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财经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基本情况
长春财经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始建于1988年。学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类专业为主,设置经、管、法、文、理、工、教7大学科门类,开设会计学、金融学、数字经济等31个本科专业,下设11个学院、3...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31-84551458,0431-84512713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民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9名
软科民办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4年12月,先后历经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历史沿革。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入选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校,在教育部首届大学生就业评比中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家首批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点院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试点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在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坐落于美丽的郑东新区龙子湖畔,占地面积1240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各类纸质电子图书藏量160余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近2亿元,固定资产12余亿元,总资产近15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1万余人,与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在校生近4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77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200余人,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手1人;现有河南省职教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技术能手13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首批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鲜明,有“双师型”教师463人,高级技师50余人,还从知名行业企业聘请了250余名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为校内兼职教师。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大数据双创基地)、财经管理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数字创意与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等10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附属技校、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学院)等教学单位和教辅机构。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0个招生专业,其中有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旅游管理等5个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烹饪工艺与营养等4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9个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7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全国职业教育首个国家级戏曲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
学校建有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菜鸟驿站快递物流及信誉汽车修配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的“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践教学与科技研发场所。各二级学院分别设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并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型车间,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性的实训实习条件。
学校拥有各类金属切削机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机床等300余台,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00余个,具有仿真或真实职业实践氛围。学校还与苹果公司、许继集团、浙江开元旅业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理念及定位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承“创新、质量、开放、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全面提升、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内涵建设为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强化”,打造“三项工程”,实现“四个提高”即: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这一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强化专业建设,强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等三项工程;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育人质量;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内部管理优化以提高管理活力;注重办学条件改善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知识型、实践型和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交流合作
学院把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作为驱动学院创新发展的“双动能”“双引擎”,实施“一群一院一平台”专业发展战略,探索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获批成立河南省酒店管理产教融合专业联盟,与中国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富士康、京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微软等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是“上汽通用”确定的五所合作高校之一,荣获“北汽优秀合作院校”“京东优秀合作院校”。与大唐电信、达内时代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了“大唐移动通信学院”“达内软件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与微软共建了省级大数据双创基地,被微软授予“大数据创新学院”标牌,成为全国获得微软授牌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与中检集团合作的“食品安全公共平台与检测方法研究开发”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产学研试点项目。
学院获批国际学生招生和培养资质,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多个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共建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实训课程占教学总课时50%以上,开设“苹果公司a 雏鹰计划”等订单班近40个,成立了“范军曲艺特色班”,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着力打造“两化融合”的智能制造等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仿真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集研发、生产、教学、培训、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工厂,形成“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格局。
就业创业
学院不断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和思路。设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郑东新区分市场,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并连续多年向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输送人才,引导毕业生境外就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连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国青年报评为首届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被河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联合授予“河南省普通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省政府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奖励资金。
“校政企”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自建面积为3400㎡的创客空间,与微软(中国)共建面积为1400㎡的大数据双创基地,搭建“1 2 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立创友会,开办创业专业实验班。各二级学院分别设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创客工作坊,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型、科技型创新创业,实现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化”发展,探索形成“普及教育 意向教育 精英教育”的“分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师生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屡出硕果。
学院荣获“河南省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称号,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被河南省人社厅指定为“河南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技能大赛
学院以技能大赛为试金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十多年来坚持举办年度校内师生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并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把大赛作为提升技能、检验质量、展示成果的舞台。学院还实施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课程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将职业资格考评纳入教学计划,传承技术技能培养特色,打造了一批批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之星。
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技能优势,使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学院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全国数控技能大师、世界技能大赛等赛事,累计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级奖励240余项,在全省高职院校获奖规格、获奖数量等水平位居前列。
社会服务
学院设有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牢固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高、新、长、前”为建设方针,建成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积极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升级和民生工程,加大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学院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全省职业院校校长培训、扶贫培训、失地农民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十几万名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16所职业院校,帮助新疆建设兵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顺利升格高职院校,与十三师职业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还积极参与援疆项目,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作为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友好互助单位,长期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多次承接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及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青岛工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一、 办学历程
青岛工学院前身为2005年建校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是由中国海洋大学申办、青岛伊力特德泰科教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举办的独立学院。经教育部批准,学校于2011年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青岛工学院。
二、 办学定位
学校办学层次为本科高校,同时举办专科教育;办学性质及类型为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为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定位为立足青岛,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三、目标理念
学校的目标是建设 “学生喜欢、教师热爱、社会认可”的优质民办本科高校;办学理念为“学校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教育为社会服务”; 学校的校训为“胸怀天下,造福人类”,具体诠释为健康快乐,积极向上;宽容豁达,兼济天下;全球思维、国际视野,为自身以外的人和环境释放正能量。
四、治理体系
学校实行政治上党委领导、行政上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注重发挥党委指导、监督、保障作用,强化监事会对学校运行决策的监督并向股东负责,发挥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作用。党委会行使指导、督查、纪检权力,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董事会是学校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战略、方针、政策。校长领导下的行政团队执行董事会决议,全面行使学校管理职权。
五、地理位置
学校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素有“金胶州”之称的滨海城市青岛胶州市,北靠胶州市政府、著名的三里河文化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少海湿地公园,距青岛火车站约40分钟车程,距胶东国际机场约20分钟车程。
六、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41个本科专业及11个专科专业。基本形成了以工学类学科专业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国际商务和能源与动力工程6个专业为“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通信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及软件工程5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为青岛市一流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894人,其中本科生14660人,专科生1234人。
七、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2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531人,具有高级职称225人,其中教授32人,副教授193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11人,具有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的教师360人;外聘教师340人,其中来自行业企业事务部门等190人。教师队伍中,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青岛市优秀思政教师、十佳辅导员4人,建设23个教学团队和29个科研团队。教师注重营造“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专业前景疏导学生,以专业知识启发学生,以娴熟技能示范学生,以学术水平感召学生,以职业道德感动学生”的良好师德师风氛围。
八、硬件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227.82亩,建筑面积28.1万平方米。拥有教室333间,其中多媒体教室111间,数字语音室16间;公共计算机实验室13间,同声传译实验室1间;建有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80多家企业签订协议,建立校企合作实习基地。教学、科研设备总价值为9737.77万元。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127.2万册,电子图书16万册。校园网络覆盖全校,拥有通识课程及专业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学校拥有2640平方米的含羽毛球、乒乓球、健身等场地的体育馆,另有54653平方米含标准塑胶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学校拥有88492平方米的标准学生公寓,22618平方米的学生餐厅。
九、学生服务
学校构建起由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导师、学长、班长班委组成的“六维一体”育人模式,保障学生成人成才。全面落实国家有关大学生的资助政策。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大量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资助品学兼优并家庭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针对毕业生不同就业需求建立了分类指导的就业服务体系。一是为满足大多数毕业生毕业后直接就业的需求,与海信、新希望、高校软控等80多家知名企业签定“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协议,形成校企共建合作育人体系,毕业生基本素质较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一批毕业生考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国内名校硕士研究生;二是针对部分出国深造的学生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渠道,学校与澳洲南十字星大学、日本神户国际大学、泰国博仁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韩国庆星大学、泰国格乐大学等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交流办学,为毕业生出国深造搭建广阔平台。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海口经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口经济学院是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74年创办的海口业余大学,历经海口职业大学、海口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发展阶段。学校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定位,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人才培养),突出“两根主线”(教学、科研),推进“三大建设”(师资队伍、学科专业、条件环境)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两个转型”(高职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型,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转型),创业型大学建设扎实推进,办学实力显著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校园总占地面积约1800亩,建筑面积73.88万平方米;总投资逾30亿元。教学设备设施齐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0亿元;图书馆馆藏丰富,环境优雅,馆藏纸质图书173.8万余册,数字资源691.9万册;文化体育设施齐全;生活设施完善,为理想的求学胜地。
学校下设中广天择传媒学院、南海音乐学院、雅和人居工程学院、南海艺术与科技学院、南海电影学院、武林风体育学院、德行智华会计学院、聚星数字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东方外贸外语学院、中芯依智网络学院、时代旅航管理学院、营创国际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华闻文创学院、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南海舞蹈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公共外语教学部、公共体育教学部等4个教学部。开设52个本科专业和50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艺术学、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2012年5月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6059人,其中本科生18871人,本科留学生28人,专科生7160人。
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转型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含立项建设课程);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省级教研教改项目59个(含16个省级重点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把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定位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战略性高度,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的教学环节中,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学子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
学校强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2016年,学校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示范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和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4月,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学校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关工作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在应用型试点转型建设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的目标,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21年6月,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同意,下文( 琼教高〔2021〕75号 )确定我校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用真诚和待遇吸引人,用事业和环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励人,努力营造“凝聚、和谐、自由、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贤士,组建起高效务实的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共谋发展。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曹成杰同志是首届“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海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他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院创新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历届校长刘伊文教授、李秀生教授、刘耘教授、刘和忠教授、陈啸教授等,都曾担任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多年,有着丰富的大学教学及管理经验,是深谙高等教育的专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28人,聘请校外教师63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85人,具有硕博学位的专任教师889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省级教学名师4名,省优秀教师4名,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2名,省515青年后备人才1名,省级高层次人才323人,建设有省高层次研究团队8个。聘请了5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教师立足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活动,不断增强科研能力。近年来,教师获批各类纵向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项,省市级项目475项;公开发表教改、科研论文3587篇,其中,高层次论文259篇;获教学科研成果奖118项,体育、文艺作品获奖195项;出版教材、著作362部,专利作品111项。
学校以“无论公办民办,都是党办;无论体制内体制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无例外;无论营利性非营利性,始终坚持教育公益性;无论营利非营利,都要确保师生权益,不断提高教工福利”的政治自觉,始终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形成了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格局,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先进典型,多次受邀在全国有关会议上做典型发言;辅导员培训体系完善,等级晋升制度科学,逐步迈向职业化、专业化;思政课改革步伐加快,思政课建设被评为省级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显著,处于海南高校领先地位;校工会入评“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校团委被评为“海南省五四红旗团委”。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与时俱进,紧跟国家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步伐,紧密服务于海南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确立了“加强应用型研究,建设创业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发展目标,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出资200万元设立了创业基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将素质拓展纳入学分体系,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育人合力和良好环境。联办改制以来,共有2000多人(次)获得省级以上乃至国际赛事奖项,甚至填补海南省获奖空白。在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重大活动中,海经学生志愿者表现突出,广受赞誉。
学校实行开放办学之路,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思禹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波艾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青城雅和教育投资管理中心、世纪华都海天国际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可立欧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新丝路海南文化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湖南聚星超媒科技有限公司、深圳航空、道通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海口港、海南电视台、海口电视台、海南洋浦实业公司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和有关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大学生的实训实习和就业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联办改制以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90%左右,培养的9万余名全日制毕业生遍布沿海及内地,以“适应快、能力强、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普遍青睐与广泛好评。不少已成为企业高管、社会精英。
学校不断强化内涵建设,蕴育具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现已拥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转型试点专业13个、省级一流专业12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个,省级一流课程1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门(含立项建设课程);获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个、省级教研教改项目59个(含16个省级重点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积极探索国际合作教育,把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合作定位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的战略性高度,已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多种形式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到学校的教学环节中,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为广大学子提供接受国际化教育的机会和选择。
学校强力推进应用型高校建设。2016年,学校被海南省教育厅确定为示范应用型本科试点建设高校和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4月,省教育厅组织省内外专家对学校建设海南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有关工作进行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学校在应用型试点转型建设中,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了“把办学思路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的目标,具有示范意义和推广价值。2021年6月,省教育厅请示教育部同意,下文( 琼教高〔2021〕75号 )确定我校为第一批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用真诚和待遇吸引人,用事业和环境凝聚人,用精神和制度激励人,努力营造“凝聚、和谐、自由、平等”的新型人际关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纳贤士,组建起高效务实的管理、教学、科研团队,励精图治,革故鼎新,共谋发展。
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长曹成杰同志是首届“海南省杰出人才”、省市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委员、海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省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他视野开阔,经验丰富,对教育有深入的思考与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开创性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学院创新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历届校长刘伊文教授、李秀生教授、刘耘教授、刘和忠教授、陈啸教授等,都曾担任高校党政主要领导多年,有着丰富的大学教学及管理经验,是深谙高等教育的专家。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28人,聘请校外教师63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85人,具有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56年,位于湖南省会长沙,毗邻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创建单位、湖南省首批卓越职业院校和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先后荣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5届获得“湖南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
学院秉承“厚德精技、励学笃行”的校训,坚持“立足交通运输、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现有在校生15000余人,开办专业34个,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4个。与华为等国际知名企业共建产业学院3个,建有省级道路与轨道交通绿色建造与数智运维工程技术、智能交通大数据、交通ibm技术等3个协同创新中心,与中交、中铁、奥迪、三一、山河智能等大型品牌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和定向培养人才关系。多年来,学院录取分数线、毕业生专升本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始终稳定在全省前列。
学院始终坚持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树师的理念,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932人,专任教师571人,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164人,硕士及以上学历385人(含博士2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3.8%。拥有全国模范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省交通技术能手、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和省芙蓉教学名师等一批先进典型和骨干教师。建立了1000余名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一线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组成的兼职教师库,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学院始终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有利于工作学习生活的人文与自然环境。打造了融“山、水、园、林”为一体的校园风貌,校区绿化覆盖率达60%以上,被评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图书馆、实训楼、产教融合大楼、多媒体教育中心等建筑布局合理,体育馆、田径场、学术报告厅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能充分满足师生教学、科研、生活等需求。学院坚持实施“阳光助学工程”,采取“奖贷助勤减”等措施,开辟了绿色通道。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院奖学金等,全力解决学生就读期间经济困难问题。
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建设“行业领先、中部示范、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技术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翻译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翻译学院由我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办,坐落在西安市南郊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学校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接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巡视诊断,同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翻译专业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第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2021年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也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成为民办高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领跑者。西译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陕西民办高校第1位。据软科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西译的办学实力稳居陕西民办高校前茅。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西安翻译学院已发展成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
西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西安市“安全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连续8年被中央六部委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和“最具就业质量奖”等荣誉称号。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到学校考察,高度赞扬我校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央及省市权威媒体相继对学校的办学情况予以正面报道。
西译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家族化传统,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实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重大突破,对调动学校各方积极性,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道路具有深远意义。
西译以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办大学为阶段性发展目标,始终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积极践行“高尚教育”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不断创新“外语 专业 现代技能”和“专业 外语 现代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严格的“全封闭、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下设英文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健康与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体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学校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27个,涵盖文、经、管、工、艺、法、教育、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西安翻译学院与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等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学校成立了陕西终南学社、陕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等十多个研究机构,构建了“一核心、两平台、三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营造全外语氛围,重点打造语言服务、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三大服务类应用专业群,建设“语言大数据智库平台”,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3项;现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教学团队21个,校级教学名师25名,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为提升师资层次和水平,西译设立了“终南学者”和“首席教授”岗位;通过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等,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多年来,学校教师对标“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并进,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我校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我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9人;教师王媛以“深山寻网、席地成堂”的感人事迹被评为2020年第二期“西安敬业奉献好人”;外籍教师、德国专家张克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三秦友谊奖”。
西译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新常态,坚持“四合作、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与陕西省贸促会、阿里巴巴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00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或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西译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西译充分利用外语、商务、旅游等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泰国等沿线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新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非洲研究院、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学校有百余名师生先后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有1000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1500余名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
西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学校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推进各类学科竞赛,强化个性培养和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50多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近几届“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赛中,学校先后有郑悦、杨鑫、丁倩雯、弓晨、杨鹏凯5位同学获得代表中国青年随同国家最高领导人参加apec峰会的资格;师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大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竞赛屡屡获奖;优秀毕业生活跃在祖国建设发展的各条战线。
西译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要学习到西译”的良好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外语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下得去,留得住,守纪律,善合作”。
西安翻译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弘扬优秀办学传统、强化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成立于1973年,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河南省人民政府,现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统一管理,是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总占地面积2137.01亩,有孔明路、光武路、文化路、东校区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校舍总面积68.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协同创新基地2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2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学校有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与航空工程学院、测绘环保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五年制管理中心13个教学单位,建有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8个专业群65个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办本科专业4个,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6个、河南省特色专业7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73人,高级职称教师37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1%。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3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高层次人才9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8人,中原千人计划3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省教学标兵5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3个,省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8个,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9人,省市级拔尖人才5人。
学校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1 x”证书制度,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订单式、导师制、教赛融合、分类培养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主持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37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5部、省级规划教材37部,省级立体化教材7部,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产教融合50强”。
学校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先后与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牵头成立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河南机电设备与自动化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推进职教集团独立法人实体化运作;校企共建“恩大通用航空学院”“鲲鹏产业学院”“京东电商产业学院”“装备制造荣阳产业学院”“智能驱动卧龙电气产业学院”“智慧城建产业学院”“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学校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近五年,共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92项,获批省部、市厅级科研平台37个,获授权专利602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85篇,各类科技成果获奖262项,开展横向技术服务114项,技术服务到账额7192.22万元。
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家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合作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工作;与南非高教部、印尼高等教育联盟等机构合作培养建筑类、电子类、机电类等留学生;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安装公司在阿联酋、吉尔吉斯斯坦等境外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并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海外培训及指导。
学校坚持军工办学特色,注重军工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培养学生“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38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新时代,新高职,新使命。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职教20条”,积极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争取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思源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思源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普通本科高校、陕西省教育厅等八厅委批准设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高校,也是陕西省第一所获批招收港澳台侨学生资格的民办高校。
学校成立于1998年,始终坚持以创新教育为引领,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以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高效管理平台建设为主线,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学生学习过程管理,推动了本科教育质量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特色日益凸显,研究生教育布局初步形成,已成为一所集工、文、经、管、教、法、艺、医等多个专业学科,本科、专科、继续教育及研究生等多种教育形式协调发展的新型民办大学。学校现拥有14个二级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并分别与长安大学、延安大学、西安体育学院共建了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站,目前在校学生共22000余人。
学校创建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自考辅导中心,继承百年交大"精勤求学、敦笃励志"优良传统,严谨创新,锐意进取,成就卓著。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与学校建立了进一步对口帮扶关系,为学校提供了优质教育管理和高水平科研建设资源。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高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教育教学管理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文化建设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 "陕西省绿色大学"等100多项荣誉,受到各级政府的表彰和社会各界高度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以知名教授为核心,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团队,其中有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专家胡月星,美学美育理论研究专家赵惠霞,高等教育专家张厚,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刘吉发,管理学专家崔文田,体育教学专家许万林,教育教学专家周棉,能源化工专家李东,电气类高等教育专家刘重轩,电子信息专家张卫钢,交通运输研究专家吕建新,建筑学高等教育专家张炜,教育学专家董航远、郭涛,基础教育学专家张沁文,高等医学教育专家王增贤、苗乃周,国际教育专家李建勇,高级工程师王永信,文艺评论家邢小利,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梁瑜霞等,以及拥有多名陕西省教学名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占75% 以上,拥有高级职称以上的比例占30%以上,为卓越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证。
学校现开设有教育学、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人工智能、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增材制造工程、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类(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国际经济与贸易、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环境设计、建筑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书法学等本科专业;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设工程管理(bim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环境工程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学前教育、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自媒体营销方向)、播音与主持、高速铁路客运服务、交通运营管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旅游管理、空中乘务、网络直播与运营、广告艺术设计、文物修复与保护、书画艺术、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应用英语、舞蹈表演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
学校现建有国家财政资助实训基地,获得了国家级素质教育教学成果奖项,拥有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系)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培育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1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2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省级教改项目22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省级优秀教材5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63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50项。
学校确立"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强校"发展战略,坚持教学与科研双轮驱动,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以"团队 平台 项目 成果"为主线,推动科研工作特色发展。目前,学校拥有多个校级科研团队和研究中心(院、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完成教育部国际司课题3项;学校每年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余项,承担企事业委托的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管理咨询等横向项目数十项。学校教师每年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获得多项省级以上优秀等级课题,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教育部批准成立了西安思源学院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东南亚研究中心"和"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其中"留学生与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还被陕西省教育厅批准为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为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的决策提供参考。
学校建立了国内领先的工业4.0示范基地、3d打印技术实训中心、康复护理技能实训中心、教育教学技能实训中心、bim技术应用实训中心、舞蹈表演实训中心、公共艺术实训中心、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机电工程实训车间、工业工程实训中心等176个技术含量较高的实验实训场所;拥有260多间多媒体及智慧教室;上百种各专业虚拟仿真实验实训教学软件;拥有省级机械与电子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软件与信息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与土木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及智能制造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省级bim技术应用虚拟仿真教学中心。学校还建有328个本专科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包括西门子(中国)合作有限公司、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西北建筑设计院、腾讯网、空港新城、西安市儿童医院、延安大学咸阳医院等。
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近年来,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省技能大赛"等近百种比赛,累计获得省赛、国赛奖项2021项。2016年思源学子"蛋蛋"代表队荣获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国青年科普实验创新大赛全国总冠军;2018年思源学子参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省级一等奖,参加陕西省首届大学生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一等奖;2019年思源学子参加第二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总决赛,获得"ifrc"统一轮式格斗一等奖,参加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中获得统一部件轮式自主格斗a赛项一等奖;2020年思源学子参加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中国舞""英语口语""护理技能"四项一等奖。2020年该院电信学院网络工程专业4名学生组成的代表队在2020年中国智能机器人格斗大赛中,再次取得全国一等奖。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互联网 "创新大赛暨第七届"发现杯"全国大学生互联网软件设计大奖赛西部赛区决赛获2项一等奖。学校工学院8支代表队参加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比赛,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2021年该院参加第四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荣获一等奖。在2021国际大学生手绘艺术与设计大赛中,获得全国金奖1项、银奖2项、铜奖8项、优秀奖9项。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直播电商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2项。在第15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陕西赛区二等奖1项。在第七届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在第九届全国电子商务运营大赛陕西省决赛中,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陕西赛区获得省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在2021年全国工艺品制作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在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工程制图及3d建模大赛中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陕西省职教赛道获得金奖。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赛区结果,参赛学生获得全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的本科组全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专科组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的佳绩。在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思源学子有4人获得二等奖,6人获得三等奖。在2022年陕西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思源学子在英语口语赛项中以全省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获得三等奖1项;在中国舞赛项中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学前技能赛项中获得二等奖1项;在钢琴表演赛项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导游服务赛项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会计技能赛项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市场营销赛项中获得三等奖1项;在服务礼仪赛项获得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第十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获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在第六届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中获陕西赛区一等奖;在第八届"互联网+"大赛(陕西赛区)中,职教队获得金奖1项、铜奖8项,高教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取得14项铜奖;在陕西省2022年优秀科普创作作品征集中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4项及优秀组织单位奖;在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陕西省"优秀组织单位"、省级"优秀团队"称号、省级"先进个人"称号;在第十届"博导前程杯"全国电子商务运营技能竞赛陕西赛区比赛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第五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及三等奖;在2022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省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荣获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奖"。
学校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全国高校首家"创新能力培训试验单位",是陕西省创造学会理事长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河北医科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2001年7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临床学院为全日制本科层次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生。经历几年来的建设,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独立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食堂、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具有上百年的办学历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临床学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已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院非常重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现已与11所医院签署了教学协议。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包括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5所省级附属医院,另有沧州市中心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等6所非隶属教学医院,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教学、见习和实习的场所,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优势,先后创建了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具有较强学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生10018人,生源来自河北、北京、天津、山西、辽宁、上海、浙江、安徽等25个省市,95%以上省市第一志愿上线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国家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设立的上海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21年获得上海市学位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早培育项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区陈家镇,新古典主义和托斯卡纳风格的优美建筑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雄厚师资与特色教研体系背景 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为优势学科,以艺术设计学为特色学科,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大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超万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弘扬“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紧紧围绕“具有高尚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英语 ”“数字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文科建设,强化国际化特色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以英才计划为引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起,学校实施“英才培养计划”,配备高层次教授队伍,为品学兼优、具备发展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起,学校设立学生服务管理中心,下设学生发展部与学生事务部,坚持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企合作资源丰富,全球知名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先后与东方国际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集团、锦江旅游集团、用友新道、尚清实业、日本伊藤忠物流、松下电器、携程国际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师资团队中引进了50%以上的优秀海归教师,并先后与英、美、加、澳、德、法、西、瑞士、爱尔兰、匈牙利、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约旦、阿联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政府奖学金海外学习、本科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海外学习、实习机会,感受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近3年来,平均每年有16%左右的学生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地处“985、211”高校集聚区,跨校跨专业学习条件优越 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全英语、双语分班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参与东北片(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为学生跨校辅修、选修课程创造条件。 创新、灵活、开放、包容,创建国际化知名应用型大学 学校不忘初心,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坚守公益性办学方向。目前,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校快速发展,卓越进步,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成长较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办大学。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下设7个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开设3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涉及工、管、经、文、艺五个学科门类,拥有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中心及现代化运动场等教学生活设施。智能化图书馆能同时容纳6000人阅读和学习。
学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体系中准确定位,坚定走“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256所大学,开通“本硕直通”和“微留学”等项目,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新型高端人才。
学校长期致力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多项全国高级别大赛中接连取得突破,获奖人数和奖项等级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1123项,其中一等奖386项;获省部级奖2165项。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在江苏省100多所大学中排名第四。
学校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与行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办学实践、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新生报到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8%,考研率和出国深造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首届中国创新榜样”、”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被腾讯、网易、新华、新浪四大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评选为“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最受欢迎独立学院”、“品牌实力独立学院”和“综合实力独立学院”。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持“修学储能、经世致用”的校训,贯彻“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有事业抱负、有敬业精神、有专业品质、有职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的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住宿条件:
住宿费:1500元/生·学年(视具体住宿条件确定)。
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用以奖励在校优秀学生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官方网站链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http://jc.nuaa.edu.cn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招生网址:http://jc.nuaa.edu.cn/jczs
招生处z6尊龙平台的联系方式:
400-8288123 025-87190011 025-87190800 025-87197920 025-87192992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