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贵州民族大学创建于1951年5月17日,隶属贵州省人民政府,是新中国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贵州省重点建设高校,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学校坐落在产城融合创新、生态文明示范的国家级...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851-83610412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62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安徽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起始于1950年的皖北高级农林学校,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凤阳农业专科学校、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2012年开始独立培养研究生,2021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73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2.1万人,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学校秉承“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形成了以农科为特色、农工管为主体,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性学科专业体系,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先后获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项目实施高校、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7个专业实验教学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3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3个,省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双创实践教学中心1个。馆藏纸质图书152万余册,电子图书134万余册。 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3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特色专业11个。农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器人工程、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环境工程、风景园林、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14个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次招生,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国家紧缺专业纳入提前批次招生。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400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近390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5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8人。 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3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600项。出版学术著作90余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1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授权专利2300余件,其中发明专利近600件,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14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开展农业专业硕士学位留学生教育,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学生在互联网 、挑战杯等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206项、省级奖项1343项。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部分专业考取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 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新一代安科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金陵科技学院
学校介绍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学校现有江宁、幕府、白下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江宁大学城。学校占地总面积101.64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65.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28.72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74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00余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软件工程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网络安全学院、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动物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理学院、体育部等20个二级学院(部)。现有电子信息、土木水利、会计等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涉及经济学、文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的66个本科专业,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园艺学、工商管理、设计学为“省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5个学科为“市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会计学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会计学、旅游管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动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动物医学、古典文献学等2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动画、会计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品牌一期工程专业,机械类、土木类、工商管理类、设计学类等4个专业类为省级重点专业类,会计学、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软件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为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专业建设点。会计学、旅游管理、软件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6个专业为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培育点。14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6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课程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一流课程。现有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实践教育中心4个(含建设点)。 学校不断加强人才队伍的内培外引,努力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13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58人,双聘院士1人,聘请了国内外6位院士(一级教授)为学校荣誉(名誉)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1人,另有一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紫金人才计划”、南京市劳模等优秀人才。 学校秉承“厚德兴业”校训,坚持“需求导向,能力为本,知行合一,重在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用得好、站得住、有作为、受欢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网络化课程建设一直领跑全国同类院校,其中6门课程获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2门慕课在“爱课程网”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71门在线课程在全国地方高校uooc(优课)联盟上线。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学校大力扶持师生创业实践,国家级众创空间“金科创客汇”入驻孵化了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省民营科技企业。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累计为社会输送了13.4万余名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深受社会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坚持发展科技为第一要务,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为载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瞻性新技术研发,以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为重点,全力提升科技研发和服务能力。近三年获得授权专利近1000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各类纵横向项目2400余项,30余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主动与政府、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建设有江苏省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市级以上产学研合作科技平台76个,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科教服务、知识产权培训等社会服务工作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学校荣获“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等奖项,成立20余年的农科教讲师团荣获全国“特别受百姓喜爱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国际科研协同创新,开拓全球化办学视野,搭建国际人才培养平台,提升国际合作办学能力,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自1995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法国、荷兰、美国、英国、瑞士、爱尔兰、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国家以及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高校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学校现有教育部批准的中美园艺(生物技术)、中澳软件工程、中英通信工程、中英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获评“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先进单位”,并先后获批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国家外国专家项目“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 近年来,学校荣获了“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书香校园建设示范点”“南京市文明单位”“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状”“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市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岭南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岭南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在中国大陆最南端的美丽港城湛江市。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636年(明朝崇祯九年)始建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1903年改为雷阳中学堂,1904年开设简易师范科,是为我校师范教育之始,后历雷州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十中学,1935年成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54年迁入现址,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历史悠久,屡获殊荣。在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肩负兴学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强师范、厚理工、兴商科”办学思路,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为粤西地区乃至广东省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2000年,学校是全国第一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10年被列为广东省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6年列入广东首批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市共建高校和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2017年被推选为广东省特殊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2018年列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3年发起成立全国海岛教育发展与乡村振兴联盟,成为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简称“湛江湾实验室”)共建单位。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校”“广东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和“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员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600多名,博士近600名,双师双能型教师810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50人入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136人被聘为兄弟院校硕士和博士生导师,近100人获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南粤优秀教师等称号;48人被遴选为广东省“扬帆计划”人才;9人被遴选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30人被评为省级“强师工程”资助对象。聘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学科专业体系完备。设有32个二级学院(含挂靠)。建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教育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汉语言文字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省“冲补强”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省重点学科经考核获“优秀”等次。现有本科专业76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师范专业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形成了门类齐全、培养培训一体化的完备的教师教育体系。5个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小学教育、体育教育、物理学)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1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过ieet工程与科技教育认证。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汉语言文学和化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特色(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学校面向31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8000多人。 科学研究成效显著。建有广东省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35个以及湛江市科研平台9个。设有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红树林研究院、教育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岭南文化研究院、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等校内研究院(中心)9个,其他校级研究所等平台84个。近五年来,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11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8项,省部级项目309项;2020年获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4项,位列全国第65位;2021年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1项;2023年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8项,位列全国121位。获授权专利近820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5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及全国行业学位协会奖励20余项。 办学资源丰富。校园占地面积2580亩(包括寸金校区、湖光校区和椹川校区等3个校区),建筑面积近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340多万册,中外文纸质现期刊600多种,各类电子文献数据库62个,电子图书340万册,电子期刊4万余种、140万册。获批“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获批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智能电气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省级产业学院5个(智能电气现代产业学院、预制菜产业学院、教育数字化产业学院、丰学数字经管与智慧供应链现代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建有国家级基地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师培基地4个和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1个。 人才培养质量优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国家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和广东省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人文、科学与艺术素养,厚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以及学术科技、师范生技能、体育竞技、外语口语、艺术表演和社会实践等竞赛活动中屡获殊荣。2019年,4名校友分别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毕业生考研录取率10%左右,位居省内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扎根粤西,挺进珠三角,深入京、津、沪、宁、疆、藏等地就业,被国内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和“援藏良驹”。 对外合作交流广泛。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培训长短期留学生1000余人。同美国、英国、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近130所境外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互聘和学生跨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与爱尔兰大西洋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烹饪与营养教育本科专业;与亚洲潜水联合会合作举办“亚洲潜水学院”;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以中国武术和体育康复保健为特色的孔子课堂,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课堂”并升格为“孔子学院”;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哲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中白哲学-文化研究中心”;加入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联盟、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和粤港澳高校联盟。与全国工商联水产业商会等合作举办“水产国际商务学院”;与广东东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东岛清洁能源材料产业学院”;与紫光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伟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智慧教育产业学院”。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科技研究、智力支持等方面的优势,与地方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驻地部队等紧密协同,在教育、科技、经济、文化、法律与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积极拓展办学资源,不断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部署,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以提高办学质量为核心,大力推进新师范、新工科、新文科、新农科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应有贡献。 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兰艳泽、校长阳爱民。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惠州学院
学校介绍 惠州学院地处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惠州,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普通本科转型试点高校、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和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立项院校、省高校“三全育人”体制机制建设试点单位、省课程思政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为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惠阳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秉承“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训,努力建设理工科特色鲜明、教师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东江流域重要的人才摇篮。学校占地近2500亩,馆藏图书(含电子文献)达448.01万册(件),面向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万,现有专任教师1157名,其中教授104名、副教授263名;博士547名,博士占比47.28%;特聘院士2名;全国优秀教师、省“教学名师”等拔尖人才28名,省优秀教学团队、高校创新团队13个。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同美、日、俄等13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学校目前设有19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8个,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专业4个,通过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二等奖近20项;获国家级省级以上优质课程近100门;获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省级实践教学基地与平台70余个;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2012-2022年)总榜单前300”中,居全国第220位、广东省第10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广东省第1位。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前100”中,居全国第26位、广东省第2位。 学校坚持高质量发展,现有省重点学科6个,市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44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院士平台2个、省厅级平台19个),省厅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团队8个。近5年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187 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54项),科研项目经费累计 1.11 亿元;获国内外专利授权467件(含中国发明专利 169件、国外专利授权5件),实现专利转化 42件;获省部级及以上(含省级协会)科研奖项 23项;举办大型国际、国内会议32场。 学校坚持服务地方,近5年与 142 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战略合作协议;承担社会委托项目 609项,获经费1.21亿元;组建 76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服务企业与乡村振兴,1人获全国“最美科技志愿者”,3人获得“广东省优秀农村科技特派员”称号;学校智库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报告105件,其中 3 件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1件获市领导批示。 当前,学校凝心聚力、砥砺前行,立足惠州、融入湾区,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藏农牧学院
学校介绍 西藏农牧学院是社会主义新西藏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之一,溯源于1958年创建的西藏公学,1965年更名为西藏民族学院,1971年7月成立西藏民族学院迁校筹建处,当时农、牧、机电、财会等专业全部搬迁至林芝,1974年12月改为西藏民族学院林芝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命名为西藏农牧学院,同时获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01年与西藏大学合并组建新西藏大学,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将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单独设置为西藏农牧学院。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构建多层次、多形式、多规格的办学模式,是西藏唯一一所集农工理管学科于一体、行业特色鲜明的高等农业院校。 学校位于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西藏林芝市,校园占地面积1270亩,总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61.7万册,电子图书140万种。设有22个正处级单位,其中教学科研单位9个: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食品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水利土木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公共教学部、成人教育部。 现有全日制学生715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0人、硕士研究生512人、本专科生6637人;有成人教育学生1618人。学校现有教职工569人(含援藏干部9人、博士服务团成员1人),专任教师396人。专任教师中,副高级以上178人,占44.9%;具有博士学位46人、硕士学位232人,占70.2%。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区首席专家3人(藏猪、藏药材、生态学领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自治区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 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自治区重点学科10个。作物学、林学、兽医学、水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草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兽医、风景园林、能源动力、土木水利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36个本科专业、21个专科专业,广泛涉及农、牧、林、水、电、生态、环境、食品、工程等领域,与全区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其中教育部特色专业3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模式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新工科”建设项目7个、“新农科”建设项目5个、“新文科”建设项目2个。有农学、林学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拥有“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土木水利电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自治区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17个。建有自治区职业技能鉴定所、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西藏自治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西藏自治区重点建设职教师资 培训基地等多个基地。 学校于2020年获批西藏特色农牧资源研发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设置作物、藏猪、藏药材、食品加工4个科研方向,4个科研大团队联合攻关。“十三五”以来,有625个课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立项资助,到位经费2.21亿元,皆面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高原生态领域,“特色农业”和“产学研结合”特征明显;成功申报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岗位聘用人员项目2项,首次获批自治区“十四五”重大专项;承担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子课题7项,其中“农牧有害鳞翅类昆虫”项目鉴定出蝶类、蛾类西藏新记录92种。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5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项、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2020年在《science》上发表文章,实现了全区高校在国际最顶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零的突破。 学校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主动融入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主战场,实现科技成果多元转化。积极承担“林芝山地沟口藏猪生态养殖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隆子黑青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班戈县畜牧业综合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西藏自治区核桃遗传资源调查编目”“西藏自治区中(藏)药资源普查”等项目。深度参与青稞增产、牦牛育肥、藏猪产业发展、藏药材驯化育种、藜麦推广、茶叶种植、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那曲植树、巨柏移植、中药栽培、牦牛常发传染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西藏青稞病虫害生态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畜禽疫病防治、特色林果资源利用、古树名木调查、高寒草地恢复等重点项目。为20余家企业长期提供技术支撑,与2家公司签订技术转让、配方及加工工艺许可使用合同。学校专家执笔起草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藏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意见》《林芝地区藏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14—2030年度)》和《西藏自治区藏猪产业发展规划》。在各地市建立10余个科技示范基地。培育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藏猪并诞下首批仔猪,填补了我区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空白,成功研发藏猪冷冻精液技术,助推了我区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培训、万名专家服务基层、高素质农牧民培训等各类培训120余班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342人次、农牧民8900人次。 学校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五年来,在全国竞赛、学科竞赛中获奖130余项,尤其是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实现了西藏高校在该赛事中一等奖、特等奖零的突破,在全国第一届华维杯大学生农业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特等奖,在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相关专业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第五届“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银奖和铜奖各一项,在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动物科学专业技能大赛和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各获二等奖一项。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密切关注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潮流,实行开放办学。中组部、教育部、团中央等单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大批援藏干部到校开展教育援藏工作,与中国农业大学、河海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多所 内地高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多次承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学术会议,有力推进了学校发展。 学校秉承“博学为农、精业兴藏”的校训和“爱国、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和学校“筹建精神”,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办学定位和“高原农业、高原生态、高原水电”三条主线,突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个政治标准,按照“爱西藏、爱专业、实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规格,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迁校筹建以来,为西藏培养和输送了3万余名全日制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了西藏各级领导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的摇篮,涌现出了一批杰出校友代表。 我校将坚持立足高原、面向西藏、服务“三农”,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实现三大提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深化四项改革(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以评聘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分配改革,以和谐人本为核心的保障体系改革,以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为核心的内部管理改革)、促进五个转变(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均衡发展向扶优扶强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有限协作向开放协同转变,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转变)、实施六项任务(专业优化计划,学科攀登计划,科技振兴计划,师资激励计划,校园智慧计划,思政强校计划)、完成十项工程(党建强校工程,学科攀登工程,专业优化工程,科技振兴工程,师资激励工程,服务优化工程,校园智慧工程,治理现代工程,成教增质工程,交流雅尼工程)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办学水平,显著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面向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急需学科专业,面向高原区位优势稳固发展特色学科专业,实现农、工、理、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地方性、应用型、特色化、高水平”这四个关键词,把学校建设成为高原特色鲜明、优势学科一流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农牧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衢州学院
学校介绍 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根据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学校在全国本科高校中位列第353名。 学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园占地863亩,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0个学院(部),开设涉及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30个,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8300余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118门,入选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专业1个。校舍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8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8万余册。设有附属学校教育集团1个。 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746人,专任教师58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80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8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0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乌克兰院士团队1个(柔性),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引才计划”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22人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0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高校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计划)”241人次,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双师双能”型教师350余人。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学科竞赛累计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4100余项,其中全国三等奖以上奖项570余项,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17名,获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省级众创空间和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累计孵化创业项目81项。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持续保持高位,近五年年均达95%以上,考研上线率连续四年达20%以上。根据武书连2021年、2022年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排行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连续两年均实现了从本科新生质量等级e 到毕业生质量等级c的显著提升,进步程度均居全省高校前列。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与美国、乌克兰、英国、德国、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国际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企业共同完成成班建制的南非留学生培养项目、成立“衢州学院·牧高笛丝路商学院”及越南和孟加拉培训基地等。“南孔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累计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产教融合项目、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等140余项。 科研创新逐步增强。拥有“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个。获省科技进步奖、省自然科学奖和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师均外来科研经费连续三年超过7万元。目前,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科技学院、安徽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服务社会成效彰显。强化“融入衢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理念,连续举办三届服务发展大会,实施服务区域发展专项行动,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研究院等开放融合平台。开展“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活动,与市委人才办、企业共建113家博士工作站/创新站(其中7家省级博士创新站)。推进与浙大衢州“两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和绿色金融研究院的共建共享,借力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西南政法大学等的赋能升级,牵头联合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和省际绿色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助推衢州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 立足新起点新征程,学校确立开放融合发展战略和“三步走”战略目标,聚焦“1455”战略任务,奋力打造城市发展的名片、省际高校的名牌、产教融合的名校,力争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窗口”,早日建成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铜仁学院
学校介绍 铜仁学院位于素有“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美誉的贵州省铜仁市,坐落于梵净山麓、锦江河畔的川硐教育园区,菁菁校园,宏丽庄重,气象万千,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全国及省级文明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贵州省“三全育人”示范标杆高校,是中国高校水产学科发展联席会理事单位和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单位。百年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数万人才,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术精英、行业翘楚、党政干部、教学名师,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0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百年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学校围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愿景目标,立足贵州大地、黔东大地办教育,深入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铸就了“明德·致用”的校训,培育了“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凝练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深入实施“小而精”和“育人为本、科研先行”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推动形成了以区域一流学科为引领、学科专业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办学新格局。 学校占地796亩,实验中心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200余万元(不含教学楼部分)。馆藏纸质图书113万册,电子图书268万册。 学校现有11个二级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写作研究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5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学校现有在校生8510人,教职工962人,博士194人,硕士400人;正高级职称189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20人);正高级职称181人(二级教授1人,三级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2人、校内研究生导师131人,校外兼职硕导112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4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管专家5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市管专家12人,“梵净文化人才”3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3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17人,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1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4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4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3个、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贵州省科技厅创新人才团队1个、贵州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贵州省民汉双语服务基地1个,贵州省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省级教学管理团队1个,铜仁学院基础教育创新团队、铜仁学院民族学创新团队等校级人才创新团队22个。 学校始终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凝练出独具特色的“山”字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人才培养能力逐步提升。现有国家二级师范认证专业4个(美术学、学前教育、体育教育、历史学)、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个(农村区域发展)、国家级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1个(视觉传达设计)、教育部批准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专业1个(铜仁学院-意大利马尔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贵州省特色专业2个、贵州省一流本科专业10个(学前教育、英语、园林、农村区域发展、视觉传达设计、美术学、特殊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有贵州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辅导员工作室1个、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1个(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贵州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三年来,学校获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及产教融合项目5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1项、省级297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教育发展与山区乡村振兴”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i类学科群1个,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1个(教育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民族学)、省级重点学科5个(含支持)。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省级人文社科示范基地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3个、省高校特色重点实验室4个、省高校工程中心6个、省高校产学研基地5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教育厅国别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级专业技术基地1个、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1个,铜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以及梵净教育研究院、梵净山国家公园研究院、锰系新型功能材料实验室等校级实体科研机构10个。五年来,学校获科研项目总经费18207.88万元、承担课题1850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8项、省部级课题157项。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62篇,出版专著212部,主编教材50部。获得授权专利1635项,其中发明专利79,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83项,其中省部级30项(含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4项,贵州省科技奖11项)。 学校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2016年成立了研究生院,是最早经教育厅批准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市州高校,累计培养100余人,与重庆大学、中南民族大学等其他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累计100余人。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学校成为2020年审核增列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和材料与化工硕士、农业硕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点。 2022年11月正式开启研究生招生初试工作,2023年4月完成研究生复试工作,目前已完成铜仁学院第一届研究生招录工作,共录取60名研究生。 学校主动服务贵州省乡村振兴和大数据、大生态发展战略和铜仁创建绿色先行发展示范区的定位,不断深化与政府、行业企业的务实合作,深入推进社会服务和产教融合发展,创造性地形成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融合模式。三年来,横向项目到账经费超过6292万元,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提升明显。 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战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至今,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1568人次;与柬埔寨教育部、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老挝沙湾那吉省教育厅、沙耶武里省教育厅、万象省教育厅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先后与美国、英国、韩国、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意大利等国(境)外85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选派学生611人次、教师118人次赴国(境)外交流访学;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围绕十大重点学科在泰国、老挝、柬埔寨国家建立海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建立集学术研究、人才培养、政策咨询为一体的老挝国别研究机构即“老挝研究中心”。 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人,注重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明德印记”思政工作体系,锤炼“厚重·灵性·担当”的大山品格,人才培养质量不断跃升。学校是全省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获得全省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人文学院获得全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材料化学研究团队党支部和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成功创建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先后涌现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张蕾,贵州最美警嫂、铜城仁者田仁碧,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陆艳、梁正其,贵州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龙禹、肖翔,“全国优秀学生干部”王时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何林霞,“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获得者常晓华、林婷娟、杨秀奇、张稳,“2022年贵州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张稳,“贵州省最美大学生”王满怀等一批明德楷模。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展望未来,铜仁学院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全面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不断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铜仁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服务型大学,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铜仁学院的澎湃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浙江传媒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传媒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传媒类高校。2004年9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学校考察指导,提出了“紧跟时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学校从1978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学校、1984年创办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2000年两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升格为浙江传媒学院,已有40余年办学历史。现有杭州钱塘和桐乡乌镇两个校区,占地1355.14亩,总建筑面积64.2万平方米。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中心),在校生14500余人,教职员工约1400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称号。 学校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6个学科门类,有戏剧与影视学、新闻传播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省一流学科,新闻与传播硕士、艺术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35个本科专业,其中18个艺术类专业。广播电视学、数字媒体技术、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与制作、编辑出版学、文化产业管理、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摄影、传播学、广播电视工程、网络工程、戏剧影视文学等13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网络与新媒体、戏剧影视美术设计、音乐表演、录音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平台2个、省级教学平台1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近五年来先后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承担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41项,省课程思政教学项目31项,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省级教材41部,获得国家级一流课程认定6门、省级一流课程177门。建有400余个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海外实习基地5个。 学校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重点人才工程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引才计划入选者2人,省“151人才工程”各层次培养人才32人,省级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四个一批”人才8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高校教学名师5人,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入选人才2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行业高端人才50余人。 学校现有全国性科创平台8个、省级科创平台8个。近五年先后获批国家级科研与创作项目100余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9项,主持省部级科研与创作项目300余项,科研经费总量、高水平论文论著、高端智库成果、社会服务与合作实现了跨越式提升。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五个一工程”奖、柏林电影节银熊奖、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国际电视节白玉兰奖、德国红点设计至尊奖、茅盾文学新人奖等60余项。主创或参与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影视作品,如《觉醒年代》《光荣与梦想》《小鸡彩虹》《孤山路31号》《小欢喜》《小舍得》《爱上中国》《为了人民的健康》《携手,为人民》《中国减贫密码》《我们的航程》《革命者》《悬崖之上》《金刚川》《西泠印社》《浴火书魂》《丰子恺》等。 学校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余所高校开展交流合作。学校是欧盟“伊拉斯谟”项目单位,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和博尔顿大学合作举办本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密苏里大学和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等多所高校合作开展多层次的联合培养项目。学校是教育部国际人文交流与传媒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国家留基委国别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单位、教育部中外高水平大学学生交流计划项目单位、浙江省浙非高等教育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计划成员单位、浙江省对台交流基地。 学校毕业生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居全省高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考研率逐年攀升,一年后创业率在5%以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创业率位列全省本科高校第一。2018年创业学院荣获“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2019年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获“浙江省科技企业孵化器”,2020年学校获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示范基地。众多毕业生成为新闻出版、影视行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的骨干精英,近100人次获长江韬奋奖、金话筒奖等行业最高奖。 学校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约3.75亿元。建有国内高校首个5g 4k电竞综合实验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1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图书馆馆藏纸本图书总量179.5万册,电子图书170.8万册,电子期刊124万册,学位论文894万册,音视频97101小时。 学校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秉承“敬业、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本着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紧贴传媒、服务社会的宗旨,力争成为卓越名校、传媒名镇、艺术名片,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传媒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互联网 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师计划”主培学校和“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整体并入。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获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创建的“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获批首批省级实验区。与省体育局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体教融合“样板工程”。建校90余年来,学校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起,学校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电子信息工程等方向专业硕士。 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23亩,建筑面积49.02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57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1.7万人。现有教职工132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51人,115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2人次。累计外聘高层次人才80人次。 学校2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6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和美术学等7个专业获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现有28个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5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75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获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举办行知实验班、国际工程基地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建有华为云学院、智慧教育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有教师教育和先进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结合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文化创意六大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湖北省太赫兹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54项,获教育部、科技部、文旅部和国家民委及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40余项,获省教育厅、省文旅厅、省住建厅等省厅级科研项目7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z6尊龙平台的版权等2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湖北省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项47项。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的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派遣教职工赴海外访学研修和开展合作研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游学、交换生、国际中文教师志愿者项目和长、短期实习实践。 近年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和“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二师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锚定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为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和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二师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齐齐哈尔大学
学校介绍 齐齐哈尔大学始建于1952年,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迩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学校是黑龙江省属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是全国文明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一期)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23个学院(部),7个教辅单位。现有本科招生专业77个,涵盖12个学科门类,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等8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英语、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市场营销等1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园艺专业获批省“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获批省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教育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项目83项,近三年来荣获省教学成果奖41项。与齐重数控、飞鹤乳业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是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培育高校和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现有1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4个省级重点学科,是黑龙江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化学、工程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是具有2个以上esi前1%学科的9所省属高校之一。获批省“双一流”(二期)特色学科建设高校,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汉麻(工业大麻)精深加工及检测关键技术2个学科群获批省“双一流”(二期)特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列为黑龙江省高教强省(二期)优势特色学科。开展研究生教育39年,拥有省优秀研究生导师3人、特聘教授16人和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3个。近三年获批各类各级科研课题1487项,其中国家、省部级课题174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6项。发表在核心刊物和被三大检索系统检索的高水平学术论文逐年递增。 学校是黑龙江省首批环大学大院大所创新创业生态圈建设单位,获批环齐齐哈尔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项目。学校现有寒区麻及制品和植物性食品加工技术两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我省唯一建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省属高校。获批工业大麻国家市场监管技术创新中心,获批表面活性剂与工业助剂、玉米深加工理论与技术、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抗性基因工程与寒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微纳传感器件、精细化学品催化合成和大数据网络安全检测分析等7个省重点实验室,获批玉米主食工业化工程、果蔬杂粮饮品工程、农业多维传感器信息感知、精密制造装备及工业感知工程等4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制剂产业化和工业大麻加工技术等2个省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化和农用生物制剂产业化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嫩江流域区域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嫩江流域历史文化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省重点培育智库,是省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获批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养殖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被鉴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谷氨酸浓缩母液的常温脱盐以及资源化利用”专利转化达2000万元,为年度单项成果转化省属高校第一,为我省引进战略投资3亿元。学校与齐齐哈尔等地市持续开展战略合作,与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黑沃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98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82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89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54人。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头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省“六个一批”人才,龙江科技英才,省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和省部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34人,拥有省、市领军人才梯队22个。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在校生总数28749人,其中本科生26039人、研究生2710人,另有留学生103人、成人生7427人,招生规模和就业质量逐年进步、稳中有升。在71年的办学实践中,几代齐大人保持和弘扬了“艰苦奋斗、奉献边疆”的办学传统,为党和国家培养了21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人才,涌现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感动龙江英才等优秀校友。他们扎根龙江,遍布祖国各地,以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美誉在工作岗位上广泛受到好评。 学校拥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294万册,电子图书243万册,中外文数据库32个,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3种。建有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现代语言实训室共计282间,每个多媒体教室均具有主播教室功能,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控室实现了多媒体教室集中管理和控制。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馆、游泳馆、音乐厅和学生文体活动中心。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以“养正毓德、精存自生”校训、“大爱、大道、大学”校风、“为人、为学、为师”教风、“致知、致用、致远”学风为核心的齐大精神,自2011年起连续四届获批“全国文明单位”殊荣,获教育部指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巡演,校地合作成功打造的大型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等十一项大奖,荣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全省高等学校师德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引领力量。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相继与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及地区90余所院校和相关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被教育部确定为“中俄大学生艺术交流基地”,是“来华留学生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和“来华留学生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项目”培养学校。 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齐齐哈尔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力服务黑龙江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向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奋斗目标昂首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