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五所学校合并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前身之一为1976年成立的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最早开办的是1965年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199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试点高职院校”...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15-8259788,0715-825981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学校排名
116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
●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连续四次荣获“全国高等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
●连续两次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东部地区高职院校三大卓越榜单(人才培养50所、服务贡献50所、产教融合50所)
●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
●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
●国家级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教育部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校
●江苏省文明校园
●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
●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
●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
●江苏省技能竞赛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
●全国高分子材料(橡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全国建筑防水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南依风景迤逦九里山,北望碧波荡漾九里湖,山水相连、人文荟萃;校园芳草萋萋,环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
学校创办于1964年,时为“徐州市轻化工职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徐州化工中等技术学校”,1980年更名为“徐州化工学校”,1993年通过中专办学评估,1998年成为省(部)级重点中专校,2000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专校,2002年6月,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10月,入驻九里校区,2011年入选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2014年6月,以“优秀”等级通过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提出创建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2022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双高”中期绩效考核。现有九里校区、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两个校区,占地1300亩,学历教育在校生1.3万人。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了“服务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先行者、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职业教育领头羊、服务淮海经济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排头兵”的发展定位,形成了“12345”发展方略,即坚持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双高计划”建设和职业本科建设两大任务,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着力推动产教融合特色校、创新创业示范校、服务贡献卓越校、国际影响典型校“四校同创”,持续推进实力工院、创新工院、数字工院、绿色工院、幸福工院“五校共建”,努力培养“有德、有技、有能、有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打造国内一流、海内外有影响的工业特色鲜明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
学校设有材料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外事办(合署);继续教育学院;基础课教学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合署);新沂学院建设办公室、本科生院等13个教学单位。
学校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生物化工实训基地、制药技术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即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江苏省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微电网技术实训平台、江苏省重大装备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市级实训平台5个(徐州市现代物流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平台、徐州工程装备智能制造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实训平台、徐州云计算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徐州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平台)。省级研发中心10个(江苏省化工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橡胶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全合成胶非公路型轮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工程涂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凹土功能材料应用工程中心、江苏省绿色橡胶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工程装备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功能弹性体材料制备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建筑智能防水技术与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新能源汽车光储充一体化柔性微电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44个。
学校现开设34个招生专业,包括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橡胶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和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四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其中,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被誉为中国橡胶工业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三分天下有其一;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光伏材料应用)、现代物流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江北和徐州地区唯一的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唯一被徐州市政府批准建设的特需专业。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382人,博士89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全国技术能手4人,江苏省人民政府督学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3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国家行业教学名师10人,六大人才高峰1人,江苏省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工匠2人,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1人,江苏“最美教师”1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9人;有“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国家级教学团队”“世界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国家级教练团队”等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团队6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省级职业教育高分子材料智能制造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持单位;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7项,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5项等多项荣誉;“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比超过85%,还有25名江苏省产业教授领衔的200余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活跃在教学一线。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好。学校是江苏省学分制改革试点单位,积极推行学分制改革,实施分类培养,建设“一特区四通道”育人体系。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与985/211本硕博学生同台竞技连年获奖,2017年,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环境监测专业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摘得两个全国一等奖;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化学实验室技术赛项荣获金牌;在2020年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上荣获金奖、银奖,捧得“优胜杯”。2022年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赛金奖。2023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银奖1项;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中获“恒星级”作品1项。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年可以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等各类奖助学金30%以上。
学校社会服务成果丰富。由“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成员单位近1000家,与徐工集团、复星医药、东方雨虹、吉利汽车等多家国内外龙头、知名企业共建了9个产业学院,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联合赛轮集团、卫星化学、东方雨虹等优质企业牵头成立了3个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江苏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了服务社会的“三百工程”活动,每年授权发明专利86项左右,技术服务到账额3200余万元。每年面向徐工集团等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旋挖钻”五项全能钻机手等80余个工种“三新”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等13000人次以上,形成了“苏橡培训”“化工安全”等品牌,赢得了行业企业和省内外同行的肯定与好评。
学校国际化水平高。与俄罗斯、德国、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老挝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五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引进和输出优质教育资源,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为走出去的“赛轮集团”“中润新能源”“徐工集团”等中资企业开展“中文 理论 技能”培训,合作培养本土化国际技能人才。自2016年以来,来自越南、老挝、刚果、哈萨克斯坦等4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留学生顺利毕业,部分学生进入国内外知名本科院校续读本科。与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交通大学、台湾大仁科技大学、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开展交换生项目为学生提供了境外学习机会。
学校积极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人才培养。学校分别与徐州工程学院、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4 0”本科班、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4 0”本科班。与常州大学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橡胶智能制造技术专业“3 2”本科班;与徐州工程学院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工程造价专业“3 2”本科班;与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开展分段培养项目,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3 2”本科班;与新沂中专等学校联合开展“3 3”项目10项,实现了现代职教体系项目类别全覆盖。
学校拥有一大批优质的实习就业基地,与徐工集团、西门子等100余家单位建立了智能制造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协鑫集团、赛轮集团、复星医药、卫星化学等130余家单位建立了材料化工类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与中国建材、东方雨虹等80余家单位建立了建筑工程类实习就业基地,与京东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现设有20个专业,在校生近2300余人。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抓住上海推进电影产业繁荣与复兴的契机,聚焦现代电影工业,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培养高技能人才。学院拥有电视剧制作甲级许可证,通过多专业综合联训的教学改革(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跨专业深入推进产教一体化协同育人,建立了开放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八年的发展,学院先后荣获国际性奖项2项,国家级奖项60多项。围绕上海全力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亚洲演艺之都、全球动漫游戏原创中心这三项战略,学院正通过一系列的资源整合主动融入文教联动实现上海影视产业创新发展的新需求,引进全球优质电影教育和行业企业资源,打造多样化的影视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助力上海打造“1 3 x”的影视产业发展新格局。
学院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通过进一步协同产教、深化融合,健全德技并修艺科融合育人机制,完善多元共治的质量保障体系,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整合资源,精耕深探,优化校企行合作生态圈,赋能教学改革,提升学院职业教育水平和服务能级;通过立足前期改革成果,换挡提速,纵横拓宽发展格局,依托高本贯通、中高贯通等人才培养模式,丰富人才培养层次,提升学院发展能级,积极为产业一线培养职业性高技能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合肥经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合肥经济学院(原安徽农业大学经济技术学院)系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学院坚持“树德明理,蕴智强能”的办学理念,立足合肥,服务安徽,融入长三角,推进国际化,着力培养适应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24.4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拥有9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7个;现有教职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57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9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教师248人,其中正教授94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教学名师15人。近年来,学校获批省级质量工程210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6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62项;省级优秀青年人才项目37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629篇;取得专利授权29项;出版著作、教材58部。
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法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体系。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科技能竞赛,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共获得省级以上奖项477项,其中国家级6项,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
办学以来,学校以高水平的师资、高质量的教学、规范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荣获 “安徽省优秀独立学院”、“安徽省民生工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合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2019年,学校承办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本科组)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突出贡献奖。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是由山西财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本科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座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省太原市,学院紧邻山西财经大学主校区,基础设施先进,办学条件优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财政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财务管理、行政管理(公务员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学、金融工程、资产评估、商务英语、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20个普通本科专业,涵盖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在校学生5866人。华商学院教学质量连年提高,在武书连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山西省唯一的教学i型学校。我院学生在全国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比赛中获得奖励,在2015年全国erp沙盘模拟大赛中荣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在2018年“华炬杯”第八届山西省大学生模拟法庭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在2019年“链战风云”全国大学生智慧供应链创新创业挑战赛中荣获一等奖。学院独立颁发国家统一的普通本科学历文凭,拥有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达到学士学位授予条件,颁发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学士学位证书。 2019年我院招生总计划为1800人,其中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为930人,“专升本”招生计划800人,“对口升学”招生计划为70人。
2019年我院“专升本”在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法学、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7个专业招生,“专升本”学生单独组班教学,学制2年。我院为“专升本”学生单独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重的教学原则,既为有志于毕业后考研的学生提供足够的理论课程,亦为毕业后直接工作的学生提供充足的专业课程。
2019年我院“对口升学”在会计学、金融学和法学3个专业招生,“对口升学”学生我院实行插班教学,被录取的学生将与参加普通高考被我院录取的学生按专业混合编班,和其他学生享受同样的教学资源。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是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应运而生的一所新颖的财经类高等学校,学院秉承山西财经大学“修德立信,博学求真”的校训,发扬明礼诚信,艰苦创业的晋商精神,为学生的成长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和公平竞争的平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培养具有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财经管理类专门人才。
学生在学院就学期间,可同时享受山西财经大学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文体设施等教学资源,在文明健康的学习氛围中,愉快地度过大学生活,为将来的考研、就业及事业的发展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鼓励全体师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努力将我院建设成为一所紧密结合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独立学院机制优势,健全完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特色鲜明的教学型高等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西安高新科技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备独立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国家统招普通高校。学院位于西安市国家级西咸新区,占地700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60余万册, 期刊1500余种,数字图书50余万种,大型实验实训集群、工程训练中心、图文中心等国际化标准,与著名企业家、工程师、科学家直通的网络云教学辅助及就业系统等最现代科技设施,智慧化产学研一体化校园正引领学院向国际化大学标准迈进。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学院学习德国高新技术职业z6尊龙平台的人才理念,培养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强、具备复合交叉知识结构的工程技术及管理人才。突出精简理论,强化实践,拓展学科新领域知识点的教育教学改革理念,形成了机械电子类、网络软件类、建筑类、财经类、管理类等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新科技专业群。 学院与三星等十余家世界500强企业合作专业设计,通过网络将各企业工程师、企业家、知名学者引入课堂,按照500强企业用人标准,根据市场需求最紧缺的人才即时调整专业设置,实现培养方案调整、名师课堂、虚拟现实、重点企业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学院毕业生与同类院校相比就业竞争力突出。 先进的实验室集群。学院花巨资建设81个实验室组成的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学生实践教学得到保障,动手能力强,在同类院校中优势明显。 师资队伍一流。学院目前已经形成西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导师领衔的百余名教授和博士为核心的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院学习方法创新。学院坚持贯彻以学习方法的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大力引导学生改进方法,通过大学学习,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培养自我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历年来,学院学生屡次在全国数学建模、创新创业大赛、信息技术、专业技能等各项全国及省级大赛中摘取大奖。二十多年来培养出六万多名高素质的毕业生,其中4000多名学生通过专升本考试进一步深造 ;短短几年中,学院已有300余名毕业生顺利考上研究生,李永胜等同学先后考取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等名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近年来学院的毕业生中,从专科到博士都有大量资产上亿的知名企业家,成为了企事业单位的中流砥柱。 完整大学生活理念。学院大力开展舞蹈、艺术、音乐、创业大赛、创新大赛等各项文体社团及实践活动,学生身体素质、艺术品质得到提升,同时组织、管理、口才、思维等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全方位提高。参加cuba、舞蹈大赛、歌咏比赛等全省各项比赛学院每年向学生提供额度为2800元—8000元的奖、助学金,总金额近千万元,获奖励与受资助的学生达数千人。 学院就业竞争力突出。 学院与中国百强企业、世界500强企业海信集团、美的、佳能、神州电脑、华硕股份等数百家签署了校企合作发展战略协议,近年来又与苏州一建、上海建工、三星股份、恒力股份、大陆股份、三一重工、江都建工、海博智能等30余家企业签署就业合作协议,学生实习合作协议、项目承担和开发合作等协议,保障学生就业。 校 训:勤学于恒 博学于融 思学于新 仁学于信 学院地址:西安市西咸新区泾河新城 邮编:713700 学院网址:www.xhtu.com.cn 咨询电话:029-38028999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位于“中国近代第一城”江苏省南通市,其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江苏省南通区、市商业职工学校”,1965年更名为“南通市商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供销学校”,2003年晋升为“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2013年升格为省属高职院校“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校是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多名,教职工600余人;设有数字商务与智能物流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建筑工程与管理学院、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合作社学院、国际教育与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军事与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教学部;开设40多个专业,建有会计与金融、贸易、物流、物联网与软件、建筑工程、电子、艺术创意等实训中心;学校紧贴产业需求,聚焦现代服务业、对接区域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构建了财经商贸、电商物流、信息技术、旅游休闲、土木工程、人文艺术等六大专业集群。
学校拥有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产业教授、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教学团队等人才50多个。学校在物流、会计、报关、关务技能赛项上10多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8万余名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
学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个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政校行企合作共建物联网产业学院、正保数智产业学院、混合所有制世博艺术与传媒学院、海澜直播电商产业学院等。建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的“数字供销 ”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6个专业获评产教融合示范专业。建设完成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获评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培育项目1个。
学校加强对外合作交流,积极探索和拓展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建设,与盐城工学院、南京传媒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职本科“3 2”贯通培养项目。持续推进与爱尔兰香农理工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专升硕”合作项目,与德国wbs教育集团“双元制”工学交替合作项目。获批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在泰国瓦拉亚隆功皇家大学建设“江苏商院经世学堂”,合作培养智慧物流行业国际化技能人才。
学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技能教学研究基地,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
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正汇聚各方力量,聚焦内涵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为全面建设行业标杆、区域领先的高水平特色名校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河源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文明校园、广东省域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广东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试点校、国家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校。
学校位于广东省河源市江东新区,背靠梧桐山,面向东江河,紧依东环路,风光旖旎,交通便利。学校占地面积838.54亩,总建筑面积33.42万平方米(含非学校产权,学校独立使用部分)。校园内教学大楼、老隆师范纪念楼、学生公寓、师生饭堂、图书馆、实训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荟萃湖、贤能广场、萧殷广场、铭德榕、桃李园、双馨园、书香园等人文景点蕴寓丰富的文化内涵。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学校成为莘莘学子求学修身、磨炼技能的理想场所。
学校2001年由原广东老隆师范学校升格成立,2004年整体搬迁至河源市区办学,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成为全省15所中高职对口自主招生的职业院校之一,2011年成为全省三二分段招生试点院校之一,2013年获得第二批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项目立项,2018年通过项目验收,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22年8月,学校获得广东省教育厅立项,成为全省30所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之一,也是粤东西北地区唯一上榜省域“双高计划”项目的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在校生17725人,教职工851人(含在编在岗及聘用人员),其中专任教师680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175人,博士、硕士共375人,双师素质教师540人。
学校下设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老隆师范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等7个教学院部;设有应用电子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旅游管理、服装设计、文秘、学前教育等48个专业;建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旅游管理、学前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工商企业管理、嵌入式技术应用等6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40个校内实习基地,校外实习基地581个;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值1.5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35.30万册。
学校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目标不动摇,坚持教育教学改革不动摇,坚持“规则意识、责任良知”不动摇,积极探索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将学校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突出教学的“行动导向、项目载体、能力本位、做学一体”,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同时,学校强调人文素质教育,积极构建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于一体的“文化育人”体系,突出大学生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同步发展,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优异成绩,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3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0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3个。建有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
学校技能大赛成绩突出。自2008年国家举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我校组队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共获得10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的好成绩,获奖总数排名广东省第四。学校连续两年(2021、2022)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排名全省第二。因技能大赛成绩突出,学校被授予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殊贡献奖”。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校科研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建成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广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河源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河源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1个,河源市技术应用研究院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教师创新团队3个,近六年承担市级以上科研项目800多项,其中省级以上项目260多项;出版著作(教材)200多部,发表论文2000多篇,其中核心刊物以上发表312篇;获授权国家专利305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科研经费总额2800多万元,其中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1200多万元。学校于2013年6月牵头组建了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2021年12月筹备了“河源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政行企校、四方共建”的紧密型校企合作平台,现有成员单位156家。学校与河源市“五县三区”产业园和科技部门实施“战略合作”,建立了科技特派员常态化工作机制,选派30多名校级科技特派员,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服务河源中小微企业200多家。选派20多名省、市农村科技特派员深入河源市30多个乡镇开展人才对接和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学校近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9%以上,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率达到92%。由于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学校招生形势喜人。目前,学校面向全国10省招生,新生报到率连续三年达86%以上。
学校先后与江西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和平县技工学校、河源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等省内外7所院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与台湾14所高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短期交流生项目。
学校先后与美国的康涅狄格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温莎大学、澳大利亚中央昆士兰大学、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合作关系,探索开展“3 1”、“2 2”等的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23年,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历经百年风雨,秉承建校之初的“育心、育脑、育手”的“三育”理念,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创新,学院已发展成为以农业类专业为主体的综合型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了以本部校区和茅山校区相协同,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相呼应的办学格局。学院占地面积6000余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在校生12000多人。现设10个二级学院、42个专业,其中,2个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2个国家重点专业、19个省重点专业,覆盖农林牧渔等12个专业大类,主持建设4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与江苏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等联合开展“4 0”“3 2”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作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高规格组建乡村振兴学院,精心构建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体系,用心打造“亚夫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技术培训、科技指导、成果推广等社会服务,打造了“一棵小草富农民、一粒种子强农业、一片叶子美农村”的“三张名片”。学院高站位塑造“定制村干”品牌,陆续与全省86个县(市、区)合作,培养专业强、能吃苦、能留住、能干好、能管理、能创新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农科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学院高站位开展对口支援,与陕西、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的一些地方政府、高校开展干部培训、师资交流、团学交流、科技开发等领域的对口支援合作,以实际行动彰显农林人的使命担当。
学院坚持扎根农村办高职、坚持红绿融合育人才,践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办学思路,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荣获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学院牵头组建的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成为首批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学院在2019、2020和2021连续三个年度获评全省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办学条件
师资队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66人,其中,高级职称的教师249人,占比37.39%,正高级职称69人。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教学名师6人,国务院津贴专家、江苏省农业产业体系首席专家、江苏省突出贡献专家、江苏省“333 工程”、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等高层次人才140多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3个,省级科技团队6个。
实验实训。建有江苏农博园、江苏茶博园两大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建有作物生产、园林工程、畜牧生产和食用菌生产等5个教学工场和植物工厂化育苗、植物保护、农业物联网应用等6大实训中心,建有国家南方丘陵地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国家南方乡土树种良种繁育基地、江苏省现代园艺工程中心、江苏省茶业科技创新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等24个重点产学研平台。现已成为融教学实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普教育及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学院建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技能大赛比赛基地,承担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园林景观设计、新城疫抗体测定、植物组织培养、艺术插花、小动物手术、农业机械维修、种子质量检测、手工制茶、农产品检测等所有比赛项目。
办学举措
学院始终坚持农林职教的办学方向,确立了以服务“三农”为宗旨,能力培养为核心,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的办学理念和“课堂移村口、师生到田头、成果进农户、论文写大地”的践行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政校行企联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与句容市政府合作共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与太仓市人民政府、省监狱管理局、南京市栖霞区政府、盐城亭湖区政府合作,政府出资助学、招生招工一体进行双主体育人,适岗培养农村经营管理骨干和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省委组织部“定制村干”班落户学院。校企合作组建职教集团,学院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以合作共赢为目标,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江苏红太阳集团、江苏亚振集团、艾贝尔宠物医院等企业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办订单班,校企双主体共同培养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积极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南京林业大学、扬州大学、金陵科技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江苏大学、南京晓庄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办4 0、3 2、3 3等专业9个。
产学研创并举,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校内实训平台,实行项目教学、课题研究、师生承包、工学交替;依托校外共建或共享型平台(如职教集团内企业平台),开展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创业孵化;凭借学院草坪、苗木、茶叶、果蔬、种业等科技产业平台,推进产教结合、学研结合、创新实践、成果转化。围绕农、林、牧、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创业教育板块,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重,致富一方百姓。充分利用科技、人才、信息优势,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以科技研发平台为依托推广的草业、应时果蔬、茶业、彩叶苗木、种业等五大产业,现已被省政府确定为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以产业拉动、科技推动、企业带动、培训驱动的方式,积极投身农业科技推广主战场,努力服务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分别与云南普洱、新疆伊犁、西藏拉萨签订结对帮扶战略协议,开展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带动西部地区农牧产业及职业教育发展。
坚持面向国际,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学院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办学道路,主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对外合作模式,在职业教育和文化国际交流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学院已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余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有中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法农业培训和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农业对外合作科技支撑与人才培训基地等合作项目和平台3个,每年派出近50名教师出国(境)访问和研修,派出近60名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目前,有来自肯尼亚、加纳、尼日利亚、刚果(金)、老挝等国家近200名全日制留学生在校学习农业技术类相关专业。2016年学院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2018年荣获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018年11月,与老挝中老友谊学校共建我院老挝分校正式揭牌,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留学生教育培养合作协议,为学历留学生打通升学途径,在我院挂牌成立“南京林业大学外国留学生实习基地”。3门课程获批为“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省级精品课程”。
办学成果
学院“农科专业工学结合培养高职人才机制与模式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建园林工作室育高职园林技术精英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获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作为第2完成单位参与的“茶园生产机械化作业技术集成应用”和第3完成单位参与的“设施草莓新品种及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两项成果荣获2016—2018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
人才培养水平显著提升。学院先后建成了7个国家重点专业,7个省品牌特色专业,18个省重点专业,主持建设2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成了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打造了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教学团队,培养了1名国家级和5名省级教学名师。“十三五”期间,学院立项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2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授权发明专利189件,颁布标准9项,选育新品种4个;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等奖项29项。
我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2005年以来学院连续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年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5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08年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遴选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2017年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据历年就业蓝皮书,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就业竞争力等指标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均名列前茅。近3年,企业满意度均在91%以上。
服务三农效益显著。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年培训培养农民、农技人员2万余人次,为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培训农技人员2000多人次。
学院依托专业和产业优势,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推广农作物良种500万亩,建有草坪草示范基地16万多亩,推广彩叶苗木20万多亩,辐射20多个省(市),带动6万户农民致富。自2009年以来,学院实施省委省政府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句容、泗洪、溧阳和沭阳四县分别实施“5111”工程,即发展5大产业,推广10项实用技术、建设10个特色示范村、培训1万农民,创造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业绩。连续荣获“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
示范辐射成效明显。学院现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研究基地组长单位,全国农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全国农业技能大赛基地。先后举办了29期近2000人次全国师资培训班;承办了“中法农民教育”“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国草业产业发展”“全国茶业科技创新”等高层论坛。连续承办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7届。
学院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是2002年经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原发展计划委员会批准成立,经国家教育部确认,由赣南师范大学创办的全日制本科院校。办学20年来,秉承赣南师范大学“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坚持“弘扬苏区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先后获评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域副中心城市、享有“江南宋城”“客家摇篮”“红色故都”等美誉的赣州市中心城区,校园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教学设施完备。设有8个教学系(部),开设25个本科专业,涵盖法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3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000余人。
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300余人,4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9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优良的师资队伍。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涌现了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江西省高校“金牌教师”、江西省首批“新时代学生心中的好老师”“全省优秀党员”等一批先进典型。
经过20年的办学,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2022年江西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院16个专业参与评价,所有专业排名均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含已转设)前三,其中7个专业位列第一、6个专业位列第二;在全省所有本科院校中,学院有2个专业位列前30%,4个专业位列前50%。
学院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稳定提升。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屡获佳绩,有1000余人次获奖,其中50余人次获全国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高校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等国家级竞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和层次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院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2022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排行榜”(位列第8位)、“全国396所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毕业生质量排行榜”第32位。
当前,全院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和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1991年,时任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教育处副处长曹勇安创办了民办黑龙江东亚大学。1993年黑龙江东亚大学合并工厂职工大学后,于1993年12月25日与工厂签订了分离合同,走上了一条“自主办学,自担费用、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民办教育发展之路,开启了全国“公转民”办学体制改革的先河。2001年3月,学校成为黑龙江首批高职院校之一, 校名为齐齐哈尔职业学院。2011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成为齐齐哈尔市第一所市属本科大学。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影响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两个案例(“混合所有制办学”和“院校委托管理”,后者被写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探索出了“政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教学做合一”办学模式,凸显了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工学学科为主,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学科适度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系全国唯一具有行政级别、事业单位编制的民办高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8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3万余平方米;校内建有本科实验场所121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65.43万元;馆藏纸质图书94.49万册,电子图书42.4万册;室内、外运动场地总面积7万余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厚。
学校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专业布局,设有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健康与护理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学生发展中心、继续教育部共9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25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400余人。
“艰苦创校 课程立校 文化治校 精神兴校 信仰传校”,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确立了“党建领引 三全育人,党政合力 齐抓落地”的工作方针,实施全员“生涯导师制”,创新实践“三全育人”理念,设立教育质量奖。2015年10月,学校作为“基层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入选首个“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是唯一参展的地方高校。
学校坚持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强化课程建设,坚持成果导向,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配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车辆工程2个专业被确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道德与法治》《管理沟通》《土木工程材料》《成本与管理会计i》等4门课程被评为黑龙江省一流课程,获批3个省级教学成果奖,建设建筑产业学院等6个校级产业学院,其中机床产业学院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
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学校依托产业学院,以服务岗位需求和提高职业能力为导向,探索建立“护理类”“装备制造类”和“建筑类”校外课堂,拓展育人时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需求导向的课程观,开发了“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范式,为时下高校急难愁盼课程建设问题提供z6尊龙平台的解决方案。该课改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至今,“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已举办40余期,吸引全国200多所院校4000余名教师参与。与深圳公司研发课程开发智慧系统(课程通),研制了企业标准《课程开发指南》,《“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与实践》课程被列入兰州大学、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学研究生培养课程。
创校校长曹勇安教授以“潜心办学,深耕课程,根植本土,面向未来,首创‘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模式”被评为“2022年度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应用型课程开发创新工作室”荣获“黑龙江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称号。
2015年1月,学校发起成立全国性的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2016年4月,联盟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共同成立课程建设研究院(现更名为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通过组织产教融合课改实验、师说课改、应用型课程建设大课堂等活动,为推进全国应用型高校课程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共十余所国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选派骨干教师赴美国访学,聘请国外教授为学校学生授课。学校多次应邀出席国际会议交流课改经验,已组织5批“应用型课程海外交流考察团”,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有关高校考察交流。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校训精神,努力培养志存高远、人格健全,基础扎实、特长明显,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应用性、职业型的创业者,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以“大国工匠”——“华龙一号”主机手王刚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名列全省高校前茅。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