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72-220365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589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廊坊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廊坊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4年的安次县立师范讲习所,1946年更名为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改建为河北廊坊师范学校,1964年升格为廊坊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再次升格为廊坊师范学院,是河北省最早的两所专升本院校之一。2005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并入,组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2016年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以优良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20年获批河北省第二批应用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学校位于京津雄中心区域的廊坊市,紧邻大兴国际机场,京雄高铁,京台、京沪等高速环绕,互联互通。学校分廊坊、空港两个校区办学,占地面积103万余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9468人,教职员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1058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17人,副高级职称人员40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304人,硕士学位725人。学校现有全国知名史学专家、国家杰青、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管优秀专家等人才37人,担任国家、省各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职务17人,担任省内外高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拥有包括世界冠军在内的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 学校现有机构设置38个,党政管理机构14个,教辅机构7个,其中教学单位17个。地厅级以上研究机构 30 个,主办 5 种学术期刊。设置本科专业 59 个,涵盖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9 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中师范专业 18 个,其中 11 个具有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部分专业招收公费师范生,形成了师范专业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应用型专业体系。汉语言文学、英语、生物科学、学前教育专业已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3 个、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 1 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 个、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 2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4 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14 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 2 个、省级教学团队 3 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4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5 个;作为“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承担国家、省、市级培训及教师资格证测试任务。 学校秉承“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 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坚守育人育才红色,擦亮教师教育底色,彰显应用型大学本色,做强文史见长特色,浓厚京畿文化国色,增添开放办学亮色,提高人才培养成色,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做出了不懈努力。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形成、首岗胜任、具有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致力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实施教、导、学、做、研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三三四”总培养机制,并已坚持14年,取得了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打造“三课一训”开放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业团队54个,成功孵化企业14家。课程思政“五个一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并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学校有95%毕业生留在京津冀就业,已成为京津冀区域教育管理、中小学校、行业企业的骨干力量。师范毕业生挑起了地方教育的大梁,廊坊地区有47%的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毕业于我校,因此被当地誉为“基础教育人才的摇篮”。培养了民间文学家张士杰、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秦海地、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立华等为代表的众多优秀毕业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等各种国家荣誉称号的校友们始终关心支持着学校发展,引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踔厉奋发、成长成才。 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立足河北、面向京津、辐射全国,构建教师教育类、生物化工类、文化事业与产业类、生产服务类、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类 5 大专业集群。在基础教育提升、地方文化传承、生态环境与生物安全,以及现代都市农业、社会治理、临空经济、智慧信息与大数据、康养产业等方面强力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倾力打造服务地方发展的“九大工程”,取得显著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 44 项、省部级项目 324 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2100 余篇,出版学术著作 118 部。获得国家授权专利 90 项;荣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和社科优秀成果奖 14 项。学校明史研究、史学史研究水平已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现有河北省生物质碳材料及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食药用菌资源高值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史学理论与中国史学史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完成科技成果转化 20 余项。学校发挥人才优势,提供智力支撑,以食用菌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带动阜平县10万人脱贫增收,帮助其在2019年脱贫攻坚考核中排名全国第一,奋战一线的专家教师也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以学校重点发展学科为基础,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波兰沃尔茨应用科学大学开展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依托区位特点,积极建设非物质文化“政产学研用”创新基地,参与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与河北省教育厅共建“燕赵文化体验推广基地”项目。173名教师分别参加河北省外国专家局举办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和高等教育转型升级培养计划。学校还聘请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210人组成兼职导师队伍,指导师范生教学技能养成。选派教师到基层岗位实践锻炼,打造高水平“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目前共有“双师双能型”在编教师5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09%。 百年传承,步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守牢育人育才初心使命,提振精神鼓足干劲,深刻认识战略机遇期的新趋势、新任务,贯彻新发展理念,建构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中心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文山学院
学校介绍 文山学院前身是1947年2月由云南昭通南迁至文山的国立西南师范学校,1984年4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文山师范专科学校,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楚图南先生为学校题写校名,1992年更名为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4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校。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877.25亩,校舍面积257574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88.3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固定资产总值5.86亿元,设备总值15930.38万元;有在职教职工634人,其中专任教师463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7人(教授、研究员41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56人),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04人,10余位教师先后被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学校下设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3个学术科研机构,建有“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三七研究基地”“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10个省厅级研究中心、实验室和专家工作站。综合性学术期刊《文山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下设教师教育学院、三七医药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冶金与材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9个二级学院,有62个本、专科专业(本科49个,专科专业13个)。现有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4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规划教材4部,云南省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3人,入选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5人,入选“云岭产业技术领军人才”3人,云南省高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对象3人;获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升本”以来,教师获各级各类课题立项38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1项;出版学术专著32部,参编著作、教材45部,获国家专利授权21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13项科技成果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0余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获州科学技术进步贡献奖;发表学术论文3105篇,其中核心期刊261篇,sci、ei收录84篇。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韩国、越南、泰国等国的1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教师和学生交流、学习。升本以来,派出512名越南语和泰语专业学生到越南和泰国高校学习、交流;招收来自美国、越南、老挝等国学生237名。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374人(本科生10682人、专科生1692人)。 学校先后被评为“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涌现出“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霜福伟,中央电视台推评的“最美村官”潘志艳、“最美乡村教师”周凤慧等一批享誉全国的先进典型,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
学校介绍 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是整合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资源,于2020年12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2021年3月24日挂牌成立的省属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我省第一所省属公办本科职业大学。 学校坐落在山西省高校新校区,占地面积1122.2亩,建筑面积69.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32.5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5006万元,现有纸质和电子图书共计223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 学校现开设39个职业本科专业,67个职业专科专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3.14万人,其中职业本科生1.2万人。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17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7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35人,获硕士学位教师853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4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24人。 学校紧紧瞄准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强专业群建设的整体架构和优化整合,积极构建与产业群、产业链相衔接的专业群。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和试点专业11个,省级重点与示范专业12个,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个。 学校不断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教学改革项目58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4项。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在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共获得国家级奖项22项,省级一等奖168项,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20万名高素质人才。 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不断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承担省级以上科研课题335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22项,其中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1项,百部篇工程奖7项。与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东物流集团等校企战略合作,与丰田、宝马、中铁、中建、三一重工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校内实训室和培训基地36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400个。累计为行业企业培训8万人次。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山西转型发展的战略需求,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努力实现学校高质量创新发展与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同频共振,探索中国特色本科职业高校的办学模式和发展路径,培养具有职业精神、创新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秉持“厚德精技、励学笃行”的校训,树立新发展理念、锚定新发展目标、抓实新发展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探索新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示范性本科职业大学,打造成引领山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旗舰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并组建的以能源电力为主干学科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以工为主,工、管、经、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共建。 七十余年来,学校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凝聚发展力量。学校是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建设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会员单位,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基地,辽宁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变示范高校”,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连续多年在全省公办本科高校名列前茅,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高校”“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教育系统雷锋式学校”“沈阳教科系统先进党委”等称号。 学校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现有主校区、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占地面积近86万㎡,建筑面积近46万㎡。设有研究生部、11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1个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获批教育部特需项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拥有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设有电气工程和动力工程2个方向),开设33个本科专业。现有专任教师728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2人,获评辽宁省“特聘教授”“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兴辽英才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等省级尖端人才20人,沈阳市领军人才、拔尖人才38人。 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4个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3个辽宁省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示范专业,2个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76门辽宁省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拥有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8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雏鹰企业”等20余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在沈北置业企业4家,为沈北新区产教融合园输送高成长型科技企业2家,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现有省市级各类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21个,省级科研平台1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0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9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约2.08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92.18万册、电子图书29.4万册。校园网以万兆为主干,实现教学区、图书馆、学生宿舍区有线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构建了校级网络信息及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坚定地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与国家电投东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国家电站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沈飞新松等辽沈地区及驻辽驻沈等大型国企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个二级学院聘用了企业兼职副院长,与多家单位实现“订单式”“定制式”人才培养。3家联合培养单位获评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学校获评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一等奖”“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近五年来,成功获批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项目,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2项,省级项目361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连续多年在省属高校名列前茅,在电网改造、新能源应用等领域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学校着力培养红心向党、技术报国、又红又专又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放飞白鸽”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工程获评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和辽宁省教育系统优秀学雷锋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获团中央表彰1项,省市级奖项50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获批“辽宁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辽宁省首批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先后与加拿大红河学院、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俄罗斯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等20多所国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关系。分别与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和俄罗斯乌法国立航空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红河学院合作举办的红河国际学院是我省唯一一所工科高职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软件工程专业引入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应用型)。 奋进新征程,沈阳工程学院将秉持“明德致知、精工博学”的校训精神和“服务电力、服务辽宁,以工促师、应用为本,产教融合、卓尔不群”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人才兴校、改革活校”,发挥能源电力行业特色优势,积极融入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实施低碳校园创建三年行动计划,以应用型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提升层次为目标,以人才建设为抓手,以守正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以开放合作为突破,以文化传承为引领,以依法治校为保障,以“五项计划”推进“八大工程”,努力朝着“办学创特色,专业创一流,学科上层次,学校上台阶”的目标阔步前行,为“建设在能源电力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有效支撑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财经类本科院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0亩主校区地处湖南湘江新区,位于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梅溪湖畔,雷锋校区位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街道。学校是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高校、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办学历史悠久 学校源于1933年5月由熊崇煦、陈家瓒、李肖聃、王季范等著名教育家、经济学家创办的“厚生会计讲习所”,是民国时期湖南办学历史较早的私立中等会计专业学校,因对财政会计人才的培养输出而誉满天下。学校经历了“厚生会计讲习所”“私立厚生会计补习学校”“湖南厚生会计学校”“湖南省财政学校”“湖南省财政贸易干部学校”“湖南省财贸学校”“湖南省财政会计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湖南财经专科学校”“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等校名的变革。其中,1951年10月,湖南省财政厅税务局接办学校,转为公立,更名为“湖南厚生会计学校”;1979年1月,学校择址新建;1985年,升格为湖南财经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校名为“湖南财政经济学院”;2018年8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7月,进入湖南省本科一批录取;2021年8月,获评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9月,湖南省政府批复的新工(文)科产教融合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发展定位清晰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理念,总体定位目标为以财经教育为特色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发展定位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办学层次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大力开展留学生教育,合作开展研究生教育。 财经特色鲜明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地理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外国语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雷锋学院等16个二级院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8大门类;开设有50个本科专业,以财经类专业为主,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土地资源管理、工程造价、金融数学、商务英语、旅游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经济统计学、金融科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其他专业也突出财经特色,其中,6个专业(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政学)获批为“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英语、电子信息工程、税收学、行政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国际商务、金融数学、网络与新媒体)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师资力量厚实 现有教职工1646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50人,副高职称教师277人;有博士学位教师467人;有博士生导师10余人、硕士生导师80余人。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财政部“会计名家培养工程人才”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学术型)1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新世纪湖南省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3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13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社科专家1人、湖南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湖湘青年英才4人、省级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十人。 学科科研强劲 学科科研强劲。学校获批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5个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入选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建有1个省级 2011 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创新团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6个省(厅)级研究基地。其中,全国地理类权威期刊《经济地理》是cssci重要来源期刊,在地理学科和经济学科有重要影响,连续11年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近3年,学校师均年科研经费8.4万元,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各类国家级基金项目75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8项。2023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立项数位居全国并列第86位,进入全国“百强”;全国“学院”类别高校中位列第1位,财经类院校并列第10位,湖南省第5位。与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培养研究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2101人;联合培养硕、博士研究生85人。 国际化进程快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英国罗汉普顿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圣泉大学、韩国世翰大学等43所国(境)外知名院校和教育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开展多样化对外合作交流。学校开设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1个,另有 acca、cfa等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各类项目办学成果显著,社会反响良好;招收语言进修和学历教育国际学生。学校每年递增式选派师生赴国(境)外开展访学、研修、培训、联合培养、交换。 人才培养出色 学校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构建基于“正德厚生”文化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按照“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先进理念和“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基础扎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9年起实施“三学期”制;设有“厚生实验班”,选取优势特色专业采取“1 n”办学培养模式和校内外双导师制,在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改革创新实验,着力培养拔尖创新型卓越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4门;有省级重点建设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门。与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分局、深圳华侨城集团、湖南银行、长江证券湖南分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近五年,在校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各类奖项6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学科专业竞赛奖励473项,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90项、省级164项,孵化创业项目52个,在国内外刊物公开发表论文806篇。 文化活动丰富 学校既有大学生学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风采月等传统品牌,又有由“读百部名著”工程和“赏百部佳片”工程构成的“双百工程”以及“正德讲堂”“厚生讲坛”“美育大课堂”“雷锋大讲堂”等全新校园文化品牌,还有“三下乡”“返家乡”“大手牵小手”等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活动形式多样,有辩论赛、讲座、读书会、文艺晚会、学习实践等。目前,学校有金融投资协会、大学生合唱团等在册学生社团及协会62个,种类齐全,覆盖面广,学生参与率高,是发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良好平台。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文体活动等第二课堂活动,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招生就业火热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来考生报考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致力于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将90%以上招生计划用于招录省内学生,文科(历史)类考生招录人数连续五年均居湖南同批次高校首位。学校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56%,在全省同层次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近年学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超70%,15%以上的毕业生进入省内各级财政税务系统和银行工作;超过30%的毕业生被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等录取。自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湖南财政、会计、金融、证券等领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基础设施完备 建有现代化的数字教学平台,配备了智慧教学信息化运行与管理系统,校内实训、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完善,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和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图书馆馆藏图书214万册、电子图书149万册、年订阅杂志845种;建有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教学所需体育配套设施完备;学生生活条件良好,校园食堂安装了中央空调,学生宿舍全部配备wifi、空调、洗衣机、直饮水、热水等,建有2栋15层功能齐全的电梯楼学生公寓,普寝进行了装修和公寓化改造。 面向未来,奋进新时代。学校将始终秉承“正德厚生,经世济用”之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着力提高办学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不断推进内涵式发展和特色发展,强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财经类一流本科院校致力于早日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财经类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hebei vocational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简称“河北科工大”,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新时期国家设立的本科职教试点学校。学校坐落在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枢纽——河北省邢台市,这里是五朝古都、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资讯发达。 学校的前身邢台农业机械学校始建于1979年,归属国家农业机械部。1982年更名为机械工业部邢台机械工业学校,1983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1991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以军需工业学校为依托成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高职教育改革试点;1994年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高等专科学校,1997年教育部批准学校率先以“职业技术学院”规范更名为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同年经总后勤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院。2002年学校由总后勤部移交河北省成为省属高校,2021年教育部批准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为办学主体,与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合并转设,成立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目前,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47.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6亿元,藏书128万册,建有大型图书馆、体育馆、标准运动场、千兆位校园网;全日制在校生近20000名,其中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400余名,喀麦隆、泰国、俄罗斯等国留学生百余名;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12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330余名,其中正高级职称近100名,各级教学名师45名,在各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任职的教师2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占比达85%;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以上;聘任企业骨干、行业人才兼职教师220余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名,河北省各类教学名师22名,省管优秀专家、省“三三三人才”12名,教师各类比赛获国家级奖项75项。建有国家级专业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 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传承弘扬军队办学作风,遵循“德能并蓄,敏行担当”的校训,坚持“雷厉风行,团结奉献,实干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在各个领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1991年承担原国家教委高职教育试点任务,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6年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荣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学徒制建设单位,2017年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年入选“全国高校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2019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2021—2022年连续两年蝉联《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四大榜单,获评“产教融合”“创新创业”双100强,获批成为首批国家优质校,入选国家“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序列。在2021年全国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名列第23位;在高职发展智库“2022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第22位;在2022、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本科院校主榜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496名、494名;在金平果2022、2023年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第2位。 学校始终站在教育教学改革第一方阵,坚持“技术立校,军风育人”的办学理念,创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邢台模式”,形成了“军人作风 职业素养” 的人才培养特色。开设汽车工程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服装工程技术等16个本科专业,开设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环境工程等40余个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专业10个,中国特色高水平a档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7个。主持1个、参与8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获评国家精品课程15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8门,国家规划教材42部;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1个。学校拥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6个,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1个。完成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47项,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1项。 学校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与知名企业集团、原军队保障性企业及科研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建有设备先进、软硬配套,融教学、实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多功能一体的校内实训中心11个,建有实验实训室272个,总面积超过14.9万平方米,建设校外实践基地557个。获批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拥有河北省阀门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中小型非标装备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服装个性化定制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14个;邢台市物联网应用技术创新中心、邢台市先进生产性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等市级研发平台9个。获批立项纵向科研项目1077项,横向技术服务项目967项,授权专利1732件,其中发明专利91件,获科研奖励305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15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1亿元,成为区域科技服务高地。创新“分流培养、分类成才”育人模式,实施“企业研发进校,学校设站进区”举措,搭建了师生协作“守敬创新工作室”,杰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毕业生以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注重吸纳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先进教育标准,打通“引进来”和“走出去”国际交流合作双通道,先后与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美国、德国、泰国、南非等国家开展校际合作。2015年起,学校与德国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先后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汽车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等4个专业的学历教育合作办学项目,在施马卡尔登应用技术大学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大学生海外实习基地和海外师资培训基地,在中德职业教育合作中持续发挥带头引领作用。学校不断探索“中文 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招收喀麦隆、泰国、俄罗斯留学生百余名,培养会中文、懂技术、晓文化的国际人才。与泰国合作成立海外“守敬工坊”之中泰语言与技术中心和中泰汽车产业学院,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携手企业成立泰国人才培养基地,不断推进海外办学,成为河北省首家在国内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职业教育师资的高职院校。中德合作办学项目入选河北省高水平职业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案例,中泰语言与技术中心入选“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首批筹建合作院校。 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成立了军民融合职业教育产学研协同发展联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联盟、河北省服装职教集团、河北省汽车职教集团和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联盟,联合邢台市委党校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在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的新起点上,立足河北,面向京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地把学校打造成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研发服务基地,凝心聚力、注重内涵,扎实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建成本科职教改革成效显著、支撑区域发展强劲、国际化程度明显提升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2021年,教育部批准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办学主体,与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中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一带一路”联盟创始成员单位,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十年三十校”,获评河北省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示范高校,连续两年在“金平果”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五。自2008年起,学校连续15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学校获评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1140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2亿余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1万余册,电子图书40万余册,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2个。现有教职工84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23人(教授68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67人(博士103人)。骨干专业均拥有“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4个。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等国家级人才9人;河北省规划大师、河北省拔尖人才等省级称号44人。在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全国第17位(河北省第一位)。 学校建有10系(机械工程系、电气与电子系、热能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石油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外语与旅游系)、3部(数理部、体育健康与艺术教育部、成人教育与培训部)、1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4中心(信息中心、工业技术中心、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开设职业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47个。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举办合作办学专业4个,与韩国新罗大学举办合作办学专业3个,获评河北省国际教育交流先进集体、河北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有石油工程专业群、石油化工专业群、仪器仪表产业群等多个国内领先的特色高水平专业群,获批教育部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试点1个。建有省级以上精品课程51门,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2门;获国家优秀教材建设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 学校面向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1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探索实践“以产业为导向、岗位为基石”的现场工程师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华为、长城汽车、万华化学等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5个,与中国石油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海油共建“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与100余家能源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7项(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第一),获评“河北省校企合作十佳示范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近年来,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220项,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省级以上称号40人,培养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现场实施负责人吕晓钢、全国劳动模范孙玲玲等一大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招聘技术技能人才的首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居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北省专家组评价我校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全、工作实、做法好、亮点多、示范强”。 学校致力于服务京津冀主导产业以及国家石油石化行业发展,建有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北省仪器仪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2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钒钛磁铁矿选钪等15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政校企”联合成立承德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工业创新中心,支撑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2019年至今,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362项,其中省级指令性科研项目32项。近五年,科研到校经费总计近6500万元,发表论文1803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247篇,三大检索论文253篇。截至目前,获专利授权808项,其中发明专利14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7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社会科技奖7项。 聚力“职教出海,教随产出”,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石油石化产业发展,学校联合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卡卡耶夫国际油气大学共建土库曼斯坦“鲁班工坊”,供给国际化职教方案。开展教育部“中瑞-gf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中法-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等中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4个。 120年来,学校传承“工学并举”的办学传统,秉承“道艺兼修,敬业乐群”的校训,发扬“铁人精神”“塞罕坝精神”,校园文化积淀深厚成果丰硕。文明文化建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在同类院校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三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建设单位,是河北省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面向未来,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河北,融入京津,服务石油,辐射全国,把学校建设成为条件良好、特色鲜明、全国知名的职业技术大学,为“技能强国”建设、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新疆政法学院
学校介绍 新疆政法学院坐落于丝路重镇、屯垦新城图木舒克市,地处喀什、阿克苏、克州、和田四地州中心地带,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一支重要力量,承担着为兵团、新疆乃至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法治人才、民族团结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才的职责使命。 2021年1月,教育部批准设立新疆政法学院,是一所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并管理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10月1日,新疆政法学院举行揭牌仪式,宣布正式成立。 新疆政法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新疆工作总目标,聚焦兵团职责使命,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以新时代拓荒牛的精神创建“高起点、高水平、有特色”一流政法院校。 新疆政法学院目前下设15个党政管理机构、8个二级学院、3个教辅机构和2个群团组织。目前已设立法学院、司法警官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8个教学单位。开设有法学、监狱学、刑事侦查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英语、美术学、司法警察学、网络空间安全、经济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历史学等29个专业。学院共有在编和援建教师417名,正在快速壮大。学院面向全国24个省(市、区)招生,目前在籍学生8494人,其中校本部7668人,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代管代培826人。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中国政法大学签订对口支援合作协议,与喀什政法委、兵团司法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建成基础学科齐全,政法特色突出,服从和服务新疆工作总目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大学。 学院建筑整体为汉唐风格,具有典型的中华文化特征,是中华文化视觉形象工程的典范。校园规划面积2600亩,目前完成建设面积1500亩,已建成科创楼、图书馆、实训楼、培训楼、学术交流中心、体育馆、田径场、体育活动场、学生食堂、大型商服中心等并投付使用,绿化覆盖率30%。其中校舍面积13.4万平方米,实验室、实训场所面积1.1万平方米,体育场馆6.1万平方米。学院正在抓紧推进第四期工程项目建设,届时可容纳10000名师生。到“十四五”末,学院将建成满足12000名师生工作生活的美丽校园。 面对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和光荣使命,新疆政法学院以“明德尚法、兴疆固边”为校训精神。坚持“立足新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办学理念,扎根南疆,卫国戍边,建功边陲,成为维稳戍边、建设边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系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为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管理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系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业务接受自治区教育厅指导。学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有关规定,开展以全日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和职业技能技术培训为辅的职业教育活动。 学校是由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及广西畜牧研究所合并转设而成的大学,于2021年5月31日获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置。广西大学行健文理学院创办于2002年,依托广西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雄厚的学科基础办学,走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理、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建成了一批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色专业和一流课程,在广西独立学院中名列前茅;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42年,以强农兴农为己任,致力于构建教学、研发、实训、经营一体的校政行企办学模式,培养适应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入选国家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的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团队获批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牧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是公益一类畜牧综合科研院所,广西畜禽繁育技术研发人才小高地、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科研实力雄厚,有国家农业部牧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5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先后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各类科技奖18项,其中一等奖2项。 学校设有2个校区,西校区地址为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6号,东校区地址为广西南宁市邕武路24号。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个,高职专业34个,截止2022年8月,全日制在校生22621人。 学校将在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培养德技并修、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目标,探索“冲一流”“强特色”的职业本科高校办学新模式,建成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本科层次职业大学,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作出新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西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科技学院(shanxi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于素有“三晋门户、太行首冲”美誉的山西省晋城市,是2021年8月经教育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复设立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山西省和晋城市共同支持建设的理工类应用型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已建成投入使用校舍面积29万平方米,在建项目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8110人,教职工400余人。学校秉承“崇德明理 精工求真”的校训,坚持开放办学、文化引领、实践导向、协同育人的办学理念,扎根晋城、服务山西、面向中原、辐射全国的办学方向,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学科交叉、集群发展的办学定位,紧扣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七航工程”赋能展翼、绘梦扬帆,“七力提升行动”聚势谋远、拓展新程,向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声誉良好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迈进。 立德树人守正创新。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三全育人”有效贯彻,“五育并举”成效显现,书香、文明、绿色、健康、平安、清廉“六大校园”建设统筹推进,“一智一文一体”文化品牌相得益彰。山科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省级及以上奖励270余项,荣获“2023年山西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 内涵发展步履稳健。学校聚焦山西省及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格局,设置光机电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能源工程、文旅康养等13个二级学院和31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学校不断凝练学科方向,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办学规模快速增长,生源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大幅提高,质量立校成效显现。 科研服务扎实推进。学校坚持“校地协同互动、双向赋能发展”思路,对接省市战略布局,扎实推进光机电、能源、文旅康养三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与4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各类基地近70个,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校地融通的步履更加坚实。持续深化与白俄罗斯波列西耶国立大学的交流合作,与英国高地岛屿大学、台湾东华大学开展校际交流,开放办学格局进一步拓展。 奋楫笃行谋新篇,踵事增华再出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西科技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聚焦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推动高标准专业建设,打造高质量文化品牌,深化高效能产教融合,始终保持求真务实、敢作善为的奋进姿态,保持扬帆破浪、无惧风雨的创业精神,向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目标不懈奋斗,为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贡献智慧和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