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0年,位于海南省省会海口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是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公办高职院校,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2003年通过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立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98-31930666,0898-31930777,0898-3193088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排名
58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国防科工办、四川航天管理局三方共建的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以航天科技和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的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龙泉驿,并在古蜀文化名城广汉市建设新校区,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 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传承航天优秀文化,现已列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高技能人才培训中心,被中华总工会授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 学院建立了全国首家“钱学森英才培育基地”,专门为航天军工培养工匠人才,“英才基地”下设:基地运行保障中心、航天技术技能培训中心、航天技术技能研究发展中心、航天特殊工种技艺传承中心。 学院走开放式办学之路,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理工学院、澳大利亚西南悉尼tafe学院、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俄罗斯新西伯利亚科技大学、台湾树德科技大学、英国格洛斯特郡学院等进行长期合作,互派教授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与澳大利亚博士山学院合作举办全日制统招物流管理、数控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与意大利库内奥美术学院合作举办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西昌学院开展了跨校“专升本”,与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了专-本套读项目。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院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英特尔(产品)成都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开办了“大飞机班”、“沃尔沃班”、“英特尔班”,实行订单培养,建立了广泛的用人网络和畅通的就业渠道。 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上级领导和社会的充分认可。四川省教育厅、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等领导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为学院题词:“弘扬航天精神 培养优秀人才”。航天英雄杨利伟为学院题词:“发扬载人航天精神,培育航天优秀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前身为1982年建校的北京市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1993年、2000年原北京市法律业余大学、北京市司法学校先后并入。2003年8月,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与第三人民警察学校合并组建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现为北京市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和政法事业发展需要,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特色鲜明、质量领先、声誉良好的高水平政法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校园环境宜人、设施完善,办学条件一流。学院现有大兴、杨闸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35.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杨闸校区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有市委政法委党校和首都政法综治网。大兴校区位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交通圈北翼、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大兴工业园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内,与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相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有五系一部。学院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0多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图书馆藏有纸质图书50余万册。学院拥有良好的学习、培训、实训、生活等基础条件,设施先进,交通便利。 学院坚持以人为本、以师为先,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近400人,其中北京市专业带头人3人,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教学名师4人,职教名师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青年英才5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4人,北京市师德先锋5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7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超过40%;具有硕士博士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0%,绝大多数教师是北大、人大、北师大、政法大等名校毕业;具有留学背景或海外培训经历的教师超过60%;“双师型”教师占比为70%。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成果丰硕。学院设有社会法律工作系、安全防范系、应用法律系、经贸法律系、信息技术系、基础部等5系1部21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4100余人。目前有中央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专业3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1个,中央重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3个,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1项。建校以来,学院为政法系统培训干部10000余名,为政法行业和社会输送了30000多名合格毕业生。学院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人才培养特色,近年来,学生在校外职业技能、文体等竞赛中累计获得373个奖项,其中获得国际及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奖6项、省部级及全国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奖近200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9%左右,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院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服务成效显著。学院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打造了以市委政法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首都政法综治网信息平台、应用法律研究、行业企业职业培训、法律与社会服务等五种模式并举的社会服务新格局,打造了一批特色品牌服务项目。2008-2017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累计达4万余人次。公开发表教科研成果超过2200余项,其中著作和教材200余部,论文2000余篇,并有100余篇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承担院内外课题200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0余项。尤其一些应用法律研究课题受到中央政法委、立法及司法部门的重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和转化。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30余项,举办新疆高校毕业生培训班和退役士兵高职班。参加了奥运会、全国两会、平安国庆、中网公开赛、世界石油大会等重大活动服务工作。组织开展“送法下乡”、社区矫正、法律援助等活动。首都政法综治网获“互联网政务传播奖”、“中国最具影响力政务网站”殊荣,夺得中国长安网信息报送工作报送和采用“双第一”,为法治北京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智力和信息服务。 学院坚持创新发展、内涵建设,特色不断彰显。举办高职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学院坚持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内涵、质量、特色建设,先后完成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市级示范校和国家骨干校申报、示范校建设及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试点等重点任务,并以优秀等级通过市级示范性建设验收,学院发展连上三个台阶,综合办学实力大幅度提升,办学优势特色不断彰显。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立足北京,服务政法,服务社会,服务基层”办学宗旨,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强技”人才培养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高素质的法律辅助人才、基层法律服务人才、中高层次安保人才为目标,创新教育理念,深化开放合作,优化办学结构,强化内涵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提升办学质量,努力成为我国政法高职院校的排头兵。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将在北京市委、市委政法委和院党委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教育思想、政法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政为本、以法为基、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大力弘扬政法优良传统,以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坚定不移地朝着高水平、有特色政法职业学院战略目标阔步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省属公办高职院校,由原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与原广东青年职业学院整合而成。现有花都、白云两个校区,花都校区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迎宾大道西28号,白云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高职园区。校园总面积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校园环境清新优美,教学条件完善,教学管理规范,生活设施齐全,是青年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选择。 新学校传承原两校优良传统,实现强强联合,办学条件、专业建设、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学校现设有公共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9个教学部门。2023年招生专业28个,包括凸显“党务”和“青年”特色的党务工作、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及新开设的跨境电子商务专业。学校办学特色鲜明,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过硬、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有专兼任教师400余人,其中“南粤优秀教师”7名,省级高水平技能型教师6名,高级职称教师75名,“双师型”教师114名,“三金运动员”1人。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优越,与华为、百度、阿里巴巴、碧桂园、广东新华出版集团等70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拥有校内实训室105间,校外实践基地70多个,为学生提升职业技能提供良好条件。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学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办学成绩突出,品牌效应凸显。学校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模式及支持政策研究”课题重点实验校、全国高职院校首批“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委托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专业简介”编制院校、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2016版研发单位。学校是教育部与德国联邦教育科研部合作建设的中德职业教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理事单位、全省高职院校首家“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首批“广东省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 展望新时代,学校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布局构建六大高水平专业群。党务管理和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两个专业群建成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专业群;行政管理和会展策划与管理两个专业群建成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两个专业群建成理念先进、省内知名的专业群。为把学校建设成一所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鲜明特色的省内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工商职业学院是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占地近1000亩,现有在校生1.5万余人,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动手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7%及以上。作为贵州70余所高校中唯一入选“全国就业创业典型案例百强院校”,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共获此项殊荣,被教育部部长怀进鹏点名表扬。 以党建力量引领发展 以榜样之力编织未来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穿到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脱贫攻坚工作、文明校园建设、招生就业工作,在办学规模、办学活力、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学校影响力等方面有了大幅提升。 对标战略性新兴产业 差异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坚持“立足贵州、面向西南、辐射全国”的发展理念,围绕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跟贵州省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国家和省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专业,深化obe教学改革设置六个二级分院和25个专业方向,以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工”“商”和“大健康”三大专业群协同发展的专业体系,至今已累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5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专业一名企”订单培养 引领高质量就业 学校人才培养践行“一专业一名企”校企合作策略夯实产教融合,提供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虚拟仿真、云计算等方向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通过校内外协同“双元”模式,以大数据、跨境电商、医疗康养等新兴产业的用人需求为教学方向,与华为、京东、阿里等两百余家头部企业、三甲医院及地方单位开展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携手设立293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就业基地,合作企业超1200家,为学生融入社会和岗位提供了配置先进、设施完善的实训平台,就读名企订单班,毕业可与对口企业无缝衔接,完成高质量就业。 行业专家和职教名师汇聚 优势专业支撑高质量发展 学校持续引进和培养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以“三教”改革为依托,提升教学水平,围绕教师、教材、教法实施创新,积极开发活页式教材。现有专兼职教师千余名,其中正、副高级职称210余名、拥有产业背景和项目背景的“双师”型教师320余人。在教育教学方面获得省级职教名师、省级专业教学团队、省级大师工作室、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省级精品开放课程、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成果,护理专业获批贵州省“高职第一批兴黔富民行动计划项目”省级护理骨干专业群立项;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获批“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立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市场营销实务》获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施工技术》《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获批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立项;人文体育学院获批省级大师工作室,众创空间被授牌为“大学生科创孵化服务机构”,建设了一批专业水平高、职业素养强的师资队伍。 百余项顶级学科赛事国奖 以赛促教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近年,学校在国家级、省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均取得优异成绩,荣获国家级奖项104个、省级奖项327个,在教育部认可的56项顶级综合性学科赛事中获得大量国家级奖项,例如在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贵州唯一大满贯特等奖、最佳创新奖等5项大奖,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达97%及以上,每年高质量就业人数逾千人,现学校就业应届毕业生年薪在西南地区排名前列,名企订单班的应届毕业生年薪最高达15万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域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荣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约3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完善,建有条件良好、设施先进的各类实验实训室、功能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12000余万,图书资料约49万册(数据库)。目前,各类在校生近18000人,其中全日制高职高专学生8000余人,各类非全日制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00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04人,其中专任教师37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32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66人,在读博士26人),高级职称人员134人。 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结合珠海产业结构正筹建新能源学院、交通工程学院。2023年全日制高职招生专业28个,目前学校专业直接对接珠海高端产业,工科专业比例超过50%。 学校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主持国家教学资源库2项、央财重点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3个。学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有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1个、合作企业13个。学校数控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船舶动力工程技术专业群、跨境电子商务专业群等4个专业群获批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立项。 2021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暨优秀课程观摩活动一等奖1项,2018年至今,教师获广东省教学能力比赛、广东省高校(高职)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11项,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国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近两年学校团队在广东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和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6项。学校 “职业发展力训练(示范)基地”获教育部首批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学校3个党支部获立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个二级学院党总支获立项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4个党支部获立项广东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主动适应珠海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爱生崇教,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服务珠海”的办学理念,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港控股集团、华发集团、长隆集团等近200家企业开展了不同形式的校企合作。学校与珠海格力电器合作共建了“格力明珠产业学院”,依托该项目,格力电器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学校与珠海港控股集团合作共建“珠海港现代港航与船舶产业学院”,合作案例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学校与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政府共建“金湾智造产业学院”,与珠海横琴跨境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跨境说粤澳(横琴)跨境商贸产业学院”,与珠海泰坦新动力电子有限公司共建“泰坦新动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学院”。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广东省首批与德国ahk合作的“中德合作学校”,现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所高水平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有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与法国克莱蒙高等商学院、英国朴茨茅斯大学、菲律宾圣保罗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台湾修平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师生互访、学术科研交流、技术技能培训等项目。学校是“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国际联盟”成员,也是广东省“一带一路”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成立有5个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认可的“未来技术技能与人文交流人才国际训练基地”。学校汉语水平考试考点(hsk)持续为母语非汉语者提供考试服务,至今开设考试百余场,服务外国籍考生1500余人次。 珠海开放大学是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直属机构,加挂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珠海社区大学牌子。建校以来获得了“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全国最具影响力基层电大”等多项荣誉。现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万余人;每年通过线上、线下面向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30000多人次,统筹全市社区教育工作,每年开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培训上万人次。 学校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加强与澳门职业教育合作,精准分析澳门居民特定群体的学习需求,开展各类各层次成人学历教育项目,现有约1200名澳门生在读。与澳门中联办、澳门电子商务协会、澳门物流货运联合商会、澳门明爱等机构合作,持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是2005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财经商贸类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与广东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理工类高职专科)同属广东南博教育集团。 学校坐落于广州第二大学城——白云区钟落潭镇健康城高校园区,其前身是于1998年创办的广州工商管理专修学院。学校规划占地面积900亩,现已建成校园面积387.72亩、校舍面积32.18万平方米。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420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10余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7.3万种。 学校现有专业41个,其中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重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6个,形成了以财经商贸大类为主,电子信息、教育与体育、文化艺术、医药卫生、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新闻传播等专业大类协调发展并具有新商科特点的专业结构。学校共设有经济管理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卫生健康学院、信息学院、设计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教职工近900人,其中专任教师675人,10余名教师被授予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三年来,40余位教师在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其中教师教学能力大赛1支省赛获奖团队入围国赛遴选。 学校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基于“产教深度融合”理念、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实施“教中学、学中做、做中练”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打造“三优三强四好”人才培养特色。近三年来,学生500多人次在国家、省、市等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共获得51个奖项;广东省“挑战杯”获得8个奖项、攀登计划获得15个奖项、团日竞赛“百优”获得8个奖项。 学校为全校师生新建了舒适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教室、图书馆、饭堂等场所均配备空调,宿舍配备热水,提供网络接入。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匹克球场、网球场等文体活动场所一应俱全。全面推进“三全育人 五育并举”十大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依托集团雄厚办学实力和优势办学资源,学校以“创百年学府、育产业精英”的愿景和使命,秉承“厚德、自强、勤思、敏行”的校训,持续改善软硬件设施,扎实推进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将继续努力建设成新商科类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吉林艺术学院
学校介绍 吉林艺术学院是东北地区唯一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学院前身萌发于1946年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1958年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更名为吉林艺术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成为吉林省首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的院校,2020年成为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 学院地处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四个校区,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长春电影学院和附属中等专业学校13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904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75人,本科生7771人。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 学院秉承传统,弘扬优势,遵循艺术高等教育规律,积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确立了“项目带动教学、科研深化教学、展演促进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理念,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型艺术人才。目前拥有39个本科专业,音乐学、广播电视编导、绘画、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音乐表演、表演、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动画、舞蹈表演、戏剧影视导演、雕塑、服装与服饰设计、工艺美术15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播音与主持艺术、中国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美术学、摄影5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专业点;有视觉形象设计、风景写生、室内乐(民乐—古筝)、艺用人体解剖虚拟仿真实验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金课”(其中1个a类,4个c类)、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2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课程、2门省级校企合作开发立项建设课程、1门省级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5项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获奖、113项省高教学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获奖,1个省级高等教育研究基地。有6个国家级科研创作平台,含冬奥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教育部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中国视协纪录片研究中心和动态影像视觉艺术创研基地;17个省级科研平台,含1个省级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特色新型高校智库、1个吉剧教育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吉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培训基地、1个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建研究中心。学院艺术类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学科、省级以上科研创作平台数均位居国内地方艺术院校前列。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824人,其中专任教师554人,副高级以上职称226人,含二级教授12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长白山人才工程“人文社科领军人才”1人,白山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1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4人、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10人。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创新团队4个。 面向国家尤其是地方文化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创作,师生承担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60项,其中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数居全国地方艺术院校前列;设计制作2022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得到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的高度评价和主管部门的表彰;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项,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2项、理论评论奖1项;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评论奖;全国美展金、银奖各1项和铜奖3项,中国美术奖铜奖1项;6次获中国戏剧奖校园优秀剧目奖、小戏小品奖;连续3年获得中国纪录片“十佳”;3次获中国动漫“金猴奖”;还在idea国际工业设计大赛,曹禺和田汉戏剧奖评选,“桃李杯”“荷花杯”舞蹈大赛,“中国好声音”,乌镇国际戏剧节,中国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等获得一系列大奖,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长白山文艺奖、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吉林文艺奖、省新闻出版奖等省级以上政府奖励100余项。 如今学校的人才培养已是桃李满枝。他们中有的已成为优秀的文化艺术管理者,如国家文联副主席、文化部原副部长董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赵铁春、原副院长杨静茂,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唐永葆,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刘绍勇等;也有杰出校友在其所从事的艺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中央歌剧院院长刘云志,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赵聪,著名作曲家唐建平、王丹红,中国舞协副主席、舞蹈家王晓燕,著名画家王晓明、贾涤非,著名作家、吉林省作协主席金仁顺,著名影视演员侯天来、张凯丽、许文广、赵明明、闫学晶、丁海峰、王韦智、杨童舒、张晓龙、国歌,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铭鑫,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灯光设计袁京男等,好声音冠军梁博,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人世间》中,导演李路等多位主要演职人员均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 学院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和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组织牵头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周年、六十周年、七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负责“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等的视觉形象设计,承办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雕塑展、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全国艺术纤维展等;参与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动漫博览会等重大展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1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建有两个国家级中外人文交流平台:中俄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在中外人文交流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目前学院已与英国约克大学、诺森比亚大学、胡弗汉顿大学、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开展了2 2、3 1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澳门城市大学开展了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还同台湾艺术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开展学生交流。邀请了众多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我院演出、工作,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院注重繁荣社会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院在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动艺术走进社会、走进大众、走进生活。近年来,学院以师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结合“高雅文化进社区”和“百校美育工程”两项品牌实践活动,每年不间断地举办音乐会、设计作品展、绘画展、话剧小品、舞蹈专场等活动千余场,免费接待社会群众10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七十余年的栉风沐雨,七十余年的辉煌征程,今天的吉林艺术学院正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发扬“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朝着“面向世界、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充满生机活力的高水平艺术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成立于1984年的原贵州航天职工大学和成立于1976年的原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学校,于2000年5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内第一批公办高职高专院校,原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2014年7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加挂贵州航天技师学院校牌。2018年8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贵州省人民政府签订将学院移交地方政府管理协议,2019年、2020年相继经中央编办、财政部、省政府批准,学院于2021年1月划转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经过20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集高职、中职全日制学历教育,技师培养、成人教育、社会培训在内的继续教育,以及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鉴定等为一体的一所高职院校。 学院占地1480余亩,建筑面积32余万平方米,分三个校区办学,即新蒲大学城校区、延安路校区、虾子校区。固定资产1.28亿,各类教学科研设备8000余台套。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中技(中职)学生2000余人;在职教职工47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2%。校外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受聘担任学院兼职教师。学院拥有省级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大师工作室4个、省级职教名师3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有贵州省专家库成员43人,省市级优秀教师45人,市管专家2人。 学院依托航天优势资源,秉承航天优秀文化,办学定位以工科为主,突出机械、电子类重点专业,发展计算机、管理、艺术类优势专业,形成了门类齐全、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建筑工程管理系、经济管理系、基础科学系等11个教学和研究机构。开设了36个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应用电子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为贵州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专业,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和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骨干专业,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专业获批省级“兴黔富民”行动计划特色骨干专业。 学院是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建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蒲新区公共实训基地,涵盖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大数据技术、交通等领域;建设有贵州航天高级技工培训中心、贵州航天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国务院扶贫办“雨露计划”示范基地、贵州省机电技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贵州省机电一体化开放实训基地、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培训基地;建筑工程虚实结合一体化教学实训基地等。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国防系统“五好”基层党组织、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教育系统优秀基层党组织、贵州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最佳组织奖、贵州省2021年度“黔征之星”先进单位、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致力于培养“政治合格、熟悉管理、专业扎实、技能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技之长。学院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十研究院、贵航集团,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高职类毕业生就业率连续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中职毕业就业率超过98%,累计培养各学历层次、工经管类专业和技术工人50000余毕业生,为我国的国防事业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总校区、雁儿湾校区、桃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设11个院系、3个教学部。在校生一万二千余人,教职工749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269人,教师中博士、硕士研究生376人。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以学院为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以学院和甘肃省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联合牵头单位,组建了“甘肃省文化产业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内涵发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现设有14个党总支,1个直属党支部,47个党支部。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兰州、甘肃产业结构需求,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是甘肃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a档建设单位,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数控技术、学前教育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技术、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7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3个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有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团队、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团队、学前教育教学团队等11个省级教学团队。建成“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综合物流实训、课件制作等18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获得“依托校企校研合作平台构建光伏特色专业模式”等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院共有物流管理、传感网应用开发等24个“1 x证书”试点项目。学院还成立省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 学院与德国bosch(博世)、麦特奔腾、费斯托(中国)、巴斯夫、奔驰、陆科斯德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开展汽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和培训。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成为甘肃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的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专业。兰州市网络安全学院落户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甘肃九霄鲲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甘肃省首个鲲鹏产业学院落户学院。与安德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开始跨境电商大学生(双创)产业园的战略合作。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职教一个、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办学宗旨,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实施就业“一把手”工程,倡导学生“体面就业”,与中核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航工业集团、北京21世纪教育集团、广西柳工集团、新疆中泰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方太集团、浙江石化、联邦制药、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等百余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现代学徒制班、订单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位列全省前列。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现有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制药、动漫设计、物流技术、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100余个校内实训中心,5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和全省及行业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数百项。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0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500余次。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2个国家集训基地落户学院。 学院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根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师资、专业、教学条件等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社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学院教师多次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为中国航天510所、中国航空兰飞总厂、兰州瑞德机电公司、兰州申誉精密仪器公司加工高精度零配件。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客沙龙和省级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有全国行(教)指委委员会委员4人,省教材委员会委员1人,省职业教育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业技术教育分会常务理事1人、理事1人。 学院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建设有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省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省级技术技能传承创新工作室等16个省级工作室。学院有省级教学名师3人,教师有70多人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园丁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金城文化名家、兰州市“首席专家”“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近三年,学院承担省级科研项目5项,承担地厅级科研项目129项,开展院级科研项目研究94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 35 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910 篇,创新创业获奖480人次。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中,把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构建兰职特色德育体系。打造《兰职讲堂》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校园文化“双百工程”、连续开展“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孝道文化教育”等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月、志愿服务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力打造文明校园。 学院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学院课程思政活教材,与兰州战役纪念馆合作,设立“兰州战役教学研究基地”“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基地”,与八路军驻兰州办事处纪念馆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立“实践教学基地”。新建了“思政育人实践基地”,学院132门“课程思政”微课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省级“课程思政”微课,获奖门数居全省前茅。学院获评2021年甘肃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获评甘肃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3个,获评甘肃省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 学院是“兰州市数据信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兰职”实现了人、财、物、事的高效快捷管理。 学院设有高等教育研究所,办有《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创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为rccse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所刊学术论文被中国维普、万方、中国期刊网等收录。 学院是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首届甘肃省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坐落于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浙江省诸暨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前身为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是2000年由浙江林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前身)创办,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与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与浙江省诸暨市教育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2013年9月整体从浙江省临安市迁址到诸暨市办学。 诸暨市位于浙江省中北部,北邻杭州,东接绍兴,南连义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明显,沪昆高铁,杭金衢、诸永和绍诸高速贯穿全境,钱塘江支流浦阳江流通全域。诸暨是一座历史久远、底蕴深厚的人文之城,是一座环境优美、青山绿水的旅游之城,是一座民殷商富、开放创新的经济之城,是一座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和谐之城,是“枫桥经验”发源地、是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县市、浙江省首批教育强市。素有“耕读传家”之风,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非常适合办大学。 学院位于浙江省诸暨市城北教育园区,占地面积542.5亩。校园大气厚重、传承文脉、平中现奇、彰显特色。校舍建筑总面积32.6万平方米,总投资15.6亿元;其中,暨阳体育中心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集篮球馆、游泳馆、网球馆为一体,能承担国际性体育赛事;图书馆总建设面积2.8万平方米,能馆藏150万册图书资料,现有纸质藏书101万余册;教室安装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可同时容纳16000名学生上课;实验教学大楼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849.43万元,建有完善的基础实验教学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训平台,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设备设施先进。 学院按照教育部“依托母体、相对独立、规范管理”的办学原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党政办、宣传部(合署),组织部、统战部、机关党总支(合署),纪检室、审计室(合署),人力资源部、教工部、人才工作办公室(合署),教务部,科研管理部、学科办(合署),社会合作部、国际合作与交流部(港澳台办公室)(合署),计划财务部,学工部·团委、人武部(合署),公共保障部等10个职能部门和群团组织,工程技术学院、园林学院、晨晓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生物环境学院、体育军训部7个教学单位及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4个教学辅助单位。设有3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理、工、农、管、艺等八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975人,研究生39人,成教学生441人。学院有省级重点专业1个(工商管理)、省级新兴特色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药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十三五”特色专业2个(园林、会计学),省一流专业5个(园林、会计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 学院按照“求真敬业、经世致用”的办学理念,实施“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个性化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实现了学生自主选课程、选进程、选教师的教学管理模式,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开设创业实验班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特色班,突出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努力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业人才。 学院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拥有一支德才兼备、专业素养高、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750人,专任教师55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71人,占比31.09%,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专任教师比例达到93.64%,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达到40.91%。学院拥有共享院士2名,国家级各类人才3人,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浙江省领军人才培养计划5人,浙江省优秀辅导员3人,浙江省万名好党员1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浙江省教育系统“事业家庭兼顾型”先进个人1人,浙教工匠1人,绍兴市最美教师1人,绍兴市拔尖人才1人,绍兴市“330海外英才计划”1人,绍兴市“名士之乡”英才计划4人,绍兴市“名士之乡”特支计划教育拔尖人才1人,暨阳“533英才计划”4人,学院领军人才2人、暨阳学者4人。 学院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强校之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29项国家级奖项(国家级一等奖7项,国家级二等奖10项,国家级三等奖12项)、316项省部级奖项;发表科研论文184篇,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18项。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23篇,其中sci一区top论文22篇,二区论文47篇,一级期刊9篇,核心期刊31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授权专利149项。 学院着眼长远,坚持内涵为重、服务地方的发展使命,制定全方位、高层次的战略规划,深化与地方战略合作,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了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校地互动合作联盟,构建了强校融诸的发展理念。学院每年与诸暨市联合发布年度校地合作项目清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深化“二级学院 乡镇(街道)”(1 n)校地合作模式,互动融合,实现共同发展。针对地方产业转型发展需求,先后成立中国大唐袜艺学院、中国珍珠学院、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三大产业学院,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校政行企合作新路径。学院建有5900平方米的产学研中心,拥有绍兴市专家工作站、诸暨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绍兴市植物景观与生态康养重点实验室、绍兴市植物纤维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绍兴市珍珠深加工重点实验室、创新发展研究院、陶朱商学院、智能制造先进技术研究中心、晨晓色彩研究院、数字枫桥与治理创新研究中心、双碳研究院、新型合金材料研究中心、阿里巴巴数字贸易学院、纺织竹原纤维研究所等10余个产学研机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主动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积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与美国、白俄罗斯、澳大利亚、乌克兰、马来西亚等14个国家的23所海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在校学生提供短期研学、学分互认、交流生(访问生、交换生)、硕士研究生、国家公派留学等多种形式的国(境)外交流学习机会,并制定学院学生出国(境)学习交流专项资助办法。 学院全力推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实施社区化管理,注重学风建设,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搭建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有国家奖学金、暨阳英才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素质奖励等各类奖学金,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向上。 目前,学院正处于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学院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应用型示范院校建设,紧盯国家乡村振兴、高等教育强省等重大战略部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抓一流学科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等关键,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汇聚全球诸暨乡贤力量,沿着“特色立院、创业兴院、创新强院、服务名院”的发展道路不断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