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警察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西警察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是公、检、法、司等政法机关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由公安厅主管,教育教学业务接受教育厅指导,前身是1950年1月成立的中共广西省委社会部政训队,先后经历了广西省公安学...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1-5616000,0771-2859712,0771-5612367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600 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长治医学院
学校介绍 长治医学院是山西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坐落在素有红色之都、魅力之城美誉的山西省长治市,位于太行、太岳腹地和晋冀豫三省交界,是本地区开展人才培养、医疗服务、医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和进行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主要窗口。 学校创建于1946年,其前身是晋冀鲁豫军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总院护士学校,是在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由延安中央医院院长何穆博士亲手创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创建的医学院校之一。1948年改建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科专门学校,1950年7月更名为山西省立长治医科专门学校,1958年更名为晋东南医学专科学校,198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长治医学院。1996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4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12年在全国同类院校中率先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3年成为省内第一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培养单位。2016年列入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7年接受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回访。2018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正式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临床医学、护理、药学3个专业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2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类专业认证。建校以来,学校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历史使命,秉承“面向基层、德育为先”的优良传统,坚持“重质量、重实践、重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厚德精业、济世报国”为核心的长医精神,为社会培养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学人才。 发展至今,学校形成了医、工、文、理、管理、艺术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构建了集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设有22个教学院系(部),开设本科专业21个。在校生14,379人,其中硕士研究生636人、本科生13133人、成教学生610人。现有校本部和五龙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757.13亩,建筑面积37.0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到55,799.4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480.78万元。 学校现有在编职工971人,专任教师639人,高级职称教师244名;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76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6名。拥有“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5名、省级教学名师6人、“1331”科技领军人才13人、“三晋英才”24人、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3名;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各1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1个、“1331”工程提质增效重点创新团队1个。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山西省特色专业4个,山西省品牌专业2个,山西省优势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5门;获批厅市共建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山西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获批长治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长治市重点实验室4个,长治市技术创新中心2个。拥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7所,实践教学基地142个。临床医学专业为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被教育部、卫生部批准成为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临床医学为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临床医学、护理、药学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学科;“消化道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团队为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消化道肿瘤综合防治学科群”为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670项,其中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96项。发表论文3,600余篇,被sci收录近700篇;教师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多名教师赴国外进行访问研修、学术交流。邀请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加州大学、伊萨卡大学等院校的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与美国罗克福德学院、英国阿伯丁大学、黑山大学等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举办中美心血管疾病国际研讨会、太行·国际消化道肿瘤微创高峰论坛、第六届国际微移植暨细胞免疫治疗学术研讨会等有重要影响的学术会议30余场。 面向未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全面持续深化改革,朝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努力奋进,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医学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建警察学院
学校介绍 福建警察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培养公安、司法警察为主的全日制警察本科院校。 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8月的福建省警务干部学校,1950年更名为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1980年10月成立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1984年9月警校与干校分开办学。1984年10月在福建省公安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办福建公安专科学校。2000年4月,福建省人民警察学校和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200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本科层次的福建警察学院。2010年10月,省委省政府调整福建警察学院、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办学体制,组建新的福建警察学院。 学院主校区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首山路,另有荆溪校区、西二环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513亩,总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建有本科教学实验楼、警务综合实训楼、射击馆、体育馆、武术训练馆、田径场、驾驶训练场、心理训练场、游泳池、模拟法庭等实训场馆。现有馆藏纸质图书56.5万册,电子图书43.7万册,纸质期刊292种,电子期刊9952种。现有教职工429人,其中专任教师258人(教授(正高)25人,副教授(副高)84人,讲师(中级)及以下149人;博士63人,硕士152人),另有兼职教官58人、驻校教官7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651人(其中公安类2255人、司法类361人、普通类2035人),年培训在职民警5000余人(次)。 学院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公安学、公安技术为省级重点学科,行政管理、作战指挥学为福建省新建本科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设有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警务指挥与战术、监狱学、国内安全保卫、交通管理工程、禁毒学、网络安全与执法、食品药品环境犯罪侦查技术、公安政治工作等12个公安司法类本科专业,法学、行政管理、信息安全、应急管理、海外安全管理等5个普通类本科专业。其中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警务指挥与战术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治安学、经济犯罪侦查、监狱学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刑事科学技术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公安部重点专业建设点,侦查学、治安学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犯罪侦查、监狱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建设点。教学成果先后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项。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慕课应用型本科教学团队1个,省级网信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人才模式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培育)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成立有社会安全大数据研究所、区域(福建)反恐研究中心、福建红色资源研究中心、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研究中心、中国东南部禁毒研究中心、漳州110暨警察文化研究中心、犯罪学研究所所等21个研究机构。其中,社会安全大数据研究所系福建省首批25个数字福建大数据研究所之一。 学院发挥学科专业特色优势,积极服务公安司法工作,服务社会,先后被确定为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中国东南部打击苯丙胺类毒品制贩活动(g75)项目培训中心”、公安部警务实战训练基地、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刑事科学技术专业训练基地,福建省中级警官培训基地、公安民警心理训练基地、国内安全保卫训练基地、司法鉴定人继续教育基地、福建省网络安全实训基地、经侦数据实战实验室、福建省继续教育基地、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基地。 学院积极与国境外国家和地区的警察机关、教育科研机构及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每年举办“国际警务实战论坛”,邀请国内外警学专家、学者和实战部门业务骨干来院讲学、交流和培训,为公安机关和学院师生开展高层次警务学术交流学习提供高端平台。2010年以来,学院积极承办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地区19个国家外警培训班,多次出国执行援教任务,有力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学院坚持政治建校、从严治校的办学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突出忠诚教育,深化“教、学、练、战一体化”改革,严格警务化管理,着力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办学以来,已为福建省政法机关培养输送毕业生3万多名,培训在职民警近12万人次。目前大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各级公安机关的业务骨干,有近一半的毕业生走上了公安政法战线的各级领导岗位,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鉴于学院在教学改革、警务实战训练、重大活动安保中的突出表现,公安部给学院记集体一等功4次、二等功2次。2009年以来,学院连续四届被评为省级文明校园,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先进单位、福建省5a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新时代、新气象、新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福建警察学院牢牢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工作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作为建警治警的总方略、办学治校的总纲领、人才培养的总指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德法双修、文武兼备的专门人才,努力建设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应用型警察本科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建商学院
学校介绍   福建商学院坐落于拥有海滨城市、山水城市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福州市,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以“商”为名的百年省属高等学府。学校肇始于1906年晚清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官立商业学堂”和爱国侨领黄乃裳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现有鼓楼、连江、马尾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   历经百年春秋,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十多万名商贸类专业人才,为福建省经贸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一大批校友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担任重要职务,一大批校友创办的大中型商贸企业遍布全国乃至全球。学校社会声誉斐然,被誉为“闽商摇篮”“外贸摇篮”。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福建省生态文明教育基地”。2018年、2021年连续获批福建省第一届、第二届文明校园。2022年通过福建省第一批本科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总结评估。   学校坚持以商为本,聚焦新商科,统领学院归建、学科凝练和专业设置。现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财务管理、商务英语、会展经济与管理等34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为主干学科,工、艺、文相互支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专任教师(含双肩)597人,高级职称251人,占比42%。博士、硕士学位516人,占比86.6%。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大力发展“马列经典著作读书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书社”,已累计培养4000名学员。学员在历届福建省高校大学生本科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一‘马’当先”知识竞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1次、三等奖2次,个人一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成为学校的一面红色旗帜。“政治经济学讲坛”入选首批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十佳讲坛”。加快培育独具特色的福商文化与人文精神,现有福商广场、书香广场、青春广场、财经历史文化长廊、校训墙、百子踪瓷、福商物语、美术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等文化场馆。“闽商文化教育基地”入选第三批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学校是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和学科技能竞赛,共荣获各类创新创业类和学科技能竞赛奖项326项(国家级68项,省级258项)。男子气排球队获“中国大学生气排球锦标赛”亚军,男子足球队获“中国大学生足球联赛”福建赛区亚军,代表队获全国啦啦操联赛集体花球校园示范套路、双人街舞自选动作双料第一。   学校坚持内涵发展,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聚焦新文科建设,近6年获批“四新”项目等省级以上教学质量工程、教改项目、教学成果和教学竞赛142项,其中获批国务院侨办项目“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1个;省级应用型学科培育项目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新文科新工科和重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2个,一般项目1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创新团队、思政课教学科研团队6个;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其中:线下一流课程16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3门);省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项目和“讲好中国故事·上好思政课程”等22项;省级教学创新大赛、青教赛、“三个百堂”高校思政课精品课教师教学竞赛获一、二等奖等1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项。   学校以区域产业发展急需为牵引,完善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机制,积极建设福商特色现代产业学院,构建闽商人才供需结合的命运共同体。联合福建省会展业龙头企业——福建荟源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共同打造“海丝”会展现代产业学院;联合中国餐饮百强企业——福州聚春园集团,设立文化 技艺的聚春园烹饪学院;联合金融保险企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分公司,以协同培养保险行业的高端特色人才为目标,成立人寿保险产业学院。   学校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发展之路。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部、东新省签订协议,在省内率先招收来自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留学生(学历教育),为福建(校友)企业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撑。与德国、加拿大等国家开展“中德”“中加”等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台湾中原大学、建国科技大学、育达科技大学等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与马来西亚城市大学、拉曼大学、澳大利亚国际酒店管理学院、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签订互免学费交换生协议。学校作为“福建省邀请外国人来华科教文体单位信誉等级良好单位”,多次受邀出席论坛并作国际化办学报告。   面向未来,走过116年光荣历程的福建商学院,正坚守初心,坚定不移地传承和弘扬百年优良办学传统,按照“新大学、精学科、特专业”建设思路,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力推进“质量革命”,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闽商人才培养、闽商文化传承、闽商智力服务的区域知名商科大学而努力奋斗。(数据更新于2022年5月)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甘肃医学院
学校介绍 甘肃医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甘肃省平凉卫生学校,2003年升格为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晋升为医学本科院校,更名为甘肃医学院。 校园占地面积443.63亩,建筑面积19.14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图书93万册。共有编制933名,其中校本部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27名,附属医院差额拨款事业编制606名。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普通在校生9356人。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药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助产学、儿科学9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 现有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建成国家级一流课程1个、省级一流课程9个、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直属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所,省内外教学实习基地56所,校内有覆盖医学一级学科的实验教学中心8个,实验仪器设备总值8790.67万元,建有1个国家级中医实践技能考试基地,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分中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财经学院
学校介绍 广西财经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建设的一所财经类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创办的广西商业专科学校(1962年9月更名为广西商业学校)和1963年成立的广西财经学校。2004年,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广西财经学院。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相思湖校区、明秀校区和武鸣校区,占地面积1,281,627.09m2,其中学校产权546,986.73m2。校舍建筑面积500,888.93m2,其中学校产权489,802.13m2。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1,059.93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7.32m2;学生宿舍面积153,900.3m2,生均宿舍面积7m2。固定资产总值114,681.3万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1,511.34万元。数字终端数12,998台,其中学生终端数10,127台。纸质图书184.285万册,电子图书1,461,838册,生均纸质图书78.46册。教室420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390间。 学校设有15个教学院,开设59个本科专业。2021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会计、金融、税务、审计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41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1,564人,硕士研究生516人,本科留学生58人,预科生232人,普通专科生49人。现有非全日制学生数9954人。其中,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99人,成人本科生3855人,成人专科生600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686人,其中专任教师1,287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338人,占比26.26%;硕士学位教师736人,占比57.19%;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074人,占比83.45%;正高职称教师152人,占比11.81%,副高级职称教师419人,占比32.56%,副高以上职称教师571人,占比44.37%。拥有一批以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和自治区级教学名师等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学校大力调整优化学科布局结构,形成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度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体系。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获批为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建有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级智库4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9-2023年)4个。近五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8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2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稳居全区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1门。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学院、数智财会产业学院获批为广西普通本科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46项,学生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奖项400多项。 学校注重内涵式发展,秉承“诚以修身、信以立业”之校训,立足广西、辐射东盟;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大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学校办学核心竞争力,努力建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桂林旅游学院
学校介绍 桂林旅游学院创办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是我国两所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公办旅游本科院校之一。学校现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5.72万平方米(1885亩),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665人,其中本科生9797人。 学校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设定的重点支持单位、世界旅游联盟会员单位、亚洲开发银行“高端旅游人才培训优秀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中国旅游院校“五星联盟”单位,是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旅游研究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的载体单位,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catea)发起院校及其秘书长单位,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全国旅游扶贫培训基地(唯一获批高校)、全国研学旅行指导师培训基地、首批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广西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是广西旅游数据中心、广西旅游科学研究所、广西旅游产业人才小高地、广西红色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的载体单位,获批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西立项建设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办学紧贴行业 学校现有30个本科专业,涉及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工学、理学、教育学七个学科门类,涵盖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及休闲健康、智慧旅游等新业态主要领域,形成了与产业结构相匹配的专业体系,构建了“一轴两翼三能力四融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6个。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299个。 教改成果丰硕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广西本科高校特色专业4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前厅与客房管理),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全国高校就业创业金课1门(创新创业基础);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3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升本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 师资队伍优质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1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39.7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87.08%。有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西工匠获得者1人、傅雷翻译奖获得者1人,全国旅游教育名师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4人、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广西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8人,广西卓越学者2人。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文旅产业精英等54人担任学校客座教授。 培养质量可靠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同类高校前列。2017-2022年连续六年被评为广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人社部人才交流中心“旅游专场”招聘会永久落户学校。近三学年,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03项。学校1名学生获2020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全国仅10名),2名学生获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推荐人选(广西仅5名)。学生团队连续两届获得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总决赛一等奖,学生合唱团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国际合唱节金奖,学校棒垒球队已获得13项全国赛事的冠军。 学科建设成效初显 学校现有广西一流学科(b类)1个(旅游管理)、广西重点学科(培育)2个(旅游管理、设计学),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中心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2个。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成为南开大学对口支援的高校。升本以来,承担了国家级科研项目2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项。共承接社会服务项目466项,覆盖了全广西14个地级市、东盟十国。作为全国首个拥有省级旅游数据中心的高校,率先制定了国内第一个省级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地方标准。学报《旅游论坛》是国内重要的旅游学术研究平台,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2012年)、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2017年版和2020年版)、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2017年版和2020年版),荣获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2019年)。 国际交流广泛 学校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组织以及香港理工大学等20多所境外高校开展多领域合作;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商学院开展酒店管理专业合作办学。在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设立了海外校区,建立了文莱汉语旅游人才培训中心;“中印尼旅游教育合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俄罗斯副总理戈洛杰茨、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两任秘书长到学校考察、演讲。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瑞法依评价说:“与学校的合作已作为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开展各相关领域合作工作的典范,值得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推广。” 行业培训喜人 学校构建了以文旅培训为主要品牌,以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研学旅行、东盟教育为重要支撑,以定制化培训为延伸的“1 4 x”培训框架,为全国各省市培训旅游人才6万多次,学员覆盖广西108个县,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学校积极开展旅游扶贫培训,累计培训农村学员近万人次,学员满意度达99.6%。学校先后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举办了30多期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培训班。受中国—东盟中心委托,学校连续五年派出授课专家走遍东盟十国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援外培训。 校园文化丰富 学校将旅游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形成了鲜明的文化育人模式。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共建育人环境,学校校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广西旅游博物馆。学校将红色文化、地方文化、民族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建有桂北红色旅游文化展馆和红色旅游资源展示中心等,面向校内外开设红色文化旅游培训班,讲好红色故事。学校“七玄乐府”少数民族器乐传承与创新项目获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桂戏广播体操,助力全民健身防疫,传承、创新、传播优秀民族文化。打造了礼宾礼仪大赛、外文戏剧节、淘宝文化节、桂旅大讲堂、体育文化节、“马踏飞燕”演讲比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品牌。 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学校提出的“建成高水平旅游大学”的要求,秉承“敢为人先,追求梦想”桂旅精神,培养文旅产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旅游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警察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警察学院是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贵州省公安厅主管,贵州省教育厅负责业务管理,全省唯一的全日制政法公安类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2月的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安干部学校,1978年分为贵州省公安干部学校和贵州省政法干部学校,1985年两校分别升格为贵州公安干部学院和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2000年两校合并组建贵州警官职业学院。2017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层次的贵州警察学院;2020年9月,与贵州民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2021年6月,被贵州省学位办增列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年均培训在职民警5000人左右。 学校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双龙航空港经济区,毗邻龙洞堡国际机场、双龙生态公园、贵阳森林公园,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省文明校园”等称号。学校占地520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412.81万元,馆藏纸质图书74万册,电子图书115万册,有63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和43个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司法鉴定中心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司法鉴定先进集体,“贵州公安英烈墙”系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8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8%;硕士以上学历学位人员19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6.7%;双师型教师138人。有全国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教师、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6人,全国公安系统教学名师2人,全省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10人,省管专家、全省高校“黔灵学者”和省级学术带头人6人,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贵州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9人。学校和个人多次被公安部、省政府、省公安厅授予一、二、三等功。 学校现有9个教学系部,开设本科专业12个,刑事科学技术、治安学和公安管理学为省级一流建设专业,刑事科学技术系被评为全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系,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省部级精品课程7门,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3项,拍摄的微电影《承路》获全国“我心中的思政课”大赛特等奖,散打队连续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武术散打锦标赛团体和个人第一名。 学校的公安学、刑事科学技术为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建有贵州政法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安防工程中心等多个省级科研平台。开展本科办学以来,共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8项,其中国家和省部级项目83项;出版专著、教材20部,公开发表论文542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多项成果获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贵州省文艺奖一等奖,省科技强警一等奖和省政法委优秀调研论文一等奖。有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2名,贵州省“学术先锋”4名,公安管理系、治安系被授予“贵州省学术先锋号”称号,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 学校先后为省内外公、检、法、司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毕业生,培训在职民警和政法干部等7万余人。2018年5月,公安部批准“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基地”落户学校,并以此为依托,举办了两届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论坛。学校还先后举办了缅甸内政部警员培训班、缅甸禁毒执法培训班、约旦警察武力使用教官培训班、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研修班、老挝刑事侦查技术硏修班、坦桑利亚禁毒执法研修班等外警培训项目。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着力打造贵州公安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贵州在职民警培训基地、贵州公安科学研究与z6尊龙平台的技术支持基地、中国—东盟及周边国家大数据警务国际交流合作基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区位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符合实战需要的重点公安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商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商学院沿于1947年的“贵阳市尚信高级会计职业学校”,是贵州商科教育的发祥地。195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在此基础上,整合商科教育资源组建“贵州省贸易中等技术学校”;1961年与贵州省粮食学校合并成立“贵州省商业学校”,开启了贵州公办商科教育的先河;1987年升格为“贵州商业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贵州商学院”;2018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学校由省商务厅划转省教育厅管理,同年成为贵州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9年,学校顺利通过学士学位授权单位评估;2022年,获批成为贵州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教学科研设施设备先进,图书资源充足,生态环境优美、红色文化浓郁,师生学习生活环境舒适优美。 学校以商为名,因商而建,依商而兴,始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与行业发展为己任。建校以来,秉承“尚信塑品 致用立身”的校训,扎根贵州大地办学,培养了10万多商科英才,被誉为“黔商摇篮”,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12.22万册,电子图书137.92万册。设有11个教学单位,面向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本科生。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含1个合作办学专业),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工学、艺术学4个学科门类,2023年新增数字经济、应急管理2个本科专业,并已于当年9月开始招生。获批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7个,其中,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自2018年以来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一直排在全国前20位。现有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就业创业“金课”1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级“金课”(一流课程)27门,省级教改项目60项。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769人,其中,专任教师502人、外聘教师1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225人;柔性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4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金师”(教学名师)6人。学校聚焦贵州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平台人才支撑需求,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和方向积极探索,通过柔引陈鲸院士团队,筹建贵州省数字经济与网络安全重点实验室,柔引一批高水平拔尖人才,积极构建我校5大科研团队,为学校改革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培养既有创新精神又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好人才储备,并出台一系列人才“引培用留”激励政策,推动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学校积极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按照省政府“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竭力服务贵州“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强化交流合作。与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瑞士西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21所国内外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搭建校际交流平台。组织交换生出国(境)交换学习、管理干部和教师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涵盖美国、英国、爱尔兰、瑞士、德国、俄罗斯、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接待美国蒙赛罗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国际管理学院等11批次国外高校代表团来校交流访问。学校以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为契机,主办、承办、协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40余项,参与师生700余人次,国际交流水平不断提升。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以建设高水平新型商科院校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统筹学校发展全局,面向现代服务业和商业数字化,努力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实、实践能力强,具备商业头脑、创造活力、担当精神、实干作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谱写经济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作出新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金融学院
学校介绍 哈尔滨金融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享有亚欧大陆桥的明珠美誉的城市——哈尔滨市,学校由中国人民银行创办,是一所传承“央行基因”,扎根龙江,立足金融办教育的应用型本科财经大学。 办学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学校始建于1950年,历经东北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干部培训班、中国人民银行齐齐哈尔干部学校、黑龙江银行学校、哈尔滨金融专科学校、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等几个历史时期,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所金融类高等专科学校,原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2000年全国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后,改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2010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哈尔滨金融学院。经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学校已经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办学条件优良,满足教育发展需求。学校现占地面积65.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电子资源395万余册,已初步形成文献种类齐全、金融特色突出的馆藏资源体系。升级改造140间多媒体教室,实现全覆盖,建有48个各类实验室、5间智慧教室、7间语音室、87个校外实习基地,实践教学条件达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校园网万兆骨干,实现了基于统一公共数据平台和信息门户的人事、学工、教学、科研、办公信息化。校舍、文体活动场所以及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齐全,充分满足师生需要。 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能力强。学校具有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722人,其中,专任教师435人。教职员工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620人,在读博士4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教师83人,副高职教师137人,省级优秀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 学科专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牢固树立“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应用、求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现有在校生一万一千余人,设有11个教学单位,拥有涵盖经、管、文、法、工五个学科门类的23个本科专业。2022年会计学专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拥有信用管理、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和保险学等6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保险学、审计学、知识产权和财务管理等5个校级重点专业,全省首批设置知识产权专业和全省首个且唯一的金融科技专业,努力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跨学科、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会计学课程为国家级一流课程,拥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拥有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学校自主建设在线开放课程21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获省级高等教育类教学成果奖2项。 坚持内涵发展,科研学术水平持续提升。近五年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千余篇,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项目200余项,出版专著80余部,公开出版教材近300部,获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7项。学校的《金融理论与教学》,是全国创刊较早的金融期刊之一,国内外公开发行,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设有“黑龙江自贸区研究中心”“会计与公司治理研究中心”“普惠金融研究中心”“金融仲裁理论与实务”等13个科研机构,先后成立学校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黑龙江省投资理论研究会、省级学术平台黑龙江省金融理论与创新研究学术交流基地。2021年获批全国首批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2022年获批黑龙江省金融教育示范基地,组建黑龙江金融发展研究院,为龙江金融业重大问题的研究实力和咨询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被誉为“金融家的摇篮”,东北地区金融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为国家培养6万余名毕业生,大多数毕业生就职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行业,毕业生综合评价称职率在95%以上,就业率稳定在80%以上。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金融行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金融类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肯定和广泛认同。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国、美国开展联合办学,与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都有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国立理工大学合作,开展3 1 2本硕连读及2 2双学位项目,共同培养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学校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省工人先锋号、省级文明校园、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状、省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绿色学校”、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省“三育人”先进集体、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省教育系统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新时期,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促进东北振兴重要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扎根龙江大地办大学,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要,突出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步伐。紧密围绕地方经济社会特别是金融业发展,明确办学定位,落实发展规划,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深化综合改革,全力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打造“数智金院、质量金院、创新金院、开放金院、绿色金院、平安金院、文化金院”,努力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体育学院
学校介绍 河北体育学院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本科普通高等体育院校。1984年4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在河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整建制基础上筹建并开始招生。1985年8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在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校址基础上建院。2005年6月,河北省体育运动学校实质性并入河北体育学院。行政主管部门是河北省体育局。 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学府路校区(占地500余亩)坐落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风景秀丽的滹沱河畔,环绕校园的是梨果飘香的太平河生态园区。正定新区校区(占地200余亩)毗邻河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学校设有13个教学单位,包括与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共建河北体育学院射击学院、11个系(部)和1所附属体育运动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休闲体育、运动康复、体育经济与管理、物业管理、英语、舞蹈学、舞蹈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学前教育、冰雪运动、体能训练等16个本科专业。其中:运动训练专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为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我校现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舞蹈表演。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两门:《运动损伤与按摩》《健美操》。上线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运行课程三门:《冰雪运动文化》《运动损伤与按摩》《健美操》。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门:《体育通识英语》(线下一流课程)、《运动生理学》(线下一流课程)、《体能训练》(线下一流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时尚健身舞》(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三门:《健美操》《运动创伤学》《河北民间武术》。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田径教学团队、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健美操教学团队、冰雪运动教学团队。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外语智能化教学实训中心为河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体育学院—天津松江团泊湖高尔夫球会实践教育基地”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体育学”所属的四个二级学科全部为省级重点或重点发展学科:“体育教育训练学”为河北省重点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为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2020年,“河北省体育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与河北省体科所合作共建的“河北省数字化体能监控与健康促进重点实验室”获批省级学科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构建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管理、竞赛组织管理四个方向的跨学科、跨专业、复合型专业学位导师团队。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7452人,专任教师485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2人,省级“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22人;拥有国际级裁判、国家级裁判、运动健将70余人。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走“教学科研、竞赛训练、大众健身”三兼容的办学之路,坚持“大体育观”,秉承“崇德、砺能、笃学、拓新”的校训,以培养文武兼备、德高技精,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培养综合素质突出、全面发展的“体育人”。通过“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教育、民族体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逐步确立了全省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骨干地位。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首批“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被省体育局、教育厅授予“河北省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师资培训基地”“河北省冰雪人才培训基地”,被北京冬奥组委授予“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培训基地”,被省体育局、省民族宗教事务厅授予“河北省少数民族项目综合训练基地”,被省文化厅、教育厅授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先后被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民族体育先进单位”,被河北省政府授予“民族团结先进单位”,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建校38年来,培养竞技体育、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教育、民族体育等方面的本专科毕业生4万余人。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大中小学校、运动队、公安武警系统、健身俱乐部等单位和部门成长为骨干力量,得到社会广泛好评。近五年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 通过“学训结合、体教融合”,学校与各项目中心共同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如奥运冠军蔡亚林、苏惠娟、庞伟,世界冠军张亚菲、赵颖慧、任洁、池彬,中国象棋国际大师棋王李来群、棋后胡明,世界足球小姐孙庆梅,女足国家队队员白洁、张欧影、王丽萍、刘亚丽、王坤、刘杉杉,国家队篮球名将马健、梁达、刘军,乒乓球国手樊建新、牛剑峰,女子铅球亚洲纪录保持者李梅素等。河北省篮球、排球、足球等集体项目专业队中90%以上的队员都是河北体育学院输送的。河北省七人制橄榄球专业队和青少年足球专业队就是直接由河北体育学院承办的。 通过“院企联合、协同育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培养高尔夫球、冰雪人才。从2003年开始,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高尔夫球管理方向。多年来,高尔夫球管理方向的毕业生,遍布全国80%以上的高尔夫球场。2015年成立冰雪运动系,2016年开始招生。目前,冰雪人才培养规模居全国首位,正在以“张家口崇礼为圆心向周边内蒙、北京等地辐射”的冰雪教学训练基地网为核心,努力打造成全国冰雪人才培养的“排头兵”。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学校直接服务冬奥人员共计476人,其中竞赛组织服务团队408人,分别作为北京冬奥组委工作人员、国内技术官员和场馆运维、后勤保障服务人员,直接服务于9个竞赛场馆,做到了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大赛区全覆盖;冬奥志愿者团队68人,承担北欧两项、冬季两项等比赛项目以及文艺表演、交通助理等非赛事岗位的志愿服务工作。竞赛组织服务团队和志愿者团队获得“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2名教师获得“先进个人”。 今天,全院师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高一突破”战略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办学,内涵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的应用型体育大学而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