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劳动技师学院)是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始建于1955年。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山东省...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31-87966101,0531-89638888,0531-87196666,0531-8719658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34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广西艺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艺术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全国8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现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广西特色优势高校,广西博士单位立项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先生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先生于1938年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在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阳太阳、陈烟桥、陈良、黄独峰、朱培钧、陆华柏、李志曙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长期耕耘在学校,他们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分别是位于南宁市的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西校区和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为659.57亩。学校下设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人文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培训中心等16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
学校现有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本科专业,11个高职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在国务院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美术学一级学科评定为b 、音乐与舞蹈学和设计学两个一级学科评定为b,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评定为c ,美术学和音乐与舞蹈学是广西一流学科。7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门课程入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近五年,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5项。获得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得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获得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
学校有教职工1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95人,专任教师951人,博士103人。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1人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获聘自治区八桂学者岗位,2人获聘自治区八桂青年学者岗位,5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称号,2人入选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入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有2个高水平创新团队及2位卓越学者。有1个名师家庭入选全国首批100个教育世家,1人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7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6人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聘自治区终身教授,8人荣获“自治区优秀教师”称号。目前,学校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5人,其中1人为副主任委员,广西本科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4人,秘书长4人,委员20人。
学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倡导师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开展艺术创作,六年来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多项,其他各类科研创作项目800余项,获得专利50余项,获得国家艺术基金68项,立项数目在全国几千家申报单位中名列前茅,并实现了在校生获立项的突破,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学校教师出版学术著作数百部,平均每年在国内核心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多项咨询报告获自治区领导批示。师生在“金钟奖”“文华奖”“孔雀奖”“桃李杯”“荷花奖”等各级各类专业演展比赛中获得大批奖项,六年来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25项,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共有46件作品入选。以学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漓江画派”已发展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为扩大广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报《艺术探索》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刊。
学校先后与21个国家及地区的60所国(境)外院校和国家级艺术团体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由学校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教育高峰论坛”“中国—东盟舞蹈教育论坛”已成为三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论坛。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在我校挂牌成立“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专门为东盟国家培养高端艺术人才。2017年,我校与中国—东盟中心、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高等教育与发展区域中心联合发起成立“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促进区域文化艺术和教育交流,积极服务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学校以实践促发展,将学生推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先后涌现出陈永馨、杜氏清花、安迪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具有国际声誉的杰出留学生,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学校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充分依托广西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毗邻东盟的跨文化交流资源优势,打好 “东盟牌”“民族牌”,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大学”不断迈进,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工程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工程学院创始于1983年10月,历经新余无线电培训班、江西渝州电子工业学院、江西渝州电子工业专修学院等办学阶段。2001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江西渝州科技职业学院,成为普通高职院校。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江西工程学院。2018年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23年3月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受到评估专家的充分认可。
学校占地面积131.74万平方米(1976亩),在中国大学排行榜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cnur)的2023年中国民办大学占地面积排名第52位,建筑面积56.5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7.23万册,电子图书185万册。现有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载体),2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8个实验中心含251个实验室,13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校设有17个教学院(部),开设以工学为主,涵盖工、文、经、管、艺、教6个学科门类的38个本科专业。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6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
现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线上优质课程5门,省级“一线课堂”优秀微课1门,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
升本以来,承担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82项;出版专著、教材19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400余篇,其中高质量论文24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730余项;2019年以来获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中央引导专项资金项目1项;获江西省科技项目立项3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42项;从第一届起连续四届参加江西高校科技成果对接会,展示和推介我校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为推进成果转化,扩大与企业的深度融合做出了贡献。其中,江西高校第四届科技成果对接会,学校共有22个项目参展,现场签约3600万元。连续8年代表江西参展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2项产品获优秀产品奖,是江西省唯一的获奖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实施单位和江西省人民政府“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双促机制构建”项目试点单位。升本以来,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参加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获奖2758项,其中国家级竞赛奖361项、省级竞赛奖2397项。在202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江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0项。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坚持《天工开物》创新品质和工匠精神,逐渐形成了“天工文化”育人特色和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学校秉承“勤朴敏信”的校训,立德树人,造富于民,为国家培养了应用型人才20万余人,造就了数十位亿万富翁。毕业生中,有“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欧敏、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李国平、中国算法芯片行业十大领军人物易海平、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多次上榜人物(2017年江西首富)孙清焕、全国劳动模范万亚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标杆李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程广京等杰出校友。七位毕业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学校跻身2016年艾瑞深中国校友会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100强,排76名(民办高校唯一进100强);以综合实力量化得分85.5分在中国大学排行榜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cnur)的2022年abc中国民办大学百强榜单排名第81位;在最新发布的2023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位居第68名。
学校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全省仅3所民办高校入选;荣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a等次(优秀);在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第六届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中,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抱石艺术学院党总支《构建“艺术之光·铸魂育人”党建新体系》党建创新活动成功入选,并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进行专题展示。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江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西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江西省平安校园、江西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抱石艺术学院直属党支部被评为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报道了学校办学事迹。
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恪守教育公益性,突出师生至上,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学校,由原铁道部创建于1956年,原名株洲铁路机械学校。2004年铁路主辅分离,学院由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移交株洲市政府主办、湖南省教育厅业务主管,2005年3月升格为全日制高职学院。2013年8月,学校首批搬迁至云龙示范区职教大学城,校区占地面积807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在校师生12000余人,是一座生态宜学的“两型”校园。
学院秉承“铁肩担道 路远行德”的核心文化理念,发扬“火车头”精神,以“高、精、特”为校训,以服务交通强国、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服务“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为使命,胸怀“校之大计”,打造“实力铁科”,全面推进铸魂、强基、裂变、壮骨、赋能、聚力、升级“七大工程”,奋力建设“六个一流”(一流党建思政品牌、一流特色专业群与专业、一流教学科研师资、一流人才培养质量、一流服务能力、一流基础设施),全力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学院立足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设有铁道机车学院、铁道车辆学院、铁道运输管理与经济学院、铁道工程与信息学院、铁道供电与电气学院5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门,招生专业共27个,拥有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央财支持的建设专业,3个省一流特色专业群。
学院聘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丁荣军、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志辉在内的行业领军人物、客座教授、技能大师等16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湖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湖南省技术能手2人,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省级芙蓉青年学者1人,省级芙蓉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3人,湖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湖南省先进工作者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16人,省教育科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1人;全国铁道行指委专指委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2个,省级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市级名师大师工作室9个。
学院建有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实训中心7个、专业实验实训室106个,央财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正在打造国内领先、行业一流的产教融合型的“轨道交通国际共享实训基地”。学院采取与用人单位“双主体”育人方式,实行“订单”或者“定向”培养,实施半军事化管理,推行“毕业证 技能证”双证毕业制,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连续8次获评“湖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
学院是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a档、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学院、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国家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首批数字校园实验校建设单位、国家首批物流管理和第二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 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国家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湖南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优秀示范校、湖南省首批大学生示范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学校和株洲市产教联盟发起学校。学院是全省高职院校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单位,是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党建先进高校、湖南省创先争优示范单位、全国诗词进校园优秀学校,入选湖南省高职院校服务贡献10强、学生管理10强、教学资源10强、文化建设10强。入选“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治理体系典型院校(50强)”“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中非教育合作与人文交流优秀单位”。
近年来,学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紧跟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紧密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和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守正创新、勇毅前行、真抓实干、克难攻坚,走出了一条政府、学校、企业、行业融合联动的特色发展之路,不断谱写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64年,始终秉承“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积极为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学院现有翡翠、蜀山、和平等3个校区,校园总面积约900余亩,开设管、工、经、文、艺、农六大门类42个专业,目前各类在籍学生2.2万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超过50%,“双师型”教师超过70%,其中教授34名,含二级教授1名、博士生导师1名、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5名,省级教学名师19名,省级教坛新秀25名,省级教学团队19个。
学院加强党对事业发展的全面领导,牢固树立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国家级教材建设奖、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等实现新突破,近三年师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三大国家级竞赛获奖综合排名全国第13位、全省第1位,顺利承接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普通高等学历教育职能,奋力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学院将持续巩固提升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果,聚焦“双高计划”和更高层次目标,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治校水平,着力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目标,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积极贡献职教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关注
学校介绍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始建于1936年,199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学校与长春市职工医科大学合并,2007年与长春市直机关业余大学合并,组成新的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477人,博士16人,副高级以上教师占41.3%。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在校学生9344人,开设了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生物与化工等4个大类,涵盖临床医学类、护理类、药学类、医学技术类、健康管理与促进类等共13个类别、27个专业。形成了以“医药康护健”五大专业集群为核心的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并与澳大利亚、韩国、日本开展合作办学。
学校作为长春市唯一的一所医学专科院校,为吉林省特别是长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据麦可思五年跟踪调研结果显示,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率达到95%,药学类专业和检验、美容、视光等医技类专业就业率达100%,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局面。学校执业护士通过率超过95%,名列全省第一;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名列全国三甲。
学校拥有国家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国家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骨干专业、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等10个国家级称号;先后完成吉林省示范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高水平专业和学徒制试点等24个项目。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卫生行指委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6项。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优秀课程31门。
学校长期致力于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服务社会的范围与途径不断拓宽。现已成为国家卫生行业指导委员会公共卫生与卫生管理类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标准化病人(sp)教指委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吉林省老年健康教育研究基地。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民政部紧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定点单位促进中心、“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培训中心、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入选了首批吉林省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实践基地,牵头组建的吉林医药职业教育集团获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首批示范性职教集团。
学校始终秉承“医道天德”的校训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对高等教育事业和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要求,以“升本工程”为目标,以“双高”建设为驱动,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是2009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院校代码:14237),学校前身是2001年创建的原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斌鑫学院。多年来,学校传承了军事院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模式,优化专业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以崭新的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办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位于重庆高新区、西部科学城核心的双福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快捷便利,距离市中心仅20分钟车程;距离轻轨5号线1公里,毗邻重庆大学城和西永微电园,文化氛围浓厚,集现代工业园、物流园、生态休闲旅游、文化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新型园区;学院占地面积1000亩,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2000人;校园绿化覆盖率80%以上,学生公寓宽敞明亮,带独立卫生间、空调、热水、宽带等设施;学生食堂、生活服务中心、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馆等设施先进规范,为学生提供了优越的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优美环境。
专业特色鲜明
重庆电讯职业学院学生优先选择重庆对外经贸学院专升本专业,升本渠道畅通;两校的合作与贯通已形成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的合作发展典范。学校形成通信工程与物联网、大数据与数字媒体、汽车维修与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建设、商务信息化管理等专业学科群。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设计、安装调试、运营维护、手机app等形成了通信类专业特色与优势;适应网络产业需求,专业建设将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与数字媒体技术完美融合;汽车的电脑控制与监测、车联网、智能制造已成为汽车类专业的特色;智慧城市建设的智能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智慧城建类专业特色优势鲜明;电子商务活动的信息化管理;学校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7大专业群,凸显“电讯”特色与优势。依托“互联网 ”产业经济变革与升级,商务管理信息化、电子商务普及化已成为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学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鲜明的“电讯”特色和优势,建设一流高水平的高职院校。
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现有教职工778人,专任教师705人,其中正高职称21人,副高以上职称159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252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283人;近五年,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累计317项;承担市级教改项目22项(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重庆市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项目2项、市教委科研项目20项(重点2项);公开发表论文592篇,其中核心论论文37篇,ei收录7篇。建成一流课程、金课、在线课程累计148门,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20余部。
教学设施先进
学校基础设施完善,教学条件优越。在高职院校中率先建成了1万5千平方米的独栋数字化图书馆,功能齐全,美观大方,馆藏各类图书近78万册,近2000个阅览座位向读者提供全面服务。学校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成了11大基地148个实训室,教学科研实训设备价值8300多万元,校外稳定的实习基地达到160个,实训工位万余个,可满足15000余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其中,在民办高校中率先获得中央财政支持210万元,学校自筹资金8000余万元新建成了现代通信技术、大数据与物联网、数字媒体技术、汽车维修与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慧城建、数字经济、现代商务运营管理、智慧健康管理、数字化航空物流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实习实训基地。
就业质量高
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成立一站式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由指导教师专门指导和宣传最新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负责贫困残疾学生精准帮扶政策落实,开展征兵入伍工作政策的解读与组织,鼓励学生多渠道就业。近五年,我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6%以上,鼓励学生参加专升本选拔,支持学生参军,扶持学生自主创业。在重庆高校中我校率先创建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2015年获重庆市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大学生就业示范中心”。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稳定性好,学生就业薪资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和谐平安
学校以“育人为本、质量为先;固本强基,综合改革;标准先行,试点突破”指导思想,遵照“厚德为人、砺能立身”校训,向社会承诺“走进来学习知识提高能力,走出去服务社会造福家庭”,传承军队院校管理文化,不断进行管理创新,实行人性化与规范化相统一的管理模式。认真探索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才规律,建立了课程教学的“教学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彻底破除应试教育的“顽瘴痼疾”,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形成了“四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配备指导教师、组织有序,可供学生选择的文化类、科技创新类、职业技能类等竞赛活动接连不断,近五年内取得市级以上各类学生竞赛奖项500余项。智慧校园全覆盖,无任何安全责任事故,获得重庆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的称号。我校学生教育管理已形成“能吃苦、讲诚信、懂礼貌、善协作、强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养成体系。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烟台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前身始建于1957年,1990年成立烟台市高级技工学校,是全国首批试办的两所高级技工学校之一;2006年,成立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加挂烟台市技师学院校牌。
学院秉承“好学敏行、自强不息”的校训,建设“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养成“厚德、精技、严谨、关爱”的教风和“明德、尚能、友善、笃行”的学风,取得了良好的办学实绩,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教兴鲁先进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山东省五四红旗团总支”“全省高校文化单位先进保卫组织”“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等荣誉称号。
学院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2年)”“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18)”“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技师培训基地”“山东省技师工作站”“山东省首批金蓝领培训基地”“山东省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基地”“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绿色学校”。
60多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8.4万多名高素质技能人才,在多个行业苦研技能,成长为行家里手。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朱学忠、王瑞声,山东省优秀教师孙永庠等教师,培养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德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王俊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希勇等优秀毕业生。学院聘请杨德将、王俊堂、杨德将等担任“学院首席工匠导师”,建设相关工匠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更好地发挥榜样带动作用。
学院地处黄渤海新区,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实验区“三核”之一,叠加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烟台片区、中韩(烟台)产业园等国家级战略功能区,以“立足开发区,服务烟台市”为办学定位,坚持“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以“瞄准产业、引入企业、深耕专业”为路径,以“产教融合、校企融生、资源融通”为抓手,区校企“共建共创共育共享”,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和培训链的有机衔接。
学院紧紧围绕黄渤海新区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集群,设机械工程、电气与新能源工程、信息与传媒、经济管理、汽车工程、航空服务、安全与应急管理、工业技术应用八个教学系,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有两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数字贸易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参建6个国家级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学院是国家级商务软件z6尊龙平台的解决方案世赛集训基地,智能制造与控制、数字贸易省级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山东省大数据人才实践基地,建有苏慧祎、孙彩玲2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学院实施系、院、市、省、国家五级竞赛机制。学生近三年来参加各级各类大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超过600人次,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全省前茅。毕业生合格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领证率达到98%以上。
学院持续培养德技双馨技能型人才。以“君子淑女文化”获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学校;“四有四美”君子淑女文化工程入选山东省高校“致敬经典•献礼二十大”品牌项目。学院依托文化传媒专业群,在校内建“非遗艺术博物馆”,展示推介烟台非遗传承项目,“非遗引领新青年 青年匠造新非遗 ”的非遗文化育人模式在山东省教育厅“战线联播”频道等省内外平台广泛推广。
学院打造过硬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302人,现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首席技师”1人、“省技术技能大师”1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省级青创团队”1个,“省教学名师”5名、“省青年技能名师”2名、“省技术能手”6名,“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90%以上。
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建优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有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安全与应急应用技术四个应用技术研究院,建成新型材料及三维打印技术研发中心、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控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以及山东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依托“四院两中心一平台”,将企业技术难题转变成学院的研究课题,推动先进技术在新区落地生根。学院坚持“校企一体,产教融合”的开放办学模式,牵头成立中国(山东)自贸区烟台跨境电商产教联盟、烟台现代物流产教联盟。牵头成立全国安全与应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消费电子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电子商务产教融合共同体、山东省数字创意产教融合共同体等,成立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融合创新示范基地,政行企校协同发力,共同推动育人质量提高。学院坚持“产在前、教在后,校企合作找龙头”的校企合作理念,与西门子、施耐德电气、北京软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中艺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鉴定评估中心等联合成立了施耐德电气学院、阿里巴巴跨境电商、软体机器人现场工程师、非遗手造、安全与应急管理等产业学院,建立了多形式、多层次、紧密型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坚持育训并重,开展多层次继续教育。以职业技能培训和成人学历继续教育为龙头,以职业技能评价和专科函授主办校为抓手,大力发展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扩大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搭建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多种学习成果的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特色项目培训经验被教育厅刊发推广。近年来,学院依托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技师培训基地、烟台市退役军人培训基地、烟台市和开发区两级“工匠孵化基地”等优质培训平台,以服务烟台制造业强市建设为目标,开展退役军人培训、企业职工培训等,承担培训教学任务80余万人时、培训企业职工20余万人日。
学院按照两办《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学院南校区省级智能制造与控制公共实训基地已被列入烟台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南校区同时承载了省级数字贸易公共实训基地、虚拟现实实训基地、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全力打造新区技术技能创新高地。目前,智能制造与控制公共实训基地已获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南校区规划设计面积约11.9万平方米,投入资金约6.04亿元,现已陆续投入使用。下一步,将面向校内外开展实验实训、社会培训、研发生产和社会服务,每年可为机关事业、行业企业、社会社区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万人次以上,能够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加优质的平台。
站在新的起点,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耕烟台黄渤海新区这片沃土,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而不断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于2000年6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佛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和主管的一所全日制公立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佛山市国家级工业园三水园区腹地,总占地面积956亩,建筑面积约29.3万平方米,政府总投资约14.6亿元,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超万人。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新能源与节能环保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创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
学校是广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基地总部单位,佛山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联盟牵头单位,佛山市职业教育学会牵头单位。2020年成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021年学校成为国家示范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2022年入选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秉承“修身 笃学 长技 创新”的校训精神,坚持“依法治校、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发展策略,围绕“立足地方、服务企业、质量为本、校企联动”的办学理念,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及佛山区域重点产业,紧密对接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新产业引领新专业,强专业支撑强产业”的专业建设原则,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龙头,以信息技术专业群和经济管理专业群为两翼,以汽车专业群、新能源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和食品饮料专业群为新增长极的11大专业群,47个专业。目前已建成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9个,ieet认证专业1个。现有2个国家级公共实训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1个省级实训基地,1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教学设备总值达2.3亿元。
学校全面实施“校企双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企业深度融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学校已引进和成立佛山市机械装备行业协会、德国西门子技术示范中心、德国kuka机器人技术应用与培训中心、华数机器人示范中心、华南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等教科研机构,提供场地与长安福特公司合作共建“华南培训中心”。同时与一汽大众、海尔集团、北汽福田、美的集团、科勒陶瓷、恒力泰、中南机械等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常年设立企业冠名订单班30余个,建立了40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此外,各二级学院还发挥专业特长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同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学院、3d打印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学院等9个产业学院,形成校企双元“共建、共育、共享、共赢”的协同育人局面。
学校努力建设科技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通过设立现代学徒制、企业冠名订单班、定向能力提升班、教师下企业、开展双转移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方式;通过建设粤港澳3d打印创新创业中心,加入粤港澳大湾区金属新材料产业联盟和珠江口西岸科技协同创新联盟,组建中国职教学会增材制造技术研究院等举措(原国家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职教学会会长鲁昕出任研究院会长,另有4位院士受聘为委员);通过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搭建市级各类科技平台等途径,大力开展面向社会企业的科技开发服务和人员技能培训,每年培训人员超过6万人日,为本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积极践行人才强校战略,推行高层次专业领军人才引领工程、专任教师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骨干教师培养双百工程和能工巧匠进校园工程“四大工程”,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目前建有3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引进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1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创新团队获得省级以上标志性成果达到114项,市级以上科研平台34项,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5项。
学校教师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全国和世界发明展览会、iiic国际创新发明竞赛等多个赛项中荣获重大奖项,多名教师获省、市科技进步奖。
学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成效。近年来,我校学生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66项,省级奖励870项,创新创业大赛奖励97项。涌现大批优秀学子,如张展耀同学荣获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颁发的“2017年大学生创业英雄十强”,陈潇跃同学的创业团队项目获得第八届中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创业组一等奖。我校学生在国际技能和创新大赛上屡创佳绩,获得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组织参加国际三大发明展之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第72届科创竞赛一举夺得两枚金牌。学校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多年来的招生工作中,普通高考文、理科第一志愿投档率均达到100%,学校毕业生广受社会欢迎,我校2017-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均保持在98.5%以上。
学校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多所高水平国境外院校建立合作关系,联合重点企业探索“中文 职业技能”的国际化发展模式,开创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新局面。学校引入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成为广东省首批“德国工商会合作学校”,与全球知名企业——德国kuka集团联合建立机器人应用技术与培训中心。学校融合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与国际知名的佛山市龙头企业科达制造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智能制造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与行业领先企业宁德时代邦普循环就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共建中外“鲁班工坊”。学校是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和“人文交流经世项目”建设单位。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立足服务佛山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服务佛山产业转型升级、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富有佛山产业特色、高质量发展的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的广东,工会事业蓬勃发展,广东省各级工会急需培养大批有文化、有素质的工会干部,1952年秋,还处于筹建时期的广东省总工会成立了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196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被撤销,1963年广东省委批准建立广东省工青妇干部学校,1971年广东省革委会下令撤销省工青妇干校。直到1980年,广东省工会干部学校正式恢复,借用广东省总工会招待所作为办学场地办班。1986年,广州市天河区天平架校区建成投入使用,占地32亩,改变了“边筹建、边办班”状态,成为广东全省工会干部培训中心基地。
1993年7月19日,经过深入调研和多方论证,广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在其基础上创办了广东省第一所民办高等学校——民办南华工商学院,走上了长达24年的公有民办新体制办学的探索之路。干校与南华长期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承担工会干部培训和学历教育两种功能。2016年8月23日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办学性质由民办转为公办。2017年5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发文,公布通过2017年教育部备案的专科教育高等学校名单,同意学校转为公办院校并更名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现有天河校区(广州市天河区沙太南路)、黄埔校区(黄埔区长洲岛)、清远校区(清远清城区省职教城)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099亩,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于清远广东省职业教育城,校园占地995亩。截止2022年底,学校总资产12.92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共计140.14万册(其中电子图书31.01万余种、光盘2.68万张),订购数据库10个,现刊318种、报纸51份,2022年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达到4464.48元/生。
自2009年始,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一直维持万人规模,截止2022年12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15495人,专任教师及外聘教师700余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聘请能工巧匠、劳模德育导师、产业导师130余人。教师队伍结构良好、水平较高,多名教师获得“广州地区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教师队伍在各级赛事中屡获佳绩,曾获得全国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金教鞭奖”、全省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等。2009年以来,学校教师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41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项目72项,厅局级项目133项,学会课题45项,横向课题99项,公开出版著作、教材114部,发表论文1556篇。2016年专利实现零的突破,并于2022年成功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现发明专利0的突破,至今共取得各类专利60项。
学校现有8个二级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体艺部,共有16个系,在专业结构上以商科为主,兼含工科,涵盖财经商贸、土木建筑、轻工纺织、食品药品与粮食、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文化艺术、旅游、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公共管理与服务等专业大类。拥有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2个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二类品牌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教学团队、75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6项省级1 x证书试点、10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6个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批省第二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成功立项成为“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清远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清远市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决策咨询研究基地。
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区招生并开展中高职衔接、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等多种类别招生模式。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统计,2022年我校普通历史组最低录取分420分(高出省线240分)、物理组为437分(高出省线257分),3 证书类及美术类全部本科线上录取。30年来,学校共为国家输送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术技能人才6万余名,毕业生大多数已成为广东省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各行业的中坚力量,为各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省内外享有良好声誉。根据《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6.1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2届毕业生对目前就业现状的总体满意度达93.98%,用人单位对本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满意度为99.26%,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为 97.89%。
学校注重立德树人,深入贯彻实施“用劳模精神感召人、用劳动精神培养人、用工匠精神铸造人”的特色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劳模教育学院”特色德育、“四位一体”特色劳育、非遗.国匠特色美育及“劳模工匠赋能的匠心文化一站式全方位育人社区”育人品牌。继2016届毕业生黄昌之后,我校毕业生钟俊豪成功入选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2022年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征集活动。2022年,在第十三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我校荣获省级银奖1项、铜奖9项。在2021-2022学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中,学校共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21项,共计44项奖项。
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从2020年开始,连续三年举办产教融合大会,共有5个现代产业学院。学校精准对接产业设置专业,现有招生专业总数40个,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100%。学校先后与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东教育出版社、航天信息(广东)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6个,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清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百事通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8家知名集团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合作办学关系。大参林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唯品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州公证处、广州从化碧水湾温泉度假村有限公司、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东方宾馆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市伯顿饮食服务有限公司分别与我校合作,开设校企合作订单式专业培养,为报读该些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助学金。除国家奖助学金外,学生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建档立卡专项资助、应征入伍学费资助、学校内部奖学金、学生年度人物评选奖励、勤工助学等多种途径获得奖励资助。
学校大力加强社会服务。2018年,学校成立全国首家工匠学院“广东工匠学院”,广泛开展职工素质技能提升培训,2019年中央电视台13套《新闻周刊》栏目以广东工匠学院为主线拍摄时评节目《工与匠》,在五一期间播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学校重点打造广东省“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基地”项目,全面服务平远县乡村产业振兴,开展消费扶贫、海外名师开展堆肥技术培训、设计创新工作室等项目。与揭阳市揭东区教育局签订基础教育帮扶协议,对揭东区开展基础教育帮扶。在教育厅组织下,积极参与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建设,结对帮扶黑龙江职业教育发展。2022年,成为“清远市第一批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在“营销员、电子商务师、医药商品购销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保育师”五个类别,面向在校学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广州市天河区街道合作,推进老年大学建设,共建“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兴华街道老年大学退役军人事务站”。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合作办学。2007年以来,分别与釜山外国语大学、东明大学、东国大学、新罗大学等韩国大学合作,施行“2 2”专本连读模式,截止2017年,输送到韩国大学就读的人数达700多人,已成为广东省同类型院校韩语专业人才培养和韩国留学的重要基地。2014年,学校与泰国博仁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开设了东盟国际贸易专业方向,是广东省第一家与泰国建立合作关系的专业方向。2015年,学校商务日语专业开始运行2 1留学方式,学生可以以半工半读形式在日本实习1年。学校还与我国台湾地区兰阳技术学院、铭传大学、亚洲大学签订友好合作协议,互派交换生。2018年与加拿大卡纳多应用文理学院合作,开展短期交流、学分互认、留学深造。2020年,学校获批招生港澳学生资格,从2021年起正式招录。2021年,学校与英国北安普顿大学开展学分互认项目,于2021年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开始招生。
自成立以来,学校一直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为学院题写校名,200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张秋俭书记视察学院,对学院的办学思路和发展目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1994年,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直工委文明单位。2006年,学校党委被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20年,入选广东省绿色学校,2020年11月,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30年来,学校数易校名,几度迁徙,虽历经沧桑,却弦歌不辍。一代又一代南华人践行“明德、敬业、求精、惟新”的校训,筚路蓝缕,薪火相传,共同铸就了学校的发展与繁荣。进入“十四五”时期,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强、特、亮、融”为十四五发展主线,做强商科,做特工科,擦亮工会底色,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打造“国内知名、湾区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商科高职名校,培养更多更好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商科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是北京市属公办高职院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1984年,学校改建为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公司物探局职工大学、北京市立信会计职工大学、北京财政学校和北京城市建设学校先后并入。2003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2019年,为进一步深化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服务通州区和北三县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学校依托燕京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廊坊校区。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优质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首都文明单位,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中泰职教国际合作贡献奖、“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2个党支部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学校现有校本部(城市副中心)、东城、朝阳、涿州四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9.7348万平方米。学校立足北京现代服务业,精准对接北京市高端商务、商业、文化旅游业发展,设有立信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旅游与艺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贯通教育学院、京冀创新教育学院11个二级学院,开设财经、商贸、旅游、文化创意、建筑管理等领域的29个专业。其中智慧财经、现代商旅服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骨干专业(群),智慧会计、金融科技、智慧商业、文化旅游、智慧建筑管理是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连锁经营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和导游是国家级示范专业,菜百商学院等5个工程师学院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工程师学院建设名单。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5300余人,教职工6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4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师8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北京高校学术创新人才、长城学者等荣誉称号教师80余人,拥有国家级、市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7个。
学校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职业素养、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铸就了特色鲜明的“财贸素养”教育品牌。近五年来,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获奖总数名列全国前列;在北京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9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18项,获奖总数位居北京财经商贸类高职院校之首。学校毕业生的企业和社会认可度显著提高,就业率、起薪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7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社会,为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拥有商业研究所、高职研究所2个研究机构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国际商贸中心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荣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北京市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34项,主持或参与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获批北京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主持北京市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0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门,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市领导批示。学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开展中华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运河文化的宣传普及活动,率先发起京商研究,连续举办十七届“京商论坛”,完成应用型科研成果1000余项、政府规划等项目60余项,被誉为首都“商业智库”。学校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牵头成立的北京商贸职教集团入选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长期致力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完成职业培训数十万人次,为首都培育了大批行业领军人才、基层领班人才和技术技能骨干人才。
学校紧扣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学校是世界职业教育院校联盟(wfcp)理事单位,入选首批教育部“中美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与30余所境外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与美、英等国12所大学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海外贯通培养,完成国内首家会计、金融管理专业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uk naric)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牵头成立职业教育新商科国际联盟、中英创新创业职教联盟(北京),设有“北财院-英国北安普顿大学海外学习中心”,国际职教领域影响力不断扩大。
满怀使命与责任,学校以“中国服务”精品商学院为建设目标,坚持瞄准城市副中心建设办学,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办学,把学校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环境,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