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创建于1996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院校。2018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十五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之一,2022年6月,经广东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
学校位于粤...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58-617901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100 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是由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是全国首批15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学校坐落于山东省会济南市,拥有主校区(章丘)、北校区(商河)两个校区,在校生2.3万余人,校舍建筑面积近74万平方米,下设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学院、商学院、数字财金学院、现代艺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教学部。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新工科、融合性、职业型”办学定位,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路径,走出了一条“凸显工科特色、注重内涵建设”的职业技术大学发展之路。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百强职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5a社会组织”等称号。校长吴梦军教授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山东省政协系统首届“最美政协人”等称号。根据中国大学排行榜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cnur)发布的2023年abc中国职业本科大学排名,学校位列全国第13名,其中在全国民办职业本科大学中位列第3名。
专业建设: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学校围绕制造强国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等重大战略,聚焦山东“十强”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主动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智能建造、新能源等支柱产业,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先后开设了26个本科专业、49个专科专业,打造了新基建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技术、新型建筑工业化等4大新工科专业群和数字财商服务新商科专业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2.65亿余元。现已建成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企校共建工科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先后获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共享课、思政示范课程等30余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省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2022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8个,其中重点项目6项;2023年,立项省级教改项目6个,其中重点项目5项,重点项目数量连续两年居全省职业院校首位。
师资队伍:坚持一流导向 构建发展第一资源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了一支“结构合理、梯度科学、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达13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82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573人,具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或近五年累计不低于6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经历的双师型教师756人。多渠道多形式聘请高层次人才,先后培育及引进博士100余人。本科专业全部由省级教学名师担任专业带头人。先后建成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省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7支、省级教学团队5支,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30余人获省级教学名师、省级青年技能名师、首席技师等称号,成为人才队伍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产教融合:聚焦人才培养 打造技能服务高地
学校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生态平台,对标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标准,努力扩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性和互融度,与行业知名企业和头部企业开展合作,撬动企业投入资金7000余万元,先后共建了鼎利通讯学院、华为ict学院、甲骨文云学院、歌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开创智能金融学院、山东高速路桥产业学院、京东数字商务学院等产业学院,与中国重汽、海尔、海信等300余家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共同开发课程40余门、共同开发教材30余本、联合授课50余门,企业先后派遣400余名高级工程师来校兼职上课,课时数达上万学时,校企合作实现了由浅层次的“实习就业”到深度合作、协同育人转变。两个项目入选省教育厅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名单;2023年,学校牵头成立了济南市数字电商与现代服务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市域产教联合体,赋能区域产业创新发展。
科学研究:厚植科研底色 激发科创卓越动能
学校加强科研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现已建成10余个省级平台或技术研发中心。依托4大新工科专业群,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建成新型建筑工业化、新能源汽车制造与服务、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时空物联云应用”等4个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为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80余项,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启动实施“大学生科研攻关专项计划”,划拨200万专项经费,设立100个学生科研项目,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五年来先后获国家、省市教学与科研立项30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在内的授权专利180余项、软件著作权100余项;横向科研到账经费近3年年均1000万元以上。根据《高职发展智库》公布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统计排名情况,2023年全国共有38所高职院校获59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学校与其他高校并列全国第六名。
招生就业:深化能力本位 助力学子梦想起航
推行招生、培养与就业工作三位一体有效对接,主动调整招生计划和专业,近三年撤销专业11个,本科专业连续四年均一次性录满,录取分数逐年提高。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校长、书记带队开展访企拓岗,出台高质量就业奖励办法,设专项奖励经费,大力实施“订单培养”,开设了青岛海信、柳州五菱、甲骨文、百度等十几个订单班;联合50余家企业在校内设立企业奖学金,覆盖学生总数20%以上,资助金额近500万元;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6%以上,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首批职业本科毕业生中有143名考取研究生,49名考取国家公务员,研究生考试国家线通过率达13.4%,增强了办学吸引力和社会美誉度。
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校党委聚焦党建引领,重视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频共振,系统推进职业本科建设,着力打造了“1 3 n”党建工作体系,“1”即聚焦“建设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一个目标;“3”即推进“思想铸魂育人、师德强基固本、党组织标准化”三大工程;“n”即以党建结对为抓手,与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交通学院等在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n个方面深度合作,提高办学质量。先后荣获“山东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马院思政党支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办学事迹、育人成效、职业本科探索经验等先后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联合日报》《山东教育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学校根植于齐鲁文化沃土,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奋力开创职业本科建设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贡献职教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在嘉陵江中游的川东北中心城市、千年绸都——南充市。南充是共和国开国元帅朱德和首任国家副主席张澜的故里,是四川省第二人口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清洁能源示范城市、高等教育强市之一,是三国文化和春节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文化、丝绸文化、红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在这里交融生辉,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川北剪纸、川北皮影饮誉中外。
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四川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全省高校卫生工作优秀学校等荣誉。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保留部分中职教育,积极开展继续教育、社会培训等社会服务,现有全日制各类在校生15881人。学院附设初级中学和幼儿园各1所。
专业门类齐全 学院现设有财经系、电子信息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教师教育系、农业科学技术系、汽车工程与交通运输系、土木与建筑工程系、外语系、艺术系9个教学系57个普通专科专业,其中学前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为教育部和财政部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会计为省级重点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工程造价为省级示范性专业,畜牧兽医、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会计电算化、印刷技术、通信技术为学院八大重点专业。
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现有在岗教职员工716人,校内专任教师655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145人,“双师素质”教师284人,硕士267人,博士6人。另有校外教师173人,聘有十余名国内外著名教授、专家为客座教授。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获省(部)级表彰的优秀教师、省市“三•八”红旗手、市“十大杰出青年”、市师德标兵、市科技顾问团成员。2020年成功申报四川省首批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四川省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
科研成果丰硕 建有南充电子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充市农业产业技术学院等市级研究院2个;动物疫病防控与检测、工业机器人、果实品质控制与深加工技术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等南充市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会计文化市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建有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汽车汽配发展研究中心、现代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院级科研机构4个,建有现代畜牧业研究所等系级科研机构12个;建有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学院科研创新团队10个。建院以来,学院教师发表论文40000余篇(其中sci、ei、中文核心等高级别学术论文5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新品种等知识产权300余项;编写教材400余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出版学术专著43部,知识产权授权215项;市级及以上立项科研课题677项(教育部社科司1项、省科技厅2项),校企合作科研项目262项;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92项,其中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奖4项、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3项。成功申报25项“1 x”证书制度。
办学条件优良
学院占地1403.4亩,现有建筑面积33.3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4.4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先进,设备总值1.41亿元,拥有教学用微机4000余台、馆藏图书94.14万册,有电子图书43.33万册,中国知网等电子资源。校外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印刷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实习实训基地157个,另建有校内实践基地67个,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践基地。学院全面建成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取得标志性成果268项。四川省“三全育人”成功试点,成为全省23所入选高校中唯一一所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学院还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优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川东北科技培训中心、南充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心、南充市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培训单位、南充市进城务工青年培训基地、南充市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中国智能制造教育联盟、中国机电协会智能制造产业分会秘书长单位。学院现设有国家、省、学院三级奖助学金。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上海协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迪信通商贸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在我院设立了“奖助学金及奖助基金”。健全了贫困学生扶助机制和优秀学生激励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和品学兼优的学生拓宽了求学就业的绿色通道。
办学特色鲜明 学院秉持“教学立校、服务兴校、科研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06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学院与香港利奥纸品印刷集团实行股份制合作办学,开创了公办高职院校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创新了学院的办学体制,形成了校企紧密合作的长效机制。在校企股份制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引领下,学院相继组建了南充职业教育集团和南充职业教育联盟,成立了利奥学院、空间信息产业学院、德克特互联网学院、拓格机器人学院、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等多个校企双主体二级学院。目前,与学院合作的企业已达260余家,深度合作的企业20余家,实现了校企合作专业全覆盖。学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彰显了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产业特征,为学院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就业安置可靠 学院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学院与香港利奥集团、香港镇泰集团、京东物流、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务汽车、大北农集团、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好利来工贸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以及各地人才市场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四川空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大北农集团等企业开设了多个冠名班,构建了广泛的就业网络,为毕业生施展才智提供了广阔舞台。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协会举办、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目前在校生7000余人。
学校源于同济、校长来自同济、师资主引同济、办学依托同济,教学管理秉承同济大学严谨求实的优良传统。首任董事长为土木工程领域著名专家、两院院士、同济大学原校长李国豪;第二任董事长为上海市原副市长夏克强;现任董事长为同济大学原党委书记周家伦。
2019年我校被教育部认定为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是入选的200所国家优质校中唯一的一所民办高校。
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校园”,入选上海市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市级示范校,案例入选教育部职成教司100个“三全育人”典型案例。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教工党支部被上海市委组织部命名为上海市“党支部建设示范点”、入选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设计创意学院直属党支部入选“上海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宝山校区坐落在宝山区水产路,校区毗邻地铁一号线宝安公路站,公共交通抵达便捷。杨浦校区坐落在杨浦区武东路,位于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之间,有浓郁的文化学习氛围。
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强技乐业”的办学理念,与政府、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形成联动机制,与同济大学、瑞金医院、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汽车集团等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建育人,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专业建设是立校之本,质量提升是强校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坚持高职教育办学定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坚持职业特色办学
学校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数字技术、土木建筑类专业为特色,紧密结合新技术发展、产业升级的需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重点建设土木建筑、财经、汽车、计算机、艺术设计、交通运输、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其中建筑设计、助产、工程造价三个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学校设有人居环境与建筑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护理学院、设计创意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基础部,实行校院两级管理。
坚持高水平办学
学校坚持高水平办学,有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上海市一流专业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双师基地”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上海市示范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7个、上海市高水平高职专业群2个,景观设计、外贸单证实务、建筑设计基础—建筑初步等15门课程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含4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有11个市级教学团队(含5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位市级教学名师,14名晨光学者,获得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6项,上海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3个、上海高职教育质量决策咨询服务平台建设项目1个,拥有“高本贯通”试点专业2个,“中高贯通”试点专业7个,教育部认定项目10个,目前我校为教育部“1 x”项目试点院校,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项目20个。
坚持国际化办学
学校与美国、英国、新西兰、日本、韩国、德国、泰国、捷克等国家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引入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课程资源,每年都会输送大批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培养师生成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创建于1953年,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出版印刷类学校,被誉为中国出版印刷专业教育的摇篮,国家新闻出版署(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特色学校。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0年,学校被列为国家100所骨干建设高职院校单位之一,2015年通过教育部和财政部两部委验收并获得“优秀”等级。学校是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单位;是上海市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首批试点单位;上海市第一批依法治校示范校单位。2017年,学校1名教师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申办形象大使,学校助力上海获得2021年世界技能大赛举办权。2018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教育部“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称号。2022年,“分类评价”工作在上海“应用技能型院校”中再次以显著优势排名第一,社会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近70年来为我国的出版印刷传媒业培养了7万多名高层次技术骨干和行业高级管理人才。学生连续五届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分别在2013年、2015年和2022年荣获第42届、第43届和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铜牌、银牌和金牌;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届美国印刷大奖中,学校师生勇夺其中15项最高奖项——班尼金奖(benny award)。中国印刷传媒高技能人才正陆续从学校走向世界。学校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确定为第43、44、45、46届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中国(牵头)集训基地,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中国(其他)集训基地,被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学校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确定为“国家印刷出版人才培养基地”,连续六次被授予“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18年3月,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受聘学校名誉教授,建立了“西蒙·巴特利中国技能研究工作室”。
学校以培养服务上海和全国出版印刷传媒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秉承“立足上海、依托行业、发展特色、走向世界”的办学理念,以“工文艺融汇、编印发贯通、教学做互动、产学研结合”为办学特色,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使学校成为国家出版印刷传媒人才培养基地、上海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基地、国际先进传媒技术推广基地。
学校秉持“崇德弘文笃行致远”校训,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化的教育思路、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内容及灵活的育人形式,形成了工、文、艺相互渗透且有鲜明特色的“印刷工程与包装设计”、“出版传播与文化管理”、“艺术设计与影视动漫”等专业群。学校现设有印刷包装工程系、出版与传播系、信息与智能工程系、艺术设计系、文化管理系、影视艺术系、动漫与电竞系、外语系、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现代传媒技术与艺术学院和继续教育部等教学部门。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工文艺融合,注重学生专业技术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依托行业产业,构建由课程实验、生产实训、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学校建有一流的实验、实训设施,专业设备种类齐全,实验实训项目丰富。由学校为牵头单位建设的“柔版印刷绿色制版与标准化实验室”获批为首批新闻出版业科技与标准重点实验室中的“专业领域实验室”,这是学校获批立项建设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瑞典、爱沙尼亚、日本、新加坡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行业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与交流关系,其中不乏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大学、芬兰奥卢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印刷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日本小森公司等国际知名单位。学校与美国罗切斯特理工学院合作举办的印刷图文信息处理(专科)合作办学项目被评为第二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表彰项目。学校顺利完成印刷媒体技术专业accgc认证现场评估工作。国际化办学成为学校的品牌。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协助孟加拉国家印刷工业协会筹建印刷职业学院。与香港印刷科技研究中心、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合作建立“idealliance-china g7 培训基地”,大力开展境外技术技能培训。编写的《出版印刷人才培养教材》作为培训教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印刷员工开展印刷技能培训,推进了国际出版印刷服务合作、促进了出版印刷业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目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近6000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一直在99%以上,专升本率保持在15%以上。
学校坚持“观念兴校、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夯实“三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坚持校企合作多员参与的办学方向,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具有国际重要影响力的中国出版印刷传媒领域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致力于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文素养、艺术眼光、创新意识的印刷出版传媒类高端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国家、上海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
founded in 1953,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 (sppc) was the first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linked to the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in china. co-sponsored by the form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and publication and shanghai municipality, it is the cradle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is field. in 2008, sppc was rated as excellent by the ministryof education in eval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2010, it was listed as one of the 100 key construction unit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in 2015, it passed the inspection of the ministry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and obtained the excellent level. in 2017, a teacher of sppc was selected as the image ambassador for the 46th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and the college also helped shanghai win the right to host the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in 2021.
over the past 70 years, sppc has trained more than 70,000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and senior management personnel for china's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industry. asrepresentatives of china, some students in sppc attend the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for three years, and won the bronze and silver medals in the print media technology projects of the 42nd and 43rd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s, in 2013 and 2015 respectively. in the two consecutive american printing awards in 2017 and 2018, teachers and students from sppc won 15 of the highest awards -- the benny award. as high-skilled talents in china's print media are gradually moving from sppc to the world, the college was identified by the ministry of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security as the china training base for the 43rd, 44th and 45th print media technology project in 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and wasawarded the “national skilled talent training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award”. sppc has also been identified as the national training base fo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由原常德师范和桃源师范学校合并升格而成,原桃源师范由著名民主革命家宋教仁于1912年倡导创立,原常德师范始创于1947年。
学校位于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的重要城市之一常德市。史称“川黔咽喉、云贵门户”的常德,古称武陵,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湘西北铁路枢纽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首届魅力城市、国际湿地城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交通管理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华诗词之市等称号。
学校是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先进师范、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幼教舞蹈素质与能力培训项目优秀培训基地、省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基地、省教育科学学前教育研究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学校和日本琵琶湖学院大学、韩国启明大学是友好学校。百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0多万名,作家丁玲、诗人未央、教育家王一知、原副省长李友志等都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学校位于常德市职教大学城,占地549亩,新校区规划占地271亩,建筑面积19万多平方米,新校区规划建筑面积10万多平方米。设备仪器总值1.5亿元,馆藏图书113万余册,建有专业实验实训室及专业教室共93间,教学琴房367间,多媒体、语音、科学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现已形成以教育学为主,文学、艺术学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目前,开设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早期教育、体育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英语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表演艺术、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等21个大专层次专业,学前教育和艺术教育两个专业群立项为湖南省职业院校“双高”项目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a档。学校面向14省市招生,高招录取分数线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前列。有全日制在校生9000多人,有教工627名,其中教授26人、副教授130人、博士及在读博士20人、硕士309人,“双师型”教师245人。
百年师范,万世师表。学校以培养专科层次的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训常德市在职小学和幼儿园教师为己任,以立足湘西北、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办学思路,力争建成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84年,是一所以培养经贸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国有公办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百强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坐落于海口市江东新区,占地面积1032亩,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是治学求知的理想之地。学校设有财务管理学院、国际贸易学院、国际旅游学院、信息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乌拉尔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创新创业学院等12个二级学院,开设45个专科专业(方向),1个“4 0”联合培养本科专业,6个“3 2”分段培养专业,4个联合培养“专升本”试点项目,专科学生12466人,联合培养本科学生917人,国际留学生18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工785人,其中专任教师609人,获得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226人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6%以上,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70%以上。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秉持办脊梁教育、育脊梁人才、建脊梁大学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技能高度融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构建“一组一学一院一会一坛一团一网一堂一服一地”的“十个一”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近五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4%以上,多次被评为海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案例100强;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及各赛项中多次荣获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
学校坚持合作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组建“政府主导、学校负责、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合作办学理事会,牵头组建海南国际旅游管理职业教育集团、海南财税金融职业教育联盟、海南国际贸易产教联盟,成立科大讯飞人工智能、现代供应链等14大产业学院和20个大师工作室。打造一批集科技创新、实践教学、社会培训、“双师”培养、企业生产与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聘请行业企业领军人才、能工巧匠、候鸟人才近200人担任兼职教师。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开放发展,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俄罗斯、白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丹麦等35多个国家的50余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设有校际交换生、课程培训、学历提升、境外实习就业等国际合作项目。实施校际学分互认、互换、双学籍、双文凭合作;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融合国外课程培养,学生可通过“2 2”“2 3”等分段培养方式到国外攻读本科、硕士学位;学生可到阿联酋、新加坡、韩国、马尔代夫等国家实习、就业。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构建“一本三脊四梁八柱”脊梁文化体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学校男子足球队11次获得海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15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季军,2018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亚军,2019年荣获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冠军;涌现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优秀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连续18年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提供高水平志愿服务;近50个大学生社团,为学生张扬个性和全面发展提供平台;丰富多样的人文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滋养学生心灵。
近四十载求索创新,两次创业谱写辉煌。今天的海经贸,正处于第三次创业的大发展时期,全体师生员工齐心协力,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团结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9月,隶属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学校是以培养农牧科技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2001年6月,独立升格为“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3月,更名为“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同年,以“优秀”等级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建设项目验收;2018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成为江苏省8所卓越高职院校之一。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坚持报国兴农。学校秉承“紧扣农牧产业链办学,紧密结合产学研育人,紧跟区域增长极发展”的办学理念,面向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校生17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439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30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3亿元;已经形成以凤凰路校区、迎宾路校区、红旗大道校区(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和创新大道校区(江苏中药科技园)为两翼四校区办学格局;建有“四区四基地”产教深度融合育人平台,拥有国家实训基地3个和科技创新平台2个、省级科研平台19个、36个院内实训基地和7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唯一拥有国家级水禽基因库、省重点实验室、省科技创新团队和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的院校,信息化建设水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
坚持特色兴校。学校坚守“农”,紧扣“牧”,紧盯“特”,紧抓“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农牧专业特色优势更加凸显。围绕农牧产业链设置33个专业,与常州大学、泰州学院、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办“4 0”“3 2”本科专业8个,牵头制订了国家高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专业目录和教学标准,畜牧兽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等10个专业领先全国,建有“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职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央财支持建设专业4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2个,江苏省品牌专业4个,江苏省特色专业3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7个,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涉农专业和涉农学生比例均超70%。
坚持人才强校。学校从党管人才的政治高度、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立德树人的使命高度,突出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着力打造报国兴农的高水平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5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4人,教授67人(二级教授4人、三级教授3人),正高职称教师数量在全国农业高职院校名列前茅,专任教师中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2.15%、“双师”素质教师占81.2%。获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省水禽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和岗位科学家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0人,省“333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1名、第三层次27人,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象2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5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9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45人、泰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院荣获“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称号。
坚持质量立校。学校形成了“德技融合、共生共长”的育人理念,构建了“三协同、四结合、五优化”德技并修育人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德技并修的高素质农牧类专业人才,赢得全国职教界广泛赞誉。近五年来,已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成果奖100多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生在“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0项;在“挑战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银奖1项,省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8项,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1项;在“振兴杯”竞赛中荣获国家级银奖1项。获省级优秀论文33项、优秀毕业设计团队12项,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创新创业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坚持科研促校。学校近三年纵向科研项目到账经费达10533万元(其中纵向项目8758万元,横向项目1775万元);承担科技部重点专项、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级姜曲海种猪资源保护能力提升”等中央财政重大项目4项,江苏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项目和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等省级重大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6项,获批国家二类新兽药1个。学校拥有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创新团队负责人、基地主任共8名;培育畜禽新品种4个、推广成套技术117项,帮扶企业300多家、示范基地100多个,培育示范户2000多户,培训各类技术人员达11万人次,被评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科普中国信息传播工作优秀单位”等称号。学校充分发挥现代农牧业科技创新优势,服务乡村人才振兴,先后获“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江苏省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中心”等国家级、省级培训基地;创建的“三三三”贯通培育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荣获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农民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案例入选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典型案例并作为唯一职业院校代表受邀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论坛上作经验交流。
坚持开放办学。学校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牵头成立国际农牧业高等职业教育联盟,与58所海外机构开展合作;做强“留学苏牧”品牌,建有省“十四五”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个,省级全英文授课精品课程8门,引进专业原版外文教材17部;累计培养了43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1200余人。打造“丝路农坊”境外办学品牌,在安哥拉、坦桑尼亚通过“助企出海”服务“走出去”企业,在印尼、老挝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获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卓越奖。学校先后获评省“留学江苏培育学校”、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全国首家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认证的高职院校。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教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先进高校”“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江苏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富民突出贡献单位”“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使命,新作为。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向建设农牧职业技术大学目标奋勇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组建的一所公立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国家“双高计划”a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学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奖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案例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全国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先进示范单位,中国职业教育与就业能力百强院校。学校多次被评为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高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平安校园;是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职业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学生宿舍管理先进单位、绿化管理先进高校。
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创建于1949年,位于闻名中外的教育之乡湖北省黄冈市,坐落在长江之滨、巴河之畔,占地面积1200余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校园里树木苍翠、芳草怡人、鸟语花香,被省、市评为 “园林式校园”。
学习条件优越。师生学习生活智慧化,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建有生活服务系统、网上办事大厅、智慧教学中心等平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校建有5门国家级、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00余门校级在线开放课程,80%以上课程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学校拥有7个大型数字图书库,数字图书资源丰富。校内外实习实训现代化,学校建有3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教育实训基地、8个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1个黄冈大别山创业中心公共实训基地、1个公共技能实训基地(产教融合项目),校外实习基地416个;校内实训中心11个、实训室355间,附属医院1所;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1个,可评价职业(工种)44个。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专任教师802人,其中,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名,省、市教学名师5人,教授、副教授356人,“双师素质”教师654人;常年聘请楚天技能名师34人、外籍教师8人、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600余名。建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5年,教师参加说课、信息化教学等比赛,21个团队荣获省级、13个团队荣获全国一、二等奖。
专业特色突出。学校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对接中国制造2025、对接长江经济带、对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等国家战略,优化专业建构,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开设了紧贴市场的普通全日制高职教育专业54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10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涉及文、理、工、农、医、经、管、艺等学科门类。学校主持2个,参与2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建成了32个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工作出彩。学校现设10院、2部、2中心14个教学单位,全面灵活地实行“双境培养、双师执教、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教学成效卓著。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成绩独占鳌头。近年来,在湖北省举办的7届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6次荣获总分第一名;800多人(次)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奖,其中,一等奖近200人(次)。学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学校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就业率连续18届超过98%。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高职院校”。
文化育人出色。学校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创造性地将黄冈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区域名人文化,现代尊龙凯时手机版的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具有高职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一主线四融合”校园文化育人模式。文化育人成效卓著,涌现出了“中国好人”余康颖等一批先进典型。学校“一主线四融合”文化育人等文化成果先后荣获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和三等奖各2项、优秀奖1项,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成果特别奖1项;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项。
科研成果丰硕。学校教研科研氛围浓郁,近几年,获国家专利168项,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46项。承担教科研项目900多项,其中,国家级13项,省部级326项,主持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3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3项。教职工公开出版教材和专著800多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44部、湖北省规划教材1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10000篇。学校自主研发的“春缈”等茶叶荣获“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金奖,“世界绿茶评比”金奖。学校教师参与研发的《固体废弃物制备高性能道路建筑材料关键技术》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社会服务优质。作为黄冈职教集团的领头羊,学校发挥人才技术优势,41名教师担任湖北省农业科技专家、黄冈市科技顾问。建立6个应用技术研究团队、10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10个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团队、10个社会服务基地团队,深入十县市,提供实用技术咨询、培训、研发、推广等服务;与百村共建,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实施科技扶贫开发,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与千企合作,针对企业需求,开展订单教育、员工培训和横向项目研究。近5年,学校累计培训社会人员20余万人次,推广实用技术150多项,促进了数万户致富,带动了区域经济大发展。学校先后荣获黄冈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品牌基地、湖北省阳光工程先进单位。《人民日报》称赞学校育人“接地气”,扶贫“有底气”。
忆往昔,守初心砥砺前行,一步一辉煌。展未来,学校将切实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秉持“崇德、强能、务实、创新”校训,弘扬“爱校如家、艰苦创业、团结奉献、勇争一流”黄职精神,坚持“面向全国、扎根黄冈、服务黄冈、贡献黄冈”的新办学定位,践行“学生为本、质量为要、开放融合、需求导向、创新驱动”的新办学理念,锚定“争创本科”的新发展目标,构建“面向学生抓教育,面向社会抓服务”的“双轮驱动”新办学格局,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成世界水平、国内一流、老区标杆的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成立于1999年8月,是经教育部和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按新型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的全日制省属本科独立院校。2017年获批留学生招收资格。2018年9月,滨海校区正式启用,现有大一、大二3261名学生在此就读。学院拥有滨海、茶山、学院路三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7557人,是浙江省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全国同类独立学院副理事长单位、独立学院医药院校委员会副会长单位。2020年,成为全国农村订单定向培养院校联盟理事长单位。2023年,位居“金平果”2023-2024年中国独立学院医药类排行榜第1位。
★优质精准的教育教学资源
学院依托温州医科大学百余年的雄厚办学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现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大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有教育部人才培养试点专业2个、省一流专业5个、省十三五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重点学科1个。教学工作和教学改革获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立项10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医学伦理学》获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48项。获省级各类教师技能和师资比赛20项,其中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学院建有18个实验中心(室),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62万余册。
拥有一支德才兼备、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426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90%以上,高级职称250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151人才、省高校优秀教师、省师德标兵、教坛新秀等。
★特色鲜明的品牌建设
学院加强品牌专业的培养力度,开设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及精神医学方向、助产学专业。从2009年起,承担浙江省本科层次农村社区医生(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定向培养工作,致力于为区域医疗发展输送基层卫生人才,2012年在全省推广。累计招收定向培养医学生6021名,培养范围覆盖全省69个县市区。目前已定向培养3594名基层医生扎根海岛和基层。全科医学毕业生履约率从2013年的69%提升到2023年的85.3%,学生对基层工作满意度从42%提升到80%。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创造性提出并实践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与使用一体化的“国标省统、县管乡用”温医模式,为有效解决基层全科医生缺乏提供了z6尊龙平台的解决方案,得到了国家领导及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全科医学人才定向培养的创新实践工作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并被教育部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全文转载,中国特色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二十年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仁济学院(全科医学院)党委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称号。“全科之声”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
★高素质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以“有仁心、厚基础、强实践、会创新”为导向设计第二课堂。本着“仁心教育”的理念,学院于2006年开始家访工作,“行万里路 扣百生扉”,足迹遍布全省各个偏远山区,成为学子思想的引路人。多年来,仁济学院涌现出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王雯雯、浙江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徐梅、援藏青年卓典典、李莉,用爱点亮生命之光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孟超博,一分钟救下一条生命的郑博文等优秀学子,用“大爱”谱写着仁济人的赞歌。学院重视专业提升,开发了“学习在线”“乐学仁济”等优质学习平台,通过“一个学习平台 一项学业竞赛”,形成全院勤学好学乐学的文化氛围;学院大力倡导“人人可为、时时能为”的实践理念,形成全年一贯制实践育人体系,春晖志愿者服务中心获评全国百强社团荣誉称号。学院大力开发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开设“创 大讲坛”等品牌,激发学生创新动力,在国家省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近三年,学院举办文化、学术讲座达400余次,学生参与人次高达6000。本科生课外科技、文化活动项目达60余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余个。近三年,新青年下乡70余次,涌现国家级暑期社会实践团队10个、省级6个。
随着近几年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学质量与学生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学院临床执业医师技能考试通过率在全国(226所医科院校)排名前20%,执业护师通过率100%,2021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91.38%,在全国59所院校排名第3位。考研上线率以及考公务员录用率逐年提升。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毕业生就业质量经调查稳居全省独立学院榜首。毕业生毕业后三年就业竞争力连续三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其中专业课程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效果、教学水平、师德师风满意度连续7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第一,校风学风满意度连续8年排名第一。
★开阔多元的国际视野
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道路上,学院现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大学和机构开展各类交流项目。其中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台湾中山医学大学开展移地教学至今,培养成果显著。举办全科医学国际会议,并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莫纳什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等组成全科医学专业合作联盟,聘请外方专家定期授课,开拓师生国际视野。学院在校学生可享受温州医科大学国际交流相关政策,每年选送200余名优秀学生赴英、美、日、韩等国家的大学交流学习,出国交流访学的项目多达30余项,涉及理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
展望未来,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将秉承“仁心济世 博学致用”的院训,立足浙江,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努力建成一所特色鲜明、高水平的本科高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的前身为发端于1902年、创办于1937年,受国家教委表彰的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之一──四川省广元师范学校。
学校肩负“幼有良教,教有良师”的神圣使命,秉承“学高身正、志远行端”的校训准则,培育“以教明德、以文化人”的幼专文化,明确“坚守师范教育本色,深化幼育医养结合,对接地方发展战略,服务川陕老区振兴”的办学定位,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内部治理能力,形成了“幼教职教并重、人文艺术交融、职前职后贯通”的办学格局。
学校坐落于女皇故里、剑门蜀道、全国最宜居城市──四川广元。校园依山傍水、清新典雅、环境优美。占地面积503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8万平方米。校内建有学前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信息技术、科学探究、心理健康教育、艺术教育、社会服务与健康管理等十大实训中心,有各类实训功能用房410余间,教学仪器设备值5650余万元。我校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65万余册,纸质期刊590种,电子图书156.58万册,电子期刊36.66万册,学位论文271.26万册。有附属幼儿园3所,校外教育实习基地183所,校园共同体23个。建有省级培训中心1个、市级培训中心2个、市级研发中心1个和研究所4个,还有3个市级协会挂靠我校。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学校具有百年师范办学传统,培养输送各类人才数万名,为国家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实行校院(部)二级管理,设有五院两部,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26个大专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026人。现有教职工495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100余人,硕博士200余人,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科技拔尖人才、广元名师29人,聘有客座教授13人。立项省部级课题1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主编教材166部,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办学成果丰硕。2016年一次性高水平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7年顺利通过人才评估专家组回访,2018年荣获“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表扬为“定点扶贫先进单位”。获评“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办学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学生近年参加各专业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累计200余项。参加全省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连续三届单项、综合一等奖获奖总数居参赛高校第一,2018年代表四川参加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国赛荣获一等奖;连续两届夺得全省高职院校大学生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节,学校选送12件作品获得7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创编舞蹈《女儿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19年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专业技能大赛(声乐表演)赛项二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赛项三等奖,四川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大赛两项一等奖;在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学校坚持服务社会,弘扬地方文化。先后与十余个县区政府和市级部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教育、体育、文旅、民政、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常态化合作,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立蜀道研究所,牵头成立“广元旅游产教联盟”,建立“川北幼专旅游文创工坊——翠云阁”,助力蜀道申遗。建立“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师范教育示范基地”“广元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建成“麻柳刺绣”“唤马剪纸”“白龙纸偶”“三堆唢呐”四个传习坊和“川剧”传习基地,组建广元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创建“剑门关论坛”,繁荣地方文艺,服务文化传承创新。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扩大交流合作。开展校校合作,先后与黑龙江幼专、广西幼专开展南北合作“丹桂计划”“苴邕计划”,与浙江金华职院开展东西部职业教育协作。深化校企合作,与上海德稻教育集团共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与泰康之家蜀园成都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共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护理专业。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3655”发展方略,坚守“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践行“学高身正、志远行端”的校训准则,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育人路径,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征程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壮丽篇章,为把学校全面建成全国一流幼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