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林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2001年成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71-4311359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学校排名
205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云南师范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建设百所高校之一。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昆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下设文学院、理学院、工学院、法商学院、师范学院。抗战胜利后,1946年组成联大的三校复员北返,师范学院整建制留在昆明独立办学,定名国立昆明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历经85载的更迭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各级各类人才40余万人,被誉为“红土高原上人民教师的摇篮”。
学校占地面积2848亩,下设22个学院,45个附属和合作办学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主体。学校有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38000余人,成人继续教育学生9000余人;图书馆馆藏纸本文献408万册,电子图书平台136万册,中外文基础、核心数据库36个,是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云南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
学校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交叉学科等12大学科门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与专业格局,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地理学进入前20%,教育学进入前40%。现有32个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流学科),71个本科招生专业,入选20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现有19门国家一流本科课程,10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全国首批招收和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24所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通过在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学分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获得包括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106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育部创新团队、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等;共有211项国家“质量工程”建设项目,实现国家教学质量工程全覆盖。在全国高校首创纪检监察学院,成立云南研究院,牵头全省14所师范类高校加盟成立云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创业指导师培训基地,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全国高校50强、地方本科院校10强。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
学校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国家太阳能热水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昆明)、中国-老挝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2个国家级平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及基地54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5个。“十三五”期间共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0项;在国内外高质量期刊和出版社《science》《water resources research》《water research》《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energy》《新华文摘》等发表和出版了一批代表性论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云南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一等奖4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9项(其中一等奖6项);《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入选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
学校坚持协同创新,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高质量发展。拥有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云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创新团队23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云南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云南高校新型智库2个。依托优势学科和重点研究机构,通过地方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以及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形成一批富有自身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领域。
学校现有教职工2468人,其中高级职称1095人,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专家等一批专家学者。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西南联大校友杨振宁,中科院院士杨乐、郭柏灵、戴汝为、欧阳自远,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皮萨里德斯等近百名知名专家被聘为学校名誉教授、客座教授。
学校是一所开放的、有着国际化视野的现代大学,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务院台办“国立西南联大旧址”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基地、国家首批赴海外承办孔子学院的大学、国家hsk考试和汉语作为第二外语教学能力资格考点和具有对港澳台招生权的高校,开办了国务院侨办、云南省政府共建的云南华文学院。学校在国外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4所孔子课堂、建立了“泰国云华职业学院”“缅甸云华职业学院”“老挝云华职业学院”3个境外合作办学机构,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30多个国家的10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打造“留学云师”品牌,累计招收8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20000余人次。
学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等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依法治校示范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高校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工人先锋号、五四红旗团委、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单位等荣誉;荣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演讲比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特等奖、一等奖。学校的班级、团支部、社团和个人涌现出一批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全国高校优秀学生社团,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cuba中国大学生女子篮球联赛前8强团队以及在雅典、北京、伦敦、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上获得金、银、铜奖牌的运动员。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牢记历史嘱托,扎根云岭大地,弘扬联大精神,矢志教师教育,为加快建设西部领先、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高水平师范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华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南华大学由中南工学院与衡阳医学院于2000年3月合并组建,2002年10月,核工业第六研究所并入。中南工学院的前身是1959年创办的衡阳矿冶工程学院,衡阳医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学校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高校。
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鲜明的“核特色”“医品牌”和“环保优势”。是一所以工学、医学为主,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设有直属学院25个,直属型附属医院8所,研究生协作培养单位27个;设有本科招生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种;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学校面向全国(含港澳台)以及部分国家和地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3677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7050人,国际学生388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2609人,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100余名,有湖南省芙蓉学者、杰出青年等159名。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38个;是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学校拥有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卓越计划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开放课程3门;有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等46个。在全国率先实施“免费医学生”政策,推进“医 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入选全国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
学校临床医学、化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核科学与技术入选“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有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核燃料循环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核能与核安全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平台9个;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社科研究基地等84个。学校先后承担“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外国资深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国防基础研究计划、核能开发专项等科研项目3500余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0余项、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20余项。
学校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英国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获批“湖南省外国专家工作站”,留学生教育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教育和管理质量”认证。
学校8所直属型附属医院分布在衡阳和长沙,其中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南华医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附属职业病防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附属第七医院是全国首家转隶高校的省级荣军优抚医院。附属医院共有职工近1.3万人,临床教师3000余人;共开放床位10000余张,年门急诊量约600万人次,年手术量超过16万台次。学校获批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和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依托建设单位。
学校图书资源总量345万余册,其中纸质藏书207万余册,纸质中外文期刊2400余种,拥有wos、iel、cnki、超星等50余个数据库。学校主办《中国动脉硬化杂志》《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学术期刊。
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输送30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是核工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健康湖南建设的重要力量,毕业生广泛分布在国防工业、核工业、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装备制造、金融管理等行业和领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立足新时代,学校秉承“明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弘扬“勤勉务实、甘于奉献、刚健自强、敢为人先”的南华精神,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正朝着“双一流”建设目标,在新时代高水平大学的征程上奋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农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是江西省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是农业农村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位于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占地面积1.6万亩。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溯源于1905年创办的江西实业学堂,1908年更名为江西高等农业学堂。本科教育肇始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昌大学,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1968年更名为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合并。1980年11月更名为江西农业大学。
学校育人体系完备。现设有17个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6万人。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艺等9大门类。有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61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11个省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4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
学校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有在职教职工18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人员占教师总数80%以上。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101人次,以井冈学者特聘教授为代表的省部级人才284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19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农业农村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4个。
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特色鲜明。现有全国生猪领域唯一、江西首个独立组建的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预备队、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产教融合重点创新中心、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部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5个;拥有全省唯一高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拥有省级重点智库等人文社科研究平台6个。
学校办学成就卓著。坚持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建校以来,累计培养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37万余人,涌现出13名院士,17名省部级领导干部,30多位大学党委书记、校长,100多位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等杰出人才,毕业生大多数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推广等领域的骨干力量。学校与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建立了战略合作、科技合作关系,推广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及现代农业技术。“十三五”以来,获各级各类科研奖励80余项。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率先在江西省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农业重大科技项目的突破。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深入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努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历经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校(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020年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冲一流”高校。校(院)在济南、泰安设有校区,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核心区域(济南市青岛路6699号),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
有在职职工1.9万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两院院士9人(含双聘院士5人)、海外院士2人,国家海外重点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杰青、国家优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84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等省部级人才384人;具有高级职称人员4338人,博士学位人员2727人。
校(院)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5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专业群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3个。2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入选省思政课“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及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一般社会科学等9个学科居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8‰,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8位。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量值排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7位。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高峰学科”建设学科,1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6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学科。有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高水平创新平台60余个;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2项,山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1项。
拥有附属医院多家,并形成山一大医疗体系,年均直接服务群众就诊3000余万人次。有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复旦大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有13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或获提名。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其中丝虫病防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创造性的成果”。目前指导全省开展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早诊早治、辐射防护、防盲治盲、罕少见疾病等防治工作;拥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校(院)是首批颁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院校,自2004年起招收来自美国、韩国、印度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本科和硕士留学生,国际办学声誉良好。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等30余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高校和医疗、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校(院)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校(院)第一次党代会擘画的发展蓝图,大力实施“三步走”战略和“135工程”。“135工程”即坚持加强校(院)党的建设这一核心,夯实“人才、学科、文化三大建设”,实施“教育、科研、医疗、国际化、校(院)治理五项提升计划”,以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一流大学为目标,全面推动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和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与医学科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苏州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苏州科技大学坐落在文蕴醇厚、文脉绵长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石湖、江枫、天平三个校区,主校区石湖校区毗邻石湖水,坐拥上方山,环境优美,风景迤逦。校园占地面积23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22000人,研究生3600余人(含国际硕士研究生)。
学校现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生态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5‰;9个江苏省优势/重点学科,其中城乡规划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连续4期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连续6年入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65个本科专业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0个专业通过高等学校专业评估(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
学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杰青”获得者、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奖优秀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国家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0余人次;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在内的各类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500余人次;省部级以上团队13个;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81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1040余人;现有734名硕士生导师,52名教师受聘为双一流等高校博士生导师。
学校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获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一等奖等省级教学成果奖40余项。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合唱)金奖、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现有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近年来,苏科大学子每年获得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名录赛事奖项600余项,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创佳绩。学校连续4年在省研究生教育综合评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考核均获a等。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以两院院士周锡元、叶可明为代表的20余万名各类毕业生,学校被誉为规划师的孵化基地、工程师的成长摇篮、基础教育骨干的培育中心。
学校现有包括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30个。教师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连续主持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课题。近五年,获国家级项目257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9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8项(一等奖18项)。发表nature等国际顶刊论文13篇,esi高被引论文91篇。4名教师连续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主持起草国内首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法规;参与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学校教师领衔主持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助力苏州荣获国内唯一的“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承担埃塞俄比亚新城规划,成为“中国经验”贡献“一带一路”典范;共建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研制国内首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考评体系。创建城市水体评价体系与城市河湖协同修复技术,广泛惠及长三角城市并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开展苏南软土建成区复杂地下空间建设,大型复杂结构防灾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冬奥会场馆等重大工程。城市发展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2年度高校智库百强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基地为江苏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
学校先后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自1993年以来每年承办由国家商务部主办的援外人力资源培训班,为1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发展中国家2000余名环保、能源和物流等领域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和学历教育。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承担援外硕士学历学位教育项目高校。获批省“十四五”教育对外开放质量提升工程项目3项,入选“中国—白俄罗斯国际教育合作联盟”等联盟。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绿色学校”等荣誉,多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优秀研究生招生单位、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连续四年荣获省属高校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第一等次。
昂首阔步新征程,凝心聚力再出发。苏州科技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方位服务美丽中国建设为己任,秉承“致远至恒,务学悟真”的校训精神,坚持“立足长三角,服务全中国,辐射海内外”的办学定位,注重内涵建设,强化特色发展,提升办学实力,努力将学校全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卓越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在长达85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勤以为学 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学校现有5个校区,另有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已经正式启用。
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加强党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空间、办学、育人、治理、情感“五个环境建设”,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连续多年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并获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6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13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人,留学生120人。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现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17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学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4种,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8种,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16套,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3个。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高等学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2014年独立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在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中,我校独立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与兄弟院校联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高校分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68人,其中72.1%具有博士学位,60.1%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生导师49人,硕士生导师518人。学校拥有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2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北京学者3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长城学者等北京市级高层次人才5人,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4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7人,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17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0人,中青年骨干97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4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7人,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4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学服务保障人员1人。
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8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4个,“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和市属高校创新团队14个,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3个。
学科实力持续增强。学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格局。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学校精准对接国家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推进学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学科实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拥有北京市高精尖学科2个,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学科1个。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学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拥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年度科研经费突破2亿元。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家也是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261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0项。
国际化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已与百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本、硕、博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学校设有经教育部批准的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共同举办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聘请了英国工程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等一批世界知名的专家和学者担任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和荣誉教授,联合清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牵头成立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 学校是首批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学校国际交流学院设有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学生学位培养项目,为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等,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当前,学校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紧扣应用型大学办学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朝着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大步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兰州交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兰州交通大学坐落在甘肃省省会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孔子学院授权建设单位,教育部批准的天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中西部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生示范基地,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拥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全国铁路科普基地、国家北斗科普基地、教育部文化传承基地和西北地区小语种培训基地等一大批人才培养基地。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896年成立的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和1909年成立的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1958年,铁道部决定在兰州创办我国第三所铁路本科高校——兰州铁道学院。铁道运输、铁道电机、铁道建筑、铁道桥梁与隧道、铁道机械5个系7个本科专业、5个专科专业由北京铁道学院(即北京铁路管理传习所,现北京交通大学)和唐山铁道学院(即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现西南交通大学)成建制迁入兰州,以林达美、沈智扬、胡春农、孙祺荫、张殿执为代表的京唐两院340余名专家学者来到兰州任教,当年顺利实现了446名新生的招生。60年代,又抽调了一批留苏科学技术副博士和研究生充实教师队伍,老一辈教育家们带领五湖四海的学子一起,在西北艰苦的环境下初心不改、孜孜以求,以他们建校、爱校、荣校的智慧和情感开启了兰州交大的第一个甲子岁月。2000年,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体制。2003年,兰州铁道学院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经过65年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摇篮,坚定地走出了一条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特色办学之路,发展成为一所行业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享誉国内、在西北地区轨道交通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的高等院校。
学校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面积1564亩,校舍建筑面积72.7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3.45万册。有22个直属学院(部),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1129人,其中本科生22172人,研究生7380人(硕士研究生6998人,博士研究生382人),留学生278人,高职生1223人。
有教职工2286人,其中专任教师1794人,正高级人员340人、副高级人员673人。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柔性引进“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青2人。有“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模范教师、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宝钢教育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344人。
学科专业建设
有本科专业70个。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7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现有1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依托铁路行业,突出交通特色,交通运输、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等学科在国内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现有8个学科门类,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含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省级“双一流”特色建设工程项目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机械工程学科被评为b-类学科。
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秉承交通大学“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优良办学传统,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余万名优秀学子,成为国家铁路交通事业和西部地区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5%,始终位居省属高校前列。毕业生中,45%签约轨道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签约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40%以上,仅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签约的毕业生每年保持在1500人左右,占学校每年就业人数的1/4。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8.7%。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赖远明、著名企业家王石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我国轨道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科学研究
学校始终坚持产学研合作,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在土木结构、环境保护、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装备制造、绿色能源、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形成了核心技术和优势产业,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水平。参与了青藏、兰新、兰渝等多个铁路重大项目的研究与建设工作,是全国承担青藏铁路科研项目最早的高校,解决了青藏铁路冻土世界性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现有“西北干寒地区材料与结构耐久性研究”等4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绿色镀膜技术与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铁路四电bim与智能应用铁路重点实验室”“高原铁路运输智慧管控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甘肃省黄河水环境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微电子产业研究院”等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数达到70个。
近五年,学校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高铁建设等国家战略,成立了黄河水环境研究院、常州研究院。五年来,承担各类项目近4000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
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天津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在博士生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西班牙、巴西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获得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授权与有500年办学历史的西班牙塞维利亚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成为甘肃省内首家在发达国家举办孔子学院的高校。学校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交通强国”战略,为“一带一路高校战略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与俄罗斯、北马其顿、哈萨克斯坦、老挝等“一带一路”国家和高校开展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为2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了1600多名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国际人才。
65年风雨兼程,65年春华秋实,从建校第一天起,学校就肩负起“为西北铁路建设和培养铁路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使命,始终与祖国同呼吸,与交通共命运。一代代兰州交大人扎根西北,在变化中坚守,在传承中发展,创造了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西部高等教育特色发展之路!面向未来,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奋发向上、艰苦朴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校风和“尚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走好区域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国际化高等教育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技共四个学部,以及研究生院,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约8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博雅大学育全人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多元发展创未来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约74.5%,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81%。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海纳名师塑英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入uic,学校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
拓展国际视野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2年,北师港浸大与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培养家国情怀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教研协同发展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服务社会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独特区位优势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南京审计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审计大学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因审而立、为审而存、依审而兴、靠审而强。学校创建于1983年,1987年更名为南京审计学院,2002年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1年成为教育部、财政部、审计署与江苏省人民政府“三部一省”共建高校,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为现名, 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需加强建设),2022年通过核查正式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入选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在4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审计事业的初心不改,遵循“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践行“诚信、求是、笃学、致公”校训精神,筚路蓝缕,风雨传薪,业已发展成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审计科学研究的基地、审计事业发展的智库、审计国际交流的窗口和审计文化传播的平台。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1.8万余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名,其中,正高职称2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800余名;拥有浦口、莫愁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万平方米。中共审计署党校、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位于浦口校区。
学校构建了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统计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统计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工商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3个(审计、会计、金融、工商管理、国际商务、法律、应用统计、电子信息、税务、保险、国际中文教育、公共管理、工程管理);拥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工商管理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江苏省重点学科6个(统计学、理论经济学、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连续四年在省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中获评a等。
学校设有政府审计学院、会计学院等21个学院(教学部),国家审计研究院、审计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经济与金融研究院等6个特色研究院;设立润园、泽园、澄园、沁园书院,实行书院和学院“双院制”育人模式。学校设有本科专业4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5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3个,江苏省特色专业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点5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8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5个。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建校以来,累计培养近8万名全日制毕业生,近半数从事审计及经济监督工作。根据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发布的历年《江苏省本科毕业就业情况调查报告》和《江苏省用人单位招聘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名列前茅;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逐年攀升,稳定在90%以上。
学校建有“现代审计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监督研究中心”“金融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政府审计与区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江苏劳动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苏科技金融体系创新研究基地”等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新一代智能审计技术”“公共工程审计”“金融工程”等江苏省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审计大数据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现代智能审计一体化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智慧工程审计工程研究中心”等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审计信息工程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等其他类型省级平台或研究基地15个,与中央军委审计署及全国40多个省厅、特派办签订合作协议,先后成立北海审计研究院、淮安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审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不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主办的《审计与经济研究》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南京审计大学学报》为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近五年来,学校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科基金项目22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1项,其中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科重点项目、杰青、优青等高级别科研项目7项;参与了审计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工作以及审计学科建设等重大理论课题的攻关;在american economic review、the accounting review、journal of econometrics、《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800篇,在cssci/cscd刊物发表论文近千篇,出版学术专著132部;获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余项。学校参与的审计数据采集国际标准(iso/pc 295)成为iso首个审计领域的国际标准。
学校作为审计署和教育部合作设立的“中国政府审计奖学金”项目承办单位,以及商务部“援外学历学位教育”项目承办单位,招收和培养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被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认证为中国唯一的“内部审计教育伙伴”(iaep)合作级高校,与全球伙伴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合作;被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评为“全球培养acca人才最多大学”“白金级培训机构”;先后与英国、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南非、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法国skema商学院建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联合审计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建立会计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建设单位、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项目”、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新青年全球胜任力项目”;与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共建“审计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入选“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江苏—加拿大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学校累计选派教师71人次执行101项联合国审计任务,15名教师入选了联合国审计人才库;与世界审计组织、亚洲审计组织、联合国审计委员会、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训练研究所、世界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国际反腐败学院、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等国际行业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原秘书长兼ceo理查德·钱伯斯教授为海外院长;美国、法国、巴西、印度、南非等30个国家和地区审计长受聘学校荣誉教授;主办和承办30余场重大国际会议、国际培训班等。
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省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当前,全体南审人正在学校党委带领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学校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为建成审计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工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南工业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是一所以工学为主,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农学、医学、法学和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始建于1956年,前身分别是中央粮食干部学校和郑州机器制造学校。中央粮食干部学校诞生于北京,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粮食类院校,1960年迁至郑州,相继更名为郑州粮食学院、郑州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和国内贸易部;郑州机器制造学校,相继更名为郑州机械专科学校、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机电部、机械部。1998年,两校转为河南省管理,2004年,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两校合并组建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成为河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现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约共建高校。201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作为第二单位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2021年入选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规划高校。
建校至今,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和“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扎根中原、立足行业、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不断巩固和强化在粮油食品、磨料磨具与超硬材料领域形成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实现了办学规模、层次、内涵和质量的提升,先后为国家输送了25万多名优秀毕业生,粮食行业半数以上的管理精英和技术骨干均出自我校,被誉为我国粮食行业的“黄埔军校”。
一、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82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885人,博士学位教师1053人;硕士生导师896人,博士生导师95人。汇聚了发达国家院士、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314名;省级及以上高层次教学、研究团队30个。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
二、学科专业
学校长期致力于粮食产后领域的基础理论及工程技术研究,构建了集储运、加工、装备、信息、管理等于一体的完整学科体系;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是国内唯一一所紧密围绕粮食产后安全进行学科建设布局的高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4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4个学科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全球前1%;2015年“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学科群入选河南省首批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2020年“食品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3个学科获批河南省特色骨干建设学科;2022年“人工智能与智慧粮食”学科群入选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培育建设名单;2022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正式获批河南省“双一流”创建学科,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得优异成绩,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学科”。
设有22个学院,7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18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粮食工程”等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国家级卓越计划专业和16个省级名牌和特色专业。
三、人才培养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国家来华留学生自主招生高校、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具有“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和“河南省政府奖学金”培养资格。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2760人,研究生3782人,留学生138人。拥有“食品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粮油食品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中鹤纯净粉业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近五年,学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4000余项;国家“挑战杯”竞赛连续多年领跑河南;“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夺得河南历史首金;“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录取人数多年保持全省第一,连续多年获评“全国优秀项目办”“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单位”。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后荣获“全国就业50强高校”“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人才培养质量获得社会高度认可。
四、科学研究
学校围绕“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现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粮食储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培训与研究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中原食品实验室、河南省工业设计研究院、粮食经济研究中心等58个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物流研究中心、媒介生态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超硬材料及制品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0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校内还有粮仓建筑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77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和100余个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
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1986年国家科技攻关奖励大会上获国家奖励5项;近年来,“高效节能小麦加工新技术”“大豆磷脂生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开发”等项目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一等奖1项,主持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571项;主持制修订国际和国家行业标准300余项,其中3项国际标准,主导国际话语权;编制规划、决策咨询报告300余项;2017年进入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校。
五、办学条件
现有莲花街、嵩山路和中原路3个校区,占地2764.5亩,建筑面积101.3万平方米;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是“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工程”学校、“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
现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中国粮食博物馆预博馆;是国家粮食行业郑州培训基地和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3亿元,10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145台(套);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拥有纸质图书286.2万册,电子图书110.5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共43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2个专题特色数据库;《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档案馆是河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认证特级档案馆。先进、齐全的教学科研设施,优雅宜人的校园环境,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坚实的条件基础。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省委“十大战略”和“双一流”创建目标,全面实施“12357新时代筑峰工程”和内涵发展“八大战略”,向着有特色一流工业大学的目标勇毅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