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 1980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常州职业大学, ...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519-8851008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325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海南医学院
学校介绍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而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决策。2022年4月,总书记考察海南时要求,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让海南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赋予海南新的更重要使命。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既需要高水平高校力量的支撑,也需要高水平医疗和公共卫生体系的保障。 海南医学院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唯一一所公办医学院,既承担着高等教育强港的重要使命,也承载着建设“更高水平健康岛”的重要基础支撑。更好地服务于自贸港建设,服务于海洋强国、南海安全等国家战略,充分发挥海南地缘、资源和政策优势、助力“健康海南”和“健康中国”建设,加快发展热带医学、服务“一带一路”尤其是东南亚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建设,海南医学院重任在肩,责无旁贷。 海南医学院座落在素有“椰城”之称的热带滨海城市——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其前身始于创立于1947年的海强医事技术学校和创立于1948年的私立海南大学医学院。现有城西(主校区)、桂林洋(新校区)和龙华等三个校区,占地1416.71亩。学校秉承以“厚德、严谨、博学、和谐”为核心内容的校训,不断弘扬“自强不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构建了“教学-临床-科研-国际合作-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六位一体的医学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七万余名毕业生,是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第一批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院校、海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海南)牵头单位,全面开启了海南省独立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的新时代。 秉承“以本为本、本研并重”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战略。学校已经形成了面向全国招生,涵盖全日制本科和硕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340人。其中,本科生12207人(含留学生63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760人。在校生荣获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生命科学竞赛、国际生理学知识竞赛中国地区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学校现有教职和医务员工11834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人。专任教师中,校本部749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479人,教授163人,博士学位占比近51.27%。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青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15个。 秉承“医教协同、学科交叉”理念,坚持教育强校战略。学校开设3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等4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和国家临床(中医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各1个。学校拥有附属海南医院(海南省人民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3所全省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直属附属医院,总开放床位数7020张,年门急诊人次588.09万,出院人次25.73万,分别占全省的12.64%、21.13%,为海南省“大病不出岛”和临床教学做出了重大贡献。此外,学校还拥有10家非直属附属医院、12家教学医院、2个合作共建疾控中心,为临床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7个。临床医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5‰,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生物学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口腔医学等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秉承“聚焦特色,服务地方”理念,坚持科技强校战略。学校建立了热带转化医学、急救与创伤研究、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等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热带病防治重点实验室。近5年,获批省部级科研项目49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7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万篇,其中被sci收录2891篇,中文核心2279篇,在《cell》《nature》《science》三大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40项,其中其中海南省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项,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一等奖1项。主办6本学术杂志,其中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亚太热带医学杂志)和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亚太热带生物医学杂志)是国内仅有两种被sci收录的全英文国际热带医药杂志,分列全球sci热带医学期刊第7位和第18位。 秉承“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理念,坚持开放办学战略。学校与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瑞士巴塞尔大学、泰国玛西隆大学、香港大学、上海交大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samuel waxman癌症研究基金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联合成立“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共同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海南医学院西英格兰学院,发起成立了由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2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组成的“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已成功举办5届国际热带医学高峰论坛。 秉承“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理念,坚持改革创新战略。尤其是,2023年9月15日,海南省委省政府全职聘任著名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陈国强担任海南医学院院长,并印发了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海南医学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大政策和财政投入力度,依托学校实体化运作海南省医学科学院。自此,海南医学院以极大的勇气、胆识和智慧,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展开了波澜壮阔、前所未有的综合改革,并呈现上下齐心,活力迸发的新局面,一批饱满情怀、具有创业之志、创造之力、创新之能,育人之心的海内外人才纷纷加盟海医,为把海南医学院打造成展示自由贸易港医学科教成果的靓丽名片而共同奋斗! 海医发展,未来可期!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宁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南宁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南宁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以南,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连接出海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这里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国绿城”。 南宁师范大学的五合、武鸣、明秀、长岗四个校区就坐落在南宁的绿地青山之间,占地面积共3383.1亩。学校图书馆藏书231.60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83.08万册。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组委托的学校,广西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单位,2019年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军训工作优秀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志愿助残示范基地、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53年10月的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同年12月改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0年7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同年9月并入广西民族学院,1961年9月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7月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78年12月举办全日制普通本科教育;1979年2月更名为南宁师范学院;1985年5月改名为广西师范学院;1998年6月,举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教育;2002年12月,创建于1905年的南宁民族师范学校并入学校;2015年1月,学校五合校区启用;2018年11月30日,学校通过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宁师范大学;2019年8月,学校武鸣校区启用。在60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出“德才并育,知行合一”的校训,培养了13万多名服务基础教育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截至2022年6月底,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2047人,硕士研究生2915人,专科生230人,预科生287人。 日臻完备的办学平台。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未覆盖的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还有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桂台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广西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拥有一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省级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是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修基地、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试点高校、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类示范基地、广西农业经理人培养培训基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4个。 博学求精的师资队伍。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创新人才引育机制,现有专任教师1500余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1200余人;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640余人;有博士生导师44人、硕士生导师499人。学校现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04人次,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14个。2017年9月,广西自治区人民政府聘任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此外,学校还积极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来校任职或讲学,近五年新聘请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50余人,其中院士3人,实现了高层次人才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 特色彰显的教学改革。学校具有鲜明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获得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8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31项。国家级一流/精品课程12门,自治区级一流/精品课程97门,广西普通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3个。3篇硕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有全国先进班集体1个,入围“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2017年以来,学生获全国、全区各类学科竞赛奖项7188项,其中全国奖项510项,包括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大学生组一等奖、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选拔赛冠军等。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上,我校3名参赛选手全部获得一等奖,获奖比例、获一等奖比例居全国第一;在第1至12届广西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341项,获奖数和一等奖数均居广西高校第一。我校教师在首届及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西选拔赛中一等奖及获奖总数均获第一。2004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高位稳定,连续17年获得“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全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突出单位”等荣誉称号。毕业生在相关行业领域成就突出,涌现了众多国家和自治区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特级教师等,以及“亚洲女飞人”韦永丽、80后著名作家辛夷坞等一批知名校友。 与时俱进的学术科研。学校近5年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其中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部级奖励80项,其中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9项、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3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二等奖8项。南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2020年被武汉大学评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2016年以来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刊物转载(摘编)60余篇。 锐意拓展的教育开放。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马华人华文研究中心、桂台幼教发展中心、桂台民族器乐发展研究中心、桂台社会工作实践交流中心、韩语文化中心等。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和“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留学生人数每年持续增加;学校是港澳台地区学生接受单位,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与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合作每年举办“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承办了国际人脑发育暨2017脑科学高峰论坛、2019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国际研讨会、2019年东盟文明互鉴与传播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东盟比较教育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异彩纷呈的校园文化。学校是团中央学校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先后12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奖励、全国“抗击新冠疫情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志愿服务组织、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奖项等荣誉。“红水河”网站2次入选全国高校百佳网站,有校级学生社团56个,其中5个为全区高等学校优秀学生社团。2019年易班优课教学活跃度高校中排行全国第四,全区第一,2020年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工作站,2021年荣获全国易班共建高校。 求真务实的发展目标。进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双一流”建设为主线,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着力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着力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水平,着力培育标志学校新形象的文化品牌,着力构建高品质的服务保障体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贵州师范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师范学院位于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前身系创建于1978年的贵州教育学院,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3年,获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学校入选为贵州省“十三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获批省级“双一流”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学校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40余年的发展,培育了“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师院精神,铸就了“为人师表”的校训,孕育了“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厚德树人,言传身教”的教风和“立志勤学,知行合一”的学风。学校为贵州省第一所“绿色大学”、首批“高校文明校园”和“特色文化学校”,获批贵州省首家国家级”华文教育基地”,并设有贵州省教育行政干部培训中心、教育部西部地区中小学校长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教育考试评卷基地、教育部书画等级考试贵州省承办机构和文化部“中国乡土社会研究中心(贵州)”等机构和平台。学校主动服务贵州教师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累计为社会培养全日制毕业生2.87万;为贵州基础教育培训师资20余万名,占全省中小学教师的三分之一;为贵州培养培训了80%的名校长和81%的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基础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学校现有18个教学单位,5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等10个学科门类,在校全日制学生13700余人,形成了包括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有一所附属中学——贵州省实验中学。学校有教职工1110人,专任教师816人,其中副教授及以上50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达93%。教师中70人次获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管专家3人,省级学术带头人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入选贵州省百人领军人才、千人创新创业人才、高层次创新型百层次人才、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42人次。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100余人。学校现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项;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支持学科共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基地、省级人才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38个,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近年来,共获批135项国家级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6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12项;横向项目2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60余项。近三年,学生在“互联网 ”“创青春”等赛事中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00余项,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居贵州省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英国、加拿大、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加入了“中泰高等教育联盟”、“中印尼产学研联盟”,通过学生海外交流实习、教师访学培训、留学生招收和教育、外籍专家引进、汉语国际推广、举办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等方式拓宽范围、丰富渠道,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青岛大学、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与华中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与梅岭、磷化(集团)、航天精工制造等企业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与中国农业银行、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企业,以及贵阳市乌当区人民政府、印江县政府等地方政府,省内各市(州)教育局签署合作协议,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贵阳市第六中学、贵阳市第十九中学、遵义市第四高级中学、贵阳市清华中学、贵阳市南明区华麟学校、贵阳市乐湾国际实验学校、贵阳一中李端棻中学、都匀市第一中学等百余所学校共建实习实训基地。 当前,学校正按照“应用型、师范性、开放性”办学定位,着力培育办学特色,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各项事业发展,努力朝着把学校建成区域一流特色鲜明应用型大学的目标稳步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介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优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建校于1948年。现有郑东校区、文北校区和文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10余万平方米。图书馆文献资源总量1102.6万册(种),其中纸质文献258.85万册、电子资源843.7万种。校园四季花木繁茂、碧草如茵、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教学、科研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创新人才、全国模范教师和省级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263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 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哲学等学科门类。学校现有26个教学院系,68个本科专业;有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理学、系统科学、城乡规划学、农林经济管理、数字经济财务治理等9个省级重点学科;“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和“应用经济学”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群);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乡规划学、系统科学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审计、新闻与传播、社会工作、工程管理(含物流工程与管理)、体育、翻译、旅游管理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经济统计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统计学、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有《国际航空货运出口通关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统计思想与学科前沿》《外国法制史》《数学建模方法与竞赛》《国际营销学》《财务管理学》《大学美育》《电子商务概论》《服务营销管理》《互联网金融》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大学美育》慕课被“学习强国”中宣部和河南学习平台采用,全国1100余所高校100余万学生选修,学校美育课程建设走在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建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性学科竞赛、创新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近1500项。学校设有本科生导师制,以本科生为主力撰写的《退休行为及退休年龄研究》《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等专著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多年来,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校多次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荣誉称号,是河南省确立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财经政法类分市场”和“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涌现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学校现有河南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教育部东北亚研究中心、河南省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河南省经济与金融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河南省建设工程元宇宙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智库、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实验室25个。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00余项;2020年、2021年实现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连续立项,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进入人文社科领域“百强大学榜”;出版学术著作700余部;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10余项。学校教师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起草、修订工作,担任地方国家机关法律咨询专家,每年为社会办理百余起法律援助案件。《经济经纬》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扩展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学校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两个确保”“十大战略”,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和“智囊团”。 学校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爱尔兰、加拿大、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泰国、塞尔维亚等国家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学校加大访问学者的派出力度,积极选派优秀骨干教师赴国(境)外研修,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建立国际科研合作平台,推进学科创新引智。积极引入境外先进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助推学校新文科建设,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竞争力的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学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省级平安校园”“河南十大领军高校”“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等称号。 目前,全校师生秉承“博洽通达、弘毅致远”的校训,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文化厚校”的战略,正在为建成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校介绍 西安外国语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4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1951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由兰州大学文学院俄文系、西北大学外国语文系俄文组、俄文专修科合并组建了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前身——西北俄文专科学校。1952年,中共西北局党校俄文班并入西北俄文专科学校,开始为国家培养本科层次外语人才。 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23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总占地面积1593亩,建筑面积约106.3万平方米。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逐步建成数字校园等服务平台,拥有语言脑科学与智能言语康复陕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等现代化实验室80间。多语种翻译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务综合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及国际金融投资和商务模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一带一路”企业全景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评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现有智慧教室77间,多媒体教室336间。图书馆馆藏文献涵盖35个语种,纸质图书期刊总量120余万册;电子图书总量18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45个。学校先后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22个学院(部)等教学机构,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包含16个博士二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学等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翻译、国际中文教育、旅游管理、会计、新闻与传播、教育、金融、国际商务、戏剧与影视、设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30个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20个。英语等2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开设陕西省首个“德语 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同时在校内,学校大力开展“双外语 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开设有外交、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旅游、中译外(英语、俄语、德语)等9个卓越人才实验班和1个英语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非通语种提前批次招生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 学校科研实力强,现有上级批建科研机构和团队21个,其中,海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培育基地、陕西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中国西部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获批第四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波兰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南亚研究中心是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为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电影跨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基地获批陕西省电影评论与理论研究基地,陕西省科学传播与国际发展研究中心是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发展研究教育平台,还有陕西文化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中心等4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创新团队等7个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陕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1个西安市科技创新智库。此外,学校还有外国语言文学研究院、翻译与跨文化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国际舆情与国际传播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等5大研究院,设有40个校级科研机构和团队,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外语及跨学科科研体系,承担了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及外国文化部资助的科研项目,出版了高质量的大型辞书、专著、译著、论文和教材。《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是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中国地理学核心期刊,其中《外语教学》《人文地理》杂志连续多年入选cssci来源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外语教学》《人文地理》连续获评“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和“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 学校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52个国家和地区的294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实施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开展师生互派、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合举办国际会议等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引进美国、德国、瑞士、日本及香港、澳门地区的境外访学、实习项目。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支持计划”“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项目”“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项目”“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实施合作院校,是接收国家政府奖学金项目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单位,中国西北地区首家经教育部认证的hsk(笔试及机考)和hskk考点单位。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倡议,成立中亚学院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并获教育部批准与阿联酋沙迦大学举办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在哈萨克斯坦、阿根廷、法国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2012年,经国家汉办批准设立汉语国际推广多语种基地(西安)。学校与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管理会计师公会合作开办acca教改班、cima教改班、cfa教改班。学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国家留学基金委留学预备教育中心、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基地。 学校坚持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发展、学科专业发展、学院发展、学校发展“五位一体”的发展理念,为党和国家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文底蕴深厚、专业能力突出、“外语 ”特色鲜明,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学校毕业生以“外语功底扎实,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敬业爱岗,踏实肯干,有发展潜力”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校志愿者团体积极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大学生参加了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欧亚经济论坛、里约奥运会、十四运会和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工作,学校志愿者总队被授予“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等多项荣誉。 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学校将紧抓国家高等教育大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对外开放战略的历史机遇,秉承“爱国、勤奋、博学、创新”校训,弘扬“博古通今、融贯中外、德善相济、自强不息”西外精神,“立足陕西,服务西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坚持走开放式、国际化办学道路,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奋力追赶超越,努力为把学校建成外语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物资学院
学校介绍 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经、管、理、工、文、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公办普通高等院校。1980年建校,先后隶属于国家物资总局、物资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10月划归北京市管理。2018年2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并入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物资学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北路东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区,地处古老的京杭大运河源头,文化底蕴深厚,环境优美宜人,是北京市授予的“美丽校园”“文明校园”和“花园式单位”。校园占地6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齐全。 1993年,学校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期货专业;1994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物流管理专业;2010年,开办国内高校第一个采购管理专业。学校现有29个本科专业,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批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创业中心,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北京市属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1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市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北京市精品课程4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全国优秀教材1部,北京市精品教材8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建设立项6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8部,市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6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3个,北京市优质本科教案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管理人员3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服务保障人员1名,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立项2714项。2008年5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8年10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近三届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学校198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金融、应用统计、国际商务、法律、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工商管理、会计、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学校拥有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队列并与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共建。学校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学校目前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等各类在校生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从源头培养抓起,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综合素质培养方案,构建课程培养体系、综合素质培养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几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流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才,尤其在物流、证券期货等行业中,毕业生享有较高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教职工829人,其中专任教师520人,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教师27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96.7%。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北京市劳动模范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1人,北京市高创名师3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1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3名,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和骨干人才5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3人,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9人,长城学者4人,北京市创新人才11人,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培养14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师德先锋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7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14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15人。 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面向未来、与时俱进、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学校设有门类广泛的专业以及兴趣社团,建有涉及国际交流、公益环保、扶贫支教、文物保护、文化传承等多类型的社会实践基地,挂牌建设“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团”,拥有足球、篮球、棒垒球以及田径等多支高水平运动队。近年来,学生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全国大学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物理竞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等大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原创舞剧《运》作为“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项目,入选“京杭大运河文化带精品剧目展演”,获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国家、北京市发展需求,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在物流流通、证券期货、物联网与大数据、供应链管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建有双碳研究院、大运河研究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期货研究所、区域发展研究所、商贸流通企业研究所、政府会计与审计研究所、数字经济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等研究机构。自2018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5项,省部级课题125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317部,发表学术论文2301篇,其中国内外权威期刊学术论文575篇,获国家授权专利324项。 学校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以对外合作办公室为平台,整合校内优势学科和专业力量,创新合作模式。近年来,建立市级大学科技园、中关村智慧物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和中关村科技型企业创业孵化集聚区、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等合作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推进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全国商务系统、期货行业系统以及地方政府在内的“五大合作”,与北京市贸促会、通州区、平谷区等政府机关和北京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协会等行业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京津冀物流一体化研究中心、平谷现代产业发展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机构,提供了包括政策咨询、产业服务、智力支持等服务。学校与中国物流集团、京东集团、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建立京东学院、期货学院等新型校企合作机构,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学校还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参与冬奥会、对口帮扶等国家和区域重点项目实施,参与“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北京物流专项规划等文件制定,逐步形成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发展的特色社会服务合作模式。 发展与国内外院校,尤其是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及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关系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校已经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26个国家和地区的90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的发展,扩大了学校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古韵今风相辉映,文脉相承育新人。如今,北京物资学院秉承“厚德博学、笃行日新”的校训,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正努力建设首都乃至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中心、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物流技术创新中心,朝着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锦州医科大学
学校介绍 锦州医科大学诞生于解放战争时期,前身为1946年在吉林省洮南市成立的辽吉军区卫生学校。1949年迁址辽宁省锦州市,1958年成立锦州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辽宁医学院,2016年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经过77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多门类、多层次、多种办学形式的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校园总占地面积994987.60㎡。有医学、工学、农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6个学科门类;现有27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1年全国医药类院校排名28位置,临床医学学科、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进入esi前1%排名。 学校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9人,辽宁省优秀专家4人,“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辽宁省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1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示范性专业3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2个。 学校现获批建设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2个,省重点实验室13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专业技术创新中心2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是教育部“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授课资质院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等院校”,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生源国总量达到51个。 学校现有各专业教学实习基地129个,其中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为服务区域卫生医疗事业作出贡献。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由附属第一、第三医院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武汉、大连等地,英勇事迹被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多名同志获得国务院和卫生系统表彰。 学校将始终坚持“质量立校、学科强校、人才兴校、作风正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勠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医科大学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学校介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一所工科见长,管经文理艺教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普通高等学校,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培育)单位。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不断成长的一所新型大学。学校前身为成立于1960年的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1984年更名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是目前上海市唯一一所以“工业大学”命名的高校。学校在60余年办学过程中,历经成人教育、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及至硕士研究生教育,始终坚持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办学定位,面向社会需求,服务国家战略,为上海和全国输送了各级各类技术与应用型人才近20万名,培养出了130余位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被誉为“劳动模范的摇篮”,形成了“勤奋、自强、求实、创新”的校风,“厚生、厚德、厚技”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二工大人守正创新,砥砺奋进。 学校区位优势明显,师资力量雄厚。金海路校区地处上海浦东金桥,紧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与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毗邻。学校下设16个二级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科研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超过60%,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白玉兰计划及东方英才、曙光学者等各级各类人才7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深耕内涵发展。学校是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培育单位,浦东新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人才培养覆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24个专业类别。现有8个硕士学位点,48个本科专业及一批高水平高职专业。“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获批上海高校ⅱ类高原学科建设。“十四五”期间,学校结合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目标,依据规划安排建设“机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节能与新能源材料)”两个高原学科和“人工智能”“能源与环保”两个新兴交叉学科。布局能源系统工程、船海装备工程、集成电路工程等未来学科方向,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等30余个。承担国家级及上海市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市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上海文化创意产教融合引领项目、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等60余项。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上海市一流本科课程、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等200余门。近三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近三年,学生参加省部级及以上各类学科技能竞赛100余项,共获得奖项105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530余项。 学校始终对接社会需求,提升服务能级。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外)计划、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含青年)、东方英才计划、启明星计划、浦江计划、曙光计划、阳光计划、扬帆计划、晨光计划等人才类项目60余项。拥有“上海先进热功能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热物性大数据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上海市职业技术教师教育研究院”等学科科研平台十余个。与上海材料研究所联合共建“上海市工程材料应用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与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合作共建“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实验室”。同时拥有全国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及两个上海市“学生(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江南造船、商飞、华虹、航天八院、上海电气、中银上海市分行、上海市计算技术研究所、迪士尼等著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二工大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在长三角地区建立的19个技术转移工作站,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浙江省武义县共建的“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与江苏启东共建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启东研究院”成效凸显,荣获“上海市企事业专利工作示范单位”,承担“上海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试点”任务。注重高水平应用基础研究,近三年,作为第一单位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上海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荣获具有重要行业影响力的行业协会类奖项30余项。结合优势学科,发挥科教育人功效,培养专业科普队伍,产出特色科普成果,荣获浦东新区科普大赛、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等科普类奖项近10项。 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对外开放水平。目前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171个高校和机构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开展学生国(境)外项目近150个,其中联合培养项目50余个。目前建有全英语专业6个,共开设本科全英语课程118门,其中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9门,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9门。学校拥有国际联合实验室及联合研究中心16个,与海外联合申报欧盟伊拉斯谟 项目10项。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贯彻落实校第五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精技术、重责任、国际化的应用型创新人才,为把学校建成以工科见长,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校介绍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恪守“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精神,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形成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及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留学生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格局,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校友遍及海内外。学校突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产学研结合,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学校占地面积39.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14万平方米,学校共有全日制本科生10816人,专科生529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87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66人,国际学生49人。学校有博士生导师184人,硕士生导师766人。学校有院士(双聘)1人,国医大师4人,白求恩奖章1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领军人物“岐黄学者”(含“青年岐黄学者”)5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名中医4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7人。 学校设有5个学科门类,以中医药为主,医、工、管、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学校现有esi全球前1%学科1个(药理学与毒理学),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9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4个。学校设有本科专业2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分教研室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主编规划教材74部,获评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吉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2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512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以中医药方向为主导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55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我校代谢病团队入选全国仅5家的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接收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及台港澳地区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单位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学校建设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是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称号,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基础医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附属医院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继往开来,凝心聚力,向着一流中医药大学的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天津城建大学
学校介绍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在45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为办学宗旨,秉承“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精神,在服务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形成了“立足城建、紧贴行业、德能并举、培养适任敬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6号,占地面积59.5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32万平方米,校园绿化率达41.5%,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连续多年获评天津市文明校园。设有15个学院、2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在校生规模18000余人。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00余人。 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青睐。现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天津市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新工科专业,1个新兴交叉学科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2个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和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和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住建部本科专业评估(认证)。学校有国家级一流课程5门、天津市一流建设课程2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天津市“党史专题课程思政精品课”2门、天津市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获批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12部、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1部。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天津市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项目1个,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创新中心1个,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示范基地1个,天津市产教融合研究生工作站2个,天津市高校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3个,现代城市建设产业学院1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获评天津市教学名师15人、天津市教学团队16支、天津市教学成果奖32项。创新创业工作成效显著,2023年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0余项,获得“挑战杯”天津赛区“优胜杯”和“最佳组织奖”;获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个,其中国家级16个,入选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项目1个;“城大众创空间”连续8年获评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近两年,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位居全市本科院校前列。学校在天津市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考核评价中位列普通本科高校第二。 学科布局科学合理、特色鲜明。学校现有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城市文化7大学科群;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生态城市、城市管理);建有绿色低碳建材新技术等6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3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工程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入围天津市一流(含培育)学科;现有6个天津市重点学科(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日益提升。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平台31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8个、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8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成立跨学科创新研究院4个。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0部;发明专利授权200余件。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2023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1.1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拥有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 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学校与23个国家的50所院校及机构建立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与国外20所大学开展了30余个国际合作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已招生九届,连续两次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学校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国和波兰两国合作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天津城建大学国际工程学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参与共建塔吉克斯坦鲁班工坊。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建立了“基础设施防护和环境生物技术联合研究中心”,获批成为天津市第三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合作建立“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与智能建造技术中澳联合研究中心”。获评“天津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 未来,学校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天津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城建特色大学,矢志不渝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