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975.jpg)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潮汕学院)创办于1999年8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教发[1999]128号)设立的普通高等院校,颁发国家普通高校毕业证书。2006年12月率先通过“国家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学院座落于...
![](/uploads/image/_img/domain.a22df44.png)
![](/uploads/image/_img/tel.afaa642.png)
招生电话:0663-2290558,0663-229058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uploads/image/_img/isfive.ac16c95.png)
专科(高职)
![](/uploads/image/_img/location.278adac.png)
255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uploads/image/_img/code.ef260c5.png)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178.jpg)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全国200所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0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全国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首批全国职业院校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云南省“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多年被云南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
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彩云之南的春城昆明,坐落在“北走蜿蜒”的长虫山下,环境幽雅,交通便利。现与云南省贸易经济学校、云南商务信息工程学校实施一体化联合办学。全校占地面积约600亩,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17亿元,图书馆藏书约60万册。现有校本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泉路704号)、杨林校区(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文苑路1号)、贸经校区(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欣路27号)、商务校区(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龙欣路25号)四个校区。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部)7个教学单位,开设53个高职专业。目前有全日制专科生和留学生12000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含三校一体化联合办学)。
学校致力于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00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4人,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首席技师4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技术状元5人,省级技术能手3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名匠工作室2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5个,国家级高水平骨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10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1个(数控技术专业),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4个。
学校坚持紧密结合国家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规划目标,紧扣云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巩固传统机电重点专业、发展航空服务特色专业、展望行业新兴专业、试点高职本科专业”为主要方向,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内涵建设,构建以国家“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为引领,省级“双高计划”学校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电气自动化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优势,带动汽车技术、飞行器技术、大数据技术、物流管理、财经会计、食品检测6个校级特色专业群协调同步发展,形成“1 2 6”的“国-省-校”三级专业群的发展体系,为中缅油气管道、泛亚铁路建设、国家低空开放战略、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提供优质人才支撑。
学校已建成校内实训基地44个,校外实训基地103个, “校中厂”4个,并正在推进“厂中校”“园中校”“区中校”和产业学院建设。学校主动对接企业需求,不断拓展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高、毕业生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引入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设了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班。建立中老机电人才共育项目、中越人才共育项目,共培养中、老、越、缅学生近700人,招收韩国、老挝、越南、缅甸、马来西亚留学生300余人;与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建立了中老“中文 职业技能”应用人才培养基地;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或著名企业合作,累计向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派出就业学生600余人。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克尽厥职,笃行技精”之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树“崇实图新、自强不息”之精神,倡导“开物成务、明德至善”的校风,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以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实施“三步走”战略目标、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数字塑校”“特色优校”四大发展战略,建优“九大体系”,建好“魅力机电十大品牌”,实现“双升”“双提”,开启全面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机电类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新征程,谱写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做出“机电”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868.jpg)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53年的福建林业学校,2003年升格为高职院校,至今已有70年办学历史。学院传承“敬业、吃苦、务实、进取”的“天麟”精神,秉承“明思笃行、业精德厚”校训,坚持“以技载道、树木树人”办学理念,在主动对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和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
学院现有天麟和江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32亩,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设有党政办公室等14个党政管理机构,图书馆等3个教学辅助机构,林学系12个教学机构。开设40个专业,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9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500多人。
学院现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院校”“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和“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a类建设单位。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校企合作共建了森林生态vr/ar、福莱飞行学院、技能大师工作室、晨曦工坊、捷航工程检测中心、智能温室、花卉培育技术研发基地、森林生态综合馆、智慧林业实训基地、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省级鉴定中心等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固定资产总值6.43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519万元,图书60.45万册,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十四五”期间学院计划投入近6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建成后学院将新增建筑面积5.5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5.39万平方米,显著改善办学条件和学生教学和实训场所。
学院现有教职工506人,其中专任教师482人,正高职称教师24名、高级职称占比36.04%;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占比71.3%;双师素质教师占比87.6%。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名校长2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省级优秀教师6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5名。
学院创新定向培养、集团化办学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乡村技术骨干,通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林业实用技术、送科技项目下乡,培养乡土特色人才,带动林农脱贫致富。年均开展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2.15万人次、义务培训林农3600多人次,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林农培训中心,培养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和脱贫致富带头人。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793.jpg)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创办于1998年,学院地处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现有民航交通、信息技术、数字商贸、智慧旅游、创意设计、继续教育6个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 学校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为校训,立足钱塘区,融入杭州都市经济圈,面向浙江全省,为现代服务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优势品质与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职业人,开设了空中乘务、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计算机应用、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会展策划与管理、广告艺术设计、人物形象设计等29个专业,在校学生9千余人,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合格毕业生4万多人。 学校围绕培养具有优势职业品质与技能“职业人”根本任务,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培养,精心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全面深化学校与政府、企业、社区全方位合作,以技术服务产业持续发展,以培训服务公民终身学习,以文化服务社会文明进步,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加强与发达国家(地区)高校交流合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人文、精致、开放、活力”特质学校,逐渐形成专业建设、人文教育、体育运动、社会服务和党的建设等优势特色,办学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办学20多年,坚持依法诚信办学,发挥民办体制机制优势,办学成效显著,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诚信建设先进单位、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党建“双创”示范高校、浙江省5a级社会组织、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浙江省卫生先进单位、浙江省无偿献血促进奖、浙江省高校无偿献血爱心集体、浙江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浙江省“十佳社会组织”、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以及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模范集体、杭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杭州市教育系统党建“双强”示范点、杭州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学生获得主要成绩有:第九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天梯”赛特等奖、全国第十二届蓝桥杯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一等奖、“挑战杯”全省高职高专学生创业创新大赛特等奖和最佳风采奖、浙江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大专组特等奖、浙江省“振兴杯”青年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效专项赛金奖、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浙江省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总团体冠军、全国大学生全明星篮球团体赛亚军、浙江省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游泳、武术、网球、舞蹈、女足等比赛团体冠军。 学校将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精神,坚持传承创新、立德树人,以高质量职业人才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地址:杭州市钱塘区(下沙)四号大街16号邮编:310018传真:0571-86910710电话:0571-86913866;86912828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154.jpg)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甘肃卫生职业学院是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隶属甘肃省教育厅,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甘肃省卫生学校。学校是首批全国护理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示范性培训基地,是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是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护理分委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华医学会全国卫生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主任和秘书长单位、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室主任单位、甘肃省医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甘肃省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秘书长单位。
学校现有占地面积1050亩,教学、生活、体育等配套设施齐全。实验实训室面积10万㎡,有满足各专业教学的先进设备、智慧教学系统。
教职工总数519人,专任教师352人,其中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11人,讲师70人;有硕士以上学历116人。
学校有临床护理学院、中医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500余人,开设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助产、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等13个专业和老年护理、口腔护理、中医护理等3个专业方向,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医药卫生高职教育专业群。其中,护理、口腔医学技术两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助产等4个专业被省教育厅认定为甘肃省职业教育高职骨干专业。学校与北京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合作办学,开设有护理、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层次成人教育,形成了大专与本科并存、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并存的多元化办学模式。
学校为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远程医学教育服务,是全省重要的医疗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医学科学研究基地、医学信息交流基地和卫生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基地。学校遵循“医德为先,技能为本,服务师生成长,服务人民健康”的办学指导思想,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努力创新办学机制,着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医药卫生行业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未来,甘肃卫生职业学院将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建设总体水平、提高学院综合实力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中心;践行“勤奋 自强 厚德 博学”的校训,创建特色鲜明、质量优良的高等卫生职业院校;以厚德博学之师,育勤奋自强之人;努力为卫生事业发展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214.jpg)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南阳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8年升格为南阳农学院,1959年更名为南阳农业专科学校,1964年更名为河南省南阳农业学校,2013年升格为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建校以来,学校始终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正则、敬业、自强、敦行”的校训,坚持“创新、融合、特色、开放”的发展理念,以学生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依法治校先进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政府记大功”“河南南阳护网2022网络安全攻防演习优秀防守单位”和“南阳市网络安全素养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目前学校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5万册,与南阳市图书馆共享图书80万册,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名。现有专任教师970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职业教育专家14人,正副教授256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100余人,一支德才兼备、匠心传艺的“四有”教师队伍,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助推器。设有农业工程学院、牧医工程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城乡规划与建筑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乘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军的东风,学校以河南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为契机,优化专业设置,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精心打造新经济、新业态、新技术、新职业指导下的一流专业和专业群。目前设置农林园艺、畜牧兽医、商务管理、智能制造、汽车工程、人文艺术、学前教育、规划设计等专业61个。其中养殖专业是河南省首批“重点专业”,园艺技术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等5个专业是河南省特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省级骨干专业。畜牧兽医、园艺技术专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河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6门,河南省省高职院校立体化教材项目4门,畜牧兽医认定为第二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216个,获得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70余项。畜牧兽医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建设专业。2022年获批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创建京宛农业科技创新研究院,与荣阳集团共建智能化装备研发中心。成功申报17项“1+x”证书制度试点,被确定为2022年“河南省‘1+x’宠物护理与美容师资培训基地”。
近年来,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合作,探索多元化办学新模式,建立了牧原产业学院、康养产业学院、荣阳产业学院、一带一路产业学院、正大产业学院、天力产业学院、上汽大众(南京)汽车产业学院、苏州科沃斯产业学院、躬耕学院、防空学院、丹霞产业学院、月季产业学院、商务大数据产业学院、益民食品产业学院、鼎泰高科产业学院、文化传媒产业学院、艾草生物科技产业学院等32个产业学院,把学校办在企业、工业园区、生产一线,实施“线场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与西班牙、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拥有先进教育理念和优势教学资源的多所高水平大学开展交流合作,通过开展学生交流研究和学习,教职员工和研究学者的交流、联合研究活动,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技能的国际化人才,为师生出国深造、提升学历开辟捷径。
学校以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为己任,南阳乡村干部学院、南阳乡村振兴学院先后在我校挂牌成立。学校围绕政策理论研究、农业科技创新、实用人才培养三大重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产学研优势、人才智力优势,聚焦“三农”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和对策探析,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真正成为市委市政府决策的“智囊团”、驱动乡村产业发展的“引擎机”、乡村人才培养的“孵化器”。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3229.jpg)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素有“黔东门户”“中国西部名城”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在毗邻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凤凰古城的川硐教育园区。前身是创办于1919年的原贵州省思南师范学校,曾九易校名,五迁校址,先后9次荣获中央部委表彰,连续4次被贵州省委省政府评为“红旗文明单位”“双合格学校”,2012年12月升格为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以来,先后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省级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学校、省级“双高院校”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单位、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校,获批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连续两年荣登“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学校排行榜”全国幼专综合实力第一名、贵州省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类第一名。
学校规划占地1000亩,现有占地面积585亩,规划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成面积13万平方米。设有6个二级学院、1所附属幼儿园和托育中心,直属管理铜仁市旅游学校。开设有学前教育等21个专业,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专兼职教师600余人,专任教师422人,高级职称14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255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市管专家3人,铜仁市人文社科智库专家12人,有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专家、省级优秀教师、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职教名师20余人。
学校强化内涵建设,深入实施“4321”学生专业技能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并通过国家师范类二级认证,学前教育专业群为省级重点专业群,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美术教育为省级骨干专业,构建了“学前、小教、艺术、文旅、健康”五大专业群。学前教育等8个专业与贵州师范学院、凯里学院、铜仁学院联合办学。先后获批省级大师工作室、省级黔匠工坊等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项目17项,贵州省兴黔富民计划项目10项,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36 项,出版著作教材近70部,发表论文(画作)1530余篇(幅),组建了李渭教育研究院等17个科研机构平台,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奖600余项,连续三年暑期社会实践受到团中央表彰,学生专升本考试录取率、就业率位于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学校被评为“贵州省人文社科示范基地”“贵州省教育系统理想信念教育基地”“铜仁市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积极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与服务,先后与泰国斯巴顿大学、印度尼西亚玛中大学、马来西亚沙巴大学等20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面向巴基斯坦、柬埔寨等13个国家招收国际生。深入实施“千人留学计划”项目,与国(境)外友好高校师生开展交流学习已成常态。积极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和人文交流,打造“留学铜仁·爱在幼专”“铜城黔语·丝露同行”国际教育和文化交流品牌,是省内唯一一所获批“贵州省华文教育基地”的高职高专院校。
学校深入实施文化荣校战略,创新实施“3456”思政育人模式,积极构建“为仁印记”校园文化体系,以“五种文化”润心育人工程引领学生成长成才,把大美中华传统文化、多彩贵州民族文化、壮丽黔东红色文化、桃源铜仁生态文化、清风校园廉政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形成了以“武陵之春·魅力幼专”文化艺术节、“武陵金秋·激情幼专”体育节、“爱满武陵·和谐幼专”建校日等系列标志性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面向未来,学校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凝心聚力,求实奋进,抢抓机遇,深化改革,以更加务实的“双高院校”建设夯实本科院校办学基础,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贵州一流、全国知名的高水平幼儿师范院校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310.jpg)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国标代码:14213),面向全国录取普通高考学生入学。培养“铁路运输”“医药化工”“机电工程”“信息网络”“经济管理”“公共艺术”等高级技术人才,独立为毕业学生颁发大学普通专科(本科)学历证书。同时,学院还设有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家学历文凭考试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学院坚持“服务社会,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坚持“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特色;贯彻“教学与管理并重,理论与技能相长,学业与就业一体”的教育思想,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是“河北省化工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河北省钢铁冶金职业教育集团”、“河北省旅游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和教学基地。先后与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北依阿华大学、新西兰维多利亚学院、加拿大教育服务中心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常年互派教师和留学生,2007年8月在美国建立了河北省高校首家“孔子学院”-------美国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孔子学院。
学院位于省会高新技术区,是国家生化制药、机械制造、服装生产、石油加工的基地,校园规划占地55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有教职工572人,设有6个系,34个专业,通过多学科、多层次的办学体制和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省内外48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应用人才和国际通用人才。
2010年经友好协商,分别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签署3 2国际专接本合作教学协议,双方根据共同拟制的教学大纲和计划,分别在各自学校内组织教学。前三年在我院学习,以专业文化和语言为主,后两年赴美国以专业技术和专业理论为主。教学过程和方法双方确认,所学课程双方对接,学生所获学分互认,学生毕业分别颁我院普通大学专科毕业证和美方大学的本科毕业证,国家承认学历。欢迎立志深造,有赴美留学条件的学生报考,报考专业:“英语”“会计”“计算机”“市场营销”。
3 2国际专专接本的就读优势:
一、科技高端,学术超前,经济发达的国家综合类知名大学,教育水平高。
二、国内单独开班,专业 语言,有外教上课,一体化服务,所学课程对方确认对接、学分互认,上学安全可靠,出国便捷。
三、可勤工俭学,有多种奖学金制度,待遇优惠费用低。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522.jpg)
德宏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德宏职业学院是一所植根边疆以医学和工科专业教育为主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是全省12所“国门大学”之一,是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澜沧江—湄公河职业教育联盟”成员,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云南省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职业院校管理15强示范校,省级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
学校占地面积830亩,下设13个党政管理机构,3个党务机构,9个教学机构,10个教辅机构,2个科研机构,3个群团组织,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200余个。目前有教职工512名,其中专任教师437名;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5082名,其中全日制学生13277名。学校设党委1个,党总支7个,直属党支部4个,非直属党支部14个,党员518名。
学校获批设置三年制高职专业46个、五年制高职专业20个、三年制中职专业5个,涉及医药卫生、装备制造、交通运输、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资源环境与安全、教育与体育11个专业大类。有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学前教育、针灸推拿、傣医学6个国控专业,护理专业是云南省“a级五星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和护理3个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中医学专业群进入云南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
建校以来,学校立足边疆沃土、厚植爱国情怀,累计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6万多名技能型人才,为邻邦缅甸培养了500余名医务人员和技能型人才,毕业学生为边疆稳定、经济发展、边防巩固、边民和睦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始终秉承“德技并修、学以致用”的校训,弘扬“向上、向善、阳光、正气”的校园文化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引领提升办学治校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和沿边开放前沿,主动服务区域跨越发展,突出学校区域性、民族性、国际化特点,积极打造国门大学,“十四五”期间以全国“双高”建设和升格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为目标,力争建成沿边高水平示范职业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1886.jpg)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漳州市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由龙溪师范学校溯源至1905年成立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其前身为创办于清乾隆二年的丹霞书院),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凸显,许地山、杨骚、黄典诚、沈柔坚、彭燕郊等著名专家学者,彭冲、方毅、王德、苏静、李兆炳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学校校友。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云霄师范学校并入漳州教育学院,2007年改制升格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2017年、2018年先后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评估回访;连续四届获评漳州市“文明校园”;连续六年获评漳州市一类“平安单位”。2021年,学院进入省级“双高”建设行列。2022年教育部公布的职业院校满意度排行榜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9名。
学院建有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中心10个、各类校内实训(验)室180间,以及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各类文化体育场馆等,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全院教职工475人,专任教师32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109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266人。
学院设有党政管理机构(含教辅部门)16个;设有教师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文化艺术创意系、经济管理系、园林园艺系、食品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丹霞通识教育学院、继续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10个,涵盖39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国控专业)12个,初步形成教师教育、文化服务、财务会计、电子信息、园林园艺、食品工业等专业类群;成立教育研究院等11个研究(院)所;设立党总支8个,基层党支部21个。
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作为100所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之一,近5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认可度、满意度高。
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落实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紧扣漳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夯实办学基础、提升办学内涵、强化办学特色、实现关键突破,推动“十四五”规划实施落地。充分发挥百年老校优势,秉承“厚德、强技、笃学、日新”校训,以“双高”建设为引领,深化职教改革、提质培优、文明创建,继续彰显师范教育特色,拓展发展空间,着力培养服务城市高质量发展、服务城市高品质生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师范传承、凸显服务城市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高职院校,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z6尊龙平台](/uploads/image/iislogo/2441.jpg)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省新余市,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8.1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94.33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
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部):光伏材料学院、光伏发电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光伏建筑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政教学部、实训教学部。现有在校生11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业40个,构建了新能源汽车技术、光伏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经济管理、建筑设计、学前教育和健康护理等七个专业群,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和光伏产业各门类专业为特色优势,以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储能材料技术、护理、学前教育等一系列专业并重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其中以光伏材料工程、光伏工程技术为主导的专业10个,以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3d打印技术等智能制造技术为主导的专业5个,以建筑工程与工业设计为主导的专业3个,以经济管理为主导的专业9个,以护理学院为主导的专业1个。 “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被江西省教育厅评定为为省级骨干专业。光伏工程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两个专业群被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
学校坚持专家治学、人才强校战略,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学生、成就教师的人文理念,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师型人才队伍。建校28年来,学校造就了一支政治思想合格、教学经验丰富、技术技能精湛、治教、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902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教师中有教授5人,副教授112人,有博士21人,硕士174人,兼职教师49人。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65%,有2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光伏材料技术教学团队”、“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教学团队”、“建筑装饰室内设计教学团队”,3个市级工匠大师工作室团队:顾吉仁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方向)、张学焕大师工作室(新能源风光互补方向)、杨永新大师工作室(数控加工技术),市级“高层人才”2人,“渝钤工匠”1人。
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1项,省部级课题49项,公开发表论文636篇,其中被sci收录62篇,发明专利30项,出版教材专著95部。学校注重与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完成横向项目53项。学校主持的生物柴油项目已与河北华阳能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年产5万吨,本项目案例已收录《高校校企合作范例200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奖5项,获江西省社科奖3项,江西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学校设有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立了太阳能光伏材料、新能源风光互补、光伏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电子与信息技术、建筑与工业设计、3d打印技术、智能制造与工业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护理实训室、学前教育实训中心、空乘模拟机舱、经济管理综合实训等13个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成5个江西省高校特色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建成了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电工电子技术、空调制冷技术、plc可编程技术、数控维修技术、光伏材料实验、金属材料实验、风力发电整流逆变实验等8个仿真实训室,45个实验、实训室,10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金工实训、数控实训、电焊实训、汽车及发动机维修实训、太阳能光伏组件生产实训、锂电池生产实训等6个实训车间。
2017-2022年技能大赛共计获奖807项,其中获国家一等奖109项,二等奖132项,三等奖87项,省级特等奖26项,省级一等奖111项,二等奖176项,三等奖159项,市级获奖7项。2017年12月,中国教育电视台来我校专门录制《少年工匠》栏目,展示了我校技能竞赛获奖的优秀学子的精湛技术技能,推广了我校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广泛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提高学校的国际化水平,聘任优质英语外籍教师来校教学。与美国纽约理工大学、韩国大邱大学、泰国博仁大学、泰国格乐大学建立国际教育合作友好关系,定期组织开展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交流、学生交流与留学、图书资料及信息交流、共同开发科研合作、定向培养学校专业发展所需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学校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艺体育活动形式活泼。数学建模协会、工程图学协会、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书画协会、棋艺协会、球类协会、演讲与口才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众多大学生社团组织,是广大大学生充实业余生活,陶冶思想情操,展示青春风采,提高综合素质的第二课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尽情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个性与潜能的提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产教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生命线,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学科建设和强化实践技能培养为质量工程内涵,以党的建设和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全方位覆盖全员参与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为育人保障,使学校教学、科研、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始终跻身于全省同类学校前列。
学校创办28年来,总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8万多名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成为了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岗位的行家里手和中坚力量,并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企业家和技术发明家。广大优秀毕业生在社会这个广阔天地里依靠自身在学校学到的扎实知识和技能,通过继续创新创业不懈奋斗所取得的骄人业绩,是对学校多年来坚持的办学理念和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动印证,也为学校在未来的办学中深刻把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标杆与取向。
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人才培养质量,畅通的毕业生就业渠道,使学校的办学得到了全社会和上级领导部门的广泛赞誉。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被江西省教育厅授予“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安全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民政厅授予“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江西省第二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系列荣誉称号,荣登“回响中国”教育年度总评榜2017年度“品牌实力高校”、2018年度“全国创就业典范高校”、2019年凤凰卫视集团授予“全国创新型优秀高职院校”。2020年新余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脱贫攻坚公益活动优秀组织奖”。2020年回响中国腾讯教育年度盛典授予“2020年度全国创业就业/思政建设典范高校”,参加中华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史专题网络竞赛中表现突出,获得优秀组织奖。《共育民族团结爱心石榴籽----王妈妈爱心工作室》荣获2021年全省高校统战“共识”品牌,2022年被新余市文明办评为新余市第二届文明校园,被江西省教育厅认定为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推进,坚持立德树人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统一,为把学校建设成办学特色鲜明,省内一流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升格为职业本科办学层次院校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