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怎么样,好不好-z6尊龙平台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巍巍东师,根溯延安。1945年10月25日,毛泽东主席接见延安大学校院主要领导干部,指示学校向东北迁移,创办“新型的东北大学”。1946年2月东北大学在辽宁本溪建校,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9年7...
尊龙凯时手机版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431-85098500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普通本科
特色(双一流/985/211等)
211工程/双一流
学校排名
46名
软科综合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热门公司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第八师石河子市,是一所集职本联办、高职、五年一贯制、成教(含本科)、培训等为一体的多层次、多学科、多形式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学院是国家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兵团唯一入选)、首批“国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新疆唯一入选的职业院校),教育部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新疆唯一一所定向培养“直招军士生”的院校,兵团“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已获教育部批复为兵团拟建的两所本科职业院校之一。
学院占地1213亩,设有党政管理机构10个,教学机构14个,教学辅助机构4 个,群团组织2个。开设3个职本联办专业,52个高职专业,有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兵团特色专业2个;建成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网络在线课程120门,精品课程18门;设有5个科研附属机构和10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室,建有陈学庚院士指导工作站、马光辉大师工作室、杨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全国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兵团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和思政名师工作室等9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个,可对109个工种进行中、高级工、技师的职业资格鉴定;建有国家通用语言测试站1个。
建成“1 x”省级考试中心2个,承接31个“1 x”证书试点,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完成人才培养、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50000余人。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19项,一等奖1项(2023年度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赛项一等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15项,荣获省级技能大赛173项。在全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7项,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2项,兵团级奖项100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兵团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34项。持续畅通就业渠道,就业率96.3%,留疆率94.6%,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7%以上。
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服务兵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努力打造党建与思政创新高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市域产教融合机制创新高地、名匠大师汇聚高地、现代商贸服务高地,全力打造西北领先区域一流的职业院校,当好兵团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冲锋舟”,为兵团经济质量腾飞贡献强劲力量,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提供兵团样板。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全国交通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技能人才教育突出贡献单位
全国职工教育优秀示范单位
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招商局集团旗下的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航集团),是经湖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国家海事局认定、主要从事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创建于1955年,1999年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确定为首批50家以“新机制、新模式”试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开展普通高等教育;同年,设立了“中国长航国际海员培训中心”。学校先后获得了“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省级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学校顺应航海、船舶制造、物流、高端旅游等行业发展趋势,紧紧围绕招商局集团和长航集团的主业发展调整设置专业。目前开设有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工程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旅游管理、国际邮轮乘务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港口与航运管理、民航运输服务、数字媒体技术等15个专业,建有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实验室、轮机模拟器实验室、gps实验室、航运物流实验室、雷达模拟实验室、游轮吧台实验室、电工、电子技术及测量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等21个校内专业实验室,1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轮机工程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船舶工程技术等三个专业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轮机工程技术、航海技术是省级试点改革专业,《航海学》、《海上酒店基础》和《导游业务》等多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航海技术实验室是高职高专重点建设实验室。
学校开展的职业培训以船员培训为主,培训类别包括适任证书和专业培训两大类。主要培训项目有:海船船员基本安全、三副、三管轮、值班水手、值班机工、全球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gmdss)通用操作员、精通救生艇筏和救助艇、高级消防、精通急救、保安意识、负有指定保安职责船员、船舶保安员等12项。
学校依托长航集团产业链,与公司下属单位及多家航运公司、船厂、星级宾馆等保持着长期良好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学生长期实践、实习的基地。学校拥有1000多台(套)国内一流的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gmdss模拟器等实验仪器设备,是学生“学技练能”的基础平台。
学校严格遵照国家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和国际海事公约确定的质量方针和管理体系治校,始终把教学、管理、服务等纳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之中,每年开展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每两年接受一次国家海事局中间审核,每四年接受一次国家海事局再有效评审。学校航海类专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强化教学督导,形成了良好的校纪校风、教纪教风、学纪学风、考纪考风。
学校贯彻“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根据行业、企业实际需要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在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开设有招商南油、中远海、北京华洋等多个订单班。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物流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专业实现“入校即就业”、“学徒制培养”,初步达到学生教学、实习、就业一体化的目标。
学院坚持就业为先、能力为主、富民为本的办学理念,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近五年一直在90%以上。学校每年在校举办各类大、中、小型“毕业生就业供需会”,每位合格毕业生有多次挑选用人单位的机会。毕业生就业全球化,经济收入高。目前,招商局集团下属企业、长江轮船海外旅游总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及下属各分公司、中国山东和天津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新加坡丽星豪华邮船公司及沿海沿江省份的国际海运公司等多家单位已成为学生主要就业单位
学校校园生活绚丽多彩,学生社团活动异彩纷呈,成立了英语社、吉他社、汉服社、舞蹈社、篮球社、滑板社、志武跆拳道社、羽毛球社、军事爱好者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各类学生社团。涉及英语、文学、艺术、体育、社会服务等五大类,广泛开展“赢在校园”、it、英语、心理健康等各类讲座。学校人文氛围极为浓厚,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极大提高。
近70年的风雨,70年的磨砺,70年的薪火相传,航院人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以“立足新长航、面向招商局、服务主业、促进就业”为办学宗旨,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企业和社会满意度高、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产教融合型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瑞士乔治费歇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基地培育建设单位、江西省唯一的冶金类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
学院始建于1975年,始终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办学根本任务,秉承“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校训,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培养融职业技能、工匠精神、人文素养为一体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占地面积共900余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有冶金工程学院、制造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商务管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公共课教学部共8个教学部门。开设了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有色金属智能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40多个专业,其中,钢铁智能冶金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材料工程技术4个专业为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89人,其中正、副教授181人,“双师型”教师348人;在校生1.5万人;馆藏图书40万册。
学院大力实施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先后建立了数控实训中心、冶金仿真实训中心、汽修实训中心、机电实训中心、金工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与会计实训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10多个实习实训中心,涵盖了学院各个工种、各个专业的100多个实训室。同时依托新钢集团公司、江西铜业集团公司、宝钢德盛、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等大型企业等大型企业,建立了60多个校外大生产实习基地。积极鼓励、选派学生参加江西省乃至全国的各类技能大赛,并屡获殊荣,近3年共斩获各级各类荣誉300余项。
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创建学生“第二课堂”。设立了话剧社、吉他社、街舞社、足球协会、创业协会、微电影社等60多个学生社团,每年定期举办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足球联赛、篮球赛等校园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学院十分重视与世界500强及中国200强等实力雄厚的企业精诚合作。目前,已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新余钢铁集团、江西省建材集团、宝钢德盛、江西钨业控股有限公司、沙钢集团、上海米其林轮胎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中国阿里巴巴、中国船舶工业集团等200多家大型优质企业建立了长期的校企z6尊龙平台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就业率及就业满意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建校47年来,数万名毕业生在江西乃至全国各大行业大多成为中高级管理者和技术骨干,他们凭借扎实过硬的技术技能、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先后荣获“首届中国(江西)十大职业教育培训品牌”“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最佳就业认同奖”“全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世界技能大赛江西省集训基地”“江西现代职业教育集团校企合作先进单位”以及省、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节能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称学院)是隶属于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以培养现代农业技术和乡村振兴所需人才为特色的一所涉农高职院校。以深化专业学院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教育信息化、专业(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办学规模与水平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社会评价较高。学院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与重大突破,收获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一、学校发展沿革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最早溯源于1952年江西农学院中技部。1956年以中技部为基础成立南昌畜牧兽医学校。1958年南昌畜牧兽医学校与江西省农业干部学校、江西省农经学校、江西省农业机械学校四校合并成立江西农校,1968年江西农校停办,1980年设立江西省畜牧水产学校。2000年4月,学校被确立为“省部级重点中专”,2003年6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大专并更名为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于2010年被农业部认定为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设有国家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014 年4 月成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培训机构,2020年4月被认定为江西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21年5月被农业农村部、教育部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是江西省高职“双高”建设立项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江西省高等教师师资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农业农村部“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江西省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学院。
二、学校发展现状
(一)在校生规模与结构
目前,学院在校生共有14265人,其中:全日制大专在校生11263人(不含扩招),高职扩招(社会人员)1168人,高职扩招(高素质农民)1617人,五年一贯制(中职阶段)217人。
(二)办学条件
学院占地面积790031.34平方米(1185亩),其中: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面积607960平方米(911亩)(含一个388亩的农业生产性综合实训基地);教学行政用房18.50万平方米,其中:非学校产权独立使用面积17.83万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16.11平方米(不含扩招生);教学仪器设备总值9420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8205.57元(不含扩招生),图书馆藏书78万册。校内实践基地6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个,其中国家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专业能力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中心4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国家骨干专业3个、国家生产性实训中心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
(三)师资队伍
截止2022年11月30日,学院具有校内专任教师4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85人,具备研究生学位教师273人,具备“双师”素质的185人。外请老师130人,现有省级高校教学团队2个,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9人,有20余名教师兼任行业学会、协会的副理事长、主委、常务理事等职务。
(四)学科专业设置
学校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服务江西省内陆开放型经济实验区建设的要求,以培养社会紧缺的现代农业领域和江西省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人才为方向调整专业设置,设有7系2部1学院、45个招生专业。其中,农林牧渔大类专业14个,基本覆盖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所需的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建有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3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省级高优势与特色建设专业2个。
学院郑重承诺:签订就业协议,确保合格毕业生100%推荐就业。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是由福建省黎明企业集团公司投资兴办,经福建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2004年开始面向省内外招生。学院现拥有福屿和地球村两个校区,现在校生近7665人,教师总数近400人,校园占地面积500多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 26.64 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4821元,各类教学、图书藏数、体育场馆、生活设施齐全。
近年来,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凝炼并践行教书育人“黎明模式”:一手抓爱的教育,一手抓实践教学。“爱的教育”列入首批福建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示范项目及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上屡获金牌,获奖超400项,其中,在全国职业院校、行业技能竞赛获25金30银29铜,有2位学生国赛获金奖并进入教育部人才库。有6位教师教科研成果获国奖,其中2位教师科研论文获国级一等奖;参加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 研发新菜品参加省赛获金奖被授予福建名菜15道、名点2道。有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省级科研课题80项,省级教改项目13项;有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省级线下精品课程5门、在线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改典型案例1个、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4个,1 x制度试点项目5个,校企共同开发实训课程42门,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05个。依托烹饪实训基地先后承办了全国、省市烹饪技能大赛8场。学院先后荣获全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中国特色教育建设先进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先进单位,全国餐饮职业教育优秀院校等称号。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文明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是由三明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职院校,前身是2005年5月成立的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由原三明业余大学、卫生学校、轻纺工业学校、财经学校和三明师范部分教育资源整合形成。 2016年9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学院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快速提升,育人水平显著增强,成为全省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新建高职院校之一。现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校园、教育部首批1 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院校。荣获福建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三明市“平安先进单位”、省级园林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021年,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4项,综合排名全省第12位。
一、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800亩,校舍面积29万㎡。固定资产总值6.88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7个。承担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项目2个(机械、数控),实训基地建设高职项目1个(纺织染整)、中职项目2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5个,其中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区域性(三明市)公共实训基地1个。
二、专业建设。现有全日制在校大专生13359人,已建成医药卫生、财经商贸、人文教育、工程设计等4大专业集群45个招生专业。其中国控专业4个,国家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福建省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中职、高职各1个。获批梅园商务、健康养老、永智智能制造等3个省级产业学院试点项目,承接纺织染整、生物医药等4个市级技术服务平台。
三、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634人,其中高级职称231人(正高24人)、硕士以上学位165人,“双师型”教师203人、兼职“双师型”教师22人。同时,还有外聘兼职教师226人和附属医院一线临床兼职教师120人。拥有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省级教学团队1个。教师承接省市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40余项,开展横向研发项目50余个,校企合作开发教材6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70余项。2014年以来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级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7项。
四、教学质量。学院注重加强学生的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从业素质的培养。历届大专毕业生参加从业资格考试保持较高通过率,护理、助产专业始终保持在98%以上,师范类专业达到96%以上,均位居全国全省同行的前列。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获全国奖24项、省级奖150项,16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技能竞赛,其中,临床技能、企业沙盘模拟经营、会计技能、电子商务、染色小样工等成为我院夺冠的优势项目。创新创业项目获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其中,“爱创意”“浩睿云”两个项目获得三明市优秀创新创业资助项目;“健康环保的家居产品”项目获得首届“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战组第一名及网络最佳人气奖,获得100万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和20万元奖励。历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6%以上,留明就业率稳定在35%左右。
五、社会服务。学院坚持综合类、地方性、就业型、特色化的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牵头组建三明市职业院校联盟并主管三明职教园。成立现代制造类、商贸旅游类两大职教集团和具有独立法人实体的联创旅游酒店管理多元投资职教集团。先后与省监狱管理局、香港思嘉集团、福建南纺股份公司、青创未来(福建)教育集团、厦门虎剑科技集团、福州高动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福州国德养老集团、福建三钢集团、天元国际以及省内100多家行业、企业(单位)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岗位需要的在职继续教育和其他职业技术类的培训教育,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开展20多个专业工种的中高级技能鉴定服务。现为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福建省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三明市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尤其作为福建省监狱系统干警培训基地,开展服装、鞋类生产技术与管理业务培训近8000人,深受好评。
六、校园环境。学院地处三明市区,前依麒麟山城市公园,背靠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绿道绕校而过。校园依山而建,层层登高,林木葱翠,空气清新,这里孕育了闽师源流,成为三明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学院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校园公园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来都是教书育人的好地方。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简称河职大)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81年,前身是周口科技职业学院,2018年1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本科职业教育试点高校,2019年5月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职业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河南省唯一一所民办非营利性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现占地2000多亩,建筑面积63万多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2.5万余人,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160多万册。
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工科为主、重视实践、爱心办学”的办学特色,落实“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质量为根”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立足周口,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和周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的办学定位。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管、艺、教、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学校现有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0个院部。开设有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学前教育、土木工程、服装与服饰设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工程、护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助产等60个社会急需的本、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5个,河南省民办高校品牌专业16个。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利用市政府解决财政供给教师编制的特殊政策,通过外招和内培相结合,建设了一支有道德情操、有理想信念、有仁爱之心、有丰富知识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37人,高级职称教师44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3人。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成果丰硕,近三年来,专利125项,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360多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7项,教师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49部。
学校坚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家和省级技能大赛上获奖302项。学校积极推行1 x证书制度,学生双证率达到98%。学校建有综合实训中心,校内实验实训室17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8个,实验实训课开出率100%。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扶残助残先进单位、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河南省扶贫开发先进集体、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等数十种荣誉。
理事长、校长李海燕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河南省教育专家,历任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周口市第四届政协副主席。曾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等多种荣誉称号。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学校办学经验被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河南电视台等二十多家媒体重点报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河科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立足河南,面向全国,辛勤耕耘、开拓创新,主动为中原经济区和周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把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建设成为“河南叫得响、全国有影响的知名本科职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省内唯一一所公办经贸旅游类高职院校,隶属于黑龙江省商务厅。学院开展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承担外派劳务人员考试及相关社会服务、全省商贸旅游行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全省旅游职业资格、等级考试考务等工作。
学院是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黑龙江省优秀骨干高职院校、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黑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省导游员培训考试基地、中等职业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基地、国家商务部援外官员培训基地、黑龙江省中高职职业技能大赛基地、商务部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黑龙江中职对口升学与考试基地、黑龙江省数字商务人才培训基地、黑龙江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全国“双师型”教师比例100强学校,黑龙江省级文明校园。
学院现有旅游产业发展学院(太阳岛校区)、酒店管理学院、餐饮管理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康养产业学院、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交通管理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9个二级学院、部。现有招生专业34个,其中旅游管理和数字商务两个专业群是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是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专业和省级高水平专业。中西面点工艺、食品营养与检测是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学院秉承应用型、特色化、开放式的办学模式,面向国内国际教育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力加强专业建设、拓展中外交流、实现校企联动,建设形成了以“旅游”“经贸”双核发展的专业总体布局,走出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双轨并行”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院牵头成立“龙粤职业教育协同发展联盟”,与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联合组建“龙粤合作职教实验班”,实现了龙粤合作教育领域合作方式的成功探索。两校学生“南来北往”,共同体验合作交流的丰硕成果。
学院立足旅游产业发展大局,以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助力“旅游强省”建设提档升级。先后承担省内各项师资能力提高和专业技能培训项目,参培人数累计超过20000余人次,为服务我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合作交流,先后与韩、日、俄罗斯、美、芬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师生文化交流与研修合作。承办了17期国家商务部援外官员培训研修班,60多个国家共500余名政府官员和大学教师来华感悟中华文明。
学院积极探索政府、园区、行企、院校多方协同发展的产教融合新模式,牵头成立黑龙江省家政养老职教集团和黑龙江省商贸旅游职教集团。先后和大兴安岭地区行署、望奎县、勃利县、桦川县、尚志市、五大连池市等部分地、市(县)开展院县合作。多次承办黑龙江省澳门劳务合作推介会,100余名学生赴澳门实现了高职院校学生高薪高端就业。
学院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积极举办、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的多领域多角度的开放式产教融合型办学格局。与全国120余家优秀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式培养,是黑龙江省委办公厅授予的“优质生源保障基地”。稳定就业率多年保持在80%以上。
面向新的百年,学院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服务国家、造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方面走在前列。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5月在罗定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28年的罗定县立女子乡村师范学校。学校设立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建立了云浮市云计算大数据人才培养基地、云浮市电子信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云浮市自动化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浮市南江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社科联、红十字会,是共青团中央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广东省“象棋特色学校”、广东省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基地、广东省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小企业培训示范基地和云浮市文明单位、云浮市科普基地。
学校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社区教育学院、机电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教育系、外语系和艺术体育系8个教学单位,开设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教育与体育、财经商贸、能源动力与材料、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旅游共八大职业门类共41个专业;建设有中央财政支持服务产业专业2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中心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6个、省级以上教学实践基地1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与开放课程4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6个,与岭南师范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广州理工学院建立了“三二分段专升本协同育人试点项目”。学校与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等联合开设专升本自考(函授)沟通班,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同时兼修,按要求修满所需学分可获所选修院校的本科毕业证书。
办学以来,学校大力弘扬“诚朴勤学、砺能求索”的校训文化,积极传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校风,全面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风,着力倡导“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学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力实施校企精准对接、精准育人,与云浮、佛山、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方的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协同育人友好合作关系,培养了一大批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先后为社会输送了40000多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好,总体就业率超过98%。
新时代,学校大力倡导“政治办学治校、安全办学治校、标准办学治校、特色办学治校、绿色办学治校”,按照“补短板、建内涵、树品牌、创一流”的工作思路,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创建“师范传统、工科特色、商科支撑、文体旅协同发展”的区域高水平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是2001年由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立足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产业布局,秉承胡杨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提升为目标,着力加强内涵建设,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全面提升社会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办学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现有在校生13244人,校园占地面积2376亩,校舍建筑面积51.37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1616.42万元,图书175.25万册,固定资产10.75亿元。
现有教职工778人。校内专任教师564人,外聘兼职教师378人,“双师型”教师388人,生师比17.6:1。专任教师中正高级33人,副高级204人,高级职称比31.5%;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77人,硕博比50.1%。来自行业一线的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授课课时占学校专业课总课时的21.2%。高职招生专业65个,拥有风力发电工程技术国家级专业群1个,旅游管理、现代农业技术省级专业群2个,建成国家骨干高职专业(群)5个,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个,职业教育骨干专业7个,创新创业改革试点专业1个,形成了一批以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为龙头的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三教改革”,探索“1 x”证书制度试点,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近五年,获得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2项,建成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学生荣获各类技能竞赛奖263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近五年,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累计立项225项,各类社会培训人次数年均保持在全日制在校生数的2倍以上。
学校不断完善政校行企多方协同,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牵头组建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甘肃省非遗职教集团、丝绸之路产教融合育人联盟、“丝绸之路”汽车行业产教融合育人联盟等4个职教集团,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建成甘肃省太阳能发电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电子商务本地化创新服务甘肃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光电应用行业技术中心、新能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及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9个科技研发平台。探索构建“产业学院 产业研究院 实训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先后与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敦煌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金风学院、敦煌产业学院、百度学院等11个产业学院;组建甘肃省化工研究院酒泉分院、兰州理工大学酒泉先进技术研究院、酒泉中能“3060”绿色转型产业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等4大产业研究院;校企共建酒泉肃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产教融合10.1mw光伏电站、酒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智能制造虚拟仿真基地、国家风电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4个实践育人基地。建成校内实训基地11个、实训室160个,相对稳定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37个。
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赛德基金会、德国哈勒玛护理专科学校等13所境外友好院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国际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中国与乌克兰人才培养中心、文尼察国立技术大学研究生项目工作站。与冈比亚合作制订了烹饪技术员nta7、新能源工程技术员(太阳能)nta6、农作物种植技术员nta4等3个职业标准。推动“中文 职业技能”项目,建成《风力发电机组安装与调试》《敦煌壁画》等3门国际化课程。
学校先后入选国家首批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今后,学校将秉持“扎根大漠、荫泽苍生”的胡杨精神,继续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以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平均薪资
0