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20-39357999,020-39357088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双一流
学校排名
152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常州大学
学校介绍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6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 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石油石化、创新创业、红色文化三大办学特色不断彰显,积极培养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在校生总数为2912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353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990人(含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57人),留学生604人。 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拥有省优势学科3个、省“十四五”重点学科8个,拥有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4个esi前1%学科,其中化学、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3‰,材料科学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4‰。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 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8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9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10部;获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 ”大赛)国赛金奖7项、银奖7项、铜奖13项;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赛特等奖4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5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赛金奖6项、银奖5项、铜奖8项,实现国赛“五连金”,2020年、2023年捧得“优胜杯”。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567人,专任教师1893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10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75.7%。拥有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390余人次;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6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19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02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5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58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近3000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7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8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56个、产学研基地550个、校企联盟480个。2016年和2021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工艺美术大学联合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艺术设计(硕士)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成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省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项,省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大学共建了委内瑞拉首家孔子学院,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教育发展与职业培训厅共建了欧洲最大规模的孔子课堂。设有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助力中外人文交流。 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 当前,常州大学正值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西交利物浦大学
学校介绍 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简称“西浦”) 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鲜明特色的新型国际大学。她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外合作大学,以理工管起步,强强合作,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 国际领先的高等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面向海内外招收本科生、研究生,目前开设48个本科专业及方向、48个硕士和16个博士专业,形成了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学科门类。大学课程除公共基础课外均采用全英文授课。本科毕业生同时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西交利物浦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国际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证书。研究生可获得中国教育部认可的利物浦大学学位。西浦所有学术院系均设有博士专业,对研究生教育的持续投入和重视是西浦实现其“研究导向、独具特色、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愿景的必由之路。 引领高等教育变革 自 2006 年 5 月 23 日建校以来,西交利物浦大学经过十余年发展,探索并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星”育人模式和学生发展体系,建立和完善了适合未来社会需要的现代大学管理和运行机制,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其独特的大学理念、高水准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浓厚的国际化特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 独具特色的育人理念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使师生“happy life and successful career(幸福生活、成功人生)”为核心理念,以保护和发展人类生存能力为核心目标,以多元、规则、创新、自由、信任为核心价值,利用其在治理结构和管理模式上的空间,直接面向世界和未来发展趋势,融合东西文化与教育精华,整合全球资源,探索高等教育新模式,培育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世界公民,以期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发展。 拥有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 西交利物浦大学目前有23000余国内外注册学生,其中包括在利物浦大学学习的学生。西浦拥有国际化的育人环境,严格的国际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学生自治、学校引导服务为核心的学生工作体系及四大导师体系,大学将学生看做“年轻的成人”,以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以兴趣为导向、以学习为中心,强调自主意识与团队精神,旨在培养知识、能力与素养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毕业生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毕业生在世界各地继续深造或工作。2022届大陆本科毕业生中,超过85%选择继续海内外升学,其中36.08%进入世界排名前十的学府,88.98%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名校,更有23名学生获得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大学的直博录取通知书。2022届大陆硕博毕业生中,硕士毕业生有831人选择就业,74人继续深造。深造学校包括耶鲁大学、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浙江大学等。博士毕业生有38人选择就业。主要就业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所、阿里巴巴、中微半导体和中泰证券等。 高水平国际师资 西交利物浦大学按照世界知名大学标准选聘师资,一直以来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专家学者,现有教研人员超过1000人。专业课教师均具有国际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丰富的教学与科研经验。 优越的区位与环境 西交利物浦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千年古城——中国苏州,今天的苏州不仅保留了水陆并行的古城风貌和崇文重教的文化传统,同时又是一个与时俱进、对世界开放的现代化城市。近年来它的国民经济总产值以近15%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其gdp长期保持在中国大陆城市的前五位,特别是其国际闻名的中国-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汇集着大量世界五百强和国际合作企业及研发机构,为坐落于其中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经济社会生态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创建研究导向型大学 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以创建研究导向的国际大学为发展方向,整合两国三校资源,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学已经建成以生物科学实验室为代表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室和一系列高水平研究中心,并于2009 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2012年正式成为承担国家“863计划”科研课题的成员单位。 发力科研 持续创新 截止2022年底,西交利物浦大学共获批国家、省、市各级政府的科研项目共计435项,获得各级政府拨款经费超1.6亿元。与此同时,西浦也与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界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紧密合作,共开展横向合作341项,合作金额超过8,242万元。此外,为进一步推动科研工作,西浦设立校内科研基金项目,资助总额约达4,317万元。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沈阳农业大学
学校介绍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校园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 沈阳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6年的省立奉天农业学堂。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以复旦大学农学院与东北农学院部分系科为基础,成立了新的沈阳农学院。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1年成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5年更名为沈阳农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2000年,由农业部所属划转为以辽宁管理为主,中央与地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几代沈农人前赴后继,开拓创新,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高质量发展,秉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学术育人的理念,大力实施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校友荣校战略,带领全校师生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励精图治,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面向未来,学校正向着建设“全国一流、东北特色、沈农品质”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学校拥有比较完整的农业教育科研体系。设有16个学院、4个教学部(中心),现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1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本科专业;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学校入选辽宁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辽宁省20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5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行列。有包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技部和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在内的省级以上科学研究机构115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室)19个。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现有专任教师1236人,其中,教授282人,副教授409人,博士生导师300人,硕士生导师91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人,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其他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级人才达到27人次;拥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人选2人;拥有科技部创新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领军人才1人,中国科协托举工程入选者2人;农业农村部重要人才工程入选者8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综合试验站站长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领军人才8人、攀登学者3人、特聘教授8人、教学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8人。学校入选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员先进集体、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由院士、杰青领衔,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成为学校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学校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试点专业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级课程8门,国家级教改项目11项,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基地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优秀教材2部。 学校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在育德、育能、育责上下功夫,培养了一大批顶天立地的农业人才。现有在校生2003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754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236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47人,留学生99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输送本、专科生和博士、硕士研究生16万余人,成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作为辽宁省唯一一所农业本科院校,学校牢记使命担当,始终瞄准农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肉摊子”“奶罐子”等做大文章,大力加强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建设,为辽宁、东北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副食供应”等重大民生需求提供了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撑。自1982年辽宁省实行“一二三工程”以来,陆续在全省14个市30个县(区)100多个乡(镇)设立了科教基点,建立了科教兴农试验、示范基地,先后选派274个科技特派团、600余名科技特派员服务农业生产第一线,选拔57名教师党员担任贫困乡村“第一书记”。培训农村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农业人才30多万人次。“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338项,科研经费总额达17.28亿元,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发表高水平论文8388篇。牵头组建了中国生物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设施园艺科技与产业创新联盟、辽宁省乡村振兴高校联盟、辽宁省农业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产业校企联盟。陈温福院士团队研发的北方超级稻、生物炭肥料,李天来院士团队推广的设施蔬菜、几代沈农人自主研发的寒富苹果,新民的草莓、法库的牛、昌图的猪、黑山的鸡、西丰的鹿等已经成为我省的靓丽名片,更是我校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沈农在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辽宁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辽宁省文明单位、辽宁省文明校园、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辽宁省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辽宁省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辽宁省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高校平安校园、沈阳市先进党委、沈阳市先进单位、服务沈阳突出贡献集体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北依巍巍太行,南濒滔滔黄河,坐落在广袤的牧野大地、美丽的卫水之滨。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国家“111计划”实施高校、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和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河南省“双一流”创建高校,三度蝉联全国文明单位,入选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历史底蕴深厚,办学资源丰富。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23年的中州大学(原国立河南大学前身)理科和创建于1951年的平原师范学院,历经河南师范学院二院、河南第二师范学院、新乡师范学院等阶段,1985年始称河南师范大学。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熔铸了“厚德博学 止于至善”的校训、“明德 正学 倡和 出新”的校风、“修至学 立世范 启智慧 益品行”的教风、“尚诚朴 勤学问 重团结 养正气”的学风,积累和沉淀了“崇文明道 尚诚守德 抱朴求真”的师大精神,以校风淳、教风正、学风浓、教学水平高享誉省内外。学校占地面积139.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2万平方米,中外文纸质图书334.41余万册,电子图书1045.89余万册。建有全球唯一一家帕瓦罗蒂音乐艺术中心和河南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生物资源博物馆,办有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和幼儿园。 25个学院(部) 4个书院 89个本科专业 1个现代产业学院 30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 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 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培养体系完备。现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25个学院(部),4个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8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各类学生7.4万余人。拥有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2个、河南省特色骨干a类学科4个、河南省特需急需特色骨干学科(群)1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25个,化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生态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物理学等3个学科持续进入本领域自然指数内地高校百强学科榜单。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拔尖人才辈出。建校以来,曹理卿、郝象吾、孙祥正、赵新吾、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明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卢锦梭等著名学者先后在此执教治学。近年来,又涌现出王键吉、鲁公儒、徐存拴、郭宗明、常俊标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现有在岗教职工32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百人计划、长江学者、中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100余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个,国家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1人。根据近几年的中国大学评价,我校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师绩效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教学成果丰硕。学校是国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拥有4个国家级、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3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国家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02项、国家教学成果奖11项(近五届)。学生在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屡获佳绩,在教育部主办的“东芝杯”中国师范大学理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中,团体成绩连续6届位列前三名,并获得第七届大赛唯一最高奖——创新奖。此外,还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跆拳道世界杯团体赛冠军以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等艺术类三大最高奖项,成为全国同时拥有三大奖的唯一高校。 学校坚持科技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显著。学校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61个,近年来,学校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专利金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项。在nature、science、pnas、jacs、angew、哲学研究、政治学研究、管理世界、历史研究、教育研究和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国内外顶尖期刊上发表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在基础数学、理论物理、绿色化学、生物工程、药物研发、环境科学、中原文化及殷商甲骨文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部分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以抗肿瘤、抗病毒系列核苷类药物和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为代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实现了产业化,阿兹夫定作为我国首个口服治疗新冠病毒感染1类新药获批上市。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合作不断深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高质量推进国际合作与人文交流,与美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的70多所高水平院校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类型丰富的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国际合作项目,与国内7所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并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法国佩皮尼昂大学、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中法联合学院”,与荷兰国家足球协会共建“国际足球教育学院”,与巴基斯坦萨戈达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千禧教育集团、泰国醒民学校共建孔子课堂等,标志着我校教育对外开放战略迈上新台阶。 世纪沧桑砥砺,蕴积涵育;百年春华秋实,桃李天下。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河南师范大学以“精育良才、教育报国”为初心,以振兴中国教育事业为己任,矢志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累计培养各类人才30余万人。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统一、张锁江,以及多位国家杰青、国家优青、长江学者获得者,省部级领导、知名企业家和众多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广大毕业生以良好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骄人的工作业绩博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为母校赢得了荣誉。 站位新时代,奋发新作为。学校将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紧紧围绕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大力提升发展内涵,为把学校建设成世界知名、全国著名、区域引领、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重庆邮电大学
学校介绍 工业和信息化部 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高校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教学成果奖、 全国科学大会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成果获得单位 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 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全国文明校园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全国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示范校 重庆邮电大学是国家布点设立并重点建设的邮电高校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重庆市共建的一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信息通信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发轫于1950年,在抗战时期交通部邮政总局原址上开办邮政人员培训班;在此基础上,先后举办西南邮电分校、重庆邮电学校和重庆电信学校;1959 年由国务院批准成立为重庆邮电学院,并开始本科教育;1965年成为当时四川省招收研究生的10所院校之一;于1970年改建为电信总局529厂,1973年改建为邮电部第九研究所,1979年恢复办学。2000年由原信产部划转重庆市管理,实行部市共建;2006 年更名为重庆邮电大学;2013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近年来,学校抓住西部大开发、重庆大建设、信息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加强建设,加快发展。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研究生7200余人。在职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900余人,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1200余人。学校校友、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邬贺铨院士为名誉校长、董事会主席。学校外聘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英国、加拿大、美国、波兰、印度等国5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重庆市两江学者”等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60余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获得者110余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虚拟教研室3个、市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42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办学73年来,为信息通信行业和地方培养输送了15万余名各类人才,被誉为“中国信息通信人才的摇篮”。现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信息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首批通信科普教育基地、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重庆市软件人才和微电子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学校主动适应信息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学校现有学院17个,本科专业6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实施专业5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6个、重庆市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5个、重庆市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4个,涵盖工、理、经、管、文、艺、法、教等学科门类。通信工程等10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重庆市一流学科3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6个、重庆市“人工智能 ”学科群建设项目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及专业领域25个,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本科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学校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前1%。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教育改革,是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高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10个国家级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200余个;工业互联网学院入选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另有重庆市未来技术学院1个、现代产业学院1个、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创新创业学院1个。建成国家级课程19门,市级课程157门,国家及重庆市教学团队40个。自主研发了覆盖本科全部课程资源的课程中心。学校作为重庆唯一的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承担国家及部省级教改项目27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重庆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构建集人文通识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教育、创业实践训练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学校主动寻求与行业企业合作,与四川电信联合实施“天翼优培生计划”,与重庆电信联合实施“渝翼新青年”项目,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实施“华为鲲鹏计划”“华为智能基座项目”,与东方红卫星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航天班项目”……深化联合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将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学校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竞赛发起高校之一,获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获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总成绩在重庆市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参加“互联网 ”大赛、数模竞赛和电子设计竞赛,成绩一直位居重庆市高校前列。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奖励2300余项、省部级奖励4900余项。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七轮总排行榜(本科)中位列第57名,在2018—2022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中位列第23名,均位列重庆市属高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自主创新,是全国信息产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和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基地,被誉为“中国数字通信发祥地”。学校现建有移动通信终端与网络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工业物联网示范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大数据智能计算示范型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韩国工业物联网“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70余个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及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基地。“多粒度认知计算理论及应用创新研究群体”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新一代信息网络与终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工业物联网协同创新中心”“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入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择优支持计划,“移动信息终端与测试技术”等20余个团队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创新群体/团队。学校在通信网及测试技术、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智能信息处理、物联网与智能控制、先进制造与信息化技术、微电子技术与专用芯片设计等领域,承担了一大批重大科研项目。学校曾先后成功研制第一套符合国际电联标准的24路、30/32路脉冲编码机和120路复接设备及其配套仪表,参与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并设计出世界上第一颗td—scdma基带芯片,制定了我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pa国际标准,研制出我国安全领域信息隔离与交换关键设备,研发出全球首款支持三大工业无线国际标准的工业物联网核心芯片,提出了不确定性知识的多粒度发现模型与方法。学校曾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等殊荣。近年来,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项目、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国家创新群体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40余项,承担省部级项目126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级奖励4项,省部级一等奖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3500余项。学校英文期刊digit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dcn)连续5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连续4年位列sci q1区。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立足信息行业,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探索产学研结合新模式,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学校成立了董事会,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邮政、中国铁塔、中广核、华为、中兴、腾讯等行业知名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与长安汽车、四联集团、机电控股等在渝大型企业,与重庆南岸区、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开州区、永川区、大足区,与西部(重庆)科学城、重庆经开区、重庆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地方政府、园区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深入推进下山办院,主动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广阳湾智创生态城、仙桃数据谷等建设。以高质量打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牵引,密切与地方政府、园区和重点企业合作,按照“一园多点”模式,全面加强“重邮大数据智能化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重邮空间通信研究院”“重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现代产业学院)”“重庆市集成电路协同创新中心·重庆微电子学院”“鲲鹏创新学院”“微软重庆软件外包服务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100余个产教融合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与国外和港澳台地区50余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联合办学及共建研发基地。目前,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和港澳台地区40余所高校开展人才联合培养、短期学生交换/学分交流、带薪实习及短期科技与文化交流等项目,着力推进中美、中加、中俄、中英等合作办学项目,推进“2 2”“3 1”“4 1”等模式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获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农业大学
学校介绍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012人(含国际生149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351人。在职教职工2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7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915人;现有双聘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人才163人。 现有esi前1%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33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6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高校智库、1个省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7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29项,国家基金367项;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60项、省社科奖9项,审定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165个,授权发明专利951项;转化科技成果237项,合同金额5242.9万元。2022年成果转化合同金额突破2142万元,面向省内输出技术合同金额2.5亿元。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大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质量,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获批“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探索形成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和“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成都理工大学
学校介绍 成都理工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56年的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是共和国建国初期的三所地质院校之一。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1993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更名为成都理工大学。学校先后由地质部、地质矿产部、国土资源部直属,至2000年划转地方。学校2010年成为国土资源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7成为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9年成为教育部与四川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成为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成都理工大学矢志报国、上下求索,风雨兼程、耕耘不辍,为社会培养了近30万名优秀人才,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当中涌现出一批知名学者、专家和管理人才,其中有两院院士7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校训、“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传统、“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成都理工大学现有成都和宜宾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523亩,校舍建筑面积124.3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是读书治学的美好园地。学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责任担当、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9169人,其中本科生30389人、研究生8584人。学校设有21个教学学院。另有1所独立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学校先后入选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50强。 成都理工大学学科优势特色鲜明,以理工为主,地质、石油、资源、核技术、环境为优势,土木、化工、材料、电子、机械、信息、管理为特色,经管、文法、外语、艺术、体育等协调发展。学校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5个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1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4个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入选四川省首轮“一流学科”建设行列,6个学科入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行列。 成都理工大学有67个本科招生专业(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3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一流专业4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3个。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有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含独立招生方向)7个,省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2个。学校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实施高校。拥有各类国家级一流课程17门,各类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92门。获得8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成都理工大学名师荟萃,英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3091人,其中教授(级)572人、副教授(级)818人。获国家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235人次,其中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9人、全国创新争先奖2人、光华工程科技奖1人、何梁何利基金奖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4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7人、ieee fellow入选者1人、其他国家院士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科学探索奖1人、李四光地质科学奖5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获省部级人才项目、称号和荣誉574人次。刘宝珺院士担任学校名誉校长。以柔性引进等方式聘请王成善院士、多吉院士、崔鹏院士、胡瑞忠院士等两院院士35名。学校现有4个院士工作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5个四川省科技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个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成都理工大学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施科研“一体两翼”战略布局,深入推进“青藏高原及周缘复杂地质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科学研究计划”(简称“珠峰科学研究计划”),勇攀科技创新高峰。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四川省等部省级科技平台38个。学校参与天府永兴实验室建设,成功获批碳汇与地质固碳研究部,下设两个中心:地热勘探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固碳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牵头成立国际大型滑坡研究协会(irall)等国际学术组织,承担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digitalearth,简称dde)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在宜居地球演化和行星科学领域取得重要成果,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正刊。学校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地调计划、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等一大批重要项目。学校累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等奖项共计1087项(次),其中国家级奖项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项、中国专利奖金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7项。 成都理工大学与成都市在校内共建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馆藏世界知名“合川马门溪龙”化石等6万余件标本,被评为国家自然资源科普基地。图书馆馆藏印刷型书刊311万册,拥有数字资源数据库95个、电子图书265万册、电子期刊140万册。档案管理达到“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一级”标准。学校主办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6种,其中北大中文核心期刊2种、cscd收录期刊2种、科技核心4种,并与elsevier合办国际期刊《ore and energy resource geology》。学校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高校廉洁文化教育基地“育廉馆”等平台。 成都理工大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资源、能源、环境、建筑、军工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国家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项目等多个国家公派项目实施单位,先后与英国、加拿大、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意大利等国家的18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获批实施英国牛顿基金会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英合作项目等国际项目。学校举办四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四川省属高校中首个获得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成都理工大学牛津布鲁克斯学院。 学校始终秉持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情怀,坚守开拓创新、科技报国的本色,彰显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担当,为国家、行业、地方建设发展积极贡献智慧与力量。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构筑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积极参与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川藏铁路、油气勘探、能源开发、矿产勘探、大型水电、环境保护、生态修复、新能源和新材料应用等工程建设,并在旅游与城乡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繁荣、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积极作为。成理人始终用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为国家强盛、社会繁荣、人民幸福贡献着成理力量。 当前,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新阶段,成都理工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部、省、市、校共同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平台上,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优势特色更加显著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安徽医科大学
学校介绍 安徽医科大学是安徽省办学历史最早的高等学校之一,是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是安徽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第一批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始创于上海的东南医科大学,1949年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内迁安徽怀远。1952年定址合肥,改名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安徽医科大学。学校2019年获批我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2022年入选教育部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名单。作为安徽省医药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学校始终是安徽省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和卫生健康事业的开创者、孕育者和引领者,也是安徽省医学教育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 学校创立之初,胸怀仁心医民、精医报国梦想的郭琦元、张锡祺、汤蠡舟、余云岫、李祖蔚、胡定安、陈邦典、万昕等一大批医学教育家在校任教,著书立说、陶育良医、康民济世。97年以来,薪火相传的一代代安医人,始终秉承“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的校训,践行“弘毅担当、精医报国、康民济世”的安医精神,弘扬“厚德至善,博学济世”的校风、“崇教、乐教、善教”的教风和“求真、求精、求新”的学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五万余名的医学高等专门人才,涌现出以毛泽东主席的保健医生朱仲丽、被称为“中国手”的于仲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秦伯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服务“两弹一星”工程的蒋本沂,临床药理学开创者徐叔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校友。 学校现有梅山路、翡翠路、东校区和新医科中心(在建)等4个校区。在职教职医护员工(含直属附院)1.54万人,其中校本部教职工1839人,专任教师969人。拥有研究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巢湖临床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人文医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五临床医学院、精神卫生与心理科学学院、法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等20个直属教学机构。拥有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附属口腔医院、附属巢湖医院、附属阜阳医院等5所直属附属医院,另有安徽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安徽省传染病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和6所共建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截至2023年6月底,实有床位数3.23万张,医护人员总量3.1万人,江淮名医127人,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07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门诊量899.89万人次,医联体合作单位300余家,构建起覆盖全省、辐射周边、贯穿“全生命周期”的安医系健康服务体系。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规模为2.69万人,其中本科生18433人,硕士研究生7356人,博士研究生762人,留学生318人。学校医学及相关学科门类齐全,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当前学校共有48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等5个专业门类。共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5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特种医学、护理学、公共管理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9个,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药学、中药学、护理、医学技术、电子信息、应用心理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建有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基础医学等5个学科获批安徽省高等学校高峰学科。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心理与脑科学获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立项建设。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社会科学总论、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等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学校建有安徽省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基地”)1个,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炎症免疫性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已于2021年7月通过科技部评审。建有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这一我省唯一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实体机构,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年度立项数连续四年突破百项,近五年累计获得资助2.66亿元,2022年我校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项,实现零的突破;2023年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2项,获批资助直接经费6661万元,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总额均取得历史新高。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连续七年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 学校先后获批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全国首批学校急救教育省域培训基地、1个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学校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和审核性评估,口腔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护理学、药学等5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 学校编辑出版的具有cn刊号的医学学术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2种,其中cscd核心期刊3种,北大核心期刊4种。校图书馆藏书142万册,是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学校坚持开门开放办学,坚持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校地、校院和校企广泛合作,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布局,成为长三角医学教育联盟创始副主席单位。加快融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点打造大健康研究院健康大数据与群体医学研究所、安徽省转化医学研究院等重大创新平台。采取“学院 中心”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模式,积极推进新医科中心(新校区)项目建设,为推动我省医学教育创新、支撑大健康产业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学校建有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体系,拥有临床学院达5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9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同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日本、西班牙、瑞典、马来西亚、加纳、埃塞俄比亚、韩国以及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与合作办学,双方互派专家学者、互派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资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以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护佑人民健康的“大国良医”,奋力开创国内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建设新局面。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广西师范大学
学校介绍 广西师范大学地处世界级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是国家教育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广西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大学”高校,全国文明校园。有王城、育才、雁山3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各类学生71000多人,各类教职工4000多人(含离退休人员),拥有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60余人次,其中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人选27人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八桂学者、广西特聘专家、广西优秀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40多人次。 学校前身——广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创办于1932年,是广西高等师范教育的开端,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师范学校之一,曾四度调整,六次更名,八次迁址。抗战时期,与西南师范学院、昆明师范学院一起,成为抗日大后方著名的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并被誉为“西南民主堡垒”。1943~1978年,是广西唯一的培养本科学历教师人才高校。1983年更名为广西师范大学。建校以来,杨东莼、薛暮桥、陈望道、欧阳予倩、林砺儒、陈翰笙、夏征农以及曾作忠、张云莹、谢厚藩、陈伯康、林焕平、钟文典、伍纯道等一大批知名人士和专家学者荟萃学校,秉承“尊师重道 敬业乐群”的校训精神和“弘文励教 至臻至善”的“独秀精神”,执教治学,为国家尤其是广西培养了47万多名教师和其他专业人才。 建校90多年来,学校在教师教育、人文强桂、科技兴桂和国际教育等方面,主动服务和融入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品牌响亮。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荣获 “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获“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首批绿色学校”等称号。学校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以优异成绩通过201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作为全国第一所部省协同试点高校、全国第一所参评师范院校、广西第一所参评高校,2023年圆满完成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学科实力强劲。现建制教学学院(部)21个,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7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世界史、物理学),专业博士点1个(教育),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软件工程、体育学、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学科专业涵盖了12大门类。在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科整体实力稳步提升。在首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软件工程等5个学科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物理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建设培育项目;在新一轮广西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中,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获得广西一流学科a类建设,软件工程、物理学、中国语言文学获得b类建设。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三个学科进入国际esi排名前1%。 学校教学与专业成果丰硕。学校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一流课程21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所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在西部地区同类院校和广西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4项、优秀奖1项。 现有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优势特色专业15个、自治区优质专业1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73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精品课程27门,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11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0个,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4个,自治区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广西高校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2个,广西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1个。 学校科研教学平台较高。现有省部共建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广西民族药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心理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全国科普教育基地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9个,广西应用数学中心1个,广西“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2个,广西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8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广西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广西协同创新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自治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广西卓越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7个。全校馆藏纸质图书383.5888万册,中外文期刊293.97万册,电子图书270.6137万册。 依托现有国家、自治区级各类研教平台,2016年至今,学校科研立项数和科研经费均获得大幅增长,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3490项,其中,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67项,科研经费(r&d经费)总计约9.48亿元。2020年,学校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4项,其中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2016年以来,科研成果获中国专利奖2项,获广西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4项,获专利授权近2000件。在2016-2022年的四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共获奖项221项,其中一等奖18项,获奖总数连续两届均在全区排名首位。2016-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增长,平均增长率达到12.21%,并获得核技术创新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 学校教师教育领先。学校始终坚守教师教育的使命与担当,确立了“引领广西、打造品牌、服务基础、走向海外”的教师教育发展思路,成为广西教师教育的“摇篮”,形成了涵盖各级各类师资培养的“全覆盖”体系,构建了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模式,现有 25 个师范类专业,其中15个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含自治区级),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 7 个。拥有国家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基地、第二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培养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全国研究培训基地等一批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基地。近五年来,完成“国培计划”等各类教师培训项目193项,为推动广西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探索。近八届全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得了2金9银25铜的好成绩。 学校人文传统深厚。拥有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联合)、中宣部第三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一批重要的平台基地。学校是cernet华南地区网桂林主节点依托单位,是广西实施“人文强桂”建设工程主体单位。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立项数连续14年入围全国百强,连续4年入围全国50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9项、重点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数入围全国高校30强,国家社科基金年立项总数首次突破40大关,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年立项总数达44项,位列全国高校第36名,在非“双一流”高校位列第5名。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大学出版社前列,文化影响享誉国内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11月,作为全国首批转企试点的高校出版社,于2009年6月28日正式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是中国首家地方大学出版社集团和广西首家出版集团。近年来,先后收购澳大利亚视觉出版集团和英国acc出版集团,领先建成具有成熟的完整产业链的跨国出版集团。现拥有分别位于桂林、南宁、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克罗地亚、日本等国家的30多家企业和分支机构。自建社以来,出版社集团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1000余项,先后有30多种图书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累计获奖数位居全国出版社第十位)、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累计获奖数位居全国出版社第四位)、“中国好书”、“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等世界级、国家级图书大奖,多次实现广西出版企业在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黑龙江大学
学校介绍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 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22年再次获批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6个学科入选建设序列,外国语言文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8个学科入选培育建设学科。 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教学院部30个,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5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国防特色学科4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含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入选国家规划教材40部,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高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000余名,各类研究生近9000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31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 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4亿元,馆藏图书43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 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人,研究生导师11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000余人;获得国家(省)教学名师等各类国家(省)级荣誉奖励以及入选国家(省)级各类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近200人次。 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全面战略协作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乌克兰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催化与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材料化学引智基地、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中俄催化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国家甜菜种质中期库、农业农村部糖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等众多国家(部)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重点培育智库、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机构68个;拥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8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7项,年度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已达16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近4万 项,其中有近1600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5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学校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作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 黑龙江大学高度重视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坚持开展“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国际合作与交流,重点突出对俄办学特色,现已初步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目前,黑龙江大学已经与18个国家的82所大学保持实质性合作关系,先后向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埃及等国家派出联合培养学生40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25000余人次,年均派出各类出国留学学生300余人,培养来华留学生1500余人次。学校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留学生在国内外各类汉语比赛中屡获佳绩。学校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建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高翻学院,与法国巴黎第十大学共建中法学院,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共建俄语测试中心。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多米尼加圣多明各理工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中外人文交流合作平台。学校是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中俄区域冰雪体育大学联盟、中国-白俄罗斯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