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学校是...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773-229001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30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青海师范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简史 青海师范大学坐落于西海锁钥、海藏咽喉的高原古城西宁,始建于1956年,初名青海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青海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青海师范大学。1997年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青海省水利学校、青海省银行学校陆续并入,共同组建形成了新的青海师范大学。
地位 历经67年的开拓进取,学校已形成具有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完备教育体系,学科专业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是一所具有教师教育、民族教育和高原地域特色的文理工管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是首届“全国文明校园”、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民委“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全国培养高水平运动员试点院校。
校园 青海师范大学现有城西和城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其中,城西校区近200亩,建筑面积13万平米,绿茵葱茏、古朴典雅、学脉绵长,主要承担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与培训职能。城北校区1300多亩,建筑面积33.71万平米,设施先进、现代开放,布局恢宏,于2016年10月落成启用,主要承担本科生教育和学术交流职能。两大校区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协同发展,共同构成了具有丰厚文化内涵、彰显高原风光的现代大学校园,是读书治学立教的理想之地和教育沃土。
校友 已培养毕业生12万余人,涌现出大批优秀教学能手、科研学者、管理人才、商务精英,在各类岗位上尽显师大学子笃实敬业、开拓创新的时代风采,为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 在校学生19710人,其中,本科生12102人,硕士研究生2815人、博士研究生266人,留学生7 人,函授生4520人。
学科 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中国史、地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1个国内一流学科,3个省内一流学科,13个省级重点学科。
专业 61个本科专业,其中,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获批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教员 现有教职工126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1人,副高级职称392人,博士生导师117人,硕士生导师47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省级教学团队。5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人入选“西部之光”访问学者, 9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家,8人入选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40人入选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人才计划, 228人和9个科研团队入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计划, 4个教学科研团队6次入选青海省人才“小高地”建设项目。学校双聘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讲座教授62人,客座教授94人,合作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73人,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117人。群英荟萃的优秀师资为持续推进学校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学院 现设有民族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新闻学院、教育学院、法学与社会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19个学院。
科研院(所) 学校设有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青海省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院等3个研究机构,各学院设有青藏高原社会历史研究中心、班禅研究院、青藏高原体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科学研究所、藏文信息研究中心等29个研究机构。
平台 现有教育部“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教育部“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藏区历史与多民族繁荣发展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民委“藏汉双语人才培训基地”,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国家青藏高原科学数据中心青海分中心,高原能源产业与生态研究中心,被授牌为“国家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青海基地”。建有省部共建藏语智能信息处理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青海省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藏文信息处理与机器翻译实验室、青海省物联网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有青海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青海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培训中心、青藏高原文化研究所等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及“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奖励 先后承担800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包括2项国家“863”项目,3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专项“973”项目。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成果,作为合作完成单位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综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与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等3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玛钦藏文平台、字库以及藏汉英电子词典》和《藏汉(汉藏)机器翻译关键技术及应用示范》成果,作为合作完成单位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水文过程与湿地恢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成果,分别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商法学>在法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探索与创新》《以创新驱动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获省级教学成果奖。
文体 学校深入挖掘根植青海大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和新青海精神,建有“两弹一星”精神研究院和“两弹一星”精神展览馆,创编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话剧《永怀之歌》,喜获第六届全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入选第五届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展示项目,形成了“一院一馆一剧”的爱国主义教育新格局,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载体和校园文化品牌。高原体育运动教育训练特色突出,文学院学生李春秀勇夺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铜牌,体育学院学生切阳什姐喜获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尹顺金同学力摘2013年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马拉松赛金牌。学校高水平女子篮球队先后18次获得cuba(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西北赛区冠军和3次cuba亚军,1次全国大学生超级联赛冠军和2次亚军,1次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亚军和2次季军,并夺得2010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运动会冠军和2017年世界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季军,是一支享誉全国高校的篮球运动劲旅,为国家和青海省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4银6铜,全省8金11银10铜,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2项、优秀奖1项,在“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级一等奖3项。
合作 学校大力推进宽领域、多渠道的国内与国际合作,与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建立“团队式”对口支援合作关系,与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美国普渡大学、韩国国立顺天大学、马来西亚伊德里斯教育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交流、科研合作共享等活动,助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实现了新跨越。
附校 学校建有四所附属实验中学(含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和一所附属实验幼儿园,其中附属实验中学、附属实验第二中学、附属实验第三中学总占地面积231.67亩,共有教师498人,学生7143人,均属12年一贯制省级一类学校,是推动青海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师范生培养培训的重要实践实训基地。
梦想 奋进新时代、发展新师大、实现新梦想,全体师大人将始终以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恪尽职守、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求实创新、开放自信的时代风采,弘扬“勤学修德、为人师表”的校训精神和“感恩奋进、追求卓越”的新师大精神,坚守师范初心为党育人、担当树人使命为国育才,为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是工学见长,管理学和艺术学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理学、医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牵头单位、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试点建设单位。2017年被列为上海市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的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其中华东化工学院分院于1984年编入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51年)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校拥有松江、长宁、虹口等校区,占地1308亩,总建筑面积73.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约33.4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约11.18亿元。现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创意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数理与统计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通识教育中心等教学机构,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本科专业63个;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旅游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交通运输共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汽车服务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广播电视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视觉传达设计、艺术与科技、交通管理、物流管理、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纺织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共19个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交通运输、服装设计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车辆工程专业、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铁道工程专业和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通过德国asiin认证,交通管理、飞行器制造工程通过美国aabi认证。
学校致力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依托现代产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与行业、企业共同构建了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三协同”模式、“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助力学校成为培养优秀工程师和工程服务人才的摇篮。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400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近4700名。毕业生具有显著的就业竞争优势,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持续增强科研核心创新力。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1个、ⅳ类高峰学科1个,协同创新中心、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高校智库等省部级平台达21个。自2018年来,学校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8项,其中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2020年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3项,重大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以上项目500余项。以第一单位获省部级科技奖46项,其中一等奖7项;省部级哲社类获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3500余项。
学校把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作为重中之重。现有教职工近2000人,其中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1500余人,博士占比超过60%。各类国家级人才25名,省部级人才及上海市各类人才项目获批者14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
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助力学校内涵建设和学生培养。目前,学校已与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瑞士、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110余所高校或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批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创意设计学院,设有中韩、中法和中瑞等合作办学项目,提供博士联合培养、硕士双学位、本硕学位、本科双学位、学分互认、毕业设计、国际组织实习、国际产学合作、寒暑期短期学习、国际友城等110多个海外学习交流项目,为学生打造了丰富多样的海外学习交流平台。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高校的教育合作交流,共接收了全球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来校攻读学位、短期交流和语言培训。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学校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按照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新三步走”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国际化”三大发展战略,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征程上自信前行。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热忱欢迎您的到来!
松江校区(主校区)地址:上海市松江区龙腾路333号,邮编:201620
长宁校区地址: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邮编:200335
虹口校区地址:上海市虹口区逸仙路88号,邮编:200434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北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科技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占地2575亩,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1956年举办高等教育,在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办学宗旨,秉承“兴业、尽责”的校训和“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优秀毕业生。学校是河北省首批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部),80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九大门类。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学科入选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个学科入选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7000余人,教职工2400余人,特聘中外院士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省高端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等各类高层次人才称号获得者150余人次,省级教学名师18人。
学校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6项,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9项。5个专业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1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全国第77位、河北省第2位。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居省属高校前列,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陈光,中国工程院院士任洪强等优秀校友,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大学富豪校友排行榜百强高校。
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高等学校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10余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67项。取得各类专利授权2500余项,出版著作1200余部。与400余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学校作为建设单位拥有36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加入国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3个、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个,牵头组建了“河北省高校知识产权运用联盟”。学校获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是河北省第一批“科技成果输出基地”。《河北科技大学学报》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学校与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9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交流与合作,现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5个。获批教育部“汉语桥”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以及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平台等近30项,开设全英语授课专业15个,招收来自40余个国家(地区)的本、硕、博留学生。在大学国际化水平排名(2017uri)中位列全国高校99位。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展望未来,全体科大人将拼搏奋进、攻坚克难,朝着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不懈努力,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财经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始建于合肥,时名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学校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学校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和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学校设施齐全,环境优美,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百佳食堂”、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称号。
学校坚持学科引领。学科覆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门类,是一所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现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等13个学院(部)。拥有3个省级高峰学科、3个省级高峰培育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在2023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进入前20%,工商管理进入前30%。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2023年11月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显示,学校工程学(engineering)、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general)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校拥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128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89人。拥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委员、秘书长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4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6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学校目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一本批次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9922人,继续教育学生1万余人。现有50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专业占比位居安徽省高校第2。现有1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一流课程、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的成绩,位列2018至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人文社科类高校第3。学校不断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新文科”“新工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实践“新经管”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跨界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现拥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2个,校级特色科研创新平台42个。近五年,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位居安徽省高校前3、全国财经类高校前列,连续五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多项科研成果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安徽省社会科学奖等科研奖项;多项智库成果获中央和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学校立足自身特色,适应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着力打造财经高端智库,出版发布《安徽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中国合作经济发展报告》等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系列研究报告,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科研特色品牌日益彰显。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平台、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加强中外文化体验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国际化人才培养,夯实中外人文交流基础,着力服务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与19个国家和地区的42所高水平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招收来自10个国家的留学生,与韩国高丽大学世宗校区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省“三地一区”建设、皖北振兴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与政府机关、行业企业和学术机构共签署科教产教融合、政产学研用金等各类社会合作协议572项。
“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两大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毗邻省政府,环境优雅,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388亩,拥有一个占地7万多亩的实验林场(湖南北罗霄国家森林公园),校内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办学前身之一是1958年在长沙成立的湖南林学院。1963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的亲切关怀下,湖南林学院迁至广州与华南农学院(现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合并,成立中南林学院。陶铸同志亲自为学校确定校址,勾画蓝图,并题写了校名。1970年,中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合并,成立广东农林学院。1974年,学校从广州搬迁到湖南省溆浦县并更名为湖南林学院;1975年,学校在溆浦正式开学上课。1978年学校恢复中南林学院校名,直属原国家林业部管理。1983年学校全部迁往湖南省株洲市办学。2000年,原湖南林业学校和湖南林业技工学校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转为湖南省和原国家林业部共建。2003年,湖南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并入中南林学院,学校办学主体迁往长沙,实现了历史性回归。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学校与原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4个教学单位,现有8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特色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国家林草局重点(培育)学科9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6个,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5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1个,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材料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现有教职工226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887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千人计划、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人才56人次,全国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芙蓉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湖南智库领军人才等193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9个、省研究生优秀教学团队1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2万余人,其中本、专科学生2.82万人,研究生5950人。65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了25万余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校友,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学校拥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65个。图书馆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实体馆藏总量258.1万册(件);各类数据库总库60个,电子期刊5.1万种累计102.78万册,电子图书累计210万册。
近年来,学校主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十三五”以来,获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湖南光召科技奖1项、湖南省科学技术团队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9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省部级科研奖励60余项。获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共4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800余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超1.3亿,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和国家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优秀青年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06项;获授权专利1500余件,其中,国际、国家发明专利851件;在sci、ei、ssci、cssci、cscd及学校遴选的权威(重要)期刊发表论文3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0余部。学校主办4种学术期刊。其中,《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林草科技领军期刊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来源刊,《经济林研究》《家具与室内装饰》为中文核心期刊和林草科技重点期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期刊。
学校先后与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美国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1所高校和机构建立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了中外合作办学、师资进修培训、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交换访学、专业实践及游学、国际科研合作、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以及人文交流等多形式对外交流。与英国班戈大学联合举办了湖南省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班戈学院,主导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一带一路”热带干旱经济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并设有多个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创新合作基地。学校具备来华国际学生招生资格,覆盖博士、硕士、本科和访学各层面。
建校65年来,学校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栉风沐雨,百折不挠,砥砺前行,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立足新时代,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强林兴林为己任,全面贯彻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学校“三四五”发展战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确保学校位列省属高水平大学第一方阵,奋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哈尔滨理工大学由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电工学院和哈尔滨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于1995年合并组建而成,1998年划转黑龙江省属,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建校70多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龙江沃土,深耕机电行业,矢志艰苦奋斗,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劲、办学特色鲜明的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为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和黑龙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于2003年被教育部授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8年,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强省建设规划中被确定为重点建设的十所高水平大学之一;同年,获批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2011年,入选首批“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同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5年,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1年,“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排行榜;2022年,再度入选黑龙江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共有4个办学区,其中在哈尔滨市有西、南、东3个办学区,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设有哈尔滨理工大学威海校区。学校总占地面积164.44万平方米,教学基础设施面积98.3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67.8万册,电子图书201.8万种,电子期刊360424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专任教师1600余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外籍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5人,国防工业515计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5人,龙江学者11人,省级教学名师23人,省级青年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2人,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18支。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0余人。
学校设有13个学院、1个教学部。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23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8个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9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1个,其中,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布局5个、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7个、国内一流培育学科4个;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6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2门。
学校现有29个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其中有“电介质工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效切削及刀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委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协同创新中心7个;有“黑龙江省电机电器及其控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先进加工技术及智能制造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复杂智能系统与集成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22个。主办有《电机与控制学报》《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科技管理学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4种公开发行学术期刊。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87项、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1190项;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464篇。
学校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办学方针,不断拓宽国际间交流与合作渠道。学校是“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中国—乌克兰大学联盟”成员单位和“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观察员单位。现已与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20余个国家的70余所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学生联合培养、教师学术交流及合作科学研究等实质性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70多年来,哈尔滨理工大学培养了以院士、将军、企业家、工程技术领军人才为代表的20余万优秀校友,被誉为“现代工程师的摇篮”和电线电缆行业的“黄埔军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发扬优良传统,聚力内涵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提升服务能力,向着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理工科大学的建设目标不断前进,书写无愧于新时代的华彩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学校历经多次合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06年的公立四川优级选科师范学堂和1911年的公立四川省城女子师范学堂。现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国家级抗生素研发基地的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实践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高校、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单位、四川省博士建设单位递进培育计划“优先培育”类建设单位,获fisu“健康校园”银级认证。
学校始终以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为己任,秉承“自爱、自修、自尊、自强”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成大精神,坚持“雅成大德、恒成大器”的育人理念和“扎根成都、面向世界、服务社会”的服务定位,坚持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质量提升,着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提供优质社会服务和推动文化传承创新。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排名第801—1000位,中国内地高校排名第49—95位。
学科专业 学校设有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工学、医学、理学、农学10个学科门类,72个本科专业;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设计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等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程学、农业科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药学学科2019年入选校友会评选的中国高水平学科。27个专业进入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4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自动化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师资队伍 现有专任教师1721人,其中,正高及副高职称教师近800人,博士教师800余人,博士生导师近10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00余人。有国家杰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近2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110余人。特聘两院院士3人、欧洲院士2人、日本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40余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100余人。王清远教授连续8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同时入选2020—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生涯影响力”和“年度影响力”双榜单,12名教师入选2023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
人才培养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在校生25237人)。立项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4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6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8门,获批全国首批“斯坦福创新创业课程实验中心”。建有省级以上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获批省级现代化产业学院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立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29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2022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近三届教学成果奖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41项,其中一等奖9项。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422项、省级奖项3200项,其中获得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231项,获得“挑战杯”省级以上奖项149项,连续五年获得“挑战杯”省赛“优胜杯”;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41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836项。近五年,毕业生落实率达95%以上;近三年,166名毕业生升学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爱丁堡大学等世界一流高校。建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张澜学院。
科学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1500余人,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建有包括国家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83个。近三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5亿元、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17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8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25项、国家艺术基金7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29项;发表esi各学科论文5200余篇,多篇发表在《自然-微生物》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其中2022年发表esi各学科论文1819篇;发表cssci论文405篇。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2023年的自然指数排名中,学校位居全球第561位,内地高校第140位。
国际交流 学校与41个国家和地区的178所高校或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与英国斯特灵大学合作举办斯特灵学院,开展本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项,本硕博多层次海外联合培养项目40个、海外校际交流交换项目42个。开设国际通识课程,建有全球语言测试中心。建设全球研究平台集群,“四川省泰国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名单。累计招收留学生3500余人,生源国74个,获评首批“四川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泰国外专关国兴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2022年聘请外国专家116人,其中高端外专39人。
地方服务 学校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紧密对接成都产业生态圈及重点产业链建设需求,构建“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结合”的生态系统,助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cc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与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成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新华三集团、绿地集团、成都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大陆希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能投、四川铁路集团、天府超算中心和成都市多个区(市)县、市级部门建立了政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合作建有中国农科院成都研究生分院、新华三it学院、文明互鉴与“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成都生态文明研究院、成都市机关事务管理与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都新闻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成都文献中心、成都足球学院、成都研究院、成都市旅游研究院、成都会展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全国首家)、四川省文艺评论(成都大学)基地等。
区位条件 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成都,是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中以重庆、成都为战略支点,发挥高校集群聚集溢出效应,打造西南地区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桥头堡的重要集成大学之一。校区占地2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99.21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50.4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5亿元,图书馆馆舍面积5.5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53.77万册,电子期刊95.2万册。学校师生校园文化、教学科研、学习生活设施完备、便利、现代,有一站式学生事务大厅、教师事务大厅、校友之家,拥有西南地区单体最大的高校图书馆1座、艺术学科分馆1座,建有成都东盟艺术中心、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学生心理健康中心,高标准建有体育馆、排球馆、恒温游泳馆、田径场3个、篮球场和风雨篮球场25片,健身中心2个,拥有可承担大型学术会议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和会议中心1个,在建科研大楼(生物与医药前沿技术研究中心),建有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
着眼未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将携手同心,共同奋斗,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加快建设成为成都的创新大学、开放大学、窗口大学,以成大之治成效展示成都之治形象,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应用型城市大学而不懈努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甘肃农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现设有23个学院(教学部),66个本科专业,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技术等1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8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类别,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以及各类研究中心(基地)51个。
学校有教职工1540人,其中专任教师1226人,有高级职称人员64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农业部专家指导组成员2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5人;甘肃省领军人才29人,甘肃省飞天学者26人,甘肃省科技功臣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3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8人,甘肃省陇原人才253人,甘肃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专家等22人。
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普通本科生17137人,硕士研究生3446人,博士研究生583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3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陈化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等一大批知名校友。
近五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474项,到位总经费达5.5亿元,有102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79项,授权专利1142项,出版专著教材256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10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30余项,在草业科学、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品种选育、绿色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
学校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秘鲁、加纳、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生联合培养、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国际原子能、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等国际机构开展多项合作研究,设有校派访问学者项目、学生赴美双学位项目、留学甘农校长奖学金等项目,学校国际交流日趋活跃,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77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东莞理工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
学校于1990年筹办,
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
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
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
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
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松山湖、莞城两个校区,其中松山湖校区坐落在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占地1860亩(含370亩国际合作创新区);莞城校区坐落在莞城区学院路251号,占地340亩。现有教职工1865人,其中正高职称人员139人、副高职称人员360人、博士947人。有普通全日制学生超2万人,继续教育学生近2万人,迄今为地方培养各类人才约12万人,95%左右的毕业生留莞就业创业。
1,865人
教职工
139人
正高职称人员
360人
副高职称人员
947人
博士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5020平方米,累计藏书208.3万册,有42个数据库、177万册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建成万兆带宽主干、两条40g主干,基本实现千兆带宽到桌面的ipv6校园网,4万个信息点,建成覆盖全校的无线校园网,ap数量7300多个,出口带宽37.5g;智慧校园建设有190个信息化系统,为全校师生提供丰富、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服务。
45020
图书馆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08.3
累计藏书
(万册)
42
数据库
(个)
177
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
(万册)
建有17个实验教学中心,其中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以工学为重点,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设有20个学院、62个本科专业。其中通信工程、社会工作、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工商管理、能源与动力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工业工程、自动化、会计学等1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法学、小学教育、英语、广播电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网络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4个专业入选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松山湖校区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松山湖校区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松山湖校区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松山湖校区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松山湖校区
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路1号
莞城校区
莞城区学院251号
莞城校区
莞城区学院251号
莞城校区
莞城区学院251号
莞城校区
莞城区学院251号
莞城校区
莞城区学院251号
凸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1000万元
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每年
1690名
共招收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主动适应和支撑引领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确立“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着力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勇于担当、善于学习、敢于超越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文华数字化课程中心荣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优秀案例”。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2017年以来,获得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被确定为广东省教育厅第三批“易班”建设试点高校。
面向全国25个省(区、市)招生,在14个省(区、市)(含已改革省份)第一批本科招生。2005年以来,学校(含联合培养基地)共招收各类研究生2068名,其中联合培养硕士896名,国际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38名,学校学位点招收硕士研究生1131名。历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超93%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
与新型研发机构、行业龙头企业、专业镇街园区和国际名校等创新主体合作,创建了10个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与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学院。获批2个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5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个广东省示范产业学院,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案例2件。
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打造学科专业集群坚实基础
根据国家、区域科技和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创新服务三大学科专业集群。2018年5月,学校获批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资源与环境、机械、国际商务、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021年5月,学校获批为广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化学工程、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程、环境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6个广东省重点学科,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土木工程等4个学科纳入广东省教育厅“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重点建设学科;学校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冶金工程等10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软件工程、通信工程获得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证书。
高层次人才资源加速集聚
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500 人
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
2015年以来,共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博士后等1500余人,其中双聘、特聘、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顶尖、杰出人65人,学科领军12人,学科方向领军51人,学科骨干9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人次,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3人次,入选“珠江学者”岗位计划4人次、入选“珠江人才计划”5人次,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次,入选东莞市领军人才5人,入选东莞市各类特色人才220多人。
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构建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各级各类课题3396项,科研总经费约33.6亿元。在工业废水电催化氧化深度处理装备及应用、电镀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光固化成型方法、半导体照明产品质量检测等领域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学校先后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及市厅级科技奖励。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共建4个联合实验室,由东莞理工学院主导投入,与中国散裂中子源、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多物理谱仪(东莞理工谱仪)已面向全球用户开放,并取得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先进探测器联合实验室实现大科学装置关键装备国产化。建有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参与粤港澳联合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3个,累计获批各类省级平台27个,获批粤港澳研究团队3个、广东高校科研创新团队11个,孵化高新企业41家。
拓展境外合作与交流,形成多元国际化办学格局
截至目前,学校与英、美、加、澳、法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72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
2015年
成立广东省首个粤台联合培养项目——粤台产业科技学院。
2016年
成立国际学院,成为东莞市首家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本土高校,累计招收来自49个国家的459名留学生。
2017年
获批成立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东莞理工学院—法国国立工艺学院联合学院。
2018年
成立国际联合研究生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世界前100的名校开展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共建成员与古巴、巴西等5个国家共8所拉美大学(研究机构)达成合作。获欧盟委员会立项批准3个“伊拉斯谟 ”计划交流项目。在澳大利亚、俄罗斯建有多个海外创新中心,未来将加快推进欧洲创新中心设立工作。
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立“两步走”中长期目标:到2025年,建成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教师队伍发展生态体系、科技成果全链转化体系、智慧教育服务管理体系等4个一流体系。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数、科技成果奖数、研究生规模、esi世界排名前1%学科数、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数、授权发明专利数等六项关键发展指标实现“倍增”,力争在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更名大学、进入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等方面实现突破,综合实力进入全国高校100强,基本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到2035年,学校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成为东莞城市品质提升、产业发展的重要贡献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文化、社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成为全国高校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各方学子的向往之地,全面建成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
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校党委行政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以更高效率的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鲁东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农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首批“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获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属21所“双高”建设高校之一。2021年,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学校于1930年始建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千年古县莱阳,历经山东省立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学校、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等历史阶段,以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培养了一大批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优秀人才,孕育形成了“厚德 博学 日新 笃行”的校训精神和“求是至善 尚实致用”的优良校风。2001年,原直属山东省交通厅、建校于1978年的山东省交通学校并入。2006年,学校更名为鲁东大学。
学校依山傍海,环境优雅,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校园占地3450亩,校舍建筑面积7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亿元。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十三五”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53.3万册、电子图书112.1万种。在校生3.1万余人。
学校坚持学科立校,学科实力不断增强。现设24个学院、60个本科招生专业,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3个山东省重点学科。2020年,水利工程学科入选省属高校“高水平学科”建设项目,是全省同学科中唯一的“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学科。水利环境海洋、芯片与集成电路、教师教育、食品药品与现代农业、文化传承创新传播等五大学科群建设集群效应凸显,2022年esi学科建设持续加强,化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工程学学科连续4年稳定在全球前1%。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评为“优秀”。2012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师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省级教师教育基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通过山东省美育评估和体育评估。现有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2个省级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思政课“金课”。在近四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评审中,共获奖7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1项(参与)、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5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师范类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5位。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建有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衔接配套、布局合理的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省海上航天装备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省部级以上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8个。2022年,高水平科研平台团队不断涌现,建成省部级科研平台7个,立项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93项、国家级45项,实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评“中国好技术”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优秀成果奖各1项,2个参与项目成果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海洋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升。现有专任教师1803人,正高256人,副高54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027人,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专家70人次、省级人才称号专家100人次。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0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41个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融合,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决策咨询、共建共享、文化传承与创新“五位一体”的服务地方工作模式。2016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省直部门等战略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40个、行业骨干企业合作单位89家,校地校企合作共建烟台新旧动能转换研究院、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等45个协同创新平台;共建绿叶公共卫生与健康研究院、绿叶生命与健康产业学院、盈科法学院等多功能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获批省级首批现代产业学院1个。2022年到账横向项目经费首次突破1亿元。学校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入选中国宇航学会单位会员、国家海洋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副会长单位,连年获评“烟台发展突出贡献单位”“十佳驻烟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学校是原国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200所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通过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正式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每年长短期留学生人数1200余人。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13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现设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日本二松学舍大学、韩国岭南大学举办1个博士联合培养项目;与国外多所大学合作开展“2 2”“3 1”“3 2”等模式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卢瓦尔孔子学院先后获评全球“先进孔子学院”“汉语考试优秀考点”。在马来西亚设立鲁东大学教育硕士教学基地,成为我校历史上首个海外教学基地。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这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多年来,一批又一批学子从这里迈出校门,踏入社会。迄今为止,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32万余名毕业生,他们以综合素质高、敬业精神强、基础知识牢和职业技能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撑起了一片蓝天。尤为难得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走出了以国际知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为代表的饮誉文坛的“鲁大作家群”。
目前,鲁东大学全体师生正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学科建设为发展根基,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扎根山东半岛,坚持守正创新开放,追求严谨精益卓越,大力实施人才引领、学科筑峰、创新驱动、文化赋能战略,推动办学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全面提升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奋力谱写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宏阔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