,其中有全国名中医3人、国家青年岐黄学者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4人,重庆中青年医学高端人才20人,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人。现已设置中医学、中药学、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制药、中医康复学、中医养生学、中药资源与开发、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11个本科专业。2023年学院首届招生1200人,规划到2026年全日制在校学生(含研究生)达6000人,到2030年全日制在校学生(含研究生)达10000人。
“十四五”及未来时期,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重庆、服务西部、辐射全国、走向世界。按照“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指示要求,坚守“明德济世、精术泽人”的校训精神,秉持“中医中药并重、教研医产相融”的办学理念,探索“教学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产业富校”的发展道路,遵循中医药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打造“会看病的教师、会教书的医生、会育人的科学家”之“三栖名师”,为学生配置“医学导师、科研导师、成长导师”之“三类导师”,坚持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融合发展,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热爱中医药、品德高尚、基础扎实、技能优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教研医产协同、全国知名的高水平中医药高等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非营利性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面向全国统一招生,文理兼收,学制三年,专科层次,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现有5个系20个专业,涵盖九个专业大类,所设专业均面向海西经济区建设,服务社会、服务企业。学院具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并拥有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作为学术带头人,还有一批既有坚实理论基础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以及优秀中青年教师在院任教。
学院位于福州市区美丽榕城闽江之滨的洪山桥西头,毗鄰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十分便捷,环境优越,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之地。新装修的学生公寓,配有空调、独立卫生间、洗衣机、热水等设备,光伏设施在校园内随处可见。
学院高度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近年来学院正在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办学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创办校办企业、校研发机构实训基地等。高端实训,设备齐全,并由教授、讲师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言传身带,与北京、福州、厦门行业协会百家企业推挽。毕业生供不应求,行业高端人才高薪高就,虚席以待。
地址: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60号
电话:0591-87985787 83749255
电话:18649774186 13645050070 15659438726
qq:491881675 1255473517
qq新生接待群:827553467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在校师生一万七千余人,现有占地面积1600余亩(含新校区),建筑面积46万余平方米。学校坐落在省会长沙“四区两园”核心地带(即国家级长沙经济开发区、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湖南自由贸易区、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湖南印刷工业园、黄花国际空港工业园),毗邻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长沙火车南站,与三一重工、比亚迪汽车、蓝思科技、中国铁建等40多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和上千家大中小型企业相邻相依,是集高端制造、国际研发、金融、商务、会展、文化艺术、旅游的综合体,周边产业发达、经济繁荣,为学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学院环境优美、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师资力量雄厚、实训基地完善、配套设施齐全、就业前景广阔,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校设有汽车与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工程学院、师范教育学院、医卫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包装与艺术学院、航空与城轨管理学院、商学院、五年制大专部(含中职部)、公共教学课部等8院2部,开设40余个专业。拥有新能源汽车实训基地、数控模具与电子实训基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实训基地、护理实训基地、建筑实训基地、印刷包装实训基地、航空服务与轨道交通实训基地等42个校内实训场所,并拥有105个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包括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国际标准跑道运动场、篮球场、驾校、多功能学生活动中心、学生电梯公寓、超市、食堂、商业街等完善的教学、运动、生活基础设施。教学楼、宿舍等场地全部安装空调,室内冬暖夏凉。
学校积极创新“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立足长沙,面向全国,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高级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及其他相关事业单位及国家公务员人才。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在北京、广州、深圳、上海、苏州、宁波等各地与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融合、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培养,特别是为长株谭一体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持。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并深得用人单位好评。
30多年的办学历程,近65000名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好、上岗适应快、发展后劲足”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社会各界好评。学校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长沙经开区最美职院、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并连续八年被评为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青海警官职业学院成立于2000年3月,由原来的青海省人民警察学校和青海省司法警察学校,两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由省公安厅主管,主要承担全省公安及政法人才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任务,为副厅级建制,内设行政部门7个,教学教辅部门10个。目前,学院占地面积9.09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4.3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9270万元。在册教职工242人,其中,党员208名,占教职工总数的87%;教授12名、副教授50名、讲师41名;硕士学位研究生70人;双师素质教师68人;小岛奖金获得者15人,省级骨干教师22人;院级骨干教师33人;专业带头人18人;专业带头人辅助人17人;国内访问学者10人,第一轮“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教师5人;第二轮“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教师5人(审核当中)。另外,外聘兼职教官113名。现有25个教学班级,1384名在校生,2016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6.62%。在职民警培训年平均3500人次以上。2004年、2011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招生面向青海及云南、四川、陕西、山东等9个省,2016年,公安专业计划招生245人,参加面试考生1129人,总体录取率为100%;治安管理专业单考单招95名,办学规模逐步扩展。
学院设置有公安专业1个高水平专业群,13个专业,涵盖公安与司法大类、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及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其中,公安类专业包含治安管理、交通管理、网络安全与执法、特警、刑事科学技术、刑事侦查等专业6个;非公安类专业包含法律文秘、法律事务、刑事执行、社区矫正、司法鉴定技术等专业5个;学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公安政法行业人才需求和新型技术应用需要,新增设了应急救援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2个。立项省级“双高”专业群1个,建成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实训基地2个。获批公安部重点专业培育点1个。
建院以来,学院紧紧围绕服务公安、政法队伍建设的需要,立足青海面向藏区,坚持“政治建校,政治建警”的办学方针,秉承“崇文尚武、立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实施“特色建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科技强校”四大战略,打造汉藏双语教学特色品牌,促进内涵建设,教育训练质量不断提升。尤其是2016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参赛9名教师分别获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荣获团体三等奖。藏文字母扑克牌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学院在抓好专业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拓展在职民警培训工作,努力为公安政法机关服务,先后建设了青海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青海省公安民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青海省森林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青藏铁路公安局西宁公安处民警教育训练基地、西宁司法行政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5个省级教育培训基地。2013年10月、2015年5月、2015年7月公安部全国公安民警汉藏双语培训基地、国家反计算机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青海教学基地及国家民委汉藏双语培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培训基地相继在学院挂牌,学院公安教育训练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